孙福山;孙立群
在不同噪声强度作用下,噪声作业工人早期即可出现耳鸣,常出现在耳聋之前.他们的常规纯音测听其语言频率(0.5~2 kHz)平均听阈可在正常范围.近年来许多学者将扩展高频纯音测听用于噪声性听力损伤的监测,可以反映耳蜗的轻微损害和早期病变,能客观、无创地诊断耳蜗病变[1].为了观察语频听阈正常(<25 dBHL)的耳鸣患者是否存在8kHz以上高频听力损害,我们对噪声作业青年工人的耳鸣患者进行了扩展高频听阈测定,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越;李玉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侵袭性与病人临床特征间的相关性.方法从我科1998年5月~2004年9月收治的113例垂体腺瘤病人中筛选临床资料较全的85例,对患者临床特征及肿瘤MR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垂体腺瘤侵袭性强弱与病人性别、肿瘤大小、形态、有无卒中、坏死、囊变及术后尿崩的发生率、肿瘤术后复发率相关.结论侵袭性垂体腺瘤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之间并无严格界限.侵袭性强弱与病人的性别、肿瘤大小、形态、有无卒中、坏死、囊变及术后尿崩的发生率、肿瘤术后复发率相关.
作者:李东原;赵丛海;赵兴利;田宇;吕民;邢影;张海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免疫营养剂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对梗阻性黄疸大鼠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方法9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梗阻性黄疸组(J组)和谷氨酰胺干预组(G组)各30只,于术后5周抽尽腔静脉血测定血清sIL-2R.结果J组与G组sIL-2R水平较C组明显升高(P<0.01),G组sIL-2R水平较J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1).结论谷氨酰胺能够降低梗阻性黄疸大鼠sIL-2R水平,改善机体免疫状态.
作者:韩刚;陈云波;张弘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贫血是孕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缺铁性贫血又是其中常见的一种,约占孕妇贫血患者的60%~70%,临产孕妇患有缺铁性贫血,对母婴均有不良影响.且与妊高症发病明显相关,因妊娠的生理影响,孕妇IDA的诊断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虽然方法很多,但存在敏感性和有创(如骨髓铁染色)等问题,为此为了正确选择诊断指标,我们检测130例37~42周临产孕妇的血清铁(SI),铁蛋白(SF)和转铁蛋白(TRF)及Hb,MCV,MCH,MCHC,RDW进行方法学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婉红;陈文举;王乐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血清丙氨酸氨基肽酶(AAP)的测定对脂肪肝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用自动分析仪连续监测法测定189例健康对照者、150例脂肪肝患者和80例肝胆疾病患者血清AAP含量.结果脂肪肝病例组血清AAP活力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AAP与常见的肝功能酶学指标ALT、γ-GT、ALP、CHE相比,其在脂肪肝诊断中的灵敏度高(68%);AAP与γ-GT和ALT呈明显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598和0.7088;肝胆病例组血清AAP活力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在脂肪肝诊断中,AAP较其它肝功能酶学指标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但无鉴别诊断意义.
作者:侯晓杰;弓长丽;王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虫草制剂对进行性肾小球硬化大鼠细胞外基质成分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ⅡM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正常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治疗组分别行5/6肾切除制备进行性肾小球硬化模型.治疗组每天给予虫草制剂(百令胶囊4 g/kg.d)水溶液灌胃,进行干预治疗,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天给予等量的自来水灌胃.末次术后4周、9周分别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胶原IV、纤维连接蛋白(FN),用RT-PCR方法检测肾脏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mRNA的表达.结果治疗组能降低肾小球硬化指数,减少胶原IV、FN表达;减少TIMP-1 mRNA的表达.结论虫草制剂能够减少5/6肾切除大鼠肾脏胶原IV、FN表达;抑制TIMP-1 mRNA的表达;减轻肾小球硬化细胞外基质的积聚.
作者:李春梅;刘丽秋;周海燕;董晖;宋起;李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p27蛋白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的方法对15例良性卵巢肿瘤,45例上皮性卵巢癌对照进行检测,阳性程度用半定量法评价.结果在45例卵巢癌中p27表达阳性反应(57.8%),其中强阳性6例(13.3%),在15例良性卵巢肿瘤中11例呈阳性反应(73.3%),强阳性7例(46.7%),p27表达在良性卵巢肿瘤及恶性卵巢癌对照组比较,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p27与卵巢癌发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其对临床综合治疗有意义.
作者:张永莉;田雪红;荆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关系及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伴有和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中VEGF、bFGF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VEGF、bF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5%和59.6%,均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χ2=12.581,P<0.01)、(χ2=12.581,P<0.01);VEGF和bFGF表达阳性率均与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4.025,P<0.05)、(χ2=4.712,P<0.05).结论VEGF、bFGF与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密切相关,VEGF、bFGF表达升高能促进肿瘤转移.
作者:刘瑞江;田晓丰;张信;林洋;姜儒庆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和运动对骨骼肌的脂类及糖类代谢的影响特点.方法采用44只体重在6080 g的Wistar雄性小鼠为实验对象,将它们分为标准食物的对照组(N),食高脂肪食物组(F),非运动组(S)和运动组(T)四组.每组各11只小鼠,饲养五周,然后将解剖取出副睾丸脂肪组织,肝藏,比目鱼肌,外侧包括的肌肉,肌腱和血液.进行血液性状,脂肪分辨力,糖原含量,酶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和耐力运动训练对ep-itrochlearis肌肉中肌糖原的影响具有显著性(P<0.05,P<0.001)高脂肪食物和耐力训练对副睾丸脂肪组织的脂肪分解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01,P<0.001).摄入高脂肪食物和耐力训练对epitrochlearis肌肉中氧化酶cs的活性也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P<0.001);对脂肪酶氧化酶3-HAD活性的影响非常显著(P<0.001).结论高脂肪食物摄入虽然使骨骼肌肉内糖原含量降低,但可使氧化酶的活性增强,运动训练可使脂肪酸氧化酶的活性显著提高.
作者:孙良吉;张苏;李顶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用脂多糖制作大鼠支气管肺炎模型,观察其临床表现与病理学改变,以阐明脂多糖在支气管肺炎发病、肺炎性变化中的作用.方法气管内注入脂多糖法建立大鼠支气管肺炎模型,将其临床表现、外周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支气管肺组织病理改变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模型组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细胞计数及分类与对照组明显不同.结论脂多糖所致大鼠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学改变等与人的支气管肺炎相似,可作为将来进一步研究脂多糖引起的支气管肺炎的发病机理和如何防治的有用模型.
作者:侯松萍;董震;潘留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中国血栓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β启动子HaeⅢ基因多态性与血浆脂质异常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分析方法,分析100名血栓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DNA样品的βFG启动子HaeⅢ基因多态性,比浊法测定血浆FBG水平.酶法测定TC和TG,选择遮蔽法直接测定HDL-C、LDL-C,ApoA1、ApoB,Lp(a)用双波长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结果血栓组血清TC、TG、LDL-C和Lp(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ApoA1和ApoB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H2H2组、H1H2组血清TC、TG、LDL-C和Lp(a)水平均明显高于H1H1组(P<0.01),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ApoA1和ApoB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βFBG启动子HaeⅢ基因多态性与血清脂质密切相关是血栓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作者:杜建时;刘卓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大肠埃希菌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常见的病原菌,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菌株也越来越多[1,2].了解本地区的细菌分离及耐药性趋势对临床抗感染的经验治疗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分析了2004年我院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培养分离的68株大肠埃希菌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秀燕;杨秀坤;李秀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脑血管病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而大多数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脑动脉瘤的破裂.传统的数字血管造影检查(DSA)一直作为诊断脑动脉瘤的金标准,但它是一种有创性检查.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达到了各向同性的体素采集效果,为原始图像的二维和三维无失真重建提供可能,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有可能提高脑动脉瘤的诊断水平.笔者初步总结16层螺旋CT用于脑动脉瘤诊断的经验,并与DSA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黄兴;陈志仁;毛海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患儿男11岁腹痛三天就诊,神志清晰,语言流利.腹部饱满,全身无皮疹,全腹无固定压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5次/分.腹部B超提示右下腹肠管轻度扩张,胃肠积气.便常规检测白细胞5~8个/HP.红细胞0~3个/HP,开赛露诱导排气排稀便后,腹痛减轻.再查体腹部仍无阳性体症.初诊肠炎,给予抗炎对症治疗并建议随诊.患儿于就诊后10小时左右,出现头痛嗜睡等症状,未到医院就诊.睡下后次日早发现死亡.
作者:徐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二者在子宫肌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SP法,检测60例子宫肌瘤及肌瘤周围正常组织,正常子宫组织中PR及VEGFR1的表达,并用图象分析法测定二者的表达强度.结果60例子宫肌瘤组织中PR及VEG-FR1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8.33%及75%,其表达均高于相应的瘤旁正常组织及正常子宫组织(P<0.01),相关性分析PR及VEGFR1表达之间存在明显关联性(P<0.01).结论子宫肌瘤组织中PR及VEGFR1均高表达,说明二者均参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二者表达呈正相关,说明孕激素(P)与肌瘤内高浓度的孕激素受体(PR)结合可能通过诱导VEGF-R1的合成增加,使肌瘤血管内皮细胞对VEGF敏感性增强,促进肌瘤中血管生长,增加肌瘤血运,从而促进肌瘤生长并产生肌瘤的各种临床症状.
作者:王慧香;岳瑛;周新;吴丽馨;孙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缺氧预处理及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GFAP表达变化.方法建立大鼠缺氧预处理及局灶永久性脑缺血(PMCA)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预缺氧(8%O2,92%N2,3 h)+PMCAO不同时间(6 h、1 d、3 d、7 d)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后随缺血时间延长,GFAP表达逐渐增多,于缺血后7 d达高峰.预缺氧(8%O2,92%N2,3h)+PMCAO组各时间点GFAP表达进一步增强,尤其在缺血周边区明显,与缺血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缺氧预处理可以使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并反应性增生,GFAP表达变化可能是脑缺氧耐受的脑保护机制之一.
作者:王春辉;高明;韩雪梅;杨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巨细胞病毒特异性IgM,IgA抗体.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gM,IgA搞体分别为69.2%和28.8%,明显高出对照组人群,两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与巨细胞病毒感染有关.
作者:孙福山;孙立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脐血同骨髓、外周血相比,不仅富含造血干细胞,而且这些造血干细胞处于更早期阶段,增殖能力、自我更新能力也更强.因此,它是重要的造血干细胞供源[1,2],脐血有核细胞(CBNC)主要成分是造血干细胞.为进一步提高脐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的速度和质量,拓展脐血的临床应用领域,我们在采用人肺癌抗原(自提)诱导脐血有核细胞的CTL活性和NK活性(结果另文报道)的基础上.用此抗原处理CBNC后,观察其凋亡、细胞周期、集落形成的变化,以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作者:于秀艳;王文龙;张晓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放、化疗对多药耐药肝癌细胞HepG2/ADM凋亡的影响并探讨诱导凋的机制.方法比较放化疗、单纯放疗、单纯化疗的诱导凋亡作用,将HepG2/ADM分为6组,比较各组凋亡率;应用RT-PCR法检测各组HepG2/ADM细胞p53、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经处理因素作用后,组1~6HepG2/ADM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8±0.3%,5.2±0.5%,10.9±2.3%,31.7±4.1%,11.7±2.8%,35.2±4.5%.放化疗与单纯化疗相比诱导HepG2/ADM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RT-PCR检测组1~6 p53表达分别为:0.22±0.04、0.23±0.02、0.31±0.04、0.55±0.02、0.35±0.04、0.57±0.05;bcl-2表达分别为:0.34±0.03、0.3l±0.04、0.25±0.02、0.14±0.02、0.26±0.03、0.10±0.03;bax表达分别为:0.21±0.02、0.25±0.02、0.29±0.03、0.38±0.03、0.29±0.03、0.41±0.06.结论放化疗联合应用能够显著增加耐药细胞HepG2/ADM凋亡率,这种作用与p53、bax、bcl-2表达调节有关.
作者:王宁;李玉;刘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病,近年在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有文献报告[1]有25%-30%的糖尿病患者并发胆石症.胆石症形成机制:胆汁中某些脂质、无机盐或有机盐超过了在胆汁里的大溶解度,从胆汁中析出.胆固醇结石形成的三个阶段:①过饱和胆汁形成;②晶核形成;③结石生长.许多学者[2]认为胆固醇结晶形成和和生长速度的关键因素是促成核因子和抑制成核因子的比率失调.而胆汁内的促成核因子是一种糖蛋白,它所启动多层囊泡表面与胆固醇分离,从而促成了成核作用和结晶生长.胆囊的自身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导致饱和胆汁滞留,刺激胆囊上皮分泌过多的粘液,胆囊运动功能要发生改变.胆汁淤滞使结晶形成和生长形成胆石.
作者:孙秀萍;于金冬;李柏奎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