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咏梅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和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8年在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急性胰腺炎178例患者的资料.结果:178例患者中,7例转为手术治疗,其中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明显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及手术率.
作者:岳在连;陈文峰;王红涛;李艳芬;刘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选择该院6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2例使用来得时+瑞格列奈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诺和灵30R注射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2组病例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较前明显下降,但观察组病例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病例明显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来得时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更能有效、平稳地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少,具有安全、方便特点,是2型糖尿病的理想方案.
作者:邵蔚;杜宁迁;王云;史庆;蒋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药注射剂是20世纪5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中药新剂型,为中药在防治疾病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开辟了新的途径.由于受中药安全、注射剂起效快等观点的影响,国家药物政策向中药倾斜(如对中药品种的保护和全国中医院急诊必备药品的遴选),中药注射剂品种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日趋增多,与此同时,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以下简称ADR)的报道也逐渐增多,其安全性问题引起药品监管部门和医药人员的重视.[1]
作者:周光树;李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某男,84岁,2008年7月12日初诊.患者因双下肢水肿7个月,心累、气紧、呼吸困难1h于2008年6月30日为四川省五冶医院收治.入院后急查肾功能示:肌酐599mmol/L,指尖血糖:14.9mmol/L.经相关检查和治疗,患者24h尿量仍少于500ml,腹泻,咳嗽、咯痰明显,心累、气紧有所缓解,7月11日自动出院.出院诊断:①冠心病;②肺心病失代偿期;③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Ⅳ期,肾性高血压,低蛋白血症.
作者:谭万初;龚立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了不少的面瘫患者,由于种种原因,经过了三月的恢复期治疗后,仍无法痊愈,也就是说进入了面瘫治疗的后遗症期,患者出现了眼睑上抬乏力,流泪,口角歪斜,或有倒错现象,给病人带来了不少的痛苦,针对这一情况笔者从2005年起至今在临床运用巨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作一总结如下.
作者:邵霞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香苏和胃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6例采用香苏和胃丸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吗叮啉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8.8%,有效率为93.9%,对照组分别为57.5%、67.5%,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香苏和胃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作者:何镔;周德义;潘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胫腓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创伤急症之一,由于小腿牌剖和功能上的特点,开放性骨折较为多见,约占20%.对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是否在清创的同时使用内固定,各家意见不一.1995年3月-2005年12月,我院采用清创的同时使用内固定治疗,并根据病情佐以中药辨证施治.与使用外固定治疗比较,证明成效显著.现将资料完整者共124例报告如下.
作者:陶世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归脾汤始载于宋代严用和<济生方>,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用于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等病证.2001年5月-2003年9月,笔者运用归脾汤治疗频发性早搏28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清秒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老年Bell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2例采用强的松、维生素及针灸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31例加用血塞通注射液0.4静滴,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观察简易面瘫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55%,愈显率67.74%,对照组分别为78.13%和34.38%.两组比较P<0.05和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简易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可明显提高老年Bell面瘫的简易面瘫评分,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
作者:王结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饮食调摄加调脂饮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9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饮食调摄基础上,自拟调脂饮治疗,12周末检测血脂水平.结果:有效率94.9%;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调脂饮配合饮食调摄治疗血脂异常疗效显著,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可在社区推广.
作者:彭宓娜;史秀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石斛是我国古文献中早记载的兰科植物之一.1500年以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千年以来它一直和灵芝,人参,冬虫夏草等一样被列为上品中药.其性味:甘淡微咸.性属清润,清中有补,补中有清.有养胃生津、滋阴清热、明目的功能,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石斛的品种来源比较复杂且混淆品较多,试加辨析以就正于同道.
作者:宦春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盆腔炎是指子宫、输卵管、卵巢等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的韧带等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炎症.慢性盆腔炎可由于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愈迁延所致;也常见于衣原体、支原体感染,而无急性盆腔炎的病史;或因体质虚弱,抵抗力较差,而反复发作.慢性盆腔炎在育龄妇女中颇为常见,由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许多妇女为之困扰.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上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缺血性中风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有报道脑血管病是老年人三大主要死因之一,其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占脑血管病的43-65%,病死率为15~25%[1].因此,对缺血性中风的防治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在缺血性中风发病机理、流行病学、预防及诊断等方面有了不少进展,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作者:张银萍;刘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2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2例,给予血塞通注射液10ml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31例,给予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325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2组疗程均为14d.结果:观察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35.5%,2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彭杰;张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浴外涂复方硫磺炉甘石洗剂治疗顽固性肛门瘙痒症的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中药熏浴联合复方硫磺炉甘石洗剂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激素软膏外涂治疗,2组均7d为1个疗程,均用药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9%,对照组6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1年内复发率比较:治疗组复发率4.2%,对照组复发率58.1%,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药熏浴外涂复方硫磺炉甘石洗剂治疗疗效显著高于激素外用治疗.
作者:郭俊宇;杨昌谋;覃安强;甘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补肾疏肝解毒活血方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口服补肾疏肝解毒活血方治疗,对照组服用血脂康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比较2组有效率、肝功能及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2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均明显降低,治疗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或0.01);同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其中T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肾疏肝解毒活血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
作者:顾宏图;赵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高.
作者:陈心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自拟膝续强腰汤熏蒸联合牵引及中频电疗治疗肾虚型腰椎盘突出症疗效.方法: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用膝续强腰汤熏蒸联合牵引及中频电疗,对照组以牵引加中频电疗法治疗.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熏蒸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朱咏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胸腰椎骨折很常见,占脊柱骨折的首位,随着现代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人口构成的老年化,胸腰椎骨折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以胸11~腰2骨折多见,如不能及时有效地治疗,易遗留畸形和腰背疼痛及脊柱不稳.中医非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就近年来国内关于胸腰椎骨折非手术治疗的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赵士军;刘安平;周正新;王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柴胡软胶囊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超声法提取小柴胡软胶囊中黄芩苷,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结果:该方法线性方程为:A=205745X+841882,r=0.9999,线性范围2.26~144.48mg/L,重复性试验:RSD=1.51%(n=5),加样回收率为97.81%.结论:HPLC法可作为小柴胡软胶囊中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该实验为该产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郭庆冲;周宗辉;朱美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