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离体和在体关节软骨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陈昕;赵雷;闫晓明;周余来;颜炜群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关节软骨, 软骨细胞, 再生修复
摘要:目的观察bFGF对离体和在体关节软骨细胞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家兔关节软骨细胞,采用肌法观察bFGF对离体培养关节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创伤性关节软骨损伤动物模型,观察bFGF对在体关节软骨细胞的作用.结果经bFGF处理的关节软骨细胞增殖明显增强,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其峰值浓度为10 ng/ml.将此浓度应用于在体条件,发现实验组修复组织填充快,质量好,为透明软骨性修复.结论bFGF不仅促进离体培养软骨细胞增殖,在体条件下依然能有效地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从而促使关节软骨损伤后的再生修复.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显像与病理测定心梗面积的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显像测定心肌梗死(心梗)面积的应用价值.方法12只犬制成心梗动物模型,给予1.0 mg硝酸甘油后行心肌显像.次日将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常规静息显像和潘生丁介入显像.利用计算机测定心梗面积,并与动物病理测定的心梗面积进行比较.结果硝酸甘油介入显像、静息显像和潘生丁介入显像测定的心梗面积均大于病理测定的心梗面积,其中硝酸甘油介入显像测定的心梗面积与病理测定的心梗面积为接近,并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利用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显像降低了静息显像、潘生丁介入显像所测定的心梗面积与实际心梗面积的误差,可作为临床上估算心梗面积的首选无创性方法.

    作者:梁庆祥;李勇;李建辉;谢昌辉;马志海;高凤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特点.方法所有患者均为住院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对照组,观察临床表现,24 h动态心电,心脏B超等.结果老年组在性别、心绞痛临床表现,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及瓣膜、心功能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①老年不稳定心绞痛女性患者比例增加.②心绞痛症状常为不典型,易误诊及漏诊.③无症状心肌缺血多见.④常伴有心脏瓣膜钙化及关闭不全.⑤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抑制.

    作者:魏仲航;孙晓莉;石伟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类型鉴别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的类型鉴别,有助于临床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正确诊断;对血库交叉配血不合的处理有指导意义.方法DAT阳性标本分AIHA组和非AIHA组,进行免疫分型,然后把IgG或IgG+C3的标本进行放散试验,利用放散液与标准抗体筛查细胞进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结果AIHA组患者的放散液均同标准抗体筛查细胞反应,非AIHA组除了1例SLE患者外均为阴性反应.结论DAT阳性患者可以分为两类:自身抗体引起和免疫复合物引起.

    作者:王显荣;李育;许立;费鲜明;王卫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重温邓老与本刊编辑部的谈话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动脉粥样硬化与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联合检测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和癌胚抗原在鉴别良恶性胸液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和癌胚抗原(CEA)在鉴别良恶性胸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胸液及血清中TPS的含量和免疫放射分析法(RIA)测定胸液及血清CEA的水平,48例胸液中22例良性26例恶性.结果恶性组血清和胸液中TPS、CEA浓度及阳性率均高于良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联合检测胸液中的CEA、TPS浓度对于鉴别良恶性胸液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周美容;陈日荣;覃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后几次会见

    敬爱的邓家栋老师不幸病逝.6月1日我们两人,还有孙国贤同学怀着沉痛心情赴八宝山,含泪向老师遗体告别,我们难忘五十多年前在协和做学生时老师的风采,以及谆谆教导我们时许多片段.我们又一起回忆近三年和他的三次会面.

    作者:马贤恺;祝寿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怀念邓家栋教授

    邓家栋教授是著名的前辈医学家,原协和医院内科副主任、天津血液病研究所所长,1960年前后调来北京医院任副院长,兼保健局副局长.在医疗工作方面,除参加重要的保健会诊外,还跟随首长出国访问.

    作者:曾昭耆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Graves病治疗中联合甲状腺素临床评价

    格雷夫斯病(GD)系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是在遗传基础上因精神和环境因素而诱发.较之甲状腺手术或131I治疗方法,应用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GD,其疗效及安全是临床所公认的.但停药后存在较高的复发率.临床治疗中为防止药物性甲减的发生,防止甲状腺肿大及GD眼病(GO)加重,常联合应用L-T4.回顾68例ATD联合应用L-T4组及单独应用L-T4组,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徐晨;张世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糖尿病2545例血脂检测结果与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规律,分析血脂异常与某些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建立计算机管理糖尿病资料库,血脂测定及并发症筛查.结果2545例糖尿病患者中,血脂4项正常组882例,占35.0%;血脂异常1663例,占65.0%,其中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都升高者占22.8%.高血压检出率正常组39.2%,血脂异常组48.3%,其中高TC和高TG组高达53.2%.大血管病变的检出率与血脂正常组(24.0%)比较,高TC高TG组为33.6%,P<0.01.肾脏病变检出率血脂正常组为2,2%,高TC组为29.3%,P<0.05;高TC高TG组为30.6%,P<0.01.高TC组黄斑病变检出率较高,为10.2%(P<0.05).神经病变的检出率在血脂异常各组与血脂正常组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本组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发生率高达65%,血脂异常以TC和TG均升高较多.高血压的检出率与血脂异常有一定相关性,舒张压升高更明显.

    作者:敬华;许樟荣;杨晋德;王玉珍;易勇;陈兴明;肖敏;周慧琴;贾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多毛细胞白血病临床报告及分析

    多毛细胞白血病(Hairy cell leukemia,HCL)是一种独立的、临床较少见的疾病[1],国内从1977年以来共报道51例[2],我科50年来仅见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弓长丽;韩学军;侯晓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PCR反应体系中Mg2+浓度对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DNA进行PCR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PCR反应体系中Mg2+浓度对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DNA进行PCR反应的影响.方法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DNA,PCR反应扩增甲状腺髓样癌RET基因第13外显子,分析PCR反应体系中Mg2+浓度分别为1.5 mmol/L、2.0 mmol/L、2.5 mmol/L、3.0 mmol/L、4.0 mmol/L时PCR反应产物中目的基因含量及对PCR产物基因序列测定的影响.结果5种条件扩增的目的基因经纯化后DNA含量分别为4.8ng/μl(1.5 mmol/L)、26.6 ng/μl(2.0 mmol/L)、40.2 ng/μl(2.5 mmol/L)、38.5 ng/μl(3.0 mmol/L)、44.5 ng/μl(4.0 mmol/L);Mg2+浓度为4.0 mmol/L时PCR产物电泳图见到多条非特异性条带;Mg2+浓度为2.5mmol/L时PCR产物直接测序反应曲线峰图背景噪音(噪峰)减小,信噪比(信号/噪音)增高.结论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DNA行PCR反应,Mg2+浓度为2.5 mmol/L时反应特异性强,PCR产物质量高.较高的Mg2+浓度可以增加PCR反应产量,但降低反应的特异性.

    作者:盖宝东;杨新宇;赵吉生;张学文;森隆弘;滕盛启成;大内宪明;里见进;张德恒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阴道超声和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在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来我院行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的绝经后阴道出血妇女63例.全部在宫腔镜检查后刮取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结果组织取样不足2例(3.1%);萎缩子宫内膜18例(28.57%);正常子宫内膜4例(14.29%);子宫内膜炎1例(1.59%);子宫内膜息肉11例(17.46%);子宫粘膜下肌瘤9例(14.29%);子宫内膜单纯增生3例(4.76%);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2例(3.17%);子宫内膜癌13例(20.63%).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为69.23%,特异性为88%,阳性预测值为60%,阴性预测值为91.67%;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为76.92%,特异性为98%,阳性预测值为90.91%,阴性预测值为94.23%;二者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9.7%,阳性预测值为92.3%,阴性预测值为100%.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敏感性为94.29%,特异性为39.28%,阳性预测值为66%,阴性预测值为84.62%;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敏感性为94.29%,特异性为92.86%,阳性预测值为94.29%,阴性预测值为92.86%;二者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敏感性为96.5%,特异性为93.4%,阳性预测值为91.86%,阴性预测值为9;62%.结论绝经后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一个危险信号.子宫内膜厚度大于4mm,宫腔镜直视下活检或诊断性刮宫,是佳诊断手段.

    作者:刘崇东;张震宇;郭淑丽;王淑珍;李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食管癌患者IL-6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对52例食管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动态检测,了解IL-6在食管癌患者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动态检测52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6值的变化,及正常人血清中水平.结果食管癌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IL-6水平变化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食管癌病人血清IL-6水平变化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和预后呈正相关.

    作者:戴明;陈群;魏志宏;欧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丰富运动环境下甲基汞对海马神经毒性减轻效果的Morris water maze实验评价

    目的观察在胎儿期被甲基汞损伤的海马神经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丰富的运动环境条件对其神经毒性减轻效果的影响.方法C57BL/6Cr鼠妊娠12~14日在3 d内,连续经口投入4mg/kg甲基汞进行染毒,对照组用同量的生理盐水投入.出生后的雄性子代分别在单匹、多匹、多匹+运动装置(丰富运动环境)条件下饲养8周,然后进行Morris water-maze实验.结果因甲基汞暴露到达坐标的时间(空间记忆水平)单匹和多匹群都表现出时间延长的倾向,而丰富运动环境群却没有观察到这一现象.结论从Morris water-maze实验的现象上观察,丰富的运动环境条件对甲基汞的海马神经毒性具有减轻作用.

    作者:刘忠民;李贵阳;高喆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速率法测定及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近年来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1ase.NSE)作为神经元损伤的敏感性的特异性标志及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多项研究一致认为NSE是反映脑损伤灵敏且意义大的指标.但以往只能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应用范围局限于科研等,本研究设计了酶联动力学测定法(速率法),可在各型生化分析仪上测定,现报告其实验设计条件及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谭兴文;董理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泌尿生殖道非淋菌性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患者标本中支原体和衣原体分离率及对6种抗菌素的耐药性.方法采用IST和VIDAS试剂盒,对455例疑为NGU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了支原体和衣原体检测,同时对支原体检测阳性标本进行了菌落计数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果455例标本中支原体和衣原体分离率为36.8%,其中男性标本中支原体和衣原体分离率为19.9%,女性标本中支原体和衣原体分离率为52.3%.Uu菌落计数结果,≥104cfu/ml比较女性(74.4%)高于男性(60.0%);Mh菌落计数结果,≥104 cfu/ml比较女性(35.8%)与男性(36.4%)基本相同.支原体对PRI保持敏感,对DOX、JOS、OFL、ERY、TET的耐药率女性和男性标本各不相同.结论NGU患者中支原体和衣原体是主要的病原,监测支原体的耐药性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原始霉素(PRI)和强力霉素(DOX)可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NGU的首选药物.

    作者:刘君;张晓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忆邓家栋教授两三事

    邓家栋教授平静地离开了我们,历历往事萦绕脑际……1940年我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时开始接触邓家栋教授,当时我曾表示有志于从事血液学工作.他随即介绍我要熟读Whitby的专著.美日宣战,协和关门,大小医生各寻出路.邓老应聘去了教会办的道济医院(今北京第六医院)任内科主任,包括我在内的一些小大夫也跟随前往.

    作者:张安;张之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钙化(CA.C)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关系密切,一般认为CAC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标志[1],但临床上对CAC进行准确定量评价较为困难.近年来,螺旋CT能准确识别和定量CAC.国内有关CAC积分在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和诊断冠心病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讨论CAC积分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及CAC积分与病变范围之间的关系.

    作者:侯凤霞;曾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目的构建人VEGF165腺病毒表达载体,探讨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治疗脑梗死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以质粒hVEGF165·SR为模板,扩增hVEGF165成熟cDNA.经穿梭质粒PShuttle克隆到腺病毒质粒上,构成Adeno-VEGF165腺病毒重组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包装成为重组Adeno-VEGF165腺病毒,并进行电镜观察及滴度测定.用免疫印迹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经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证实重组腺病毒质粒构建成功,电镜显示包装细胞中有病毒存在,包装的病毒滴度为8 × 1010 pfu/ml,免疫印迹及免疫组化检测有VEGF165蛋白的表达,而对照未见VEGF165转录和表达.结论构建的VEGF165腺病毒表达载体可在体外表达,VEGF基因有可能用于治疗脑梗塞.

    作者:张海鸥;吴军;林凯华;易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