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浪龙;李祖荣
女性性病患者常伴发念珠菌感染,为了解女性性病患者阴道念珠菌的带菌及合并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情况,我们对587例女性性病患者作阴道念珠菌、宫颈淋球菌(NG)、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和衣原体(CT)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玉兰;黄书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人血清假性胆碱酯酶速率测定方法.方法测定反应的初速度,对反应体系的佳pH、离子强度、底物用量进行选择,并对所建立方法的性能,包括试剂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采用双试剂连续监测法测定假性胆碱酯酶的活性,试剂I的适组成:含0.25mmol/L DNTB的磷酸盐缓冲液(80 mmol/L,pH 7.7);试剂II的适组成为:含60mmol/L碘化正丁酰硫代胆碱水溶液.液体试剂于4℃储存至少可以稳定一年.本法测定线性可达12000U/L,批内和天间变异小于2.5 %,和Roche公司出品的假性胆碱酯酶测定试剂所测参考值和对患者测定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本法操作简便,试剂配制容易而且稳定性好,推荐作为常规测定的方法.
作者:杨宏云;徐国兵;夏铁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创建一种临床半定量检测致龋性变形链球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采用靶基因与参照基因同步扩增法,根据变形链球菌葡聚糖酶(dexA)基因序列,作者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pET23b质粒DNA为参照基因.对196名儿童的唾液样品进行半定量PCR检测并进行常规培养法的对比研究.结果 196份唾液样品半定量PCR检测致龋性变形链球菌大于等于105 CFU/ml(每毫升菌落形成单位)唾液的检出率为91.3%.与常规培养计量法的对比符合率为94.9%.结论变形链球菌PCR半定量检测是一种早期发现龋病活性的新方法,具有快速可靠,特异性强,符合率高等特点,故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肖白;刘敬忠;王建秋;李昌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bcl-2、Bax、Fas/Apo-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AL的分型、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4例初治AL骨髓细胞bcl-2、Bax、Fas/Apo-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AL骨髓细胞中bcl-2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Bax、Fas/Apo-1基因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bcl-2、Bax、Fas/Apo-1基因表达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无显著差异;在AML亚型中,bcl-2在M4及M5中的表达高于M1、M2和M3(P<0.05);而Bax及Fas/Apo-1的表达在各亚型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bcl-2的表达与初诊时的白细胞数呈正相关(r=0.44,P<0.05),与疗效呈负相关(r=-0.40,P<0.05),Bax的表达与骨髓白血病细胞数呈负相关(r=-0.39,P<0.05),与髓外浸润呈负相关(r=-0.45,P<0.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 Fas/Apo-1的表达与疗效呈正相关(r=0.34,P<0.05),与骨髓原始细胞数呈负相关(r=-0.71,P<0.05).结论 bcl-2、Bax、Fas/Apo-1基因的紊乱可能在AL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还与白血病的某些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刘月波;何勤;刘琳;毕慧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可出现血糖增高,其中一部分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另一部分则为应激性血糖升高.如何对二者进行区分,目前尚无明确的标准.但由于糖尿病是影响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故区分上述两种情况对治疗及判定预后尤为重要.故我们对62例血糖升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以求找到一种区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糖升高的原因.
作者:张勇;娄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外科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急性剧烈腹痛的病人,有时难以即时确诊,从而给治疗带来困难.为进一步提高外科对急性剧烈腹痛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我们将近期在临床上遇到的三例急性剧烈腹痛病历加以分析,以帮助外科医生增加对急性腹痛病人的了解,增加经验,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作者:宋燕;宋文哲;谭岩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睾丸肿瘤,约占男性恶性肿瘤的1%[1],症状起初不明显,多为睾丸无痛性肿大数月至数年,不易引起患者重视.其恶性程度高,为青壮年男性因肿瘤致死的常见原因之一[2].以往以触诊作出诊断,诊断率低.超声作为早期诊断睾丸肿瘤的主要检查方法,把睾丸肿瘤的超声影像改变与其病理学所见密切联系起来,不但可以准确判断睾丸肿瘤的存在与否而且可以初步判断其肿瘤类型及其良恶性.
作者:李彤;杨春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应用心肌细胞膜流动性评价间断冷晶体灌注、持续微温血灌注及微温不停跳直视手术技术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将我科30例先心病患者,随机分成持续微温血灌注组(CT组)、微温心不停跳组(OB组)、间断冷晶体灌注组(IC组),于开放升主动脉前取心肌标本,对照组(C组) 取自前三组中随机10例转流前心肌标本. 测每组的心肌细胞膜流动性, 将测得结果进行统计学方差分析.结果冷晶体组细胞膜流动性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值均小于0.001);温血组与不停跳组无差别(P>0.05);温血组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不停跳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微温血灌注组的心肌细胞膜保护效果为满意,微温不停跳组次之,二者均明显优于冷晶体技术.
作者:林柏松;赵洪序;张秀和;陈立波;张柏民;姜亦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食管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但因其早期发生隐匿,待患者自觉有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时,往往已发展到中晚期,因此探讨食管癌的尽早期诊断相关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目前世界上尚无满意的检测方法,就肿瘤标志物方面,国内外主要报导Ft(铁蛋白)、CEA(癌胚抗原)、CA19-9(糖抗原19-9),SA(唾液酸)、S-100(酸性钙结合蛋白)及P53(抑癌基因)等[1,2]在食管癌诊治中的价值,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肿瘤标志物对食管癌,尤其是早中期食管癌诊断的意义,采用德国Byk-Sangtec公司S300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LIA),对糖抗原(CA72-4、CA125、CA19-9)、组织多肽抗原(TPA)、CEA、和Ft六种肿瘤标志物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玉章;郭伟;张平;殷先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MICM分型是在细胞形态学(Morphologic, M)、细胞免疫学(Immunologic, I)和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 C) ,简称MIC分型的基础上补充近年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M)即基因水平的新分型.它是研究和了解白血病本质的重要方法,遗传学异常的分子水平表现在与白血病发病有关的基因重排及融合基因的形成上.由于不少融合基因在病程中比较稳定且有独特的形态学和临床特点,所以是比较可靠的分子标志.本文介绍近年发现以及较有代表的一些基因型(Genotype)及其特点.
作者:卢兴国;徐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多项特种蛋白、尿酶及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及其相关性分析,多层次、多角度地探讨尿蛋白的类型,从而判断肾脏损伤部位,为SLE 累及肾脏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指标.
作者:吴佳学;季海生;邢薇;杨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患者静脉滴注脂肪乳出现的脂肪乳血症,在血象检查时,可干扰血液分析仪的多项检测参数的准确性.现将所见1例报告如下,以引起临床和检验工作者重视.
作者:陈则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Graves'病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由于甲状腺损伤释放出甲状腺成分刺激机体产生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和甲状腺素受体刺激抗体 (TSI),或病毒、细菌感染后产生的抗体与甲状腺组织成分发生交叉反应而引起发病,在其中,细胞因子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 .IL-18是新近发现的一种Th1相关性细胞因子,本文探讨了其在Graves'病患者不同病程中的表达差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小晋;俞伟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检测CEAmRNA,CEA蛋白对良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37例胸水和31例腹水CEAmRNA进行检测;CEA蛋白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测定.结果恶性胸水组中CEAmRNA,CEA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胸水组(P<0.01).CEAmRNA,CEA蛋白检测胸水的敏感性分别是78.9%,68.4%,特异性都是94.4%.恶性腹水组中CEAmRNA阳性率是35.7%,与良性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胸水中CEAmRNA,CEA蛋白测定可作为鉴别诊断恶性胸水的重要方法,但在腹水中无良好鉴别作用.
作者:陈杰;张雪华;张行;潘锵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的价值. 方法分别采用狼疮活动标准记分(LACC)和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判断狼疮活动和活动程度,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35例活动、25例稳定SLE和20例对照血浆TNFα、sTNFR1和sTNFR2水平. 结果 SLE患者血浆sTNF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狼疮活动、稳定及对照sTNFR水平差异显著;SLE活动期sTNFR1、sTNFR2升高者显著多于稳定期.sTNFR2水平与SLEDAI显著正相关(r=0.40,P<0.01);sTNFR1与sTNFR2显著正相关(r=0.62,P<0.001). 结论 SLE患者血浆sTNFR1与sTNFR1显著正相关(r=0.62,P<0.001).结论 SLE患者血浆sTNFR1、sTNFR2均升高,狼疮活动时sTNFR1、sTNFR2升高的患者明显增多,可作为判断狼疮活动的指标.
作者:汪国生;李向培;厉小梅;单曙光;钱龙;王玮;张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dUTP/UDG反应体系在荧光定量PCR中抗PCR产物污染的能力.方法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进行定量检测.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含dUTP的HBV-DNA PCR扩增产物作为污染源,分别加至含dUTP/UDG的PCR反应体系和普通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中,在荧光定量PCR仪上进行定量检测,从而得出含dUTP/UDG的PCR反应体系的抗污染能力.结果 1.佳抗污染实验条件:UDG酶含量0.05 U,消化时间37℃5 min,灭活时间92℃1 min;dUTP100%代替dTTP,四种底物浓度相等.2.含0.05 U的UDG抗污染反应体系对每管浓度为103拷贝/ml的污染物可完全消化,并随UDG含量的增高及消化时间的延长,抗污染能力增强.结论 dUTP/UDG反应体系的应用能有效防止PCR产物污染,但抗污染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尚需加强实验室标准化管理,才能真正达到抗污染效果.
作者:王忠永;吴文兵;陶志华;陈晓东;戴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大鼠同种带瓣主动脉内皮细胞活性与60Co γ照射剂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300、600、900和1200 Gy四种剂量对大鼠同种带瓣主动脉进行照射及在液氮中深低温保存三个月,观察不同剂量照射后同种带瓣主动脉的病理变化和内皮细胞活性.结果大鼠同种带瓣主动脉内皮细胞活动度与照射剂量有关.在接受300和600Gy照射时内皮细胞活动度分别为(85.67±2.58)% 和(83.55±2.75)%,但它们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接受900和1 200Gy照射时内皮细胞活动度分别为(72.29±1.96)% 和(32.57±3.48)%,它们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鼠同种带瓣主动脉内皮细胞活动度与60Co γ照射剂量有关,600Gy可作为参考剂量用于降低同种带瓣主动脉免疫原性的研究.
作者:袁茂昆;赵洪序;张秀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二种恶性血液病白血病和骨髓瘤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PTM)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PTM.结果白血病和骨髓瘤PTM均显著升高(P<0.01),AL化疗缓解后PTM明显下降(P<0.05),复发时又复升高.AL的PTM与外周血白细胞,原幼细胞及骨髓原始细胞呈正相关,骨髓瘤的PTM与骨髓瘤细胞呈正相关.结论 PTM可作为白血病和骨髓瘤病情监测及疗效判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罗方;黄连生;卢兴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对兴奋毒损伤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在体外建立的谷氨酸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细胞兴奋毒的损伤模型和Fura-2/AM检测海马神经细胞胞内游离Ca2+浓度的方法,来探讨人参皂甙对兴奋毒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结果人参皂甙可明显降低谷氨酸引起神经细胞乳酸脱氢酶泄漏率的升高 (P<0.01),可以选择性降低大剂量谷氨酸引起的神经细胞胞内Ca2+浓度异常升高 (P<0.01).结论人参皂甙可通过降低神经细胞胞内Ca2+浓度来对抗谷氨酸的神经性兴奋毒作用,进而保护神经细胞.
作者:咸云淑;熊文;程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建立毛细管电泳定量检测血清中维生素K1和K2的方法.方法利用固相萃取方法提纯血清中维生素K,将20 mmol/L的四硼酸钠、10 mmol/L的SDS加入到含有80%甲醇、10%去离子水、10%乙腈的溶液中配置成缓冲液,在254 nm波长条件下对样本进行分离.结果利用这种方法对血清中维生素K1和K2进行了有效的分离,该方法的线性低于病理状态下血清中维生素K的浓度,回收率为97%~103%,日内精密度(CVs)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7.16%~8.03%和10.08%~11.3%.结论毛细管电泳方法测定血清中维生素K1和K2,具有快速、灵敏、定量检测等优点,可能成为测定人类血清中维生素K状态的有效检测方法.
作者:梁红艳;温洁;姜晓峰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