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庭;吴乃宝
目的调查苏州地区106例健康成人血小板计数(plt)和平均血小板容积(MPV)在不同时间内的变化情况.方法用自动Beckman Coulter inc.的Model STKS计数仪和与仪器匹配试剂由专人检测.结果 2002年5月份的plt为(172±48)×109/L,9月份为(145±47)×109/L(P<0.0001).两次检查plt的平均值,9月份比5月份降低了14%;但从个体的变化情况看,减少率大为62%(5月份为165×109/L,9月份为62×109/L),增加率大为40%(5月份为99×109/L,9月份为139×109/L).此外,MPV值也有变化.观察plt呈低值的血液涂片标本,巨大血小板或大型血小板的出现频率增高.结论苏州地区健康成人plt和MPV值有个体变化.
作者:冈田德弘;本射滋己;近藤民章;王笠;吴昀;阮长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近年来大量的实验研究已经证实,胰腺的血液循环障碍可诱发急性胰腺炎(AP),并可促使水肿型胰腺炎发展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其中凝血、抗凝血系统参与了这一病理过程.为进一步了解凝血、抗凝血系统在急性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我们测定了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蛋白A肽(FPA)、凝血酶原片段1+2(F1+2)、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含量(PC:Ag)水平,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
作者:陈振祥;白桦;白桂香;赵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人乳头瘤病毒(HPV)新亚型(注册号:AF276910)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PCR-微孔板杂交检测泌尿生殖道标本、宫颈癌石蜡包埋组织、胃癌组织中HPV新亚型,结合临床特征了解其致病特点.结果 202例经HPV通用引物筛查阳性的泌尿生殖道标本中,2例HPV新亚型阳性,占0.1%;51例宫颈癌石蜡包埋组织中,3例HPV新亚型阳性,占5.9%;15例胃癌组织,未测到HPV新亚型.结论早在5年前本地区HPV新亚型就已存在;HPV新亚型在宫颈癌组织中被测到,可能提示其有致癌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董学君;张国荣;蔡红光;徐国强;叶飞;詹乾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LDH、CK及其同工酶对皮肌炎的诊断及病程判断价值.方法用日本HITACHI 747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美国REP全自动快速电泳系统检测57例皮肌炎患者血清LDH、CK同工酶.结果 57例皮肌炎患者82.21% LDH总酶升高,91.22% CK升高.在总酶升高的病例中,同工酶均有不同程度的特征性改变.结论 LDH、CK同工酶的检测对皮肌炎的诊断及其病程判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宋鉴清;李平;赵敏;张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老年糖尿病(DM)常并发骨质疏松,笔者对57例老年男性DM并发骨质疏松患者测定了即可由骨原细胞产生,又与破骨细胞活性及骨吸收率明显相关的肿瘤坏死因子(TNF)及骨代谢的其他常用参数,报告如下.
作者:宋玉庭;吴乃宝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制KX-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溶血剂,实现在KX-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的广泛应用.方法根据KX-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参考一些文献资料,研制出自配溶血剂,与原配溶血剂作一系列对比实验,并应用于临床标本测试.结果自配溶血剂的各项性能指标都已达到原配溶血剂的水平,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结论自配溶血剂能取代原配溶血剂应用于KX-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
作者:刘和录;彭向阳;吴雄君;梁巧玲;徐志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0岁,因上腹部隐痛2个月,加重伴黄染半个月,为明确诊治来我院就诊.
作者:左晓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们于2001年12月从1例双肾结石患者的尿液标本中分离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现报告如下.
作者:荣幸;朱景丽;王守芹;王永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心肌梗死(MI)者及其同胞的血脂水平和ApoE基因多态性,评价他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对MI患者65例,MI患者的健康同胞141例,健康对照者47例,分别检测其血脂(TC、LDL-C、HDL-C和TG)水平及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TC、TG、LDL-C和TC/HDL-C水平MI组及同胞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则MI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以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②与血脂异常相关的ApoE基因3种基因型中以E3/3型多见,但ApoE基因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E4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很低,但MI组中其携带者较对照组有升高趋势,E4等位基因携带者早发MI频率的为非E4等位基因携带者的2倍;③非条件Logistic回归建立的血脂及ApoE危险因素指标与MI的相关性为:TC>5.2 mmol/L、TG>2.26 mmol/L、LDL-C>3.4 mmol/L、TC/HDL-C>5.0为MI危险因素,HDL-C>0.9 mmol/L为MI的保护因素.结论血脂代谢紊乱是冠心病和MI的重要易患因素,MI及其同胞者血脂水平升高,ApoE基因多态性可能是促使冠心病和MI发生的遗传因素.
作者:陈燕;赵明;刘允桂;白小娟;张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血栓与止血(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是一门研究止血机制及其疾病的边缘学科,涉及许多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由于止血机制的亢进可引起血栓病,相反可导致出血病.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血栓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日趋增高,已成为人类病死的头号病因.血栓与止血的诊断须以临床资料(病史、家族史、症状、体征)为基础,再借助于辅助检查(检验、超声、造影、病理)的结果,通过医师的正确思维,后得出可靠的结论.因此,实验室检查对研究和诊断血栓与止血有着重要的基础和临床意义,也是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之一.
作者:王鸿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 state, PTS)既往称血液高凝状态(hypercoagulable state, HCS),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止血、凝血和抗凝系统失调的一种病理过程,具有易导致血栓形成的多种血液学变化.PTS颇为常见,各种血液及非血液疾病时均可见到,如多颗粒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及恶性肿瘤等.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表明、血栓形成是在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抗凝、纤溶系统以及血液流变学等多种因素改变的综合作用下发生的,这些因素在血栓形成之前已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血栓形成涉及四大方面:血管内皮系统、血小板系统、凝血和抗凝血系统、纤溶和抗纤溶系统.因此,通过有关检测有可能识别血栓前状态,这对及时加以处理,防止其发病无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下面就血栓前状态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作者:武焕玲;林隆玖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感染性角膜炎是常见的致盲眼病,其中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较难治的眼病,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2].我院2002年9月~11月收治真菌性角膜溃疡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铁辉;李勤;李云;冯国军;吴立格;张克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美罗培南(商品名:美平)系第二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一组新型β-内酰胺抗生素,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革兰阴性、革兰阳性需氧及厌氧菌皆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细菌产生的青霉素酶、大多数β-内酰胺酶、尤其是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高度稳定[1].为了解美平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敏感性,我们对临床分离的387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用K-B纸片扩散法做了美平的药敏试验,并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商品名:泰能)做了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淑勉;李珍大;张小卫;邵海枫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肠杆菌科细菌是兼性厌氧G-杆菌群中常见、成员庞大、与疾病关系密切的菌科,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广泛,与人类的关系密切,肠杆菌科细菌大多数是肠道正常菌群,它们寄居人类和动物的肠道与机体呈共生状态.除沙门菌属、志贺菌属、耶尔森菌属、埃希菌属有明显致病作用外,肠杆菌科其他种属的细菌常常被认为是机会致病菌,常引起如菌血症,脑膜炎,泌尿系、呼吸道和伤口感染.约有50%的医院内感染都是由这些机会致病菌引起.本文分析讨论了我院近年来从伤口分泌物中分离培养到的97例次肠杆菌科细菌的药敏结果.
作者:程烜;马小明;梁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为探讨反应性氧中毒物质在诊断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应用ACT-2000超高倍多媒体显微诊断仪,对550例标本进行自由基踪迹(HLB)检查.结果正常对照组200例,符合率94.5%.非恶性肿瘤组200例,符合率81.5%.恶性肿瘤组150例,符合率76.0%.结论该方法可作为诊断恶性肿瘤的辅助检测手段.
作者:陆建红;陈国军;董长林;朱丽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血小板是动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参与者,其功能是通过其表面的受体糖蛋白来实现的,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基因多态性能够改变其抗原性,从而影响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活化反应.本文将对目前进行深入研究的几种血小板膜糖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多态性进行论述.
作者:江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一种股骨颈前倾角术中新的测量方法.方法应用自制股骨颈前倾角测量仪,术中测量16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20个股骨颈前倾角和5例解剖标本的10个股骨颈前倾角,30个髋关节均行CT测量股骨颈前倾角以验证术中测量值的准确性.结果术中测量值±s为37.37±15.05,CT测量值±s为37.17±14.04,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性(P>0.5).结论该仪器术中测量值准确,操作简单易行,省时,是一种无损伤性操作.该仪器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张德光;韩桂全;张秀玲;刘亚;李忠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10年来收治肺癌563例,其中74例误诊,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蓓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自从2002年11月从中国广东省出现首例SARS病例以来,全世界已有31个国家报告有SARS病例.SARS是一种由新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2003年3月下旬,香港大学、亚特兰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及其他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相继报告从SARS病人中分离出一种新的冠状病毒.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新冠状病毒是SARS的病原体.已知的冠状病毒可引起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本文将就冠状病毒的一般生物学特性、SARS病原体的确定及SARS冠状病毒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作者:周密;李凡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性. 方法采用双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G-B)进行ESBLs确证试验,并将ESBLs产生株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在613株G-B中,共检出产ESBLs细菌108株,检出率为17.6%.ESBLs产生株主要见于大肠埃希菌(45/155,29.0%)和肺炎克雷伯菌(39/133,29.3%);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标本,其次为尿液标本和创面分泌物;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和呼吸科多,其次为肾内科和神经内科;ESBLs产生株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呈现高度耐药,敏感性较高的只有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等抗菌药物.结论产ESBLs细菌临床分布广泛,对大多数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需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作者:苏维奇;闫志勇;刘丰海;于清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