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本谊;冯晓源;沈天真
目的了解乙肝疫苗(HBsAg)免疫后健康成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表型变化,分析表型变化和是否产生抗体应答或弱应答的关系.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原理和FACScan流式细胞仪分析了免疫后健康成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表型变化;同时应用ELISA原理,检测了免疫后HBV相关抗体.结果和结论免疫后CD3+细胞和CD4+细胞活化增生,提高了机体的免疫调节能力;同时测定了HBsAb的阳性率.
作者:李菁华;李长城;关显智;王长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多普勒超声在评价慢性肝病、肝硬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中的价值已得到充分肯定[1],但缺乏对慢性病毒性肝炎不同时期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研究.为了探讨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与临床分型的关系,我们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了3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以发现其变化的规律,为慢性病毒性肝炎诊断及分型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徐丽;王岩;李修范;高雁;吴晓燕;郑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颈静脉球瘤又称为化学感受器瘤[1],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由于肿瘤细胞对铬酸盐不染色,有别于肾上腺嗜铬性副神经节瘤.颈静脉孔该部位解剖复杂,加之颈静脉球瘤血供丰富,临床手术对这一肿瘤的切除十分困难.因而颈静脉球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本文总结和分析了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静脉球瘤,探讨其CT和MR影像表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本谊;冯晓源;沈天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8例为我院急救中心及内科住院患者.男10例,女8例.年龄50±16岁(20~78岁).基础疾病:肝硬化腹水3例,肾病综合征2例,慢性肾炎、扩张型心肌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各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3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2例,慢性活动型乙型肝炎2例,长期发热2例,慢性胃炎1例.
作者:刘荷生;兰开荣;叶其旺;吴长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端粒酶催化蛋白亚单位(hTERT)mRNA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建立一种恶性肿瘤诊断的新方法.方法提取肿瘤组织总RNA,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进行检测.结果76例各型肿瘤组织中66例阳性,5例恶性胸腹水全部阳性.结论RT-PCR法检测hTERT mRNA是一种灵敏、简便的恶性肿瘤辅助诊断的新方法.
作者:邱广斌;邱广蓉;富伟能;孙开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们采用PCRCR酶免定量检测法(PCR通用捕集法)检测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HBV-DNA含量,以探讨乙肝患者病毒复制与乙肝病毒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江浪进;李云慧;崔娴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近年来,泌尿系统感染日益增多,临床上进行尿液培养、药敏试验以及L-型菌检查也随之增多.现对我院1998、1999两年间尿液细菌培养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陈镇海;李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造血前体细胞的方法及其在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多参数分析技术.结果淋巴细胞设门内各种造血前体细胞的参考值:(1)CD34+总干祖细胞占0.16%±0.14 %,(2)髓系前体细胞CD34+/CD33+0.08%±0.06%、CD33+1.32%±1.28%、MPO+0 67%±0.88%,(3)淋巴系前体细胞CD45dim/CD19+0.75%±0.62%,CD45dim/CD10+0.45%±0.11%;CD45dim/CD7+0.24%±0.14%,CD45dim-/CD2+0.22%±0.13%.鉴别异常细胞的敏感度可达10-3,发现1例完全缓解期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髓系前体细胞有异常,3个月后临床证实复发.结论流式细胞术对正常人外周血中各系造血前体细胞的定性定量检测有可能用于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的检出和早期诊断复发.
作者:翟志敏;吴竞生;潘理明;何晓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近年来我们对133例心电图提示单纯性Rv5电压增高的成年人UCG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单纯性Rv5电压增高对左心室肥大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学敏;王忠鑫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入院18日前因左肩关节疼痛,服用中药汤剂共2副(木通10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为一副,煎服,2次/日).首次服药后2日出现恶心、纳差,伴呕吐,尿量明显减少为不足400ml/日,就诊于某私人中医,诊为胃炎,予服胃乐宁3片,3次/日共3天无效,尿量进一步减少致不足100ml/d,并出现双下肢水肿.
作者:柳常青;郑明日;罗健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生物芯片技术是建立在杂交测序基本理论上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其突出特点在于高度平行性、多样性、微型化和自动化,已在医学诊断中显示出了及其广阔的应用价值.目前已在遗传病、肿瘤疾病、爱滋病及其他一些疑难病的诊断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且已有用于临床诊断的生物芯片问世,在未来的医学领域和实验室工作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毅;韩金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评价PSA、PSAD、F-PSA/PSA在Pc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20例Pca和60例BPH患者血清中的PSA、PSAD、F-PSA,用ROC曲线评价它们在Pca诊断中的价值.结果Pca患者血清中PSA、PSAD明显高于BPH,F-PSA/PSA明显低于BPH,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1);以PSA>4.0μmol/L、PSAD>0.2、均PSA/PSA<0 J5,为临界值,PSA的敏感性高于PSAD、F-PSA/PSA,而特异性、诊断指数、诊断效率、阳性预测值、Auc明显低于后者,PSAD、F-PSA/PSA两者诊断效果相似.结论提示PSA仍然是诊断和监测Pca的重要指标,但在PSA>4.Oμmol/L时,选择性的测量PSAD或F-PSA/PSA,能提高Pca诊断的特异性,减少不必要的组织学穿刺活检.
作者:邓家德;万建新;陈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分析我院近10年来收治55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资料,来探讨AP患者CT诊断的意义及CT诊断评分积分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作者:张武轩;窦会敏;李中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回顾分析本院1993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曾经误诊为其他疾病的55例,以吸取教训.
作者:芦雅苹;杨爱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肾小球肾病大多与免疫因素有关,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体液免疫异常[1].以前检测方法费时,重复性差.随着检验技术的发展,本文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补体(C3、C4)和用散射比浊法测定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试对肾小球肾病的体液免疫变化作分析,以便临床对肾小球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永亮;谢华斌;李云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激素(TH)分泌过多而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1].业已证实,甲状腺功能失调时,随着TH水平的变化,血脂水平也随之变化[2].
作者:马景德;齐秀芬;刘春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提供甲状腺毒症的实验诊断方案,原发性甲状腺毒症的病因分析方案,正常TSH伴高T3或高游离T4的病因分析方案;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实验室诊断方案;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病因分析方案;正常TSH伴低总T4或低游离T4的病因分析方案;甲状腺肿诊断方案;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筛选方案;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实验室监测方案和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实验室监测方案,有助于合理选择实验,正确解释结果及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
作者:李萍;许淑惠;罗通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非酯化脂肪酸在肾脏病中的变化特点.方法选择不同类型的肾脏病患者70例,健康对照组44例,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非酯化脂肪酸(NEFA)、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Ⅰ(ApoAⅠ)、载脂蛋白B(ApoB)、甘油三脂(TG)、胆固醇(CH)、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浓度,将各组检测指标作显著性检验,并将NEFA与各检测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肾脏病组的NEFA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NEFA和TG,ApoB呈正相关.结论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与NEFA浓度的变化密切相关,监测NEFA浓度对各种肾脏疾病有及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饶绍琴;邓君;杜琼;刘新;杨明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耐药细菌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增加,而且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有上升趋势.但是细菌的耐药状况具有时间和地区间的差异,因此对细菌的耐药性进行监测,了解本地的细菌分离及耐药性对流行病学及临床抗感染的经验治疗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秀;徐雪松;葛咏梅;金淑杰;赵俊杰;谢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坏疽性胆囊炎是急性胆囊炎的严重类型,可导致胆囊坏死穿孔,继发弥漫性腹膜炎.发生在老年人的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更为严重,必须及时诊断和治疗.但是由于一些因素影响,有时诊断不易明确.本文分析了二例误诊的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旨在为今后的临床诊断提供经验和教训.
作者:杨松青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