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对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的研究

翟志敏;吴竞生;潘理明;何晓东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 急性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变
摘要:目的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造血前体细胞的方法及其在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多参数分析技术.结果淋巴细胞设门内各种造血前体细胞的参考值:(1)CD34+总干祖细胞占0.16%±0.14 %,(2)髓系前体细胞CD34+/CD33+0.08%±0.06%、CD33+1.32%±1.28%、MPO+0 67%±0.88%,(3)淋巴系前体细胞CD45dim/CD19+0.75%±0.62%,CD45dim/CD10+0.45%±0.11%;CD45dim/CD7+0.24%±0.14%,CD45dim-/CD2+0.22%±0.13%.鉴别异常细胞的敏感度可达10-3,发现1例完全缓解期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髓系前体细胞有异常,3个月后临床证实复发.结论流式细胞术对正常人外周血中各系造血前体细胞的定性定量检测有可能用于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的检出和早期诊断复发.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生物芯片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生物芯片技术是建立在杂交测序基本理论上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其突出特点在于高度平行性、多样性、微型化和自动化,已在医学诊断中显示出了及其广阔的应用价值.目前已在遗传病、肿瘤疾病、爱滋病及其他一些疑难病的诊断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且已有用于临床诊断的生物芯片问世,在未来的医学领域和实验室工作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毅;韩金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慢性病毒性肝炎门、脾静脉血流变化的彩超评价

    多普勒超声在评价慢性肝病、肝硬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中的价值已得到充分肯定[1],但缺乏对慢性病毒性肝炎不同时期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研究.为了探讨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与临床分型的关系,我们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了3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以发现其变化的规律,为慢性病毒性肝炎诊断及分型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徐丽;王岩;李修范;高雁;吴晓燕;郑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PCR酶免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及其临床意义

    我们采用PCRCR酶免定量检测法(PCR通用捕集法)检测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HBV-DNA含量,以探讨乙肝患者病毒复制与乙肝病毒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江浪进;李云慧;崔娴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肾小球疾病患者体液免疫状态研究

    肾小球肾病大多与免疫因素有关,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体液免疫异常[1].以前检测方法费时,重复性差.随着检验技术的发展,本文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补体(C3、C4)和用散射比浊法测定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试对肾小球肾病的体液免疫变化作分析,以便临床对肾小球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永亮;谢华斌;李云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大肠埃希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耐药细菌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增加,而且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有上升趋势.但是细菌的耐药状况具有时间和地区间的差异,因此对细菌的耐药性进行监测,了解本地的细菌分离及耐药性对流行病学及临床抗感染的经验治疗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秀;徐雪松;葛咏梅;金淑杰;赵俊杰;谢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肾脏病患者的非酯化脂肪酸的研究

    目的探讨非酯化脂肪酸在肾脏病中的变化特点.方法选择不同类型的肾脏病患者70例,健康对照组44例,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非酯化脂肪酸(NEFA)、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Ⅰ(ApoAⅠ)、载脂蛋白B(ApoB)、甘油三脂(TG)、胆固醇(CH)、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浓度,将各组检测指标作显著性检验,并将NEFA与各检测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肾脏病组的NEFA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NEFA和TG,ApoB呈正相关.结论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与NEFA浓度的变化密切相关,监测NEFA浓度对各种肾脏疾病有及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饶绍琴;邓君;杜琼;刘新;杨明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和血栓调节蛋白的变化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2-DM)患者血浆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和血栓调节蛋白(sTM)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74例2-DM患者和29例正常对照组(K组)sEPCP和sTM,并根据24h尿白蛋白(24hUAE)分为A组(n=36,24hUAE<30 mg)、B组(n=24,24hUAE30~300mg)和C组(n=14,24hUAE≥300mg).结果与K组比较,DM患者血浆sEPCR和sTM显著升高,P<0.05和P<0.01;分组比较,A组正sER和sTM水平无显著差异,B组显著升高(P<0.05和<0.01),C组更进一步升高,P值分别小于0.01和0.001;sEPCR与sTM、24hUAE和糖化血红蛋白呈显著正相关(P<0.05),sTM与24hUAE(P<0.01)和糖化血红蛋白(P<0.05)呈显著正相关;sEPCR和sTM与DM病程、空腹血糖、血脂和年龄均无相关性.结论sEPCR和sTM升高与DM血管病变的发生和严重程度相关,是反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良好指标,并可能参与其高凝状态的形成.

    作者:叶山东;李素梅;周志中;吴竟生;陈超;陈若平;莫蔚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RV5电压增高对左心室肥大的诊断价值

    近年来我们对133例心电图提示单纯性Rv5电压增高的成年人UCG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单纯性Rv5电压增高对左心室肥大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学敏;王忠鑫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喉腺样囊性癌1例

    喉癌绝大多数为鳞状上皮癌,涎腺型喉肿瘤极少见,不足喉恶性肿瘤的1%.涎腺型喉肿瘤中的腺样囊性癌更是少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耳鼻咽喉科2000年4月收治1例喉腺样囊性癌,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鹏方;杨蓓蓓;王以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大剂量木通煎剂致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入院18日前因左肩关节疼痛,服用中药汤剂共2副(木通10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为一副,煎服,2次/日).首次服药后2日出现恶心、纳差,伴呕吐,尿量明显减少为不足400ml/日,就诊于某私人中医,诊为胃炎,予服胃乐宁3片,3次/日共3天无效,尿量进一步减少致不足100ml/d,并出现双下肢水肿.

    作者:柳常青;郑明日;罗健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医源性严重低钾血症18例原因分析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8例为我院急救中心及内科住院患者.男10例,女8例.年龄50±16岁(20~78岁).基础疾病:肝硬化腹水3例,肾病综合征2例,慢性肾炎、扩张型心肌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各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3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2例,慢性活动型乙型肝炎2例,长期发热2例,慢性胃炎1例.

    作者:刘荷生;兰开荣;叶其旺;吴长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外伤性半侧脑萎缩致间断偏侧癫痫发作1例

    患者,男,13岁,学生,因反复右侧肢体抽搐,无力8年,到我院就诊,患儿为足月顺产,产后4个月不慎从床上摔下,左枕部着地,头部出现鸡蛋大的血肿,于当天夜间发生一次全身性抽搐,意识丧失,持续时间约1h左右,发病后第2天一般情况良好,吸吮及四肢活动均和正常一样,15个月开始说话,2岁时开始走路,进食靠父母喂养,3岁时入幼儿园因右手持物不灵,开始锻练用左手取食,于4岁时发生右侧上下肢体抽搐时间约1 min,神志清,无大小便失禁,以后右侧肢体反复发生抽搐,从未累及左侧肢体,每次发作时间1~3min,每年发作1~2次,每次发作患者均神志清楚,无大便失禁,发作前后视力下降,2~3日后视力恢复到原来状态,入学后学习成绩中等,左手持笔,体育课不能参加,其父母身体健康,无遗传病史.

    作者:任天舜;赵克;张洪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55例异位妊娠误诊原因分析

    回顾分析本院1993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曾经误诊为其他疾病的55例,以吸取教训.

    作者:芦雅苹;杨爱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在甲亢时的变化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激素(TH)分泌过多而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1].业已证实,甲状腺功能失调时,随着TH水平的变化,血脂水平也随之变化[2].

    作者:马景德;齐秀芬;刘春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原位肝移植术后血小板异常变化1例

    2001年5月,我们为1例慢性乙肝、肝功能失代偿、终末期肝硬化(脾切除术后)患者施行了原位肝移植术,患者现已存活了110余天,可进行户外活动,并可承担家务劳动.现将术后血小板异常变化及处理报道如下:

    作者:曹浩强;郑树森;孔凡创;费建国;黄东胜;毕平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126例闭合性腹部损伤的实验室诊断

    闭合性腹部损伤多由钝性暴力引起,基层医院多见.常见的内脏损伤有脾、肝、肠、肾和胰腺,有时合并腹部外损伤(颅脑损伤、胸部外伤、肋骨骨折、脊柱及四肢骨折).其受伤程度与暴力强度、速度、硬度及作用方向有关,同时还受内脏解剖特点、病理情况和功能状态等影响.自1992年1月至1999年12月,本院共收治闭合性腹部损伤126例,现就其诊断、实验室检查报告如下.

    作者:贾玉东;穆爱君;宋长广;王文清;王慧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AFP、GPDA-F与GGT-Ⅱ对原发性肝癌的互补诊断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甲胎蛋白(AFP)、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同工酶F(GPDA-F)和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T(GGT-Ⅱ)对原发性肝癌的互补诊断价值.方法对101例肝癌和124例其他肝病患者血清AFP、GPDA-F和GGT-Ⅱ进行了同步检测,对比分析联合检测这三项指标对肝癌的互补诊断价值.结果AFP、GPDA-F和GGT-Ⅱ诊断肝癌的敏感性分别为72.3%、85.1%和66.3%;联合检测GPDA-F和GGT-Ⅱ或AFP可使敏感性提高至92,1%和93.1%;三项指标联合检测使肝癌的检出率高达97.0%.结论AFP、GPDA-F和GGT-Ⅱ之间存在有互补诊断价值,联合检测这三项标志物可提高肝癌尤其是AFP阴性肝癌的诊断效率.

    作者:倪润洲;肖明兵;黄介飞;李梅;孟宪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PSA、PSAD、F-PSA/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评价PSA、PSAD、F-PSA/PSA在Pc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20例Pca和60例BPH患者血清中的PSA、PSAD、F-PSA,用ROC曲线评价它们在Pca诊断中的价值.结果Pca患者血清中PSA、PSAD明显高于BPH,F-PSA/PSA明显低于BPH,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1);以PSA>4.0μmol/L、PSAD>0.2、均PSA/PSA<0 J5,为临界值,PSA的敏感性高于PSAD、F-PSA/PSA,而特异性、诊断指数、诊断效率、阳性预测值、Auc明显低于后者,PSAD、F-PSA/PSA两者诊断效果相似.结论提示PSA仍然是诊断和监测Pca的重要指标,但在PSA>4.Oμmol/L时,选择性的测量PSAD或F-PSA/PSA,能提高Pca诊断的特异性,减少不必要的组织学穿刺活检.

    作者:邓家德;万建新;陈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尿液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近年来,泌尿系统感染日益增多,临床上进行尿液培养、药敏试验以及L-型菌检查也随之增多.现对我院1998、1999两年间尿液细菌培养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陈镇海;李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ADA、TBA测定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当肝脏功能受到损害时,血清中腺苷脱氨酶(ADA)和总胆汁酸(TBA)释放增多.本文就ADA、TBA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作一探讨,并与传统肝功能酶学指标做对比研究.

    作者:李维春;王圣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