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敏;王忠鑫
2001年5月,我们为1例慢性乙肝、肝功能失代偿、终末期肝硬化(脾切除术后)患者施行了原位肝移植术,患者现已存活了110余天,可进行户外活动,并可承担家务劳动.现将术后血小板异常变化及处理报道如下:
作者:曹浩强;郑树森;孔凡创;费建国;黄东胜;毕平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E-选择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FLISA)的方法检测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的E-选择素的含量并将其与患者动脉血气中PO2、PCO2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E-选择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急性加重期明显高于缓解期(P<0.001),对19例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对比分析具有显著差异(P均<0.∞1).同时急性加重期患者E-选择素与PCO2呈正相关,与PO2呈负相关.结论用F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E-选择素含量对于判断COPD的病情轻重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景明;石玉枝;于世寰;刘静蕾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多普勒超声在评价慢性肝病、肝硬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中的价值已得到充分肯定[1],但缺乏对慢性病毒性肝炎不同时期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研究.为了探讨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与临床分型的关系,我们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了3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以发现其变化的规律,为慢性病毒性肝炎诊断及分型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徐丽;王岩;李修范;高雁;吴晓燕;郑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近年来,泌尿系统感染日益增多,临床上进行尿液培养、药敏试验以及L-型菌检查也随之增多.现对我院1998、1999两年间尿液细菌培养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陈镇海;李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白血病患者的血脂变化规律.方法收集中山一院1997年9月至2000年6月的初治白血病病例,共107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和127例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并收集8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检测TC、TG、HDL、LDL、ApoAⅠ、apoB和apoAⅠ/apoB.结果AL患者、CML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的TC、HDL、LDL、apoAⅠ和apoB较正常或CML慢性期明显降低(P<0.05),TG和apoAI/apoB则明显升高(P<0.05),若经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则各指标恢复正常水平(P>0.05),若复发则再次出现上述改变.CML慢性期患者则各指标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检测血脂有可能成为白血病患者疗效判断、病情监测、追踪随访一项有重要意义的敏感指标.
作者:穆攀伟;罗绍凯;曾龙驿;穆曼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分析我院近10年来收治55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资料,来探讨AP患者CT诊断的意义及CT诊断评分积分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作者:张武轩;窦会敏;李中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回顾分析本院1993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曾经误诊为其他疾病的55例,以吸取教训.
作者:芦雅苹;杨爱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纤支镜后痰液标本的p53基因突变检测用于肺癌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银染技术,对29例怀疑为肺癌患者的痰液标本行p53基因5-8号外显子突变检测.结果8例患者有p53突变,突变率为27.6%,其中以6号外显子突变率高(17.2%).p53突变率明显高于相应细胞学阳性率(P<0.05).结论纤支镜后痰标本p53突变检测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可作为肺癌早期诊断的辅助方法之一.
作者:倪培华;郭雪君;吴洁敏;邓伟吾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肾小球肾病大多与免疫因素有关,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体液免疫异常[1].以前检测方法费时,重复性差.随着检验技术的发展,本文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补体(C3、C4)和用散射比浊法测定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试对肾小球肾病的体液免疫变化作分析,以便临床对肾小球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永亮;谢华斌;李云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调查吸毒人群中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探讨肿炎病毒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庚肝病毒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从血清中司步提取RNA和DNA,RT-PCR扩增HGVRNA,多重PCR扩增HGV cDNA和HBV DNA 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吸毒人群中HGV感染率为39.6%、HBV 31 1%、HGV 与HBV合并感染率为11.3%;HGV RNA阳性和HGV-RNA/FBVDNA阳性者,ALT平均值分别为46 U/L和47UL,与全阴性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①建立了一种基因检测方法,可同步检测DNA病毒和RNA病毒②吸毒人群HGV感染率高,其单独感染或与HBV合并感染对ALT改变有一定影响.但HGV与肝病的关系需要进一步资料积累.
作者:伍欣星;郑义;赵旻;谭云;戴天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甲胎蛋白(AFP)、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同工酶F(GPDA-F)和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T(GGT-Ⅱ)对原发性肝癌的互补诊断价值.方法对101例肝癌和124例其他肝病患者血清AFP、GPDA-F和GGT-Ⅱ进行了同步检测,对比分析联合检测这三项指标对肝癌的互补诊断价值.结果AFP、GPDA-F和GGT-Ⅱ诊断肝癌的敏感性分别为72.3%、85.1%和66.3%;联合检测GPDA-F和GGT-Ⅱ或AFP可使敏感性提高至92,1%和93.1%;三项指标联合检测使肝癌的检出率高达97.0%.结论AFP、GPDA-F和GGT-Ⅱ之间存在有互补诊断价值,联合检测这三项标志物可提高肝癌尤其是AFP阴性肝癌的诊断效率.
作者:倪润洲;肖明兵;黄介飞;李梅;孟宪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闭合性腹部损伤多由钝性暴力引起,基层医院多见.常见的内脏损伤有脾、肝、肠、肾和胰腺,有时合并腹部外损伤(颅脑损伤、胸部外伤、肋骨骨折、脊柱及四肢骨折).其受伤程度与暴力强度、速度、硬度及作用方向有关,同时还受内脏解剖特点、病理情况和功能状态等影响.自1992年1月至1999年12月,本院共收治闭合性腹部损伤126例,现就其诊断、实验室检查报告如下.
作者:贾玉东;穆爱君;宋长广;王文清;王慧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快速测定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DIGFA)检测88例糖尿病患者和40例正常人群的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并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作方法学的比较.结果DIGFA法检测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GAD-Ab阳性率分别为61.3%和19.3%,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与ELISA法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在1型及有高度1型糖尿病倾向的人群中检出率较高,可作为糖尿病分型的依据,斑点金免疫渗滤法快速、简便、可靠,有实用价值.
作者:邓德耀;韦丽华;赵金美;赵东岩;张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坏疽性胆囊炎是急性胆囊炎的严重类型,可导致胆囊坏死穿孔,继发弥漫性腹膜炎.发生在老年人的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更为严重,必须及时诊断和治疗.但是由于一些因素影响,有时诊断不易明确.本文分析了二例误诊的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旨在为今后的临床诊断提供经验和教训.
作者:杨松青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入院18日前因左肩关节疼痛,服用中药汤剂共2副(木通10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为一副,煎服,2次/日).首次服药后2日出现恶心、纳差,伴呕吐,尿量明显减少为不足400ml/日,就诊于某私人中医,诊为胃炎,予服胃乐宁3片,3次/日共3天无效,尿量进一步减少致不足100ml/d,并出现双下肢水肿.
作者:柳常青;郑明日;罗健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近年有关胃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s,ER)的研究较多,而且国外学者已仿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方案以ER阳性为指标,对胃癌患者进行了抗ER的内分泌治疗,但结果大相径庭[1,2].
作者:许开利;窦颖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当肝脏功能受到损害时,血清中腺苷脱氨酶(ADA)和总胆汁酸(TBA)释放增多.本文就ADA、TBA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作一探讨,并与传统肝功能酶学指标做对比研究.
作者:李维春;王圣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评价PSA、PSAD、F-PSA/PSA在Pc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20例Pca和60例BPH患者血清中的PSA、PSAD、F-PSA,用ROC曲线评价它们在Pca诊断中的价值.结果Pca患者血清中PSA、PSAD明显高于BPH,F-PSA/PSA明显低于BPH,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1);以PSA>4.0μmol/L、PSAD>0.2、均PSA/PSA<0 J5,为临界值,PSA的敏感性高于PSAD、F-PSA/PSA,而特异性、诊断指数、诊断效率、阳性预测值、Auc明显低于后者,PSAD、F-PSA/PSA两者诊断效果相似.结论提示PSA仍然是诊断和监测Pca的重要指标,但在PSA>4.Oμmol/L时,选择性的测量PSAD或F-PSA/PSA,能提高Pca诊断的特异性,减少不必要的组织学穿刺活检.
作者:邓家德;万建新;陈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们采用PCRCR酶免定量检测法(PCR通用捕集法)检测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HBV-DNA含量,以探讨乙肝患者病毒复制与乙肝病毒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江浪进;李云慧;崔娴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端粒酶催化蛋白亚单位(hTERT)mRNA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建立一种恶性肿瘤诊断的新方法.方法提取肿瘤组织总RNA,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进行检测.结果76例各型肿瘤组织中66例阳性,5例恶性胸腹水全部阳性.结论RT-PCR法检测hTERT mRNA是一种灵敏、简便的恶性肿瘤辅助诊断的新方法.
作者:邱广斌;邱广蓉;富伟能;孙开来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