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耘;陈兵
1对象与方法1.1观察对象1.1.1急进性肾炎19例,男性6例,女性13例,年龄10~64岁,平均33.74±16.23岁.符合下列标准:①原发性或继发性肾炎,②均经肾活检证实,活检所取肾小球>10个.新月体数占所取肾小球的50%以上,新月体占肾小球囊表面积的50%以上,为半月或环状新月体.按免疫病理学分为①抗肾抗体型,②免疫复合物型,③寡免疫复合物型.
作者:诸青;张凤琴;唐政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为探索尿D-氨基酸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克隆的IgG片段和生物素-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系统测定尿D-氨基酸的含量.检测了21例正常人和44例各种肾脏疾病患者尿DAO浓度,同时测定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α1-微球蛋白(AMG).结果尿DAO在各种肾脏疾病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并显示尿DAO与NAG和AMG有高度相关性(r=0.729,P<0.01,r=0.643,P<0.01).结论提示尿DAO检测可作为临床判断肾功能不良的监测指标之一.
作者:许迅辉;包林平;吴兆龙;阮国芬;李秀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纤溶酶-α 2抗纤溶酶复合物(plasmin-α 2-antiplasmin complex,PAP)是机体纤溶活性与抗纤溶活性的产物.PAP标志着体内纤溶酶的生成和纤溶平衡机制,是反映机体许多生理病理状态的良好指标.本文就PAP的实验室检查以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李建新;罗伟;王鸿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60岁.因1个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胀痛,且逐渐膨隆,无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抽出淡黄色腹水500ml,未查到癌细胞,诊断不明.又到某医院就诊,抽出深黄色腹水3000ml,腹胀好转,化验为腺癌.但未查到原发灶,给予放疗1次,病情未好转,故来我院,门诊以卵巢癌收入院.患者饮食,睡眠尚可,二便正常,无阴道流血,无阴道排液.
作者:张立会;刘红燕;李荷莲;王东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度的关系.方法ELISA法测定46例SLE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血浆sTM水平,观察19例SLE患者治疗前后血浆sTM变化情况.结果SLE活动组sTM水平高于非活动组和对照组(P<0.001);sTM与多个SLE活动度评分相关(P<0.001);治疗后sTM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血浆sTM水平与SLE活动度相关,可作为SLE的疗效观察指标.
作者:石菁华;邹外一;罗绍凯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病例摘要患者女,50岁,住院号7641,因腹水治疗9个月无效于2000年3月27日入院.自述于1999年6月因腹胀在某县级医院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抗结核治疗,抽腹水4次,未见好转.于1999年8月转××市结核病院,继续抗结核治疗,仍无好转.
作者:朱宇;陈沫;朱凤全;田雪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Bcl-2和C-myc在阴茎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SABC)对49例阴茎癌组织和9例正常阴茎组织标本进行bcl-2和c-myc蛋白产物检测.结果49例阴茎癌标本中26例bcl-2检测阳性(53.1%);25例c-myc检测阳性(51%),9例正常阴茎2例bcl-2检测阳性(22.2%);C-myc未见阳性染色.Bcl-2阳性率在高、中、低分化肿瘤中分别为83.3%、55.6%、31.6%.在临床Ⅰ/Ⅱ期和Ⅲ/Ⅳ期肿瘤中分别是69%,30%.c-myc阳性率在高、中、低分化肿瘤中分别为25%,50%,68.4%.在临床Ⅰ/Ⅱ期和Ⅲ/Ⅳ期肿瘤中分别为34.5%,75%.显示bcl-2表达阳性率与阴茎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而c-myc阳性表达率与阴茎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bcl-2,c-myc蛋白的表达与阴茎癌组织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bcl-2和c-myc可以作为阴茎癌的瘤标.
作者:宋卫青;祝海;张旋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患者,女性,32岁,于1998年12月15日因右下腹疼痛及右腰部疼痛入院.10年前患者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经保守治疗近月余基本治愈,以后经常出现右腰部疼痛,口服一般止痛消炎药即可减轻.
作者:李平;杨文智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甲状腺,对良恶性肿瘤鉴别的意义.方法对5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良性31例,恶性25例)行CDE和CDFI研究,了解肿瘤内部的血流显示与分级情况.结果其血流显示率在CDE和CDFI中分别为82.1%和57.1%,CDE较CDFI提高25.0%(P<0.05).CDE对肿瘤血流分级的显示55.4%优于CDFI,44.6%与CDFI相同,有显著差异(P<0.01).根据CDE与CDFI中血流分级情况判断肿瘤良恶性,其鉴别诊断率分别为82.1%,85.7%.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DE在甲状腺肿瘤血流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显示上优于CDFI,但二者对肿瘤良恶性的鉴别意义无大差别.
作者:王悦;张福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近年研究发现,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有关,是反映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的敏感指标[1].在儿科领域中对其了解甚少.近两年我们对55例肾小球肾炎和肾病患儿进行了血浆血栓调节蛋白(PTM)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沈丽丽;杨群燕;田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患者女,46岁.因甲状腺左叶肿块而入院.主诉8个月前无意中发现甲状腺左叶肿块,无疼痛及其他不适,无畏寒、发热.查T3、T4正常.
作者:郭红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通过对经病理证实的362例食管癌的CT片回顾分析,探讨CT下食管癌的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对食管癌的分期、手术前的预测、治疗前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的价值等,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春玲;张强;张大航;杜宇鹏;周琪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腰椎管内流注型椎间盘突出并不少见,但流注到骶管内则较罕见.我院收治1例术前常规CT检查并未发现,以大小便功能障碍为主诉的骶管内流注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报道如下.
作者:高雷;赵云鹤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研制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成本低、易普及的智能型眼压仪.方法采用压陷式测量原理,利用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研制成眼压仪.并对其准确性进行临床观察,与Schiotz眼压计、CT-60型非接触眼压仪进行比较.结果智能型眼压仪与Schiotz眼压计、CT-60型非接触眼压仪的准确性无显著性差异,相关性好.智能型眼压仪灵敏性、精确度优于Schiotz眼压计.成本远比CT-60型非接触眼压仪低.结论智能型眼压仪经临床验证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是一种实用的眼压测量仪器.
作者:周晓英;张凤琴;高雁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方法选取7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镜检查时取活检行快尿素酶检测幽门螺杆菌,病理检查证实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萎缩程度,住院患者同时行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对照组为78例无反流性食管炎的同期就诊患者.结果78例反流性食管炎组幽门螺杆菌阳性者24例(31%),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者为54例(68%),统计学比较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反流性食管炎组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率及萎缩程度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反流性食管炎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率较低,胃粘膜的萎缩程度较轻.胃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使胃酸分泌减少,同时使胃酸中和物质增加,间接抑制了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因此对胃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行幽门螺杆菌清除要慎重,以避免反流性食管炎的加重.
作者:盛传伦;周丹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脑梗死时血糖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方法对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600例进行分析,其中128例合并急性脑梗死(21.3%).按脑梗死严重程度分轻、中、重3组,并按入院时血糖水平分成高血糖A组、高血糖B组和高血糖C组,并对3组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者以多发脑梗死及椎基底动脉梗死为主(81.3%);入院时血糖水平愈高,病情愈重,死亡率愈高(P<0.01).结论高血糖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黄岱坤;朱继红;李漪;崔晓丽;申庆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比较荧光定量PCR与RT-PCR(定性)检测不同检材中的HCV-RNA,评价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HCV-RNA水平的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及RT-PCR(定性)技术同时检测了71例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血浆、淋巴细胞、尿液标本中HCV-RNA.结果血清、淋巴细胞、尿液标本中HCV-RNA的荧光定量PCR检出率(46.38%、85.51%、80.00%),分别高于相应标本中HCV-RNA的RT-PCR(定性)阳性率(24.64%、28.99%、2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淋巴细胞中同时检出HCV-RNA的一致率,荧光定量PCR法(39.13%)显著高于RT-PCR定性法(8.70%)(P<0.001).HCV-RNA的RT-PCR定性阳性率不随RNA定量水平增高而增高.结论与RT-PCR(定性)相比,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CV-RNA敏感性较高
作者:林潮双;陈文思;卢建溪;谢俊强;柯伟民;高志良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病例摘要患者,男,65岁,工人.因间断咳嗽、咳痰、多汗、消瘦1年,双足肿痛1月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右足内踝及左足背肿痛,肝肋下2cm,无压痛,脾明显增大,甲丙线上7.5cm,质中、光滑、无压痛.
作者:王玫;王秋萍;鞠淑英;李德高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存在于肝细胞浆中,血清ALT与肝炎活动度密切相关,其反映肝炎活动度的价值优于其他酶.为了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静脉ALT与其肝组织炎症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我们进行了如下研究.
作者:滕荣宗;刘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病例摘要患儿,男性,5月龄.出生后不久其父母发现患儿颈前区有一蚕豆大小包块,皮肤色泽无异常,包块逐渐长大,表面皮肤颜色逐渐加深,呈紫红色.患儿无呼吸困难.无吞咽异常.查体发现,患儿生长、发育正常,心肺无异常.
作者:樊耘;陈兵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