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珊
目的 运用不同的入孔法对腹腔镜胆囊进行切除治疗,比较不同入孔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在我院自2011年12月-2013年1月进行治疗的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他们随机分两组,一组为使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有患者50例,另一组为使用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组有患者50例.在手术过程中比较手术进行的时间、手术后的并发症及患者对疤痕的满意度等.结果 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三孔法在手术时间术后患者疼痛及患者对疤痕的满意度上有着明显的优势.结论 三孔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有着绝对的优势,能够减轻术后疼痛时间及增加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
作者:张长林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破茎松萝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血清自由基含量的影响.方法 复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实验模型,分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破茎松萝高剂量组、破茎松萝低剂量组、鱼腥草组5组.观察小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SOD活力降低和MDA含量增高,较空白对照组显著.破茎松萝高、低剂量组SOD活力升高,MDA含量降低,较模型组显著.结论 破茎松萝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贾新梅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通过超声检查判断甲状腺结节的性质,说明该检查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36例,将彩超检查结果与患者手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彩超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相符率,说明彩超检查在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质中的意义.其中彩超检查鉴别良、恶性结节的标准为结节钙化率、钙化分布情况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等.结果 彩超检查结果显示有121例患者为良性结节,而实际病理结果有110例患者结节为良性,因此良性结节超声检查符合率为90.91%;彩超检查结果显示有15例为恶性结节,病理结果有10例为恶性结节,因此恶性结节超声检查符合率为66.67%.结论 通过彩超检查来进行初步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质,在一定程度上能区别结节的良、恶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邵成;刘莉;陈方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下尿路功能障碍患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下尿路功能障碍患儿54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由于肾积水需要进行B超影响尿动力学检查的患儿1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进行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表现出了残余尿量增多,膀胱顺应性降低,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逼尿肌瘫痪;膀胱壁厚度增加、毛糙,膀胱颈口发生抬高,尿道扩张,在排尿期其尿道不能完全开放等现象.对照组患儿的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可见膀胱壁光滑,膀胱壁的平均厚度为(2±1)mm,膀胱颈口关闭,不抬高,排尿期膀胱颈口和后尿道充分开放.结论 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能够显著的提高小儿下尿路功能障碍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和全面性.
作者:郑明君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在临床剖宫产手术中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控制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一使用缩宫素;观察组则采用米索前列醇和宫缩素进行联合用药治疗.对两组产后出血率及产后24 h和产后2h的出血量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为1.67%,低于对照组5.83%,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4 h和2h的出血量均相对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可以将产妇的出血量以及改善其带来的一些不良现象,产妇的身体健康得到保证,是值得在临床实践治疗中推广的好方法.
作者:朱耀凤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策略及方法.方法 选择ICU科2012年5月-2013年2月36例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各18例,预防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第7天及第14天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入组第7天及第14天对照组分别是1例和4例阳性;预防组均未出现阳性.结论 对ICU患者早期给予预防性治疗,尤其是给予药物抗凝治疗,能够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作者:马常富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将收治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单独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24,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13,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是治疗高血压的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磊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肾脏损害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与踝肱指数(ABI)的关系.方法 将20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按MAU水平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NAU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MAU组),各100例.测定24 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踝肱指数(ABI).检测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AB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BG)等.结果 ①社区高血压并微量白蛋白尿组MAU水平高于正常微量白蛋白尿组,MAU组ABI低于NAU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平均SBP、DBP、FBG、TG、TC、LD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MAU组的MAU与ABI呈负相关(r=-0.266,P<0.05).结论 MAU和ABI密切相关,提示微量白蛋白尿和高血压肾脏病变有关.
作者:张维燕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后的效果.方法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在社区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实施健康教育、进行饮食指导、实施运动干预、给予心理疏导、指导血糖监测、定期家庭随访等护理措施;调查患者在实施前和干预1年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达标率及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结果 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在遵医嘱服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自我检测血糖、定时复查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干预前,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基本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社区护理能提高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和服药依从性、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沈毓芬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与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在2009年5月-2011年9月我院收取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资料65例.结果 实验治疗前后对比:患者在治疗后总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在患者治疗前总有效率.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的波依定后,总体有效率为78.4%,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波依定后具有明显效果,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如血糖增高,血脂增高等,疗效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惠敏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采取心理、健康教育、药物依从性指导等措施,改变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结果 本组病例均能按医嘱进行正规的治疗,患者治疗后均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措施不仅改变了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增强了病人的自我管理的能力,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吴静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微创美容手术技术是新时代外科美容技术的重大革命性研究成果,医学科学是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而进步的,医学的微创化技术发展是社会科学的必然发展规律.因此,对于该问题的研究有着实际意义,本文重点研究美容手术中的微创技术应用问题,仅供同行业人士相互参考借鉴.
作者:童大潮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为对当前我国计划性剖宫产采用临床路径促进患者康复的管理办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妇产科在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0例计划性剖宫产产妇,并根据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临床路径管理的观察组与非临床路径管理的对照组,两组计划性剖宫产产妇在年龄、孕周以及人数上均没有显著的差异性,统计学有意义.并对比两组产妇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计划性剖宫产后的术后并发症以及对于医院的满意度等四方面.结果 在产妇剖宫产后对产妇的情况进行整合,结果发现,观察组产妇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满意度上都优于对照组,50例观察组产妇发现1例术后并发症的现象.对照组产妇有12例出现了术后并发症的现象,两组进行对比,P<0.05,差异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对于计划性剖宫产的产妇,对其进行临床路径的管理,有助于帮助产妇早日恢复身体机能,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并且具有提高患者对于医院的满意度的作用.
作者:汪洁;刘江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氟化泡沫在预防儿童龋齿中起到的效果.方法 采用的氟化物为哲米芬,每年两次为适龄儿童免费进行氟化泡沫防龋齿护理.结果 每年进行的两次适龄儿童氟化泡沫防龋齿治疗,在我辖区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进行了防龋齿治疗的适龄儿童患龋齿的几率有了很大的下降.结论 氟化泡沫预防儿童龋齿有着良好的作用,必须大力推广.
作者:尹荷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了解甲状旁腺腺瘤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特点,探讨内镜辅助下微创切除病变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5年4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37例甲状旁腺腺瘤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行微创手术,切除病变甲状腺腺瘤时则同时行腺叶次全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前经超声和核素扫描定位,术后严格执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护理措施.结果 37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无声嘶、呛咳、出血,大多出现一过性低钙血症.无复发,美容效果满意.结论 甲状旁腺腺瘤有引起甲亢和恶变的可能,原则上应早期切除,一般行患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如腺瘤小,可行单纯腺瘤切除,切除标本必须立即行冰冻切片检查,以判定有无恶变.
作者:郑中秋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对采用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对2011年5月-2012年7月在我院诊断为宫颈炎患者,其中60例应用微波进行治疗,另外57例采用超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随后对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宫颈炎患者经微波一次治疗并随访观察3个月后,微波进行治疗效果等同于宫颈电热圈环切除术(LEEP)治疗,特别适于宫颈炎轻、中度糜烂要求生育的患者.结论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操作简单方便,经济适用,患者顺应性好,且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确切.
作者:刘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9月住院治疗的60例气管切开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30例,两组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采用不用护理方法,对照组30例采用间断滴注及氧气雾化;观察组30例采用气道内持续恒温湿化,比较2组患者的痰液粘稠度和湿化效果.结果 2组患者痰液粘稠度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痰栓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气管切开术可防止或迅速解除呼吸道梗阻,减少呼吸道解剖死腔的50%,增强有效通气量,也便于吸痰、使用机械通气、气管内滴药等,持续恒温气道湿化可降低痰液黏稠度,减少不良反应,符合人体生理需要,气道湿化效果好,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增强舒适感等.
作者:章小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进行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探析.方法 选取某医院收治的15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病症治疗,对照组患者以纯西医治疗为主,每组各有患者76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方法治疗8周后,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以及治疗中并发病症发生概率明显比对照组要好.结论 中西医结合进行慢性支气管炎病症综合治疗具有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比较少,具有临床治疗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荣乐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推动了医药体制改革的发展和深化,公立医院面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成本核算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公立医院的发展需求,因此,薪时期加快医药体制改革步伐,从全局的、宏观的角度分析医院及其未来发展目标,同时要综合考虑各方的利益,建立科学完善的综合目标绩效考核体制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也是公立医院自身发展壮大的必然措施.本文对单纯追求经济指标的全成本核算绩效分配评价体系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综合目标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和具体步骤.
作者:段晓静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择期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探析.方法 对在本院进行PCI治疗120例AMI病人给予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病人手术全部成功,PCI术后并发穿刺部位血肿的病人有2例,并发拔管综合征的病人有4例,动脉栓塞2例,经给予积极的护理措施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PCI治疗AMI临床效果好,安全,加强对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张敏 刊期: 2013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