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

田新梅;贺奇

关键词:儿科, 呼吸道感染, 抗生素, 抗药性, 药敏试验
摘要:目的 讨论抗生素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的应用问题并简单介绍临床诊断的方法.方法 以2011年6月-2012年9月在该院就诊的112例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作为研究的样本,患儿年龄在2~9岁,平均年龄为(4±1.5)岁,男性40例,女性72例.我们了解了每位患儿的病史,针对不同致病原因采用不同的抗生素及剂量,记录并分析了治疗过程的用药种类和用药剂量,并比较了治疗前后的药敏试验结果,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 根据病史和用药史,所有的患儿在治疗前进行了药物敏感度实验,经过抗生素治疗后,所有患儿的病情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前后药敏实验结果几乎没有改变.结论 规范抗生素的使用,针对不同的致病病原体选择使用恰当的抗生素种类及剂量,可以使患儿较好的恢复并且避免抗生素滥用造成的抗药性.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帕罗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两组均在晨间饭后服用帕罗西汀20 mg/d,观察组于晚餐后口服阿立哌唑片5~10 mg/d,8周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4、8周末由精神科专业人员使用HAMD量表和TESS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0.95%高于对照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D量表在治疗后第1、2、4、8周末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之一,两者联合使用与单用帕罗西汀相比,不良反应差异不大,且前者更方便快捷,见效快,有推广价值.

    作者:周桂萍;张丰伟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从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9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8例.采用祛痰类药物、平喘类药物以及抗过敏类药物进行治疗,以改善咳喘症状,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其中,观察组予红霉素静脉滴注,出院后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治疗效果的变化情况,并对两组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要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要高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在短期内缓解和改善患儿的临床表现和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董红溪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探析

    目的 探析CT在腹部创伤者的诊断中的结果及意义.方法 2011年7月-2013年6月,该院有腹部创伤者61例,其中,男性腹部受创者35例,女性腹部受创者26例.年龄:16~55岁,平均(35.63±2.77)岁.在这61例腹部受创者之中,因为车祸而导致腹部受创的有14例,因为坠落而导致腹部受创的有12例,因为被敏锐的器具伤到而导致腹部受创的有1 5例.因为不慎跌倒而导致腹部受创的有9例,因为被踢住而导致腹部受创的有5例,因为腹部被拳击而导致受创的有6例.在这61例腹部因为各种原因而受创的人员中,有32例是在受创后的0.8~23 h入院就医,有29例是在受创后的1~4 d入院就医.对这61例腹部受创的人员用CT诊断,并将CT分析结果和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CT诊断后,在这61例腹部创伤者之中,有8例肾部受创,有16例肝部受创,有22例脾部受创,有7例胃肠道受创,有2例胰腺受创,有3例横膈部位受创,有4例胆道部位受创,有6例膀胱部位受创,有2例腹部受创者的腹腔并无损但有积血.其中有59例腹部受创者的CT分析结果和手术医治结果相同,因此CT的科学分析率为96.72%.结论 CT分析能对腹部受创者的创伤的种类以及创伤的区域进行确定,进而对症医治.CT诊断很科学,正确率很高.

    作者:欧阳天昭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严重感染导致的微循环功能障碍及其治疗进展

    目的 调查研究严重感染导致的微循环功能障碍及其治疗进展.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 8例腹腔严重感染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分为综合治疗方法的治疗组以及常规性治疗的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与死亡率分别为88.2%、11.8%,与对照组为67.7%、32.3%相比具有显著性的差异性(P<0.05).结论 腹腔严重感染导致MODS治疗比较困难,死亡率较高,使用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微循环功能,降低MODS死亡率.

    作者:张天增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颈内静脉置入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 进一步研究颈内静脉置入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方法 将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肿瘤并颈内静脉置入导管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缝合固定导管处理方法,治疗组患者采用不缝合固定导管处理措施.结果 15例发生感染,感染率是5%.150例对照组10例出现感染,感染率为6.7%,150例治疗组患者,5例出现感染,感染率为3.3%,治疗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是为常见的感染菌种.结论 颈内静脉置入导管的感染并发症对于患者影响较大,通过实施人性化干预措施,对于降低患者感染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敏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31例美克尔憩室患儿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克尔憩室患儿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选择该院自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31例美克尔憩室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前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缓解患儿及家属的不良心理情绪,做好手术准备;术中积极行手术配合,注意感染、休克等的预防;术后做好术后恢复指导,可鼓励患儿早期活动.结果 全部患儿均行腹腔镜下肠切除、肠吻合术,平均时长(43.7±10.1) min,术后3d后拔除胃管,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5.1±1.2)d;住院期间,患儿恢复情况良好,未发生并发症.对患儿进行1~5个月随访发现,患儿未出现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结论 认真、细致、有效的观察与护理,注意结合儿童心理特点,取得家属配合,对提高美克尔憩室患儿手术疗效,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曾甜甜;刘庆;龙娟;肖秋英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肺癌药敏芯片的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肺癌个体化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方法 收集DNA芯片技术、肺癌化疗相关基因、及肺癌个体化化疗方面的研究文献,总结并探讨DNA芯片技术在肺癌个体化化疗方面的应用前景.结论 高通量DNA芯片技术为肺癌的分子水平研究提供了手段,为肺癌个体化化疗方案的制定、以及调整用药方面提供参考.

    作者:黄文喜;符立梧;梁永钜;谢文锋;梁李新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国内慢性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

    通过梳理国内慢性疼痛护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发现我国针对慢性疼痛的护理研究无论是在疼痛教育、护士发展、护理管理等方面还是在护理观念、护理手段、护理道德等方面还处在初级阶段.护理工作与慢性疼痛患者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对慢性疼痛患者实施全面的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是今后护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朱琴;杨喜云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浅谈医院放射科PACS系统的应用

    目的 探讨PACS系统在我院放射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利用DICOM Worklist和HL7协议网关,对RIS(放射学信息系统)、HIS(医院信息系统)和PACS(医学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三个系统进行集成,将放射科内的电脑、相机、影像设备、打印机、专业竖屏等成功接入PACS.结果 通过PACS系统的应用,使我院放射科实现了无纸化、无片化办公,工作流程得到优化,工作效率显著提高.结论 建立在HL7协议网关和DICOM 3.0(数字影像与通信标准)基础上的PACS,通过IHE(集成医疗环境)技术框架的指导,实现了PACS与RIS、HIS系统间的无缝整合.

    作者:全松石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60例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产妇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析硬模外神经阻滞麻醉用在产妇分娩中的起到的无痛效果,对母婴健康、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采用硬模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的产妇作为观察组,与60例采用自然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疼痛的程度,第一产程所用的时间、第二产程所用的时间、产后的出血量以及剖腹产、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通过对两组对比,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程度、两次产程所用的时间、分娩方式在统计学上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和对新生儿的影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模外神经阻滞麻醉用在产妇无痛分娩中效果显著,能缩短产程所用的时间、降低剖宫率、对产妇和新生儿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无不良影响.

    作者:岳俊珂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X线、CT的表现特征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百草枯中毒肺部损伤的X线、CT表现.方法 对2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X线肺部平片和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肺部X线和CT表现中毒时间变化而有差别.≤7 d,21例表现肺纹理增多,16例磨玻璃样改变,3例肺实变,肺纤维化、胸腔积液2例,纵膈积气、心脏增大各1例;7~14 d,肺纹理增多、肺实变及纤维化各6例,肺磨玻璃样改变5例;≥14 d,肺间质纤维化7例,支气管扩张5例,肺纹理增多3例.结论 X线肺部平片、CT对观察肺部损伤的发展、演变及估计预后、确定治疗方案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大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一个疗程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5%)明显大于对照组(70.0%),且P<0.05;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均明显降低,治疗后的比较重,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显著提高疗效,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琴琴;薛梅苓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我们选择支气管哮喘作为验证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的呼吸内科疾病,选择在2011年6-12月间于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并被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60例作为样本,将样本中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方法治疗,实验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详细记录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状况.结果 在本组实验中,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量的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够有效改善多种呼吸内科疾病,可以应用于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

    作者:梅彩荣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

    目的 探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12年1月收治53例腰椎滑脱患者,其中Ⅰ度滑脱10例,Ⅱ度滑脱43例.均行减压复位、椎间融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患者的症状改善、滑脱复位程度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90 min,出血量平均为280 mL.术后切口无感染,均甲级愈合.随访12~51个月,平均33个月,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47例,良5例,可1例.Ⅰ度滑脱完全复位率:100%(10/10);Ⅱ度滑脱完全复位率:95.3% (41/43).末次随访时拍摄腰椎X线片证实所有病例椎间融合,末次随访时椎体复位无丢失.结论 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可取的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宋银冬;李丹丹;李刚;孙远新;姜屿;沈建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上海市青浦区383例流感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青浦区2011年383份流感病例检测,以掌握流感病毒流行株情况,为流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提取病毒核酸,采用荧光PCR.结果 青浦区流感病毒阳性率21.41%,其中A型34.15%,B型65.85%,主要流行病毒为B型.结论 2011年青浦区流感病毒主要以B型为主,高发季节11-1月份,亚型毒株循环流行.

    作者:朱佩峰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胸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治疗,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均治愈,术后4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并经对症治疗均明显好转.结论 加强对行VAMT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晶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冠心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所在学习医院2010-2013年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共10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探究其防治方法.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冠心病介入治疗,所有患者出现周边血管并发症状共9例,出现冠状动脉穿孔心包填塞以及冠状动脉无血流并发症各1例,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共8例,出现造影剂肾病患者2例,出现过敏反应以及肾功能损害并发症各1例,无患者死亡.结论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需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对其出现的并发症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对应处理,大部分并发症均能够有良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罗煜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 分析和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我们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86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术中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患者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效果比较明显,能够快速恢复老年患者伤前的活动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大限度地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曹勇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食用火龙果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分析

    目的 分析通过对火龙果的食用来预防脑卒中者出现便秘情况的效果.方法 2012年5月20日-2013年5月20日,我科有60例脑卒中者由于长时间的卧床,不活动进而可能出现便秘的情况,男性脑卒中者与女性脑卒中者的比例36:24,年龄范围:37~92岁,平均(52.62±7.29)岁.不按性别、住院时间、年龄等条件,对这60例脑卒中者随机予以分组,称为:常规预防组和火龙果预防组.为了预防常规预防组的30例脑卒中者出现便秘的情况,用平常用的预防便秘的方法来防范.为了预防火龙果预防组的30例脑卒者出现便秘的情况,用平常用的预防便秘方法来防范后,每天又让他们在早晨与午后,食用定量用火龙果榨成的果肉.之后,将常规预防组出现便秘的情况与火龙果预防组出现便秘的情况做出分析、对比.结果 在常规预防组的30例脑卒中者之中,有13例出现便秘,便秘概率为43.33%.在火龙果预防组的30例脑卒中者之中,有2例出现便秘,便秘概率为6.67%.常规预防组和火龙果预防组所出现的便秘现象的差异或者差别与统计学中的概率意义相符(P<0.05).结论 通过对火龙果的食用或者饮用可以有效地对便秘进行预防,减少脑卒中者出现便秘情况的概率.

    作者:李景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留置空肠造瘘管并发肠外瘘患者的护理

    目的 对留置空肠造瘘管并发肠外瘘患者的护理进行探索,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方法 针对患者肠外瘘的特点,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以及物理治疗,同时采用床上支架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留置空肠造瘘管并发肠外瘘患者进行护理,运用统计学方法来比较干预前与干预后患者健康状况的变化.结果 在患者社区采用有效的管理手段之后,能对患者的血糖浓度有效的控制,患者的健康状况也有明显的好转.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为降低患者术后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

    作者:陶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