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

宋银冬;李丹丹;李刚;孙远新;姜屿;沈建辉

关键词:腰椎滑脱, 脊柱融合术, 椎弓根螺钉, 短节段
摘要:目的 探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12年1月收治53例腰椎滑脱患者,其中Ⅰ度滑脱10例,Ⅱ度滑脱43例.均行减压复位、椎间融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患者的症状改善、滑脱复位程度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90 min,出血量平均为280 mL.术后切口无感染,均甲级愈合.随访12~51个月,平均33个月,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47例,良5例,可1例.Ⅰ度滑脱完全复位率:100%(10/10);Ⅱ度滑脱完全复位率:95.3% (41/43).末次随访时拍摄腰椎X线片证实所有病例椎间融合,末次随访时椎体复位无丢失.结论 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可取的良好的临床效果.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单纯性牙龈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使用西帕依固龈液防治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6例单纯性牙龈炎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基线检查后对实验组患者给予含西帕依固龈液的含漱液漱口,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不含有效成分的含漱液漱口.7d以后观察者两组患者菌斑指数(PLI)和龈沟出血指数(SBI)以及口臭值(OS).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用药后SBI和SB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SBI和SBL数据在实验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帕依固龈液可以降低SBI、减少牙菌斑的堆积,显著的抑制可疑致病菌,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牙龈问题.

    作者:韦玉洁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 分析和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我们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86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术中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患者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效果比较明显,能够快速恢复老年患者伤前的活动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大限度地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曹勇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探讨阑尾切除术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阑尾切除术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2年9期间收治的阑尾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有患者50例,Ⅰ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Ⅱ组患者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肠道感染率、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患者均治愈出院,Ⅰ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Ⅱ组,Ⅰ组患者均未发生胃肠道感染,Ⅱ组患者发生胃肠道感染4例,经抗感染治疗后康复.结论 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可以减少对患者胃肠功能的不良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潘新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左氧氟沙星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实际治疗效果,从而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本文以该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期间收治的1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患者,治疗组患者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临床治疗方法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①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治疗方法后,各种临床症状发生率上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患者水平,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总有效率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显著地高于对照组患者水平,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实践过程中,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实际意义,是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可靠选择.

    作者:李金利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使用骨刺消巴布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骨刺消巴布剂治疗血管外渗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该院血管外渗患者128例,随床号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研究组45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43例,研究组选择骨刺消巴布剂治疗,观察组选择奴夫卡因湿敷,对照组选择硫酸镁湿敷,观察三组治疗7d疗效及疼痛、肿胀、浮肿体积.结果 疼痛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胀及浮肿体积明显优于其它两组,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明显高于其它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骨刺消巴布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优于传统药物奴夫卡因和硫酸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合平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创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的治疗

    目的 分析创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伴随股骨头骨折伤病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择28例伤患,依据其具体的损伤情况,选择恰当方案施治,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6个月~2年,优良率75.00%(21/28),骨折固定失败、创伤性关节炎各2例,异位骨化1例,未有感染以及股骨头坏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7.86%(5/28).结论 临床医师为伤患的后脱位伤行早期复位治疗,并根据骨折分型选择合适的方法为股骨头施治,可使伤患的脱位与骨折症状得到满意治疗.

    作者:王能;杨远剑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使用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单县正大医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0例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治疗组实施硼替佐米与地塞米松的合用治疗,对比组实施常规治疗方式,观察两组的实际疗效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比对比组高,临床受益率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率低,具有有可控制性.结论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对多发性骨髓瘤进行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较少、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在峰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肺癌药敏芯片的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肺癌个体化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方法 收集DNA芯片技术、肺癌化疗相关基因、及肺癌个体化化疗方面的研究文献,总结并探讨DNA芯片技术在肺癌个体化化疗方面的应用前景.结论 高通量DNA芯片技术为肺癌的分子水平研究提供了手段,为肺癌个体化化疗方案的制定、以及调整用药方面提供参考.

    作者:黄文喜;符立梧;梁永钜;谢文锋;梁李新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分析与探讨我院60例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目的 对该院60例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患病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4月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60例白内障患者,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以及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结果 60例白内障患者经过积极的手术治疗后取得了有效的临床效果,同时,针对患者的具体患病情况采取的护理方法,使得患者在身体和心理上得到了很大的帮助,能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使得疾病的恢复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结论 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缓解患者来自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王宝霞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乳腺癌

    目的 观察及探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胸大、小肌)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保乳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对比两种方法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采用改良乳腺根治术的观察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采用保乳术的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经手术后乳房美观性较好.结论 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乳腺癌可保护神经免受伤害,术后进行综合性治疗,可获良好的肢体功能及胸廓外形,满足了患者美观需求,安全性高,对患者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谷献军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冠心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所在学习医院2010-2013年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共10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探究其防治方法.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冠心病介入治疗,所有患者出现周边血管并发症状共9例,出现冠状动脉穿孔心包填塞以及冠状动脉无血流并发症各1例,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共8例,出现造影剂肾病患者2例,出现过敏反应以及肾功能损害并发症各1例,无患者死亡.结论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需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对其出现的并发症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对应处理,大部分并发症均能够有良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罗煜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江苏省丹阳市卫生监督协管员管理初探

    目的 分析掌握基层卫生监督协管员管理现状,为进一步规范化管理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卫生监督协管员个人基本情况调查和2012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卫生监督协管项目工作督查考核结果分析进行.结果 江苏省丹阳市12个镇卫生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6名卫生监督协管员中30岁以下的仅1人,40岁及50岁以上年龄组的共21人,占总人数的58.3%,队伍总体年龄偏大且后备力量断层严重.卫生监督协管员日常巡查频次少,信息少报、迟报多,宣传培训指导不到位,考核结果扣分多的为协管巡查83分,其次是信息上报少报迟报28分.结论 监督协管工作规范化运行及信息化系统的完善运用是丹阳市卫生监督协管员管理薄弱环节,亟待加强.

    作者:陈建新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浅析一次血液透析管路凝血事件

    目的 对于一次引发患者在血液透析时血液透析管发生凝血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完善自己的工作,用来弥补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不断寻找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盲区,达到避免相同的事件再次发生.方法 使用4008B的费森尤斯空气报警机器来进行透析,在透析即将完成的时候空气报警机器就会发出响声.护士可以根据静脉壶里是否有凝血块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回血.结果 一般情况下在采用透析患者,在透析完成之后患者的血压可以降低到97/89 mmHg,没有不适主诉.但是如果在静脉壶内发现凝血块,在下机之后护患之间就会产生不必要的纠纷.结论 血液透析的专业护理本身就是一项非常有风险,并且操作技术比较复杂的护理,而且在血液透析中还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突发以及并发症的事件.

    作者:周永玲;李淑秀;王彩虹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

    目的 探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12年1月收治53例腰椎滑脱患者,其中Ⅰ度滑脱10例,Ⅱ度滑脱43例.均行减压复位、椎间融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患者的症状改善、滑脱复位程度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90 min,出血量平均为280 mL.术后切口无感染,均甲级愈合.随访12~51个月,平均33个月,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47例,良5例,可1例.Ⅰ度滑脱完全复位率:100%(10/10);Ⅱ度滑脱完全复位率:95.3% (41/43).末次随访时拍摄腰椎X线片证实所有病例椎间融合,末次随访时椎体复位无丢失.结论 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可取的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宋银冬;李丹丹;李刚;孙远新;姜屿;沈建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薄芝糖肽联合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薄芝糖肽联合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该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80%;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热退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外周血象白细胞的改善方面二者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薄芝糖肽联合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有效减少其不良反应和呼吸道感染的复发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作者:方锦波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调中汤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62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调中汤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2年10月在该院儿科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的患儿62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31)给予复方消化酶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n=31)给予调和汤口服治疗,治疗疗程为4周.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微量元素锌、唾液淀粉酶及D-木糖吸收试验等临床指标,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74.19%,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微量元素锌、唾液淀粉酶及D-木糖吸收试验等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中汤能有效地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并且对小儿唾液腺的分泌及小肠吸收功能有促进作用,适合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芝翰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肝胆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后痛感觉和痛情绪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分析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痛感以及痛情绪的影响因素.方法 肝胆外科住院并择期手术的患者120例,分析其术后疼痛影响因素.结果 不同年龄、职业、手术时间、精神质人格特征以及术前焦虑状态患者的术后VAS得分存在一定的差异,且PCIA镇痛患者的术后VA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患者的年龄、职业、镇痛方法、手术时间、精神质人格特征以及术前焦虑状态等均对其术后疼痛感具有影响.

    作者:吴霞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小儿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前口服水合氯醛镇静作用的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小儿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前口服水合氯醛的镇静催眠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8月该院收治的有过听性脑干反应(简称ABR)或者是有听性稳态反应(简称ASSR)检查的患儿600例作为分析资料进行研究,在做检查前大约30 min左右,要对所有的患者给与口服10%水合氯醛0.3~0.5 mL/kg,接着在做测听室诱导睡眠,等患儿睡熟后即可以进行ABR或者是ASSR检测.同时,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做相应的检查前对所有4岁以内的小儿患者按照体重来计算水合氯醛的使用量,然后让患者口服,对4岁以上的小儿患者采取区别于4岁以内小儿患者的方式,对4岁以上的小儿患者使用睡眠剥夺法配合着口服水合氯醛来达到镇静的效果.结果 选取的600例小儿患者大多数在30 min左右就会很好的入睡,对小儿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前口服水合氯醛,镇静效果显著,高达98.2%,其中出现并发症的小儿患者占1.8%.结论 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在小儿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前口服水合氯醛起到了十分显著的镇静作用,是儿科检查中值得推广的办法.

    作者:龙娟;曾甜甜;肖秋英;彭巧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制约脑卒中二级预防作用有效发挥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制约脑卒中二级预防作用有效发挥的因素,并探讨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对策.方法 收集脑卒中患者320例,按照预后效果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统计对比影响脑卒中二级预防作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性别、高龄、营养摄入过多、不良生活习惯、康复工作水平以及入院时体温均为影响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危险因素.结论 针对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二级预防措施,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康复护理质量及二级预防效果,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对患者的影响.

    作者:刘静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医疗机构与独立医学实验室合作项目的管理探讨

    医疗机构和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合作是新兴事物,各医院在实际的管理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工作经验,对项目管理中的项目准出、收费模式、财务管理等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对各界同仁有所帮助.

    作者:张远凤;谢丽玫;张怡;郝建华 刊期: 2013年第27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