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

宋银冬;李丹丹;李刚;孙远新;姜屿;沈建辉

关键词:腰椎滑脱, 脊柱融合术, 椎弓根螺钉, 短节段
摘要:目的 探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12年1月收治53例腰椎滑脱患者,其中Ⅰ度滑脱10例,Ⅱ度滑脱43例.均行减压复位、椎间融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患者的症状改善、滑脱复位程度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90 min,出血量平均为280 mL.术后切口无感染,均甲级愈合.随访12~51个月,平均33个月,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47例,良5例,可1例.Ⅰ度滑脱完全复位率:100%(10/10);Ⅱ度滑脱完全复位率:95.3% (41/43).末次随访时拍摄腰椎X线片证实所有病例椎间融合,末次随访时椎体复位无丢失.结论 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可取的良好的临床效果.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儿科优质护理质量的提升

    随着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对儿科护理也带来了极大的难题.儿科护理风险大以及操作难度高,更为了儿科护理繁琐的特殊性以及护理人员欠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儿科护理质量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始终得不到明显的提升.我科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为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的基础上,更为了给患儿提供更优质的护理以及让患儿家属对疾病有更多的了解,通过人文化的管理,改善儿科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及沟通技巧,给患儿提供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创新护理专科内涵,终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许今花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HPLC法测定阿司匹林维C片中阿司匹林的含量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阿司匹林维C片中阿司匹林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Agilent C18柱(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四氢呋喃-冰醋酸-水(23∶5∶5∶67);检测波长:276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 μL.结果 阿司匹林在0.5~200 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9.09%,RSD为0.3%(n=6).结论 本方法简便可行,准确可靠,可用于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伶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探析

    目的 探析CT在腹部创伤者的诊断中的结果及意义.方法 2011年7月-2013年6月,该院有腹部创伤者61例,其中,男性腹部受创者35例,女性腹部受创者26例.年龄:16~55岁,平均(35.63±2.77)岁.在这61例腹部受创者之中,因为车祸而导致腹部受创的有14例,因为坠落而导致腹部受创的有12例,因为被敏锐的器具伤到而导致腹部受创的有1 5例.因为不慎跌倒而导致腹部受创的有9例,因为被踢住而导致腹部受创的有5例,因为腹部被拳击而导致受创的有6例.在这61例腹部因为各种原因而受创的人员中,有32例是在受创后的0.8~23 h入院就医,有29例是在受创后的1~4 d入院就医.对这61例腹部受创的人员用CT诊断,并将CT分析结果和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CT诊断后,在这61例腹部创伤者之中,有8例肾部受创,有16例肝部受创,有22例脾部受创,有7例胃肠道受创,有2例胰腺受创,有3例横膈部位受创,有4例胆道部位受创,有6例膀胱部位受创,有2例腹部受创者的腹腔并无损但有积血.其中有59例腹部受创者的CT分析结果和手术医治结果相同,因此CT的科学分析率为96.72%.结论 CT分析能对腹部受创者的创伤的种类以及创伤的区域进行确定,进而对症医治.CT诊断很科学,正确率很高.

    作者:欧阳天昭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使用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单县正大医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0例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治疗组实施硼替佐米与地塞米松的合用治疗,对比组实施常规治疗方式,观察两组的实际疗效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比对比组高,临床受益率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率低,具有有可控制性.结论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对多发性骨髓瘤进行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较少、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在峰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50例胫骨干骨折病患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对比研究加压钢板及带锁髓内钉两种内固定方法对于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该院收治的胫骨干骨折患者50例,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加压钢板组(24例)及带锁髓内钉组(26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方式.比较两组病患术后骨性愈合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加压钢板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1.14±3.09)个月,带锁髓内钉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8.96±3.2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髓内钉组出现感染、骨不连、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的概率比加压钢板组更低(P<0.05).结论 应用带锁髓内钉来治疗胫骨干骨折,更契合力学原理,患者术后骨性愈合率、并发症情况及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应用加压钢板者.

    作者:黄叶建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22例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2例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确诊病例为临床观察对象,综合曲美他嗪和常规治疗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之后,患者的全部指标都有明显的改善,其中显著13例,占患者总数的52%,良好8例,占32%,无效1例,占4%,总有效率达到96%.自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症治疗后消失.经3~12个月的随访证实,未出现因非心血管因素的意外死亡病例.结论 综合曲美他嗪和常规疗法进行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比较显著,患者耐受性较好,未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心脏功能获得明显改善.

    作者:徐立彦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指导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和护理,对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60例患者中,治愈40例,好转15例,死亡5例,临床护理效果良好.结论 采取针对性和全面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动脉瘤手术的效果,预防蛛网膜下再次出血,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林金岩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 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麻醉的安全实施过程.方法 术前肌注阿托品0.5 mg.咪达唑仑4~5 mg,芬太尼3 μg/kg,地塞米松5 mg.丙泊酚1.5~2 mg/kg,氯化琥珀胆碱1.5~2 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肌松完全,将39-FRobertshaw左侧双腔导管插入,采用听诊法初步定位,准确定位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确定双腔导管就位准确,双肺分隔满意后,分别测定双肺通气及左、右单肺通气时的气道压、顺应性.一侧肺纯氧通气,一侧肺反复灌洗.麻醉维持用丙泊酚4~12 mg/(kg·h)微量泵维持输注,间断给予维库溴铵和芬太尼,据手术进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调整麻醉深度.84例患者术中麻醉维持平稳,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术后随访无不适.结论 完善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中正压通气,对于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麻醉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刘育晋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探讨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实施临床路径的可行性和效果

    目的 分析研究实施临床路径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以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0-2012年该院收治的10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治疗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护理方法,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率、总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接受临床路径护理之后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率、总住院费用均优于采取常规的护理的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治疗中,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可以降低患者住院天数、费用和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道日娜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静脉内心电图引导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评估静脉内心电图引导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在危重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0例危重患者拟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前均使用多导联自动分析心电图机行标准Ⅱ导联心电图,以确定P波形态及振幅,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导管的深度和方向,置管后记录导管深度以及有无相关并发症.导管固定后均采用床边X线确定导管位置.结果 采用静脉内心电图引导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其导管位置准确率为100%,单次置管成功率为93.3%(28/30).结论 静脉内心电图引导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可以提高置管成功率,穿刺过程安全,应用具有较大意义.

    作者:曹冠立;曾妃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小儿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前口服水合氯醛镇静作用的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小儿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前口服水合氯醛的镇静催眠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8月该院收治的有过听性脑干反应(简称ABR)或者是有听性稳态反应(简称ASSR)检查的患儿600例作为分析资料进行研究,在做检查前大约30 min左右,要对所有的患者给与口服10%水合氯醛0.3~0.5 mL/kg,接着在做测听室诱导睡眠,等患儿睡熟后即可以进行ABR或者是ASSR检测.同时,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做相应的检查前对所有4岁以内的小儿患者按照体重来计算水合氯醛的使用量,然后让患者口服,对4岁以上的小儿患者采取区别于4岁以内小儿患者的方式,对4岁以上的小儿患者使用睡眠剥夺法配合着口服水合氯醛来达到镇静的效果.结果 选取的600例小儿患者大多数在30 min左右就会很好的入睡,对小儿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前口服水合氯醛,镇静效果显著,高达98.2%,其中出现并发症的小儿患者占1.8%.结论 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在小儿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前口服水合氯醛起到了十分显著的镇静作用,是儿科检查中值得推广的办法.

    作者:龙娟;曾甜甜;肖秋英;彭巧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整体护理模式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该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一年以来收治的98例皮肤科住院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之后,对照组满意度为61.22%,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96%,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皮肤科患者采取整体护理模式,能够提高其患者的满意度,完善皮肤科专科护理方案的内容,提高其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晓晓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浅析一次血液透析管路凝血事件

    目的 对于一次引发患者在血液透析时血液透析管发生凝血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完善自己的工作,用来弥补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不断寻找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盲区,达到避免相同的事件再次发生.方法 使用4008B的费森尤斯空气报警机器来进行透析,在透析即将完成的时候空气报警机器就会发出响声.护士可以根据静脉壶里是否有凝血块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回血.结果 一般情况下在采用透析患者,在透析完成之后患者的血压可以降低到97/89 mmHg,没有不适主诉.但是如果在静脉壶内发现凝血块,在下机之后护患之间就会产生不必要的纠纷.结论 血液透析的专业护理本身就是一项非常有风险,并且操作技术比较复杂的护理,而且在血液透析中还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突发以及并发症的事件.

    作者:周永玲;李淑秀;王彩虹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探析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高危因素,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该院神经外科2009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98例颅脑外伤手术患者,术后29例出现颅内感染,术后未出现感染.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的相关差异因素及临床资料,对可能引起感染的各项因素进行探讨分析.结果 198例患者中,29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率为14.6%.经治疗后,25例痊愈,4例死亡.结论 开放性颅脑损伤、术后放置外引流管、手术持续时间及GCS评分是导致术后颅内感染的主要因素,而性别、年龄与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关系不大.当颅脑外伤术后病人具有上述危险因素时,应给予更加密切的观察和及时恰当的预防性处理.

    作者:罗国全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教育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70例,给予健康教育,观察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和健康教育后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70例患者在教育前的血糖水平(22.55±4.2) mmol/mL,通过健康教育后血糖水平为(8.5±2.13) mmol/mL,健康教育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教育前.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各方面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

    作者:魏传珍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中应用与效果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13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分别66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采用自制护理评价表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观察组接受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联合药物气道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满意度,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双燕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30例慢性脓胸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慢性脓胸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该院2005年2月-2012年9月胸外科收治的30例慢性脓胸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21例,好转:7例,死亡: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结论 手术治疗慢性脓胸,需采取措施尽可能改善患者全身情况,如消除感染源及致病因素的同时,还应加强营养.手术闭合脓腔后,尽量保存与恢复肺功能.

    作者:詹烜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小儿疝气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地佐辛超前镇痛复合氯胺酮、丙泊酚用于小儿疝气术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小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D组和P组,每组60例,入室后静脉推注阿托品0.1 mg/kg、氯胺酮1 mg/kg,同时持续泵入丙白酚6 mg/kg·h,D组静脉给予地佐辛l mL/kg(0.1 mg/mL),P组静脉给予生理盐水1 mL/kg.记录氯胺酮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中术后呼吸抑制、躁动、精神症状、恶心呕吐、头昏嗜睡的发生情况,分别记录术后1、2、4、6 h儿童疼痛行为评估量表(Face Legs Activity Cry Consolability,FLACC)评分及密西根大学镇静评分(university ofMichigan Sedation Scale,UMSS)评分.结果 两组患儿动、精神症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P组多于D组(P<0.05).两组患儿在术后1、2、4 hFLACC疼痛评分及UMSS镇静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疝气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0.1 mg/kg的地佐辛,可有效降低氯胺酮麻醉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利于患儿术后的镇静、镇痛,是小儿疝气手术较理想的麻醉选择.

    作者:潘华;王海丽;屈海波;杨雪梅;刘涛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血塞通常规方法进行联合治疗;研究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应用上述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肽药物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体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78.57%,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治疗后体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患者下降效果更为明显,因此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丁苯肽进行辅助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以及致残率,使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下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作者:王姗姗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9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激素水平情况以及排卵及妊娠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口服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后,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空腹胰岛素(FINS)、睾酮(T)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雌二醇(E2)水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成熟卵泡个数、促排卵天数、排卵率以及妊娠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刘奎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