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用麻醉药物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

姚金良

关键词:麻醉药物, 包皮环切术, 案例
摘要:目的 探讨外用麻醉药物在包皮环切术中(应用包皮环切器)的应用效果.方法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于阴茎外用麻醉和传统阴茎阻滞麻醉下行包皮环切术(应用包皮环切器)相比较.结果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于阴茎表面麻醉相较于传统阴茎阻滞麻醉,在麻醉过程中患者疼痛不适感明显减轻,术中VAS疼痛评分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包皮环切手术(应用包皮环切器),完全可以用外用麻醉药物替代目前常规采用的阴茎阻滞麻醉.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X线、CT的表现特征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百草枯中毒肺部损伤的X线、CT表现.方法 对2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X线肺部平片和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肺部X线和CT表现中毒时间变化而有差别.≤7 d,21例表现肺纹理增多,16例磨玻璃样改变,3例肺实变,肺纤维化、胸腔积液2例,纵膈积气、心脏增大各1例;7~14 d,肺纹理增多、肺实变及纤维化各6例,肺磨玻璃样改变5例;≥14 d,肺间质纤维化7例,支气管扩张5例,肺纹理增多3例.结论 X线肺部平片、CT对观察肺部损伤的发展、演变及估计预后、确定治疗方案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大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冠心病并高血压采用有效药物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采取有效药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选择10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该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硝苯地平控释片(对照组)治疗与阿托伐他汀钙片结合氨氯地平(观察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压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脂水平治疗前后比较,除HDL-C外,观察组其它各项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采用氨氯地平结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消除症状,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雅华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主要问题探讨

    面对当前行政执法发展的新形势,政府以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新形势对卫生监督工作的要求,进一步转变职能,切实加强卫生监督工作.本文对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根据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对策.

    作者:吴春霞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六味五灵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目的 了解六味五灵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51例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六味五灵片3片,每天3次,口服二甲双胍片每次250 mg,每天1次;对照组21例,口服二甲双胍片每次250 mg总疗程设定为180 d.结果 在治疗180 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ALT、AST、ALP、GGT、TC、TG水平下降和B超影像学改善均有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辅助检查指标组建比较,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效果方面六味五灵片联合二甲双胍优于仅单纯应用二甲双胍.

    作者:张筹畅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创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的治疗

    目的 分析创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伴随股骨头骨折伤病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择28例伤患,依据其具体的损伤情况,选择恰当方案施治,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6个月~2年,优良率75.00%(21/28),骨折固定失败、创伤性关节炎各2例,异位骨化1例,未有感染以及股骨头坏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7.86%(5/28).结论 临床医师为伤患的后脱位伤行早期复位治疗,并根据骨折分型选择合适的方法为股骨头施治,可使伤患的脱位与骨折症状得到满意治疗.

    作者:王能;杨远剑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从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9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8例.采用祛痰类药物、平喘类药物以及抗过敏类药物进行治疗,以改善咳喘症状,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其中,观察组予红霉素静脉滴注,出院后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治疗效果的变化情况,并对两组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要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要高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在短期内缓解和改善患儿的临床表现和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董红溪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我们选择支气管哮喘作为验证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的呼吸内科疾病,选择在2011年6-12月间于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并被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60例作为样本,将样本中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方法治疗,实验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详细记录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状况.结果 在本组实验中,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量的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够有效改善多种呼吸内科疾病,可以应用于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

    作者:梅彩荣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探讨阑尾切除术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阑尾切除术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2年9期间收治的阑尾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有患者50例,Ⅰ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Ⅱ组患者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肠道感染率、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患者均治愈出院,Ⅰ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Ⅱ组,Ⅰ组患者均未发生胃肠道感染,Ⅱ组患者发生胃肠道感染4例,经抗感染治疗后康复.结论 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可以减少对患者胃肠功能的不良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潘新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

    目的 讨论抗生素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的应用问题并简单介绍临床诊断的方法.方法 以2011年6月-2012年9月在该院就诊的112例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作为研究的样本,患儿年龄在2~9岁,平均年龄为(4±1.5)岁,男性40例,女性72例.我们了解了每位患儿的病史,针对不同致病原因采用不同的抗生素及剂量,记录并分析了治疗过程的用药种类和用药剂量,并比较了治疗前后的药敏试验结果,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 根据病史和用药史,所有的患儿在治疗前进行了药物敏感度实验,经过抗生素治疗后,所有患儿的病情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前后药敏实验结果几乎没有改变.结论 规范抗生素的使用,针对不同的致病病原体选择使用恰当的抗生素种类及剂量,可以使患儿较好的恢复并且避免抗生素滥用造成的抗药性.

    作者:田新梅;贺奇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一个疗程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5%)明显大于对照组(70.0%),且P<0.05;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均明显降低,治疗后的比较重,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显著提高疗效,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琴琴;薛梅苓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浅谈儿科优质护理质量的提升

    随着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对儿科护理也带来了极大的难题.儿科护理风险大以及操作难度高,更为了儿科护理繁琐的特殊性以及护理人员欠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儿科护理质量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始终得不到明显的提升.我科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为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的基础上,更为了给患儿提供更优质的护理以及让患儿家属对疾病有更多的了解,通过人文化的管理,改善儿科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及沟通技巧,给患儿提供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创新护理专科内涵,终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许今花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从对SARS到H7N9禽流感的应对看疾控理念的嬗变

    以2002年国家和地方各级CDC成立为分界点,中国疾控工作进入新时代.信息公开、处置透明、反应迅速、应急有力、科学规范等新理念的注入,使得中国疾控的工作方式不断升级,工作范畴不断拓展,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从对SARS、H1N1甲流感、H7N9禽流感等疫情的应对工作中,不难看到这些变化.

    作者:李健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会阴神经阻滞麻醉在经阴道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上对于经阴道分娩产妇应用会阴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方法以及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1年9月-2012年5月收治的14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观察组应用会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处理,观察两组患者会阴部完整情况、会阴部的伤裂程度、手术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会阴部完整的产妇有56例,一级裂伤14例,二级裂伤0例,平均镇痛VAS评分为(2.1±0.4),产后出血1例;对照组:会阴部完整的产妇有32例,一级裂伤33例,二级裂伤5例,平均镇痛VAS评分为(6.8±4.6),产后出血1例.结论 会阴神经阻滞麻醉能减轻产妇会阴部裂伤,较好的保持产妇会阴部完整,降低疼痛,减少出血,且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并进行应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指导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和护理,对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60例患者中,治愈40例,好转15例,死亡5例,临床护理效果良好.结论 采取针对性和全面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动脉瘤手术的效果,预防蛛网膜下再次出血,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林金岩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 分析和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我们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86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术中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患者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效果比较明显,能够快速恢复老年患者伤前的活动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大限度地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曹勇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肝胆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后痛感觉和痛情绪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分析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痛感以及痛情绪的影响因素.方法 肝胆外科住院并择期手术的患者120例,分析其术后疼痛影响因素.结果 不同年龄、职业、手术时间、精神质人格特征以及术前焦虑状态患者的术后VAS得分存在一定的差异,且PCIA镇痛患者的术后VA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患者的年龄、职业、镇痛方法、手术时间、精神质人格特征以及术前焦虑状态等均对其术后疼痛感具有影响.

    作者:吴霞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小儿疝气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地佐辛超前镇痛复合氯胺酮、丙泊酚用于小儿疝气术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小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D组和P组,每组60例,入室后静脉推注阿托品0.1 mg/kg、氯胺酮1 mg/kg,同时持续泵入丙白酚6 mg/kg·h,D组静脉给予地佐辛l mL/kg(0.1 mg/mL),P组静脉给予生理盐水1 mL/kg.记录氯胺酮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中术后呼吸抑制、躁动、精神症状、恶心呕吐、头昏嗜睡的发生情况,分别记录术后1、2、4、6 h儿童疼痛行为评估量表(Face Legs Activity Cry Consolability,FLACC)评分及密西根大学镇静评分(university ofMichigan Sedation Scale,UMSS)评分.结果 两组患儿动、精神症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P组多于D组(P<0.05).两组患儿在术后1、2、4 hFLACC疼痛评分及UMSS镇静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疝气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0.1 mg/kg的地佐辛,可有效降低氯胺酮麻醉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利于患儿术后的镇静、镇痛,是小儿疝气手术较理想的麻醉选择.

    作者:潘华;王海丽;屈海波;杨雪梅;刘涛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单纯性牙龈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使用西帕依固龈液防治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6例单纯性牙龈炎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基线检查后对实验组患者给予含西帕依固龈液的含漱液漱口,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不含有效成分的含漱液漱口.7d以后观察者两组患者菌斑指数(PLI)和龈沟出血指数(SBI)以及口臭值(OS).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用药后SBI和SB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SBI和SBL数据在实验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帕依固龈液可以降低SBI、减少牙菌斑的堆积,显著的抑制可疑致病菌,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牙龈问题.

    作者:韦玉洁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使用骨刺消巴布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骨刺消巴布剂治疗血管外渗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该院血管外渗患者128例,随床号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研究组45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43例,研究组选择骨刺消巴布剂治疗,观察组选择奴夫卡因湿敷,对照组选择硫酸镁湿敷,观察三组治疗7d疗效及疼痛、肿胀、浮肿体积.结果 疼痛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胀及浮肿体积明显优于其它两组,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明显高于其它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骨刺消巴布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优于传统药物奴夫卡因和硫酸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合平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HPLC法测定阿司匹林维C片中阿司匹林的含量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阿司匹林维C片中阿司匹林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Agilent C18柱(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四氢呋喃-冰醋酸-水(23∶5∶5∶67);检测波长:276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 μL.结果 阿司匹林在0.5~200 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9.09%,RSD为0.3%(n=6).结论 本方法简便可行,准确可靠,可用于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伶 刊期: 2013年第27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