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体会

陈大兴;唐贤

关键词:子宫背带式缝合术, 剖宫产术,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摘要: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例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行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10例在剖宫产术中出现宫缩乏力而引起产后出血的患者,解决了出血问题和保留了患者的子宫.结论 对于缺医少药的基层医院施行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耐药情况.方法 将我院2012年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进行感染细菌的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分布以ICU检出率高,占41.91%.本组鲍曼不动杆菌中耐药率高为氨苄青霉素(88.97%),耐药率低为头孢哌酮/舒巴坦(9.56%).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临床医师应合理选择抗生素.

    作者:梅湛强;梁月明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急诊内科综合诊治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急诊内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378例ANVUGIB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分成研究组和观察组,分别为189例,对病变的检出几率和治疗效果以及留院观察天数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患者进行急诊内镜检查的时间越早,病变的检出率就会越高.结论对患者进行急诊内科综合的诊治,使得患者能够有效而安全的进行急诊内镜的检查,同时还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以及留院观察时间.

    作者:陈维华;余遵忠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骨科创伤中持续封闭负压引流49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为了更深入的研究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在治疗骨科创伤病患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1年3月接受并治疗的骨科创伤病患49例,随机将这些病患分成A组和B组,A组病患25例,B组病患24例,为B组病患提供传统创伤护理治疗方式,A组病患在此基础上使用封闭负压式持续引流技术,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病患伤口一次植皮治愈率为88%,伤口二次植皮治愈率为12%,总治愈率为100%,B组病患伤口一次植皮治愈率为58.4%,伤口两次植皮治愈率为20.8%,对比两组病患的治愈率,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并且,A组病患伤口的愈合时间平均为(16.27±4.39)d,明显低于B组病患伤口平均治愈时间(25.68±6.59)d,对比两组病患伤口愈合时间,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 在治疗骨科创伤病患时,使用封闭负压式持续引流技术能够加快伤口肉芽的生长速度,加快创伤面的愈合,较少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从而得到有效降低,为患者及其家属减轻了经济压力.因此,这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作者:王旭东;李田;李世辉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烧伤后瘢痕整形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 对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烧伤后行瘢痕整形手术的患者150例,将患者围手术期发生的各种并发症率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提出相关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150例患者关节挛缩并发症30例,占20%,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并发症.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4.3d.护理效果较为理想.结论 烧伤后瘢痕整形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对于保证患者的手术效果和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并能有效的减少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使烧伤瘢痕整形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睿菁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自发性气胸患者护理对策探析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呼吸内科的护理质量,提升我院的整体形象,本文就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对策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 将我院在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24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 24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痊愈210例,剩余的3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和改善,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在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护理期间,对患者进行病情监测、健康教育、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一系列全面而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康复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彭姝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选取近三个来在我院就诊的180例孕妇,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孕期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妇科护理.记录孕妇的分娩方式,观察分娩效果和母乳喂养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78例选择的自然分娩,全部产程顺利且没有发生产后大出血和其他的并发症,80例采取纯母乳喂养,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孕期的健康教育提高孕妇信心,增加孕产知识,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都很高,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刘丽炜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小儿消化不良临床治疗探析

    目的 探析临床医师以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 选择110例消化不良患儿,随机分为Ⅰ组70例,Ⅱ组40例,Ⅰ组以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Ⅱ组以多潘立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用药效果.结果 Ⅰ组患儿总有效率94.29%(66/70),显效39例,有效27例,Ⅱ组患儿总有效率72.50%(29/40),显效13例,有效16例,Ⅰ组患儿总有效率与Ⅱ组患儿比,明显大于Ⅱ组,P<0.05.本次治疗中,Ⅱ组患儿有3例出现腹泻症状,Ⅰ组中0例.结论 采用健胃消食口服液为消化不良患儿施治,可确保用药疗效与安全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高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护理体会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输卵管妊娠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和体会.方法 通过对我院收治的73例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归纳总结出一系列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体会.结果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手术治疗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同,而且治疗时间短,疗效好,且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治疗具有效果好,围手术期严密的观察和掌握患者的不同情况,并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保证了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石冬辉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探讨责任制助产护理对产科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 观察责任制助产护理对产科产妇分娩方式以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月的130例初产妇,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观察组,研究组使用责任助产方式分娩,观察组使用传统服务方式分娩,对两组产妇在分娩的方式以及母婴结局上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的胎吸助产率和剖腹产率明显比观察组低,产程持续时间明显比观察组短,生产之后的出血量、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与观察组相比,优势明显,观察组产妇下肢麻木和疼痛的人数比研究组明显要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制助产护理能够将产科护理的质量提升,并且减少剖腹产人数,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冯景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PPARγ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PPARs是一类通过配体将核转录因子成功激活的超家族成员.对于PPARs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为PPARα、PPARβ与PPARγ这三种.PPARγ主要参与的是调节患者体内的糖以及脂质代谢的极其重要的因子,在血管以及心脏阻止中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调节患者体内的炎症与患者体内的细胞凋亡等.针对心血管疾病采用PPARγ进行预防,显示了非常好的临床效果.本文主要探讨了PPARγ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徐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糖尿病络损的成因及治疗

    目的 本文将对糖尿病络损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从而探讨糖尿病络损中医疗效,为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研究组患者给予中医络损治疗,使用益肾通络解毒汤;对照组患者给予黄葵胶囊及糖适平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1.30%、78.26%,且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糖尿病慢性微血管或神经并发症患者进行中医络损治疗,能够达到较为有效的治疗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文德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某石化企业员工高血压分布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企业内高血压在员工中的分布情况,以及实施的高血压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2012年某石化企业员工的体检资料,对其中患高血压的员工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不同人群间高血压患病率的差异.结果 不同性别、年龄、体重、吸烟量的人群间高血压的患病率有着显著性差异(P<0.01),而不同班值、职务级别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血压的患病率与性别、年龄、体重、是否吸烟有关.

    作者:蔡培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儿科用药不良反应56例分析

    目的 分析儿科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的状况与危害,从而促进儿科用药的安全化与合理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6例患儿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的资料.结果 56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中,年龄在1个月~1岁之间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高,然而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用药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也不断减少.在儿科用药中有六类药物可引起患儿不良反应,5例为应用解热镇痛药治疗,占8.9%;32例为应用抗菌药治疗,占57.1%;10例为应用止咳药治疗,占17.9%;5例为应用止泻药治疗,占8.9%;3例为应用生物制品治疗,占5.4%;1例为应用中成药治疗,占1.8%.56例患儿中有47例患儿使用非儿专用药品产生不良影响,9例患儿使用儿科专用药物产生不良影响.不同的给药途径可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有85.5%患儿静脉给药发生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其他途径.结论 上述诸多因素均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应规范儿科用药,完善用药控制体系,注重检测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减少儿科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孙福珍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分析

    目的 研究并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相关数、心肌肌钙蛋白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在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间确诊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心绞痛组(AP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各34例,并选择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冠心病患者在入院后多次采集静脉血标本,对照组患者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标本.分别记录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肌钙蛋白Ⅰ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数值.结果 AP组与AMI组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均数高于对照组,三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以及血小板压积等方面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患者入院多次血样检测的结果显示,心肌肌钙Ⅰ在初的几天内升高的倍率大.结论 红细胞分布宽度是影响冠心病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心肌肌钙Ⅰ的浓度变化是临床诊断心肌损伤较好的指标.

    作者:王美莲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多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复杂型肾结石的临床研究

    目的 100例采用多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复杂型肾结石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料选自本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复杂型肾结石患者100例,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采用彩超引导下多通道经皮肾镜对其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X线定位对其患者进行治疗,并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究组清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清石率,研究组清石率为96.00%,对照组清石率为82.00%;研究组手术时间、平均手术时间与术中的平均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平均的出血量;研究组1月无患者复发,对照组3例复发,复发率为7.31%,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引导下多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复杂型肾结石,术中的出血量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史建华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室缺封堵术后残余分流致溶血治愈1例

    近年来,我国每年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逐年增加,同时,临床上发现与介入相关的并发症时有发生,其中以术后出现残余分流及浓血较常见,且处理困难,因此,如何对待及处理术后残余分流及溶血成为临床医生棘手问题,需积累此方面的临床经验.

    作者:张广成;安佰富;刘和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B型利钠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利钠肽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88例高血压病患者,经2周安慰剂治疗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每晚20mg,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1次/d.疗程为8周.在2周洗脱期末及8周末空腹抽静脉血,测定hs-CRP、N末端脑钠肽水平.比较治疗前后hs-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hs-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hs-CR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hs-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hs-CRP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

    作者:段世英;曾国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绝经后宫腔积脓2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宫腔积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我院收治的27例宫腔积脓患者.结果 27例患者中误诊为外科急腹症手术治疗4例,其中3例子宫穿孔,1例合并盆腔积脓,均行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术,23例行宫腔引流冲洗,其中3例行宫腔镜下诊刮,结果为子宫内膜癌.结论 绝经后妇女宫腔积脓易误诊,超声是重要的辅助检查,原则上以保守治疗为主,预后良好,必要时行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术.

    作者:朱翠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助产过程中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究助产过程中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2010年10月-2011年9月的324例顺产(对照组)和2011年10月-2012年9月的405例顺产(实验组)进行对比,前者进行常规护理,后者进行常规护理和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分析,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出现2例骨折,对照组出现12例骨折.结论 进行助产过程中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护理可以降低骨折发生率.

    作者:李静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胰岛素泵与常规胰岛素注射治疗糖尿病疗效比较

    目的 对胰岛素泵和常规胰岛素注射两种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糖尿病100例,按照患者意愿进行分组,其中50例为胰岛素泵组,另50例为胰岛素注射组.胰岛素泵组使用诺和灵R,每天以原有胰岛素总量的一半为基础值,使用泵持续一天输入皮下,胰岛素用量为0.2~2.0 U/h,余下的一半使用泵按照一日三餐分为20%、15%、15%追加注入皮下;胰岛素注射组使用胰岛素在每日三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以及利用诺和灵N在患者睡觉前进行皮下注射.对两组不同给药方式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在平均控制天数内,胰岛素泵组为(3.9±0.5)d,胰岛素注射组为(8.5±5.3)d(P<0.05);胰岛素泵组每日平均胰岛素用药量为(32±5.2)U,胰岛素注射组每日平均胰岛素用药量为(41±6.3)U(P<0.05).平均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泵组约为2%,而胰岛素注射组为8%(P<0.05).结论 在治疗糖尿病时使用胰岛素泵的给药方式疗效大大高于使用常规胰岛素注射治疗.

    作者:朱晓东 刊期: 2013年第29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