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目的 探究分析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面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自我院2011-2013年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对比2组患者在麻醉前后各项指标以及并发症等出现概率情况.结果 2组在进行麻醉前后的各项指标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P>0.05);观察组的麻醉效果相对于对照组有明显优异性,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也明显多于观察组患者,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麻醉效果突出且并发症出现概率小,对于患者的各项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建平;田节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比较甲状腺全切术(TT)以及次全切除术(STT)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良性甲状腺占位病变所出现的并发症.方法 收集我院普外科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218例,采用TT手术方式的有97例,采用STT的是121例.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喉返神经损伤(RLN)及低血钙两种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探究涉及的218例患者的临床显示,TT组的出现RLN的例数是11例,构成比是11.34%(11/97),低血钙患者有9例,构成比是9.28%(9/97);STT组的RLN有4例,构成比是3.31%(4/121),低血钙患者3例,构成比2.78%(3/121).TT组方式术后并发症的概率大于STT组,x2=4.69,P<0.05; x2=4.26,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良性甲状腺占位病变的手术,STT的预后好于TT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小,可以作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术式.
作者:蔡建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探索较为公正合理、科学规范的实验教学评价机制,以期可以全面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能力强弱和素质的高低、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同时对此实验教学评价机制进行有效性评价.方法 选择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4个班共640人,随机分为2个组(T1、T2),每组2个班,T1组为对照组共318人,T2组为实验组共322人.T1组学生按照原有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T2组采用本套病理学实验教学评价机制.采用行动研究法,同时采用比较法、统计分析法及问卷调查等手段进行研究.结果 通过调查问卷、学生座谈和成绩考核,同学们对评价机制持非常肯定态度的学生占多数(≥70%),尤其是在提高实验学习效率、巩固课堂理论知识、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及活跃课堂气氛方面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同学在80%以上,评价机制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认同.结论 ①通过问卷调查、与学生座谈和对学生进行成绩考核,初步了解了我校师生对病理学实验课程中的运用评价机制的真实看法与态度;②为高职层次的病理学实验课程设计了一套具有一定实用性的教学评价机制;3、在高等医学院校中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实验教学评价机制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程坤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责任制助产护理对产科产妇分娩方式以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月的130例初产妇,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观察组,研究组使用责任助产方式分娩,观察组使用传统服务方式分娩,对两组产妇在分娩的方式以及母婴结局上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的胎吸助产率和剖腹产率明显比观察组低,产程持续时间明显比观察组短,生产之后的出血量、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与观察组相比,优势明显,观察组产妇下肢麻木和疼痛的人数比研究组明显要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制助产护理能够将产科护理的质量提升,并且减少剖腹产人数,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冯景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通过分析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妇产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探讨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本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疾病的121例妇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腔镜手术在妇产科中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患者术后恢复比较快,同时疼痛创伤比较小,操作过程简单易行.结论 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妇产科疾病效果显著,能够减轻病人的痛苦,有出血少、恢复快、简便易行等优点,是妇产科手术的首选.
作者:廖凤儿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对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临床疗效的分析.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9月-2013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鼻息肉患者100例,采用鼻内镜的手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经鼻内镜的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的痊愈率72.00%,总有效率95.00%;患者术后并发症9例,占总患者9.00%,其中鼻腔黏连3例,出血过多1例,上颌窦的开口狭窄2例,眼眶青紫2例,经相应及时对症治疗症状消失.结论 对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的手术治疗的效果良好,且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不容易复发,手术操作过程安全,在临床的应用上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韩金刚;张亚娟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通过对82例病例深入分析了解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别对其中32例上呼吸道反复感染与50例下呼吸道反复感染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共32例,分析病因,其中3例胃食管反流所致(9.37%)、9例慢性鼻窦炎所致(28.13%)、9例慢性扁桃体炎所致(28.13%)、1 1例病因不明(34.37%).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共50例,病因:1例胃食管反流(2.00%)、3例哮喘(6.00%)、4例支气管及肺先天异常(8.00%)、4例肺炎感染(8.00%)、7例纤毛不动综合征(14.00%)、9例气管异物(18.00%)、18例免疫缺陷病(36.00%)、4例病因不明(8.00%).结论 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窦炎是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免疫缺陷病是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其次为气管异物、纤毛不动综合征,临床应强化上述疾病防治工作,避免呼吸道反复感染.
作者:卜德军;刘雪松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妇产科手术室术前开展无痛导尿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接受妇产科手术术前无痛导尿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行手术室无痛导尿护理,对照组行病房导尿,对照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不同导尿方法的优缺点.结果 经手术室无痛导尿的患者的疼痛状况与不适感显著低于病房导尿的患者.且手术室无痛导尿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室开展无痛导尿操作,极大的降低了导尿对机体的损伤,缩小患者术后发生尿道感染的几率,并有效的减轻了患者导尿过程与导尿后的痛苦,使术后患者对导尿管的舒适度有了大幅提高.所以,手术室无痛导尿操作是一种舒适、安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的护理操作技术.
作者:张清华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分析10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临床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妇科急腹症患者100例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中,主要有异位妊娠、卵巢肿瘤或者囊肿蒂扭转、急性盆腔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脓肿、卵巢破裂、出血性输卵管炎、子宫穿孔和子宫穿孔合并肠破裂等.结论 妇科急腹症的诊断需要仔细询问、辅以检查,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妇科急腹症的准确率,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作者:赵红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深入分析我院目前的抗生素使用情况,为今后抗生素的使用提出建议和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0年9月份在我院就诊的1 520例患者使用抗生素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包括抗生素种类,抗生素联合使用、无诊断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用法和用量等.结果 在1 520例患者中,联合使用抗生素的765例,占所有统计患者的50.3%,有168例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占所有统计患者的10.8%.结论 我院联合使用抗生素情况明显,抗生素使用情况基本处于合理状态,但仍存在一定问题.
作者:陈宇红 刊期: 2013年第29期
近些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与社会文明不断发展,这就直接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使得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直线上涨.相关研究表明,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遗传因素与生活环境是影响糖尿病发生的关键性因素.人类的遗传因素是相对固定的,而生活环境却是相对变化较多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的饮食不断丰富,静态生活习惯增多,大大提高了糖尿病的发病机率.而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则是糖尿病康复过程当中的关键步骤.但是,因为患者自身与家属、护理人员的种种因素,我国的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工作不尽完美.因此,本文将以糖尿病病人护理问题与对策分析为题,对我国糖尿病病人的护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以护理者的身份,提出更好的建议.
作者:张冰冰;王一玲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将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效果与后腹腔镜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效果进行对比,进而分析后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从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患有泌尿外科疾病的184例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即对照组组与观察组,两组人数均为92例,其中采取肾上腺手术的患者有47例,行肾脏切除术的患者有43例,进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患者有57例采取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患者有37例.观察组的患者采取后腹腔镜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传统的开放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需要的时间、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住院的时间等进行对比.结果 手术以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需要的时间、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住院的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患者都没有死亡的情况发生.结论 治疗泌尿外科疾病采取后腹腔镜的方式安全性较高,手术以后患者恢复的较快,不容易出现并发症.
作者:游波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筛查的重要性.方法 对426例妊娠期妇女进行TSH、FT4、TPOAb水平的测定,甲状腺功能低下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占4.6%;甲状腺功能低下与不良孕史有显著相关,=30.35,P<0.001;甲状腺功能低下组的妊高症、贫血、胎内窘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比例显著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P<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筛查对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春娟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调查和分析护理实习生对于预防医院感染的能力,总结预防和改善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2年9月实习的136位护理实习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实习生医院感染预防能力的知识问卷进行调查,评价指标为医院感染预防知识正确率和医院感染预防知识普及率.结果 对护理实习生进行医院感染专业知识调查,平均正确率为43.4%,调查问卷中正确率高的为防控措施71.6%,正确率低的为医疗废物的投放注意事项,仅为9.7%.结论 通过调查显示,本院护理实习生的医院感染预防理论知识还需强化,防护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医院应加强对预防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系统培训和督导.
作者:李静;张思溪 刊期: 2013年第29期
随着我国进入世界卫生组织(WHO),国内医疗界医院之间的竞争也越加的激烈,医院中的护理工作是医院建设和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怎样应对这一形势,并且将其中的困难转换为契机,从而发展护理事业,已经成为了护理工作人员所面临的为重要的问题[1].本文从提升素质和更新观念入手,将形象完美和业务精炼以及素质高尚作为护理事业发展的目标,对护理人员的外在形象以及内在素质方面的改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现将我院的做法总结如下.
作者:游爱珠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提高患者插入胃管的成功率,寻找一种较为简便快捷的插入胃管方法.方法 对我科2010年6月-2012年6月共60例脑血管疾病需下胃管患者分A、B两组,分别以常规法及旋转法插入胃管,并对A组1次性插管不成功后,再采用旋转方法进行插管.结果 A组30例中,有14例采用常规法1次性不成功,成功率53.3%.而采旋转的方法插胃管,30例仅1例未一次性成功,成功率96.7%.结论 采用旋转技术的胃管置入术,能提高病人插胃管的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
作者:王艳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超声对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及鉴别价值.方法 使用B超对139例妇产科的急腹症病人的子宫、附件和盆腔进行检查,并将所得结果与临床诊断进行对比.结果 139例妇科急腹症病人中异位妊娠104例,黄体囊肿破裂11例,卵巢囊肿蒂扭转16例,子宫内膜异位8例.与临床手术病例诊断比较确诊130例,误诊9例.结论 超声对妇产科急腹症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操作简单、方便、准确率高.
作者:金有靓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不合理用药现状,了解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及其对临床用药的监测情况.方法 利用PASS系对兴安盟人民医院医院2011年1月1日-2011年3月31日期间所有住院患者的用药医嘱进行回顾性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总结.结果 共监测医嘱127034条,其中不合理用药共发生25658次,占监测总医嘱的20.20%.问题医嘱主要发生在使用剂量、药物与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结论 不合理用药情况占有很高比例,PASS系统可以有效地监测医嘱中的不合理用药,从而预防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合理用药水平.但是PASS系统存在一定局限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作者:刘玉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1例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证实乳糜胸,经积极保守治疗,如胸管引流量>1000 mL/d并持续4d以上者行手术治疗;如胸管引流量<1000 mL且进行性减少者继续保守治疗;保守治疗至第10 d,如乳糜量仍无明显减少并>500 mL/d的,行手术治疗.小于500 mL/d者可自愈.结果 21例均先行保守治疗,8例痊愈;再手术治疗后治愈13例.21例治愈患者3个月后复查无乳糜胸再发.结论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患者早期行严格、正规的保守治疗后,有自愈的可能;保守治疗效不佳者可经原切口进胸行胸导管大束结扎.
作者:李文献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对穿孔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进而探讨两种方法对穿孔性阑尾炎的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8年1 1月-2012年1 1月间收治的100例行阑尾切除术治疗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其中53例患者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腹腔镜组),47例患者接受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开腹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止痛药使用率、术后8h疼痛评分、切口感染率、置管引流率、残余脓肿发生率、住院时间和综合费用.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而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法对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综合费用有轻微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8h疼痛评分、止痛药使用率、切口感染率、置管引流率、残余脓肿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患者,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感染率低、患者术后恢复快以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并且综合费用没有显著高于传统手术,在临床上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患者具体需求,选择适手术治疗方式.
作者:张敬海 刊期: 2013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