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献
目的 对胰岛素泵和常规胰岛素注射两种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糖尿病100例,按照患者意愿进行分组,其中50例为胰岛素泵组,另50例为胰岛素注射组.胰岛素泵组使用诺和灵R,每天以原有胰岛素总量的一半为基础值,使用泵持续一天输入皮下,胰岛素用量为0.2~2.0 U/h,余下的一半使用泵按照一日三餐分为20%、15%、15%追加注入皮下;胰岛素注射组使用胰岛素在每日三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以及利用诺和灵N在患者睡觉前进行皮下注射.对两组不同给药方式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在平均控制天数内,胰岛素泵组为(3.9±0.5)d,胰岛素注射组为(8.5±5.3)d(P<0.05);胰岛素泵组每日平均胰岛素用药量为(32±5.2)U,胰岛素注射组每日平均胰岛素用药量为(41±6.3)U(P<0.05).平均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泵组约为2%,而胰岛素注射组为8%(P<0.05).结论 在治疗糖尿病时使用胰岛素泵的给药方式疗效大大高于使用常规胰岛素注射治疗.
作者:朱晓东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脊柱创伤手术中,微创技术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我院就诊的72例脊柱创伤患者.并按照入院就诊的时间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常规组和微创组).对常规组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微创组的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微创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镇痛药使用率、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较之常规组患者有明显的优势,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传统开放式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在脊柱创伤病症的治疗过程中,具有创伤小、疼痛低、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特点,应该在临床手术治疗中予以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一方;黄庆华;吴罗根;曹华敏;袁野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提高患者插入胃管的成功率,寻找一种较为简便快捷的插入胃管方法.方法 对我科2010年6月-2012年6月共60例脑血管疾病需下胃管患者分A、B两组,分别以常规法及旋转法插入胃管,并对A组1次性插管不成功后,再采用旋转方法进行插管.结果 A组30例中,有14例采用常规法1次性不成功,成功率53.3%.而采旋转的方法插胃管,30例仅1例未一次性成功,成功率96.7%.结论 采用旋转技术的胃管置入术,能提高病人插胃管的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
作者:王艳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许昌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的现状,为制定合适的听力筛查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年9月-2011年12月本院产科出生的7180例正常新生儿和本科室住院患儿5792例进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测试,听力初筛、复筛均采用TEOAE,初筛未通过的新生儿42 d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新生儿行听性脑干反应(ABR)、40HZ听觉相关电位(40HZ-AERP)和声导抗进行听力损失诊断.结果 可接受筛查的18270例新生儿,初筛率71.11%,初筛未通过618例,初筛未通过率4.77%.复筛率67.96%,复筛未通过率14.7%,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体重和新生儿疾病是听力筛查未通过的主要因素.结论 许昌地区新生儿的初筛率和复筛率较低,失访严重,应加强听力筛查的普及工作,完善随访制度,减少致残率.
作者:李怀营;孙元红;王莉萍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综合分析本文选取的资料,探讨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以及先关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2年7月-2013年7月接收的40例肝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临床观察以及护理方法.结果 40例患者中,30例患者痊愈出院,6例患者好转,2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结论 对肝性脑病患者加强临床观察并采用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叶福苹;朱英;孙振慧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为提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适当填充组、超量填充组、欠量填充组牙体牙髓患者均采用vitaPex牙胶尖根管治疗方法.对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及治疗期间疼痛发生情况进行记录,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三组患者进行根管治疗时均有疼痛情况发生,但适当填充组患者疼痛发生率低;适当填充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6.77%,显著高于超量填充组与欠量填充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1.11%、65.00%,且P<0.05,三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超量填充组与欠量填充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师对牙体牙髓患者进行根管治疗时,应于治疗前应用医学影像技术详细检查患者患牙情况,从而准确计算患者根管长度及结构,从而确保对其进行适当填充,避免超量或欠量填充情况发生,降低患者治疗疼痛现象以及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卫东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利钠肽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88例高血压病患者,经2周安慰剂治疗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每晚20mg,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1次/d.疗程为8周.在2周洗脱期末及8周末空腹抽静脉血,测定hs-CRP、N末端脑钠肽水平.比较治疗前后hs-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hs-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hs-CR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hs-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hs-CRP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
作者:段世英;曾国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比较甲状腺全切术(TT)以及次全切除术(STT)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良性甲状腺占位病变所出现的并发症.方法 收集我院普外科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218例,采用TT手术方式的有97例,采用STT的是121例.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喉返神经损伤(RLN)及低血钙两种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探究涉及的218例患者的临床显示,TT组的出现RLN的例数是11例,构成比是11.34%(11/97),低血钙患者有9例,构成比是9.28%(9/97);STT组的RLN有4例,构成比是3.31%(4/121),低血钙患者3例,构成比2.78%(3/121).TT组方式术后并发症的概率大于STT组,x2=4.69,P<0.05; x2=4.26,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良性甲状腺占位病变的手术,STT的预后好于TT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小,可以作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术式.
作者:蔡建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对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烧伤后行瘢痕整形手术的患者150例,将患者围手术期发生的各种并发症率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提出相关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150例患者关节挛缩并发症30例,占20%,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并发症.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4.3d.护理效果较为理想.结论 烧伤后瘢痕整形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对于保证患者的手术效果和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并能有效的减少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使烧伤瘢痕整形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睿菁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输卵管妊娠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和体会.方法 通过对我院收治的73例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归纳总结出一系列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体会.结果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手术治疗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同,而且治疗时间短,疗效好,且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治疗具有效果好,围手术期严密的观察和掌握患者的不同情况,并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保证了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石冬辉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康复率,本文就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急诊手术配合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 对我院在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研究,总结急诊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相关配合要点.结果 80例患者通过护理人员与手术后医生的密切配合,全部脱离危险,手术进行均十分顺利,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 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在及时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医护人员在急诊手术中的配合的密切性是决定手术有效性的关键步骤,医护人员在急诊手术中的密切配合对提高手术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于美红 刊期: 2013年第29期
PPARs是一类通过配体将核转录因子成功激活的超家族成员.对于PPARs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为PPARα、PPARβ与PPARγ这三种.PPARγ主要参与的是调节患者体内的糖以及脂质代谢的极其重要的因子,在血管以及心脏阻止中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调节患者体内的炎症与患者体内的细胞凋亡等.针对心血管疾病采用PPARγ进行预防,显示了非常好的临床效果.本文主要探讨了PPARγ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徐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100例采用多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复杂型肾结石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料选自本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复杂型肾结石患者100例,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采用彩超引导下多通道经皮肾镜对其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X线定位对其患者进行治疗,并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究组清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清石率,研究组清石率为96.00%,对照组清石率为82.00%;研究组手术时间、平均手术时间与术中的平均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平均的出血量;研究组1月无患者复发,对照组3例复发,复发率为7.31%,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引导下多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复杂型肾结石,术中的出血量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史建华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监护对策,总结护理经验,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研究,对临床特征和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100例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和监护,死亡率为零,临床症状全部好转或消失,痊愈出院.结论 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应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和早治疗,并进行针对性的监护和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姜艳丽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探究分析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面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自我院2011-2013年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对比2组患者在麻醉前后各项指标以及并发症等出现概率情况.结果 2组在进行麻醉前后的各项指标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P>0.05);观察组的麻醉效果相对于对照组有明显优异性,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也明显多于观察组患者,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麻醉效果突出且并发症出现概率小,对于患者的各项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建平;田节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相关数、心肌肌钙蛋白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在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间确诊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心绞痛组(AP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各34例,并选择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冠心病患者在入院后多次采集静脉血标本,对照组患者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标本.分别记录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肌钙蛋白Ⅰ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数值.结果 AP组与AMI组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均数高于对照组,三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以及血小板压积等方面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患者入院多次血样检测的结果显示,心肌肌钙Ⅰ在初的几天内升高的倍率大.结论 红细胞分布宽度是影响冠心病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心肌肌钙Ⅰ的浓度变化是临床诊断心肌损伤较好的指标.
作者:王美莲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小骨窗微创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科2009年12月-2013年3月采用显微镜下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的71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观察,并随机抽取我院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67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观察组在血肿清除、死亡率及术后ADL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显微镜下小骨窗微创手术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一种确切有效的手术方法,对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臻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探究助产护理干预在高龄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由我院产科病房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住院分娩的高龄产妇中选取100例进行分组护理,分别为观察组(应用助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并两组产妇在分娩期间应用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从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产程、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总量等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高龄产妇分娩期间对产妇进行助产护理干预,可提高产妇的顺产率,降低新生儿的窒息率,对高龄产妇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卫君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通过对82例病例深入分析了解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别对其中32例上呼吸道反复感染与50例下呼吸道反复感染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共32例,分析病因,其中3例胃食管反流所致(9.37%)、9例慢性鼻窦炎所致(28.13%)、9例慢性扁桃体炎所致(28.13%)、1 1例病因不明(34.37%).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共50例,病因:1例胃食管反流(2.00%)、3例哮喘(6.00%)、4例支气管及肺先天异常(8.00%)、4例肺炎感染(8.00%)、7例纤毛不动综合征(14.00%)、9例气管异物(18.00%)、18例免疫缺陷病(36.00%)、4例病因不明(8.00%).结论 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窦炎是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免疫缺陷病是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其次为气管异物、纤毛不动综合征,临床应强化上述疾病防治工作,避免呼吸道反复感染.
作者:卜德军;刘雪松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不合理用药现状,了解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及其对临床用药的监测情况.方法 利用PASS系对兴安盟人民医院医院2011年1月1日-2011年3月31日期间所有住院患者的用药医嘱进行回顾性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总结.结果 共监测医嘱127034条,其中不合理用药共发生25658次,占监测总医嘱的20.20%.问题医嘱主要发生在使用剂量、药物与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结论 不合理用药情况占有很高比例,PASS系统可以有效地监测医嘱中的不合理用药,从而预防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合理用药水平.但是PASS系统存在一定局限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作者:刘玉杰 刊期: 2013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