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爱珠
目的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为提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适当填充组、超量填充组、欠量填充组牙体牙髓患者均采用vitaPex牙胶尖根管治疗方法.对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及治疗期间疼痛发生情况进行记录,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三组患者进行根管治疗时均有疼痛情况发生,但适当填充组患者疼痛发生率低;适当填充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6.77%,显著高于超量填充组与欠量填充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1.11%、65.00%,且P<0.05,三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超量填充组与欠量填充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师对牙体牙髓患者进行根管治疗时,应于治疗前应用医学影像技术详细检查患者患牙情况,从而准确计算患者根管长度及结构,从而确保对其进行适当填充,避免超量或欠量填充情况发生,降低患者治疗疼痛现象以及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卫东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对经皮肾微创取石术后护理进行分析、总结,为护理工作的高质量进行提高必要的探讨.方法 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10月进入我院进行经皮肾微创取石手术的患者80例,将其作为试验组进行一般护理基础上辅以各种渠道的护理,同时选择83例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单纯的进行一般护理,观察、记录对照组与试验组的出血、感染、邻近脏器损伤、尿漏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出血病例为0、感染病例为3、邻近脏器损伤病例为1、尿漏情况为1,对照组患者出血病例为3、感染病例为7、邻近脏器损伤病例为2、尿漏情况为4,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经皮肾微创取石护理过程中间,一般护理基础上综合采用各种渠道的护理,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潘成荣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为了更深入的研究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在治疗骨科创伤病患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1年3月接受并治疗的骨科创伤病患49例,随机将这些病患分成A组和B组,A组病患25例,B组病患24例,为B组病患提供传统创伤护理治疗方式,A组病患在此基础上使用封闭负压式持续引流技术,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病患伤口一次植皮治愈率为88%,伤口二次植皮治愈率为12%,总治愈率为100%,B组病患伤口一次植皮治愈率为58.4%,伤口两次植皮治愈率为20.8%,对比两组病患的治愈率,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并且,A组病患伤口的愈合时间平均为(16.27±4.39)d,明显低于B组病患伤口平均治愈时间(25.68±6.59)d,对比两组病患伤口愈合时间,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 在治疗骨科创伤病患时,使用封闭负压式持续引流技术能够加快伤口肉芽的生长速度,加快创伤面的愈合,较少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从而得到有效降低,为患者及其家属减轻了经济压力.因此,这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作者:王旭东;李田;李世辉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比较甲状腺全切术(TT)以及次全切除术(STT)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良性甲状腺占位病变所出现的并发症.方法 收集我院普外科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218例,采用TT手术方式的有97例,采用STT的是121例.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喉返神经损伤(RLN)及低血钙两种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探究涉及的218例患者的临床显示,TT组的出现RLN的例数是11例,构成比是11.34%(11/97),低血钙患者有9例,构成比是9.28%(9/97);STT组的RLN有4例,构成比是3.31%(4/121),低血钙患者3例,构成比2.78%(3/121).TT组方式术后并发症的概率大于STT组,x2=4.69,P<0.05; x2=4.26,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良性甲状腺占位病变的手术,STT的预后好于TT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小,可以作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术式.
作者:蔡建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对临分娩产妇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对其产程、分娩方式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临分娩产妇10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0例,对照组按传统产科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传统产科护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临产妇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520例产妇中顺利分娩457例,剖宫产63例,剖宫产率为12.1%;对照组520例产妇中顺利分娩403例,剖宫产117例,剖宫产率为22.5%.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对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等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韦文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探析临床医师以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 选择110例消化不良患儿,随机分为Ⅰ组70例,Ⅱ组40例,Ⅰ组以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Ⅱ组以多潘立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用药效果.结果 Ⅰ组患儿总有效率94.29%(66/70),显效39例,有效27例,Ⅱ组患儿总有效率72.50%(29/40),显效13例,有效16例,Ⅰ组患儿总有效率与Ⅱ组患儿比,明显大于Ⅱ组,P<0.05.本次治疗中,Ⅱ组患儿有3例出现腹泻症状,Ⅰ组中0例.结论 采用健胃消食口服液为消化不良患儿施治,可确保用药疗效与安全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高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肝部分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共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就常规手术(对照组)与肝部分切除(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残石术分别为5%、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总管结石采用肝部切除术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国良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评价彩色高频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诊断价值及与病理对照结果.方法 对5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表现和病理展开分析.结果 超声检查结果为,29例患者乳晕区出现导管扩张,而且导管内有实性乳头形状的块状物;21例患者扩张导管的尾部出现低弱回声团;44例患者扩张的导管内出现乳头状或颗粒状突起,6例患者患者为复合型的导管扩张,没有出现任何导管内结节;39例术前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以上患者的超声诊断,准确率高达78%.结论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表现具有多样性的特征,而超声在诊断此疾病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可以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临床资料.
作者:赵丽云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通过对82例病例深入分析了解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别对其中32例上呼吸道反复感染与50例下呼吸道反复感染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共32例,分析病因,其中3例胃食管反流所致(9.37%)、9例慢性鼻窦炎所致(28.13%)、9例慢性扁桃体炎所致(28.13%)、1 1例病因不明(34.37%).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共50例,病因:1例胃食管反流(2.00%)、3例哮喘(6.00%)、4例支气管及肺先天异常(8.00%)、4例肺炎感染(8.00%)、7例纤毛不动综合征(14.00%)、9例气管异物(18.00%)、18例免疫缺陷病(36.00%)、4例病因不明(8.00%).结论 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窦炎是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免疫缺陷病是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其次为气管异物、纤毛不动综合征,临床应强化上述疾病防治工作,避免呼吸道反复感染.
作者:卜德军;刘雪松 刊期: 2013年第29期
近年来,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WHO估计[1],中国脑卒中的年发病数将由目前的180万上升到2030年的540万.脑卒中导致患者致残或者致死,给患者、家庭、社会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家庭负担.为了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很多学者认为,康复护理介入的时间越早,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越快,越能够更早重返社会.
作者:李娟;田西军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对消化科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消化科收治的14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并行相应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项目.比较两组患者疾病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心理症状水平、住院期间生活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健康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心理症状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项目可以有效提高消化科患者对于疾病和健康的认知水平,减轻其心理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庞虹;李权春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选取近三个来在我院就诊的180例孕妇,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孕期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妇科护理.记录孕妇的分娩方式,观察分娩效果和母乳喂养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78例选择的自然分娩,全部产程顺利且没有发生产后大出血和其他的并发症,80例采取纯母乳喂养,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孕期的健康教育提高孕妇信心,增加孕产知识,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都很高,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刘丽炜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0例接受腹部外科手术的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西医常规方法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和排便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胃肠功能紊乱,和单纯西医护理相比,更容易使腹部外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向荷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通过对4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问题及有效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 观察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4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心理护理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除1例(2.5%)病情危重死亡外,余39例(97.5%)者不良心理反应均消除或明显缓解庆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可产生明显的负性心理情绪问题,经采取适当的心理护理措施,可有效缓解其负性心理状态,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绪会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探究分析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面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自我院2011-2013年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对比2组患者在麻醉前后各项指标以及并发症等出现概率情况.结果 2组在进行麻醉前后的各项指标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P>0.05);观察组的麻醉效果相对于对照组有明显优异性,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也明显多于观察组患者,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麻醉效果突出且并发症出现概率小,对于患者的各项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建平;田节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对肝脏肿瘤手术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0-2012年共收治肝脏肿瘤病患者50例,其中原发性肝细胞癌30例,肝血管瘤8例,转移性肝癌7例,胆管细胞性癌5例.对肝脏肿瘤患者进行术前超声检查、CT、MRI以及术中超声检查,对比分析术中超声检查与术前影像学检查的差异,以评价术中超声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结果 在50例肝脏肿瘤患者中,术前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4%,术前CT诊断准确率84%,术前MRI诊断准确率为92%,而术中超声全部诊断正确.而对肝血管癌准确率术前超声、CT、MRI分别为62.5%,75%,87.5%,术中超声的准确率为100%.术中超声明显优于术前影像学检查,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超声检查可提供给术中的外科医师关于病变诊断和分期的关键信息,为患者治疗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依据,促进促进患者手术后早日恢复,具有临床学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何六兵 刊期: 2013年第29期
PPARs是一类通过配体将核转录因子成功激活的超家族成员.对于PPARs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为PPARα、PPARβ与PPARγ这三种.PPARγ主要参与的是调节患者体内的糖以及脂质代谢的极其重要的因子,在血管以及心脏阻止中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调节患者体内的炎症与患者体内的细胞凋亡等.针对心血管疾病采用PPARγ进行预防,显示了非常好的临床效果.本文主要探讨了PPARγ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徐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对中医序贯疗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中医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传统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颅内血肿吸收情况,进而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变化明显,两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肿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50例患者总有效率96%;对照组50例患者总有效率68%.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 中医序贯疗法治疗急性脑出血有很好的疗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震宇;刘晶晶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对结肠癌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05-2012年期间的结肠癌患者30例,在患者知情并且同意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开腹组和微创组,每组各有15例结肠癌患者.其中对开腹组中的结肠癌患者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而对微创组中的结肠癌患者采取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两组结肠癌患者的手术失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镇痛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疗效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均较为良好,且相对于开腹组,微创组中的结肠癌患者的手术失血量较小,且镇痛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短,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意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结肠癌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相对于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使得患者的手术失血量更少,住院时间、镇痛时间以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缩短,有更好地临床治疗效果,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情况进行积极地推广.
作者:刘广宝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1例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证实乳糜胸,经积极保守治疗,如胸管引流量>1000 mL/d并持续4d以上者行手术治疗;如胸管引流量<1000 mL且进行性减少者继续保守治疗;保守治疗至第10 d,如乳糜量仍无明显减少并>500 mL/d的,行手术治疗.小于500 mL/d者可自愈.结果 21例均先行保守治疗,8例痊愈;再手术治疗后治愈13例.21例治愈患者3个月后复查无乳糜胸再发.结论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患者早期行严格、正规的保守治疗后,有自愈的可能;保守治疗效不佳者可经原切口进胸行胸导管大束结扎.
作者:李文献 刊期: 2013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