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凌
目的 观察锁定加压型钢板系统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依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给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果具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9%,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6%,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6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加压型钢板系统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失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康胜超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通过探讨欣母沛预防子痫前期患者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加强对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预防,有效降低子痫前期患者的死亡率.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120例有宫缩乏力性子痫前期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静脉滴注催产素20 U,同时宫体注射催产素20 U;实验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静脉滴注催产素20 U,同时宫体注射欣母沛250 μg.结果 采取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分别对两组术中、术后2h及术后24 h平均出血量进行比较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较,其术中、术后2h及术后24 h出血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欣母沛可有效预防子痫前期患者产后出血,而单纯应用缩宫素疗效欠佳.欣母沛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薛娟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三种剖宫产术式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对2004年1月-2012年12月间二次剖宫产病例进行分析.随机抽取156例二次剖宫产病例,简化剖宫产史者为一组,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者为第二组,第三组为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史者.三组在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粘连状况、子宫切口愈合情况、术后拆线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一、二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4.5±18.2)min和(48.4±20.3) min,三组手术时间为(42.3±9.5) min;一、二组手术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80±55)mL和(475±60)mL,三组手术术中出血量为(310±55)mL,一、二组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第三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二组手术腹腔粘连情况重于第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简化式及新式剖宫产二次手术腹腔粘连严重,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损伤邻近器官及子宫切口延裂几率增加,对有二次剖宫产意愿的病人应该慎重选择术式.
作者:余丹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对因为患有肺炎进而支原体感染,并且引起肺外疾病的90例小儿在入院临床就诊中的成效进行分析.方法 病例时间段:2010年5月-2013年5月之间.病例数目:90例.年龄:5个月~14岁.病症:肺部的支原体因为有肺炎而感染.肺部产生并发症的机体位置是:皮肤、血液、泌尿体系、心血管、免疫体系、消化道、神经体系以及胸部.治疗方法:采用了检查加药物的混合治疗法.目的是让小儿得到好的治疗.结果 所有与肺部有关的并发症状的诊疗成效都比预期的要很多,并提前完成了治疗的整个阶段.结论 无论小儿的肺部的并发症状如何,要想疗效很好,一定要找准症状,进而“对症用药”,使医院和小儿的家长、小儿三方“皆大欢喜”.
作者:胡礼慧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枸橼酸舒芬太尼自控皮下镇痛在腹部手术后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13年4月我院腹部手术患者175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均接受枸橼酸舒芬太尼自控皮下镇痛.根据随机原则分组,A组剂量为1.0μg/kg,B组剂量为2.0μg/kg.对比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 对比两组镇痛效果发现,B组患者术后6、12、24、48 h各时间点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舒芬太尼自控皮下镇痛在腹部手术后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其中2.0μg/kg剂量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晓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房颤患者电复律麻醉的效果.方法 将因房颤需接受电复律治疗的患者共65例,按入选顺序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4例接受异丙酚麻醉,B组31例接受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观察两组在麻醉效果、苏醒状况、麻醉后不良反应、血流动力学指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B组在麻醉效果、术中知晓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麻醉术后苏醒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A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更适合用于房颤患者电复律麻醉.
作者:毕爱萍;李磊;孙爱芹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医患纠纷是长期困扰医生和患者双方的“顽疾”,近年来流行的医闹现象更是医患纠纷的扩大化.本来应该和谐而平缓的医患关系何以呈现出紧张和冲突的局面,医患纠纷的原因究竟在哪里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本文拟站在医学社会学的高度,运用病人角色理论和医患互动理论对医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更急一步化解日趋紧张的医患纠纷作出一份贡献.
作者:杨征男;陈雪斌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培元开郁法联合黛力新治疗血管性抑郁症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为血管性抑郁症的12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观察治疗前后汗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结果 干预前后组内比较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P<0.01.结论 培元开郁法联合黛力新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纯使用黛力新治疗.
作者:赵红宁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Leep刀和微波在宫颈糜烂治疗中疗效哪种方法更佳,为后期临床提高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近1年内我院收治并经各项检查明确诊断有宫颈糜烂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观察组采用Leep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效果评价指标包括治疗有效率、手术时间.结果 Leep刀治疗总有效率为92%,微波治疗总有效率为76%;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好于微波治疗,且相对微波治疗有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安全性高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任丽霞;宁艳;宁丽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帕罗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在晨间饭后服用帕罗西汀20 mg/d,观察组于晚餐后口服阿立哌唑片5~10 mg/d,8周为1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4、8周末由精神科专业人员使用HAMD量表和TESS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0%高于对照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D量表在治疗后第1、2、4、8周末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之一,两者联合使用与单用帕罗西汀相比,不良反应差异不大,且前者更方便快捷,见效快,有推广价值.
作者:周桂萍;张丰伟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喜炎平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4例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114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治疗组应用喜炎平联合克林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克林霉素进行治疗.治疗7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痊愈率为49.12%,总有效率为98.25%,对照组的痊愈率为17.54%,总有效率为73.68%,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1例患者出现静脉炎症,其余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喜炎平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贺秀丽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析B超技术用于妇科急腹症临床检查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82例妇科急腹症病患,进行研究,空腹状态下实施B超检查,回顾分析其B超检查以及临床诊断二者的结果,对结果进行比较,总结B超应用的价值.结果 本次研究中,76例患者的B超检测与终诊断结果完全相符,诊断准确率为92.68%.6例患者的病症未能得到清晰全面的检测,检测结果存在疏漏,漏诊率为7.32%.结论 临床医师借助B超为妇科急腹症患者实施诊断,确诊率较高,且具有对于人体的损伤较少以及检测操作用时较短、花费较低的优势,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应当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得到推广.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分析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我院所在社区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一般教育,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干预6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生化指标改善情况和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干预患者的血糖控制和提高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疾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马丛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T2DM患者血浆内脂素Visfatin与有关炎症因子等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按诊断标准选取我院门诊、健康体检和住院病人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组(Ⅰ组)、肥胖的2型糖尿病组(Ⅱ组)、单纯性肥胖组(Ⅲ组)、健康对照组(Ⅳ组)各40例,(BMI>25kg/m2为肥胖,25kg/m2非肥胖).比较各组患者血浆visfatin与各项炎症因子等指标的关系.结果 1.单纯性肥胖组T2DM非肥胖组与T2DM肥胖组、单纯性肥胖组和健康对照组间血浆内脂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698,1.497);2.T2DM非肥胖组与T2DM肥胖组的血浆内脂素水平分别高于单纯性肥胖组与健康组(P<0.01,t=27.010,14.741,24.931,15.001); 3.T2DM患者血浆内脂素水平分别与腰臀比(WHR)、FBG、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C、LDL-C、炎症因子IL-6、TNF-α、WBC、呈显著正相关,而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各指标中HbAlc是影响内脂素水平的为显著的因素(R2=0.529,0.041).结论 T2DM患者Visfatin与炎症因子IL-6、TNF-α、WBC呈显著正相关,visfatin是机体自身平衡而分泌的一个对抗多种炎症因子的细胞因子,在T2DM的发病机制中起媒介作用,能够预测T2DM的发生.
作者:孙晓鸥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医疗设备是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医院诊疗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必要物质条件.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医疗机构改革的深入,新的大型医疗设备大量涌现;并且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传感器技术等各种高新技术被应用和整合到大型医疗设备中,医疗设备的使用范围也更加广泛,而同时设备的维修也存在许多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在总结近几年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现代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探讨相应的对策,为医疗设备在临床上更广泛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并且为提高医院诊疗水平和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作者:金阳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论述宗气的概念、形成、分布、生理、病理,探讨其对疾病的影响.“宗气”学说早记载于《黄帝内经》,它是祖国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疾病的辩证、诊断、治疗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中医学历史上也有许多医家及医学著作对宗气的产生、生理功能、病理以及临床应用做了诸多研究和论述[1].
作者:杨海淼;张丽秀;王致磊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甲基睾丸素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7月-2012年3月收治的18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患者接受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90例患者接受米非司酮配伍甲基睾丸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变化以及雌、孕激素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其中治疗组大子宫肌瘤体积缩小,同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类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闭经,停药后多数患者月经逐渐恢复,子宫肌瘤出现复发症状.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甲基睾丸素治疗子宫肌瘤,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小,不良反应少.然而停药后容易出现复发情况,适合患者在手术前和围绝经期间使用,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文杰;杨广辉;李丹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并分析影响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个体预后因素,对这些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患者122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只是进行一般的护理以及内科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按照早期康复护理的模式来进行训练.采用3种方式对患者进行评定,分别是Barthel指数评定、ADL功能状况评定、Fugle-Meyer评分,通过这三种方式来评定患者的疗效.评定的时间:第一次是患者入院时,第二次是患者入院后的第28天,第三次是患者入院后的第90 d.分析影响患者的个体预后因素,对可能发挥作用的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的逐步回归分析,此外还要进行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以及Fugle-Meyer评分.结果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是:影响患者的个体预后因素有年龄,P<0.05;多发性的卒中,P<0.05.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是:年龄,P<0.05;多发性的卒中,P<0.05.终的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康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血管病偏瘫患者影响其个体的预后因素有多发性卒中、病灶部位以及年龄等.对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金凤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针对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的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1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进行随机分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患者强心、利尿及扩张血管的药物,以及胺碘酮片.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厄贝沙坦,并观察效果,两组的治疗时间均为10周.结果 经过治疗,虽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心悸胸闷等症状有所好转,通过总有效率的比较发现,观察组的活动耐量和静息心率情况皆比对照组的情况好.两组进行对照明显可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朱连秀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通过比较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的胆囊切除术,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7月-2012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82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并详细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的各手术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3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1例患者出现胆漏,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手术开口小、疗效好、术后恢复快日.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
作者:詹明斌;陈宗武 刊期: 2013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