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房颤电复律麻醉的效果评价

毕爱萍;李磊;孙爱芹

关键词:瑞芬太尼, 异丙酚, 房颤, 电复律, 麻醉
摘要: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房颤患者电复律麻醉的效果.方法 将因房颤需接受电复律治疗的患者共65例,按入选顺序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4例接受异丙酚麻醉,B组31例接受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观察两组在麻醉效果、苏醒状况、麻醉后不良反应、血流动力学指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B组在麻醉效果、术中知晓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麻醉术后苏醒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A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更适合用于房颤患者电复律麻醉.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的疗效

    目的 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伴高凝状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7月-2013年5月收治的6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6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2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以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成功治疗,生命健康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无出血或过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无毒副作用,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张淑侠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游离组织瓣在口腔颌面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事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医疗事业也在逐步的发展,游离组织瓣在口腔颌面损伤修复中的应用就是我国医疗事业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发展的体现.本文从多方面综述了游离组织瓣在口腔颌面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高慧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抗生素合理应用临床督导模式的探析

    目的 探讨抗生素合理应用临床督导模式的临床意义、有效性,总结些许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使用抗生素患者200例,对其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临床用药督导.从这200例患者中按编号法随机每个病区的病历5~6份,要求具有广泛代表性,然后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这200例患者中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药历患者125例,基本合理患者55例,还有20例为不合理患者;科学合理地评价和使用抗生素,可以提高用药有效性.结论 用药临床督导模式可以保证患者合理安全用药,大限度地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以控制抗生素滥用.

    作者:高焱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血栓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血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方法 对我科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进展性脑血栓患者85例进行治疗观察,并随机抽取我科同期收治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的8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75.3%,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显效率62.4%,总有效率85.9%,两组比较有差异显著性(P<0.05);两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3d神经功能评分比较中无显著差异性(P>0.05),在治疗后第7、14天神经功能评分比较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可有效改善患者脑部微循环,防止脑细胞坏死,不良反应少,在治疗进展性脑血栓中具有明确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艳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中西药联用处方的配伍合理性探析

    目的 使临床中西药得到合理联用.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的800张中西药联用处方,对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结果 800张中西药联用处方中,共有69张不合理,其中不合理药处方约占3.8%,重复药方约占2.0%理化配伍禁忌处方约占1.5%,联用有药理配伍禁忌处方约占1.4%.结论 必须提高临床医师及药师的中药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并加强对中成药处方的点评,注重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中西药联用的合理性,以保障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王洪波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了解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方法 纳入150例糖尿病肾病Ⅲ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应用依帕司他治疗12周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明由(197±21)mg/g降至(68±42) mg/g,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而对照组治疗前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为(172±30) mg/g,治疗后为(167±24) mg/g,无明显变化.结论 依帕司他可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

    作者:甄月巧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保健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一个HPLC法测定保健食品中VC含量测定的方法学验证.方法 C18柱4.6×250 mm,流动相:0.1%的草酸溶液,流速:0.5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43 nm.结果 进样量在0.002036~1.52700 tg范围内,R2=1.000.回收率为98.36%.进样精密度为0.46%.低检出限为1.018 ng.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选择性强,适用于VC的定量测定.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医院药品处方点评工作的新认识

    目的 理解处方点评新内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学习《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并[收集处方点评的政策、法规、文献,汇总处方点评的内容、意义、方法.结果 明确处方点评的新任务和进展.结论 处方点评是老话题,应通过系统化、信息化的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向全面和专项的方向发展.

    作者:王国文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孕期体重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孕期体重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8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从饮食、运动、基础知识培训等方面进行体重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体重指数变化和妊娠结局.结果 实验组的妊高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剖宫产、产后出血、巨大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体重指数变化≥6的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孕期实施科学合理、全面的体重干预,可有效控制孕期体重,减少孕期的并发症发生,改善妊娠结局,提高产科的分娩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辛江波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齐拉西酮和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奥氮平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TESS量表),并于治疗前,治疗后1、2、4、8周记录PANSS评分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结束时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开始后,齐拉西酮组各时间点PANSS减分率于奥氮平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奥氮平组以体重增加为主,齐拉西酮组以心动过速,失眠,恶心为主,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治疗的有效率为79.5%,齐拉西酮治疗的有效率为84.6%,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o.05).结论 奥氮平和齐拉西酮均能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两种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不同,可根据患者情况具体选择相应药物.

    作者:罗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肛窦炎85例疗效观察

    目的 对慢性期肛窦炎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法医治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期肛窦炎病患17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各85例.其中实验组85例患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西药保留灌肠法医治,观察并比较两组病患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任何副反应,对照组65例(76.5%)用药后面色潮红,15例(17.65%)出现双侧肢的轻微浮肿,20例(23.53%)夜间出现失眠、兴奋或者烦躁等;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慢性期的肛窦炎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法进行医治,其的临床疗效比较明显,操作简便,可靠安全,且无毒副反应,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与广泛应用.

    作者:涂志刚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全麻患者116例,实验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随机等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分别观察两组在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影响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实验中实验组在麻醉插管后心率,平均动脉压波动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拔管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波动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术后呛咳躁动、苏醒延迟、呼吸抑制方面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麻醉中具有镇痛效果快,代谢迅速,术后苏醒及呼吸抑制少等特点,可作为神经外科麻醉的重要选择药物.

    作者:赵勇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滋肾通淋中药膏方在慢性肾脏病中的运用

    目的 对慢性肾脏病3期的病人,通过滋肾通淋中药膏方治疗达到延缓肾衰竭的速度和改善肾脏供血,纠正体内毒素蓄积,达到了治疗与延缓衰竭的速度的目的.方法 临床病例观察随访采用中药膏方配合西药;单纯西药治疗;治疗效果的比较和病人生存期并发症的多少.结果 通过比较服用滋肾通淋膏方和西药的病人肾功进展较缓慢,病人慢性肾功不全的并发症症状较轻,病人生活质量较好而对照组的病人则症状改善和肾功能延缓恶化的速度相对较快.结论 滋肾通淋中药膏方能较好的改善病人生存质量和延缓肾功能衰竭的速度与改善肾脏循环的关系.

    作者:赵志军;帖泰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浅析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

    目的 通过对医疗人员以及患者在呼吸道传染病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进而了解目前人们对呼吸道传染疾病的认识程度、预防措施的掌握程度,进一步探讨基层医院在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具体措施.方法 通过问卷的形式来了解人们对呼吸道传染疾病防控措施的掌握情况,并且以问卷的形式进行反馈.结果 通过调查之后,发现了解呼吸道传染疾病防控知识以及防护措施的人员所占比例非常小.只有20.8%的患者能够掌握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预防措施.结论 在基层医院中,对呼吸道传染疾病防控措施的宣传工作和管理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作者:高明芬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B超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 探析B超技术用于妇科急腹症临床检查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82例妇科急腹症病患,进行研究,空腹状态下实施B超检查,回顾分析其B超检查以及临床诊断二者的结果,对结果进行比较,总结B超应用的价值.结果 本次研究中,76例患者的B超检测与终诊断结果完全相符,诊断准确率为92.68%.6例患者的病症未能得到清晰全面的检测,检测结果存在疏漏,漏诊率为7.32%.结论 临床医师借助B超为妇科急腹症患者实施诊断,确诊率较高,且具有对于人体的损伤较少以及检测操作用时较短、花费较低的优势,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应当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得到推广.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不同剂量枸橼酸舒芬太尼患者自控皮下镇痛在腹部手术后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枸橼酸舒芬太尼自控皮下镇痛在腹部手术后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13年4月我院腹部手术患者175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均接受枸橼酸舒芬太尼自控皮下镇痛.根据随机原则分组,A组剂量为1.0μg/kg,B组剂量为2.0μg/kg.对比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 对比两组镇痛效果发现,B组患者术后6、12、24、48 h各时间点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舒芬太尼自控皮下镇痛在腹部手术后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其中2.0μg/kg剂量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晓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MR诊断

    目的 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在CT和MR扫描影像上的特征进行探讨,以提高该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2例患有肝脏局灶性增生的患者临床诊断资料中的CT及MR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其增生病灶直径为2.1~7.0cm,平均为(4.55±2.45) cm.22例患者中实施CT检查的共有14例,对其病灶处进行扫描均为低密度,其中有11例患者的CT扫描影像显示在增生病灶的中心出现星芒状低密度的中央瘢痕,7例影像显示在病灶中央或周围出现迂曲增粗血管,3例影像显示中央瘢痕在延迟扫描时呈现出延迟强化现象;有8例患者实施MR检查,其影像结果显示在平扫时MR的TIWI呈现出低信号,而T2WI则呈现出高信号.其中有5例患者影像显示出现中央瘢痕,有1例患者的中央瘢痕在延迟扫描时出现延迟强化.结论 CT扫描和MR扫描的影像结果能够很好地显示出FNH疾病的相关特征,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诊断FNH的重要诊断检查工具.

    作者:欧阳天昭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关于联合应用中西药保守治疗28例宫外孕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针对宫外孕疾病采用中西药实行保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外孕患者4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西药米非司酮药物结合甲氨蝶呤药物治疗,本组病例28例;研究组采用中药结合西药实行保守治疗,本组病例有28例.两组患者用药之后对比临床治疗结果.结果 对比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23例治愈,治疗有效率为82.1%,无效者5例,无效率为17.4%;对照组患者有16例患者治愈,有效率为57.1%,治疗无效者12例,无效率为42.9%.对比发现,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宫外孕患者采用中药结合西药实行保守治疗,治疗过程安全、有效,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可在临床上采用.

    作者:李素英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小儿胸部损伤的急救处理分析

    目地 针对实际临床病例,对于小儿胸部损伤的急救办法以及处理原则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结合我院2009年5月-2012年10间,小儿科以及胸心外科所接收治疗的100例胸部损伤小儿患者,其中包括男性小儿患者60例(60%),女性小儿患者40例(40%),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来总结实际临床特点.结果 这100例胸部损伤小儿患者中,有80例小儿患者接受了保守治疗,有20例小儿患者使用了手术,没有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胸部损伤小儿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方式和成人相比,有一定的差异性,必须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和治疗,而且正确科学的急救处理方式,对于抢救小儿患者生命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周维俊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澂江县107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与药敏实验结果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与药敏分析,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对170例疑似感染NGU的患者进行支原体检测和药敏分析,为正确指导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结果 170例NGU可疑患者送检标本,检出支原体感染107例,总阳性率62.94%,其中解脲支原体(Uu)阳性89例,阳性率为83.17%;人型支原体(Mh)阳性5例,阳性率为4.6%; Uu+Mh阳性13例,阳性率为12.14%:对单纯Uu感染敏感的抗菌素是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对单纯Mh敏感的抗菌素阿是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对Uu+Mh混合感染敏感的抗菌素有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结论 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可作为临床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临床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梁美焕;梁福娣;李菊芬 刊期: 2013年第32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