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詹明斌;陈宗武

关键词:小切口胆囊切除, 胆囊结石,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通过比较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的胆囊切除术,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7月-2012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82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并详细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的各手术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3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1例患者出现胆漏,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手术开口小、疗效好、术后恢复快日.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JCI认证与术前患者安全管理

    参照JCI标准建立健全手术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加强术前患者安全管理力度,杜绝手术错误,规范手术患者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利用信息化患者身份识别系统提高患者腕带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性,优化切皮前核对“Time out”.通过以上措施,我院1年无一例发生手术错误.结论:加强术前患者安全管理是杜绝手术错误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思;夏元喜;姜定湘;韩晓燕;安静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小儿腹泻散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的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腹泻散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小儿腹泻散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生活质量得分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组间与组内对比都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小儿腹泻散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有利于提高治疗疗效,改善小儿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铁飞;林志能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医院药品处方点评工作的新认识

    目的 理解处方点评新内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学习《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并[收集处方点评的政策、法规、文献,汇总处方点评的内容、意义、方法.结果 明确处方点评的新任务和进展.结论 处方点评是老话题,应通过系统化、信息化的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向全面和专项的方向发展.

    作者:王国文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培元开郁法联合黛力新治疗血管性抑郁症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观察培元开郁法联合黛力新治疗血管性抑郁症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为血管性抑郁症的12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观察治疗前后汗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结果 干预前后组内比较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P<0.01.结论 培元开郁法联合黛力新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纯使用黛力新治疗.

    作者:赵红宁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浅析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

    目的 通过对医疗人员以及患者在呼吸道传染病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进而了解目前人们对呼吸道传染疾病的认识程度、预防措施的掌握程度,进一步探讨基层医院在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具体措施.方法 通过问卷的形式来了解人们对呼吸道传染疾病防控措施的掌握情况,并且以问卷的形式进行反馈.结果 通过调查之后,发现了解呼吸道传染疾病防控知识以及防护措施的人员所占比例非常小.只有20.8%的患者能够掌握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预防措施.结论 在基层医院中,对呼吸道传染疾病防控措施的宣传工作和管理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作者:高明芬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专项整治前后2008-2012年门诊处方分析

    目的 探讨专项整治前后我院门诊输液处方的变化和趋势.方法 对专项整治我院2008-2012年门诊输液处方的变化情况采用时间序列数,年度、季节指数分析法,分析输液处方的年度、季节变化规律及特点.结果 专项整治前2008年、2009年、2010年我院门诊输液处方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专项整治后2011年、2012年门诊输液处方呈逐年下降趋势,其随年度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具有规律性、周期性和反复性,一般以一年为一个周期.结论 有关部门应及时根据专项整治前后按年和季节分析门诊输液处方的变化情况.

    作者:赵平;赵思敏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49例分析

    目的 探究采用超声作胎儿畸形产前诊断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1-2013年接待的2536例产前孕妇(孕周13~40)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E730Expert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2536例孕产妇中,经超声诊断胎儿畸形49例,漏诊3例、误诊2例,确诊率为90.74%;其中畸形类型前三位依次是心血管、神经管、泌尿系统三个方面的畸形.结论 对产前孕妇进行超声诊断,可以将胎儿形态结构存在的畸形明确诊断出来,使得出生缺陷得以明显降低,从而提高人口素质,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熊英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LUNX mRNA在恶性胸腔积液中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目的 检测LUNX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和肺良性病变患者胸腔积液中LUNX 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和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LUNX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积液中阳性表达率为76.92%,而在肺良性患者胸腔积液中无表达.LUNX mRNA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类型无关,但与其临床分期有密切关系.结论 LUNX基因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

    作者:王坤宇;郝春阳;郝铁;李晓楠;孟凡武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高血压脑出血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锥颅组50例行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开颅组48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锥颅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少于开颅组(P<0.05);脑功能恢复情况锥颅组优于开颅组(P<0.05);死亡率锥颅组低于开颅组(P<0.05).结论 早期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微创、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有效等优点,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手术方式.

    作者:于洋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为了更深入的探讨早期乳腺癌病患使用保留乳腺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具体分析,为早期乳腺癌的确认以及手术方式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早期乳腺癌病患102例,将这些病患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与比对组,每组共有病患51例,为对照组中的病患提供常规治疗方式,为对治疗组中的病患提供乳腺保留的治疗方式,对两组病患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跟踪记录,同时回顾分析两组病患的临床资料.结果 实验组中病患对乳腺癌的控制效果明显比对照组要好,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实验组中病患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程度明显比对照组要高,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实验组中的病患在围术期间产生不良反应的数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不同时间段实验组中病患的生存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 在治疗乳腺癌的早期病患时可以使用保留乳腺的手术治疗方式,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作者:罗安德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在肝胆外科损伤采用控制性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2009年1月-2011年7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100例肝胆外科创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Ⅰ期手术治疗,对比分析研究两组病人的死亡率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状况.结果 实验组50例病人当中死亡人数5人,死亡率为10.0%,出现粘连性肠梗阻情况3例,出现肺部感染情况3例;对照组死亡人数14例,病死率为28%,出现粘连性肠梗阻情况6例,出现肺部感染情况8例.经过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两组的病死率和其他相关并发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肝胆损伤病人采用控制性手术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显著,使其病人的死亡率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得以降低,值得深入研究和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作者:杨金福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彩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彩超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5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采用彩超诊断,观察其回声大小、性质、管腔狭窄程度及彩超下血流频谱参数.结果 155例患者中,硬斑32例,软斑44例,扁平斑50例,混合斑29例.斑块好发位置多在颈内动脉起始部及颈总动脉分叉膨大,其中右侧斑块82例,左侧斑块73例.管腔狭窄32例,轻度狭窄12例,中度狭窄18例,重度狭窄2例.结论 彩超能够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发现并及时识别,准确判断血管狭窄程度,从而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防治脑梗死.

    作者:郭日敏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基层医院的产前健康教育实施探讨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实施产前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采集基层医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孕妇244例,按随机分组方法分成两组,实验组123例,实施相关产前健康教育措施,对照组121例,不实施相关产前健康教育措施,跟踪孕妇分娩情况和顺产产妇各产程时间,对比分析两组数据,得出结果.结果 两组孕妇分娩情况和顺产孕妇各产程时间比较有明显差别,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层医院实施产前健康教育措施能提高孕妇顺产率、总阴道产率,降低顺产时各产程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玉玲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比较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的胆囊切除术,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7月-2012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82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并详细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的各手术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3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1例患者出现胆漏,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手术开口小、疗效好、术后恢复快日.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

    作者:詹明斌;陈宗武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青年脑出血病因、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青年脑出血的病因、危险因素.方法 对62例年龄≤45岁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病史(高血压、血管畸形、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血脂异常)及家族史、个人史(吸烟、饮酒)、饮食结构、起居模式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青年脑出血以38~42岁居多,平均发病年龄39.5岁.其中高血压病26例、肾性高血压3例、妊娠高血压2例、脑血管畸形15例、凝血功能异常1例,糖尿病8例,血脂代谢异常10例,不明原因13例,高血压病家族史6例,糖尿病家族史3例,卒中家族史5例,肥胖、饮食偏爱高脂类食品者20例,饮酒量每日白酒大于250 mL者28例,每日在23时以后就寝者18例.结论 高血压病、脑血管畸形是青年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饮酒、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和起居模式等是促发青年脑出血的常见危险因素.

    作者:韩艳菊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冠心病心血管介入治疗临床效果探析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所选病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观察组心血管介入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综合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安全性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6 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0.8 d.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分别出现了血压降低、心律失常并发症;观察组出现8例并发症.两组比较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 采用心血管介入治疗冠心病疗效甚好,安全性高,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恒斌;王艳华;朱文博;尚怡君;徐静海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转正胰岛素抵抗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对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以及扭转胰岛素抵抗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选自2010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冠心病并发胰岛素抵抗的患者120例,将其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研究组行常规治疗加上曲美他嗪药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效果以及胰岛素抵抗的情况.结果 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发现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较好,并且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显著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在转正胰岛素抵抗方面,作用也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全晓红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探析护士心理应激在护患纠纷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护士心理应激在护患纠纷中的效果和作用.方法 对我院55名护士心理应激状况进行调查,并随机抽取我院自2009年3月-2012年12月发生的护患纠纷21例,分析发生护患纠纷后护士产生不良心理应激的因素和反应.结果 发生护患纠纷后,16例为负性心理应激,占76.2%,且年资低的护士出现负性心理应激反应越重.其中以愤怒、恐惧、委屈等表现为明显.结论 护士正确的心理应激在降低护患纠纷中占有重要意义,也是缓解自己压力,增强自信心的重要表现,从而保证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葛宇思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9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因为患有肺炎进而支原体感染,并且引起肺外疾病的90例小儿在入院临床就诊中的成效进行分析.方法 病例时间段:2010年5月-2013年5月之间.病例数目:90例.年龄:5个月~14岁.病症:肺部的支原体因为有肺炎而感染.肺部产生并发症的机体位置是:皮肤、血液、泌尿体系、心血管、免疫体系、消化道、神经体系以及胸部.治疗方法:采用了检查加药物的混合治疗法.目的是让小儿得到好的治疗.结果 所有与肺部有关的并发症状的诊疗成效都比预期的要很多,并提前完成了治疗的整个阶段.结论 无论小儿的肺部的并发症状如何,要想疗效很好,一定要找准症状,进而“对症用药”,使医院和小儿的家长、小儿三方“皆大欢喜”.

    作者:胡礼慧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胸腺五肽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的免疫状况探析

    目的 分析研究在治疗中晚期肺癌病人采用胸腺五肽联合化疗的患者免疫功能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1年3月-2012年5月到我院住院治疗的40例中晚期肺癌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胸腺五肽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化疗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3周对病人进行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和IgG检查,与此同时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肝肾功能、KPA以及体质量变化.结果 实验组病人的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显著升高,CD8明显下降,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中晚期肺癌病人采用胸腺五肽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能够显著改善其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作者:王璟;彭俊 刊期: 2013年第32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