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夏元喜;姜定湘;韩晓燕;安静
目的 本文主要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之间我院接收的80例支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静点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辨证口服中药汤剂.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00%;可见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咳止时间、胸片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君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采用眼轮匝肌移位固定术治疗老年性痉挛性睑内翻的临床效果,为治疗老年性痉挛性睑内翻提供有利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采用眼轮匝肌移位固定术治疗的40例老年性痉挛性睑内翻患者的完整性资料,观察患者的在治疗后的对伴眼袋的消除效果,术后瘢痕对容貌的影响情况,眼睑形态的恢复状况以及患者局部反应等.结果 眼轮匝肌移位固定术可以使眼袋的生成因素完全消除;手术结果在美容的效果上较为自然、满意;患有痉挛性睑内翻的患者在接受睑内翻矫正手术后都得到了正常的下睑位置,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并且未有复发者.采用眼轮匝肌移位固定术治疗老年性痉挛性睑内翻是一种科学、有效、安全、简便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李明鸣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总结胸膜纤维板剥除术方法在治疗慢性脓胸方面的应用经验,并对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55例慢性脓胸的患者采取胸膜纤维板剥除方法进行手术治疗,一般胸膜纤维板剥除手术51例,附加局限性胸改术4例.手术时间为2~3h,术中患者出血量420~850mL.以术中剥除的纤维板与以及肺复张情况作为术后效果参考依据,并做临床性分析.结果 其中痊愈患者49例,症状明显改善患者6例,无复发及死亡患者.结论 在治疗慢性脓胸方面,胸膜纤维板剥除术效果显著,创伤小,治愈率高,术后复发率低.
作者:冯富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帕罗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在晨间饭后服用帕罗西汀20 mg/d,观察组于晚餐后口服阿立哌唑片5~10 mg/d,8周为1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4、8周末由精神科专业人员使用HAMD量表和TESS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0%高于对照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D量表在治疗后第1、2、4、8周末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之一,两者联合使用与单用帕罗西汀相比,不良反应差异不大,且前者更方便快捷,见效快,有推广价值.
作者:周桂萍;张丰伟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和掌握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水平及动态变化,对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进行客观评价,为制定农村健康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提供基础依据和支持.方法 根据《广西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技术方案》,对我县农村环境卫生进行监测.结果 两年间共调查农户200户,土壤检测40份,蛔虫阳性检出率20%,铅合格率100%,镉合格率97.5%.结论 环境卫生及管理意识较差,基础卫生设施较少,需加大卫生经费投入,加强村民卫生教育.
作者:刘沛明;莫军;詹传莲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通过比较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的胆囊切除术,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7月-2012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82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并详细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的各手术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3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1例患者出现胆漏,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手术开口小、疗效好、术后恢复快日.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
作者:詹明斌;陈宗武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析B超技术用于妇科急腹症临床检查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82例妇科急腹症病患,进行研究,空腹状态下实施B超检查,回顾分析其B超检查以及临床诊断二者的结果,对结果进行比较,总结B超应用的价值.结果 本次研究中,76例患者的B超检测与终诊断结果完全相符,诊断准确率为92.68%.6例患者的病症未能得到清晰全面的检测,检测结果存在疏漏,漏诊率为7.32%.结论 临床医师借助B超为妇科急腹症患者实施诊断,确诊率较高,且具有对于人体的损伤较少以及检测操作用时较短、花费较低的优势,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应当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得到推广.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医护合作式术前访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本院于2010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医护合作式术前访视,比较该服务实施前后的患者满意度及住院时间情况.结果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手术患者住院时间为(16.23±1.21)d,患者满意度为(72.12±5.21)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手术患者住院时间为(12.12±1.01)d,患者满意度为(92.11±6.32)分.实施医护合作式术前访视后本院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下降,满意度水平显著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医护合作式术前访视可显著提高本院手术室整体护理水平,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增进医患沟通,可避免不必要医患纠纷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黄飞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方法 纳入150例糖尿病肾病Ⅲ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应用依帕司他治疗12周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明由(197±21)mg/g降至(68±42) mg/g,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而对照组治疗前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为(172±30) mg/g,治疗后为(167±24) mg/g,无明显变化.结论 依帕司他可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
作者:甄月巧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分析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我院所在社区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一般教育,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干预6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生化指标改善情况和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干预患者的血糖控制和提高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疾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马丛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医院感染的普遍性存在是困扰医护人员的一个重要问题,医院感染容易引发很多不良医疗问题,如何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是各医院关心的重要课题.持续质量管理能够有效改善医院感染管理效果,文章首先依据医院实际现状以及相关标准规定对医院如何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提出几项基本策略,然后对持续质量改进后医院感染管理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杨桂芬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地 针对实际临床病例,对于小儿胸部损伤的急救办法以及处理原则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结合我院2009年5月-2012年10间,小儿科以及胸心外科所接收治疗的100例胸部损伤小儿患者,其中包括男性小儿患者60例(60%),女性小儿患者40例(40%),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来总结实际临床特点.结果 这100例胸部损伤小儿患者中,有80例小儿患者接受了保守治疗,有20例小儿患者使用了手术,没有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胸部损伤小儿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方式和成人相比,有一定的差异性,必须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和治疗,而且正确科学的急救处理方式,对于抢救小儿患者生命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周维俊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研究在肝胆外科损伤采用控制性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2009年1月-2011年7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100例肝胆外科创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Ⅰ期手术治疗,对比分析研究两组病人的死亡率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状况.结果 实验组50例病人当中死亡人数5人,死亡率为10.0%,出现粘连性肠梗阻情况3例,出现肺部感染情况3例;对照组死亡人数14例,病死率为28%,出现粘连性肠梗阻情况6例,出现肺部感染情况8例.经过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两组的病死率和其他相关并发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肝胆损伤病人采用控制性手术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显著,使其病人的死亡率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得以降低,值得深入研究和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作者:杨金福 刊期: 2013年第32期
论述宗气的概念、形成、分布、生理、病理,探讨其对疾病的影响.“宗气”学说早记载于《黄帝内经》,它是祖国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疾病的辩证、诊断、治疗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中医学历史上也有许多医家及医学著作对宗气的产生、生理功能、病理以及临床应用做了诸多研究和论述[1].
作者:杨海淼;张丽秀;王致磊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2012年收治的急性阑尾患者4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对两组手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恢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方面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具有出血量少、创伤小、恢复快以及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跃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参照JCI标准建立健全手术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加强术前患者安全管理力度,杜绝手术错误,规范手术患者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利用信息化患者身份识别系统提高患者腕带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性,优化切皮前核对“Time out”.通过以上措施,我院1年无一例发生手术错误.结论:加强术前患者安全管理是杜绝手术错误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思;夏元喜;姜定湘;韩晓燕;安静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三种剖宫产术式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对2004年1月-2012年12月间二次剖宫产病例进行分析.随机抽取156例二次剖宫产病例,简化剖宫产史者为一组,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者为第二组,第三组为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史者.三组在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粘连状况、子宫切口愈合情况、术后拆线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一、二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4.5±18.2)min和(48.4±20.3) min,三组手术时间为(42.3±9.5) min;一、二组手术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80±55)mL和(475±60)mL,三组手术术中出血量为(310±55)mL,一、二组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第三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二组手术腹腔粘连情况重于第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简化式及新式剖宫产二次手术腹腔粘连严重,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损伤邻近器官及子宫切口延裂几率增加,对有二次剖宫产意愿的病人应该慎重选择术式.
作者:余丹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对比分析实验室对阴道细菌的两种检验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44例患者,采集阴道分泌物,使用革兰染色法以及PCR检验法对阴道细菌检验,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4例患者中,采用革兰染色法检出率为36.4%,PCR检验法检出率为72.7%,两种方法细菌检出率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R检验法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操作方法简单快速,适合当前临床诊断需要,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吴祥如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肺气肿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肺气肿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40例(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和对照组40例(抗生素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40例患者,痊愈41例,好转7例,治疗时间长的是持续1.5个疗程,短的是1个疗程,其总有效率高达100%.对照组40例患者中,痊愈16例,好转16例,无效8例,治疗时间长的是持续15d,短的是10 d,其总有效率是80%,治疗中所有患者均无任何不良反应,效果突出;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用于肺气肿疾病的治疗不仅可以缩短病程,还能够提高治愈率,在促进病情恢复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对病症产生抑制作用,它的临床应用价值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郭东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实施产前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采集基层医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孕妇244例,按随机分组方法分成两组,实验组123例,实施相关产前健康教育措施,对照组121例,不实施相关产前健康教育措施,跟踪孕妇分娩情况和顺产产妇各产程时间,对比分析两组数据,得出结果.结果 两组孕妇分娩情况和顺产孕妇各产程时间比较有明显差别,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层医院实施产前健康教育措施能提高孕妇顺产率、总阴道产率,降低顺产时各产程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玉玲 刊期: 2013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