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高志英;卢彦平;杨怡卓;付晓宇;闫志风
1 什么叫养生?什么叫养生?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关于衰老和老年养生保健方面的研究,历代文献资料中记载着许多有关老年保健的理论和方法.<黄帝内经>作为一部重要的医学典籍的问世,书中虽然没有提出衰老的概念,但已认识到情志、环境、饮食、疾病等因素可导致人体衰老,而衰老的机理是以肾虚为主的五脏虚衰.
作者:郑秋甫 刊期: 2011年第01期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高龄(≥80岁)高血压人群是高血压患者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与非高龄患者相比,高龄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除更高,是其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然而对高龄老年人群高血压的干预措施、效果尚不明确,使高龄高血压的治疗存在诸多疑问.
作者:谢骏;朱福;胡珺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改良的血栓弹力图技术研究高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南楼临床部住院的高龄非透析CKD患者32例为CKD组,选取同期住院的高龄非CKD患者38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栓弹力图及常规凝血指标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KD组患者K 显著减少(1.38±0.29 vs 1.94±0.50 min),MA 综合凝血指数、Angle 、MA 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显著增加(64.40±4.46 vs 58.53±4.15 mm)、(7.47±0.81vs6.68±0.84)、(62.95±6.29 vs54.60±8.00 deg)、(20.57±10.89 vs 11.15±4.50 mm)、(3.87±0.99 vs 3.24±0.68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龄CKD患者存在高凝状态,CKD是综合凝血指数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敖强国;邹慧;马强;李健;王晓华;程庆砾 刊期: 2011年第01期
低钠血症是重型颅脑损伤后的一个常见并发症,通常表现为营养性低钠血症、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和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等类型,治疗方法各不相同,甚至相反.2003年1月~2009年1月,我们共收治1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患者,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衡;胡彤宇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兰索拉唑治疗中老年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的疗效.方法 将经内镜明确诊断的 172 例老年 NERD 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 88 例,口服兰索拉唑 30 mg,1次/d,莫沙必利 5 mg,3次/d.对照组 84 例,口服法莫替丁20 mg,2次/d,莫沙必利 5 mg,3次/d.分别于治疗 1 周、2 周、4 周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 4 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 95.4%和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兰索拉唑治疗中老年 NERD 效果显著.
作者:王晶璠;盖亚男;余晓兵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驻京部队离退休老干部中糖尿病的患病现况.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血糖、体质指数等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被调查对象共2115例,筛查出糖尿病患者457例,整体患病率为21.61%,随年龄增长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超重组患病率均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驻京部队离退休老干部糖尿病患病率与10年前相比较明显增加,年龄、肥胖均为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星光;吕肖锋;王素玲;许秀萍;武晋晓;焦秀敏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重大灾难救援人员心理应激状况及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特点.方法 在汶川5.12大地震爆发后65 d左右对102名执行不同救援任务的人员进行半结构性访谈.结果 救援人员在早期普遍出现了闯入性回忆、回避和恐惧症状,但多数在1~3周内消失.症状持续时间较长的是回避、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差;救援人员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团体内部,包括战友和直接领导,较少来自家庭和亲属;救援人员所采取的应对方式较为单一,以说服和鼓励自己、回避为主.结论 救援人员在救援早期普遍存在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症状多数在1~3周内消失,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与普通人群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崔红;牛晟;顾克胜;孔越;傅小玲;郭渝成 刊期: 2011年第01期
吸人性肺炎(aspiration pneumonia,AP)是指口咽部分泌物、胃内容物或其他刺激性液体被吸入下呼吸道,吸人同时可将咽部寄殖菌带入肺内,先是引起化学性肺炎或损伤,后产生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是老年人常见的肺部感染和重要死因.广义的吸入性肺炎(aspiration pneumonitis)还包括吸人胃酸引起的急性肺损伤(Medelson综合征),异物吸人,吸人物引起的气道阻塞,肺脓肿,慢性间质纤维化,外源性类脂质肺炎等,常称为吸人综合征.本文主要讲述细菌性吸人性肺炎.
作者:俞森洋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分析泰安地区部队离休干部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明量表(WHOQOL-BREF)对泰安地区5所部队干休所92名离休干部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离休干部生活质量自评3.67±0.87分,健康状况自评3.34±0.93分,生理领域12.57±2.72分,心理领域13.96±2.65分,社会领域13.86±2.77分,环境领域14.91±2.57分.离休干部97.83%患有慢性病,60.87%每周锻炼时间少于10 h,29.35%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离休干部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每周锻炼时间、慢性病、文化程度(P均<0.05).结论 离休干部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应针对离休干部的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取进一步措施,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赵建刚;贺加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复方夏天无片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组患者共 125 例,男 41 例,女 84 例,给予复方夏天无片 2 片,3次/d,连续口服 1 个月,观察头痛次数、头痛强度、头痛指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 1 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头痛次数、头痛强度、头痛指数指标(2.47±2.31 vs15.21±9.64,0.68±0.59 vs 2.09±0.62,19.02±11.28 vs 151.72±9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总有效率为 86.4%,不良反应少.对 92 例患者进行血小板聚集率测定,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下降(67%±8%降至 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血小板聚集与偏头痛密切相关.结论 复方夏天无片治疗偏头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和预防偏头痛的理想药物.
作者:穆军山;夏向南 刊期: 2011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全球哮喘疾病防治的深入研究,吸入性药物有了很大的发展,已成为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一线用药.吸入性药物就是通过适当的装置和吸气动作能够达到气管、支气管及肺泡而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与其它途径给药相比,具有作用于局部、起效快、剂量小、全身吸收少、避免了首过代谢、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较理想的给药方法.
作者:张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2010年住院治疗.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为DVT的133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3例老年DVT患者的年龄为65~96(75.8±7.6)岁,其中男83例(62.41%),女50例(37.59%).老年患者深静脉血栓主要累及下肢(84.96%),其中以左下肢为常见占48.12%,上肢及颈内静脉血栓占15.04%.高血压、动脉硬化及恶性肿瘤是常见的前3位并发疾病.112例患者(84.21%)应用抗凝治疗,19例(14.29%)接受了溶栓治疗,2例(1.50%)实施了手术取栓术,15例(11.28%)植入了下腔静脉滤器.133例患者共发生肺栓塞16例(12.03%),死亡19例(14.2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增龄及感染是住院老年患者DVT死亡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DVT主要发生在下肢,但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病有增多趋势,增龄及感染是老年患者DVT死亡的高危因素.
作者:杜辉;袁军;凌晓晨 刊期: 2011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发现左侧阴囊无痛性肿物10天.无发热、尿路刺激症状、睾丸外伤史.于左侧阴囊内触及一约5.0×4.0×6.0 cm大小肿物,质硬,表面尚光滑,无明显触痛,附睾未触及,透光试验阴性.右侧睾丸及附睾精索均正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各项化验报告及肿瘤标志物均正常.
作者:陶颖 刊期: 2011年第01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腔内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从而引起相应临床症状[1].严重者可引起肺动脉栓塞而危及患者生命.早期发现、积极治疗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治疗周期,减少并发症.我科2009年收治一名百岁老人,住院过程中并发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积极治疗,血栓消失,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宏 刊期: 2011年第01期
抑郁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或情感性障碍,情绪低落,易疲劳是典型的症状.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抑郁障碍将成为发展中国家严重的疾病负担,随着我围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竞争和压力加大,各种原因导致的抑郁症发病率较以往明显提高,对人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
作者:黄泉智;许成勇;王发渭 刊期: 2011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9岁.因持续性腹痛向背部放射、胸闷、呼吸困难1 h 于 2010 年 6 月 14 日凌晨 1:20 分就诊.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 30 余年,双肾结石 20 余年.查体:体温 36.3℃,脉搏 73/min,呼吸 23/min,血压 154/80 mm Hg(1 mm Hg=0.133kPa),神志清楚,急性病容,右侧屈膝卧位.
作者:张儒云;傅志慧;李彩胜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驻京部队干休所居家痴呆照料者负担及心理状况.方法 2009年1月~2009年4月,以驻京部队干休所81例临床诊断痴呆患者和76例非痴呆患者的主要照料者为调查对象,采用照料者负担问卷、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等进行评估,所有数据使用SPSS 13.0分析.结果 调查发现痴呆患者照料者较非痴呆患者照料者的负担更重,负担总分18.91±11.47 VS 8.50±8.56(P<0.001),压力更大,焦虑(20.98%v8 7.98%)、抑郁(23.46%vs 13.16%)情绪更明显,但情况好于普通社区(P<0.0001).结论 痴呆照料者无论在照料负担还是负性情绪方面都不容乐观.部队干休所较好的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医疗服务体系有助于减轻痴呆照料者的负担.
作者:谭纪萍;姬萍;刘佳;王鲁宁;肖顺贞;孙玉梅;张玉兰;马腾宵;刘少妮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一线培美曲塞和培美曲塞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共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每3~4周为1个周期;艾迪50 ml,静脉滴注,共15 d;对照组30例,单药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3~4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RR)分别为45.2%、43.3%,肿瘤控制率(TC,CR)分别为71.0%、66.7%.两组不良反应均可酎受,治疗组耐受性及生存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可从单药一线培美曲塞中获益;培美曲塞联合艾迪注射液可减轻化疗相关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潘士勇;许德兵;史兆荣;王峻 刊期: 2011年第01期
军队离休老干部已普遍进入高龄期和高发病期,一旦有急诊,往往因经费、医疗体系等因为,就地就近到地方医院抢救存在困难[1].本文通过对苏州地区军队所属8个干休所离休老干部2007~2009年患危、重、急病到地方医院救治的人数和医疗费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探索以人均2.8万元经费作经济支撑,疏通老干部患危、重、急病后送难、救治难和特殊医疗难的瓶颈,创建老干部医疗保障新模式.
作者:孔召余;裴波;李存军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驻京部队中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发病及相关治疗情况.方法 随机选择驻京部队5个社区≥50岁男性作为调查对象,分别记录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腹部B超测量前列腺体积和残余尿量、测定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接受治疗情况.结果 符合标准的调查对象共231例,均为男性,年龄50~93(68.1±9.1)岁,所有被调查者IPSS评分9.8±8.0分,前列腺体积平均32.05±17.53 g,Qmax平均13.47±7.02 ml/s,3者分别与年龄有不同的相关性.被调查者中重度下尿路症状患病率为57.6%,前列腺体积>20 g者为74.1%,Qmax<15ml/s者为58.4%,总PSA平均值为2.73±1.24 ng/ml.结论 驻京部队≥50岁男性的下尿路症状、前列腺体积与年龄正相关,Qmax与年龄负相关,以IPSS>7分、前列腺体积>20 g、Qmax<15 ml/s为标准,驻京部队男性前列腺增生患病率为31.6%.
作者:郭刚;洪宝发;杨勇;蔡伟;郝通利;王春杨;张磊;李钢;杜青山 刊期: 201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