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小芹;陆珍凤;时姗姗;周晓军;印洪林
目的:探讨儿童非肾母细胞瘤肾脏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儿童非肾母细胞瘤肾脏肿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囊性肾瘤7例(7/15,46.67%),镜下见大小不等的囊腔内衬单层立方或扁平上皮,囊肿间为纤维组织;横纹肌样瘤4例(4/15,26.67%),镜下见横纹肌样细胞及包涵体;透明细胞肉瘤2例(2/15,13.33%),镜下见卵圆形上皮样或梭形透明细胞呈巢状或条索状排列,可见纤维间质分隔,并伴有特征性的“鸡爪样”小血管;先天性中胚层肾瘤1例(1/15,6.67%),镜下见梭形瘤细胞呈束状排列,其间混有胚胎性肾组织;颗粒性肾细胞癌1例(1/15,6.67%),镜下见胞质内充以嗜酸性颗粒的癌细胞呈巢索状和腺管状排列。结论儿童非肾母细胞瘤肾脏肿瘤所占比例虽小,但术前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困难,病理检查是鉴别诊断非肾母细胞瘤肾脏肿瘤的可靠方法。
作者:周峥珍;陈卫坚;姜楠;刘敏;张丽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本刊编辑部收到作者的投稿后,经初审符合本刊征稿内容者,编辑部将及时发回执,注明稿件编号并通知作者缴纳审稿费;对通过专家审核的稿件,在进行文字和撰写规范编辑加工后,发送“退修意见单”给第一作者;如作者的修回稿符合退修要求,则进入待用状态。我们将根据各期中心内容遴选稿件,选中的论文在编辑排版后用E-mail通知其校对样稿并缴纳版面费。编辑部咨询电话:0551-65161102,投稿邮箱:lcsybl@163. com。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青少年肾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 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 MESTK)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此罕见疾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MESTK(17岁)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综合分析青少年MESTK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患者女性,17岁,临床表现为先天性会阴部液体外溢。镜下见肿瘤呈结节状生长,肿瘤由上皮和间质两种成分构成,腺上皮细胞呈柱状或纤毛柱状;腺体周围间质细胞丰富似卵巢样,远离腺体的梭性细胞呈束状平滑肌样分化。免疫表型:上皮细胞CK7、vimentin阳性,间质细胞SMA、vimentin、ER、PR均阳性,远离腺体的间质细胞desmin阳性。结论 MESTK是一种罕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多见于围绝经期女性,亦可发生于青少年,且与激素使用史无关,需与发生于青少年具有双向分化的肾肿瘤相鉴别。
作者:张素霞;曾郁;刘芳;江虹;朱海龙;李帅;顾盼;易祥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中HE涂片质量是制约其阳性检出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加强涂片制片过程的质控,引用新制片技术(如液基细胞学的推广应用及细胞块的制备),结合分子病理学检测,可显著提高其阳性检出率和分型诊断的准确性,现就各制片技术方法的现状及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虞红珍;吴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miRNA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miRNA的表达调控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有研究提示,在肿瘤细胞中DNA 甲基化异常会引起 miRNA 的表达改变,即DNA甲基化程度的改变将促进或抑制miRNA的表达,从而抑制或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因此,DNA甲基化对miRNA的调控作用已成为肿瘤相关研究领域中的“新大陆”。该文就DNA甲基化调控miRNA的表达并参与人类肿瘤发生、发展的有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顾页;林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病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病理HE制片的要求也精益求精。 Roche Symphony全自动高清晰单独滴染式 HE染色平台对批量HE切片制作具有单独滴染式功能,染色效果拥有稳定性和一致性。通过长时间摸索和总结,现将本科室使用该机器的经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秦巍笈;杨眉;陈昱;唐进;欧运;朱派彧;罗添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肠系膜纤维瘤病( mesenteric fibromatosis, MF)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例MF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肿瘤均位于小肠系膜,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无明显包膜,切面灰白、灰红色,实性,质韧。镜下见肿瘤由增生的梭形纤维母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呈平行状、波浪状或束状交错排列,细胞形态较一致,核分裂象少见,无明显异型性。肿瘤向肠壁肌层及周围脂肪组织呈浸润性生长。免疫表型:肿瘤细胞 vimentin、β-catenin 均阳性, SMA 局灶阳性,而 CK ( AE1/AE3)、desmin、S-100、CD34、CD117、DOG1、S-100和ALK1均阴性。结论 MF是一种罕见的纤维组织增生性病变,具有局部浸润和术后复发的生物学特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征性,易与其他原发胃肠道肿瘤混淆。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及免疫表型。手术切除是治疗MF的主要方法。
作者:高金莉;张明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早期喉癌手术阴性切缘组织中PCNA、COX-2的表达与肿瘤局部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63例经CO2激光手术治疗后的早期喉癌患者标本,对切除的肿瘤组织及切缘组织中PCNA、COX-2表达进行检测,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对其生存及肿瘤复发情况进行观察。结果63例早期喉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CNA、COX-2阳性率分别为73.02%、71.43%;切缘组织中PCNA和COX-2阳性率分别为33.33%、30.16%。肿瘤组织与切缘组织中PCNA、COX-2均阳性的患者分别为41例和13例,阳性率分别为65.08%、20.63%;63例随访病例中,局部复发17例,复发率为26.98%。 PCNA阳性患者复发率为71.43%,COX-2阳性患者复发率为73.68%(P<0.05)。联合检测PCNA和COX-2阳性者复发率明显高于单独阳性者(P<0.05)。结论早期喉癌手术切缘组织中PCNA、COX-2的表达是喉癌患者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志,并可根据检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后续治疗方案,联合检测二者对术后治疗具有更可靠的指导意义。
作者:孙玉满;杨俊泉;曹渤海;张玲;王宝良;吴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大鼠肝癌细胞系L2肝、脾原位接种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发生及侵袭转移情况,筛选理想的L2 HCC肺转移动物模型。方法将20只7周龄雌性BALB/cA裸鼠随机分为2组,应用肝癌细胞系L2分别对2组小鼠进行肝、脾原位接种造模,观察裸鼠存活率,HCC的发生与侵袭转移率以及肿瘤病理学特点。结果肝原位接种组肝成瘤率100%,肿瘤呈结节膨胀性生长,与周围肝组织和腹壁侵袭粘连明显,肺转移率为60%,未见脾转移;脾原位接种组脾成瘤率78%,肝转移率67%,肿瘤亦呈结节膨胀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和腹壁也有侵袭粘连,肺转移率11%,明显低于肝接种组( P<0.05)。镜下肺门淋巴结转移率为33%。结论肝癌细胞系L2肝、脾原位接种均易成瘤且有肺转移发生,其中肝原位接种动物模型更适用于HCC肺转移机制及体内药物干预等实验分析。
作者:刘勇;唐红;罗霞;阮思蓓;张元;唐明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敬请作者严格按照本刊退修通知单中意见作出相应修改并作修改答复,如有不同意见也可写出说明材料并发回。欢迎您修改时参阅并引用本刊相关文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膜血管瘤病( meningioangiomatosis, M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MA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对2例MA进行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结合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观察及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均为青少年男性,以癫痫及头痛为主要症状,CT或MRI检查发现病灶,病变位于额叶及顶叶。镜下见软脑膜上皮细胞或成纤维样细胞沿脑膜血管间隙侵入大脑皮质,围绕血管生长,周围微血管增生及散在钙化灶或砂砾体形成。免疫表型:梭形细胞vimentin阳性,EMA局灶阳性,Ki-67增殖指数<1%,胶质细胞GFAP阳性,神经元NF和Syn阳性。结论 MA是一种较罕见的颅内良性增生性瘤样病变,临床以癫痫及头痛为主要症状,影像学无特异性改变,免疫表型对诊断意义不大,外科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马强;方三高;李艳青;曾英;罗清雅;肖华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高分化肠型胃腺癌是一种具有低度核异型性的少见胃癌变异型,内镜下此型胃癌常表现为一种边界不清的病变,伴轻微凹陷或隆起,无明显黏膜颜色改变,这给胃镜医师在胃镜下诊断高分化肠型胃癌带来不少困难。病理诊断高分化肠型胃癌亦非常具有挑战性,特别是活检标本,常常被误诊为反应性肠上皮化生或不确定为恶性肿瘤。显微镜下见肿瘤性腺体显示为微小的结构异常,如分支或吻合的腺体,常形成如字母W、H、Y、X等形状。由于此型胃癌非常少,约占早期胃癌的1.9%,其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还没有被很好的确立。
作者:陈洁(摘译);刘勇(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NQO1蛋白在结直肠癌( colorectal cancer, CR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92例CRC、44例癌旁组织以及28例结肠不典型增生中NQO1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生物学指标及生存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RC中NQO1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组织(P均<0.01);NQO1表达与CRC分化程度、是否发生转移、浆膜侵犯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均<0.05);生存分析显示,NQO1高表达者无瘤生存率及5年生存期均明显低于低表达者(P均<0.001);与临床分期联合分析显示,无论在早期组还是晚期组,NQO1高表达患者无瘤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均低于低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回归模型分析表明NQO1高表达是CRC预后的独立风险因子(HR:1.398,95%CI:1.011~1.934,P=0.043)。结论检测NQO1蛋白表达对CRC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有望成为CRC生物学标记中的新指标。
作者:马跃;林黎娟;朴俊杰;吕蕙馨;林贞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胃肝样腺癌( 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stomach, HAS)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预后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例HAS进行染色,观察Glypican-3、AFP、Hepatocyte、CEA等表达及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形态学,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 HAS患者平均年龄62岁,其中男性4例(4/5),3例治疗前血清AFP均升高(3/3)。肿瘤由肝样分化区伴或不伴普通腺癌区组成,肝样分化区似典型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肝样分化区Glypican-3、AFP、Hepatocyte呈不同程度阳性,而CEA一般为阴性。5例HAS中伴胃周淋巴结转移者3例、肝转移者2例、卵巢转移者1例。随访6~21个月,其中4例死亡,死亡患者平均生存期12个月。结论 HAS 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胃癌,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与HCC 相似,常有血清AFP 升高,易转移,预后及临床疗效较普通型胃腺癌差,应予以重视。
作者:贾静;陈剑;王华;郑杰;高菲;石雪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Six1是同源盒基因家族中的成员,与胚胎细胞发育和器官分化有关,促进细胞分化前的前体细胞增殖和生存。Cyclin D1、Cyclin A1和c-myc在细胞生长和增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Six1通过这些蛋白可调控细胞周期。文献报道,Six1通过组织、血液系统及阶段依赖等多种方式调节癌细胞启动、增殖和转移,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总结Six1蛋白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Six1有可能成为抑制肿瘤生长的靶点。
作者:金爱花;金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胰腺原发性胃肠外间质瘤( 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E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胰腺原发性EGIST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位于胰尾,15 cm ×14.5 cm ×11.3 cm大小,切面囊实性,包膜完整。镜下见肿瘤由大量成束排列的梭形细胞构成,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少见。免疫表型:CD117、CD34、vimentin、SMA 均(+), S-100、CgA、HMB-45均(-), Ki-67增殖指数<1%。结论原发胰腺EGIST罕见,组织学特征结合免疫表型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作者:丁洪基;姜希宏;徐登科;李安云;刘春燕;王灿;隋中媛;王贵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患者女性,1岁1个月,3个月前洗澡时发现左下腹部无痛性质硬包块,近期包块增大明显,并伴有腹泻,无发热、呕吐。体检:腹部膨隆,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左下腹部触及一6 cm ×6 cm ×3 cm大小包块,位置固定,质硬,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余无异常。 CT检查示中下腹部腹膜后间隙有一巨大肿瘤,97 mm ×87 mm大小,中心部分液化坏死伴钙化,包绕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及双侧输尿管,至双肾轻度积水,推压腹膜后及腹腔结构,考虑为恶性肿瘤,以神经母细胞瘤或生殖细胞瘤可能性大。 CT增强扫描示:腹膜后巨大占位,考虑为恶性肿瘤,以神经母细胞瘤可能性大或生殖细胞瘤,腹膜后被包围。骨髓穿刺术见少量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腹部B超示:腹腔内探及一102 mm ×93 mm ×65 mm大小的不均质低回声,边界尚清,似有包膜。生化检查:β-HCG 0.138 mIU/ml,癌胚抗原CEA 6.50 ng/ml,NSE 24.24 ng/ml。尿多巴胺2990.0μg/24 h,血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正常。术中见中下腹膜后有一4.5 cm ×3.5 cm ×2 cm大小肿块,打开侧腹膜、右侧腹膜后发现肿块与右肾、右侧肾动静脉、右侧输尿管,左侧腹膜后,左侧输尿管,上部囊壁与十二指肠水平段、降结肠肠系膜、肠系膜血管,前壁与空肠及回肠系膜、肠系膜血管,后壁与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及神经纤维融合粘连。
作者:肖学文;张兰凤;李伟松;肖海;范钦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检测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24在140例贲门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腺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40例贲门腺癌中CD24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收集新鲜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各26例,依据不同临床分期、不同分化程度进行分组,分别提取两组中的总RNA进行RT-PCR检测,计算CD24的相对表达量,分析两组间的差异性,进一步分析二者的侵袭性。结果(1)免疫组化检测结果:CD24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 CD24在低分化腺癌中的表达高于中+高分化腺癌(P<0.05)。 CD24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期及神经受侵密切相关( 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有无瘤栓及残端状况无关( P>0.05)。 CD24在两种病理形态学分型中的表达,Lauren分型:弥漫型高于肠型;WHO分型: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黏液腺癌及低黏附型癌之间存在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RT-PCR检测结果:CD24在贲门腺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癌旁组织中微量表达。低分化组相对表达量高于中+高分化组(P<0.05)。 CD24表达与临床分期相关,腺癌中Ⅰ~Ⅳ期CD24 mRNA的相对表达量逐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与免疫表型一致。结论 CD24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是否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提示CD24可能参与贲门腺癌的恶性过程,其表达越高肿瘤分化越差。
作者:陈砚凝;张勐;王小玲;杨会钗;王永军;刘月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 papillary glioneuronal tumor, PGN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3例PGN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中女性2例,男性1例,临床表现为头晕或慢性难治性癫痫,头部MRI检查显示左侧颞叶或右侧顶叶脑实质内囊性占位。镜下可见肿瘤由星形胶质细胞、少突样胶质细胞和神经节细胞及神经节样细胞构成,呈假乳头状排列,乳头中心为玻璃样变性的血管。免疫表型:星形胶质细胞GFAP阳性,少突样胶质细胞Olig-2阳性,神经节细胞Syn、NeuN阳性。结论 PGNT是一种新增的、少见的神经元-胶质混合性肿瘤,绝大多数呈良性经过,属WHOⅠ级,预后良好。熟悉其病理学特征有助于与其他具有乳头状结构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鉴别诊断。
作者:张安莉;李恒;丁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透明细胞肉瘤( clear cell sarcoma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CCS-GI)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对1例CCS-GI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荧光原位杂交(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因“腹痛1周”入院,CT检查示右半结肠肿瘤,肉眼观察结肠黏膜面可见一溃疡型肿块,切面灰白、实性、质嫩,侵及全层。镜下见中等大小的圆形或卵圆形肿瘤细胞呈片状排列,肿瘤细胞间可见散在分布的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肿瘤细胞S-100蛋白弥漫阳性,HMB-45、Melan-A、CD117、CD1a及PCK均阴性。 FISH检测结果示74%的肿瘤细胞存在EWSR1基因易位。结论 CCS-GI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肠道肿瘤,具有独特的组织学、免疫表型、超微结构及遗传学特征,该类肿瘤中的胃肠道透明细胞肉瘤样肿瘤亚型是否为一个独立的病变实体,尚需增加病例量进一步研究,包括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研究。
作者:黄会粉;刘倩;步宏;陈敏;陈卉娇;林英英;张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