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小细胞肺癌中SOX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牛艳清;肖鹏;王云峰

关键词: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SOX2, 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 探讨SOX2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NSCLC及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SOX2的表达.结果 SOX2在NSCLC中的阳性率为73.53%,在肺良性病变组织中无表达;SOX2表达与NSCLC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OX2在NSCLC中高表达,其表达与病理类型有关,而且SOX2的阳性率与NSCLC恶性程度有关.SOX2有望成为NSCLC潜在的治疗靶点及预测预后的生物学标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胃癌中Ezrin、 MMP-14的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 观察Ezrin、MMP-14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例正常胃组织、40例异型增生的胃黏膜组织和198例胃癌组织中Ezrin、MMP-14蛋白的表达.结果 Ezrin、MMP-14在正常胃组织、异型增生胃黏膜组织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依次增高.Ezrin和MMP-14在正常胃组织、异型增生胃黏膜组织和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27.5%、76.3%和10%、32.5%、81.3%,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Ezrin、MMP-14在分化程度低、侵及浆膜层以及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表达均明显高于分化程度高、未侵及浆膜层以及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P<0.01).Ezrin在食管胃连接部的表达高于胃部胃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zrin与MMP-14在胃癌中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Ezrin和MMP-14在胃癌中均高表达,且Ezrin和MMP-14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二者可能起协同作用,共同参与胃癌的侵袭和转移.

    作者:苗杰;许欣;徐国萍;马沛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卵巢黏液性肿瘤和卵巢透明细胞癌中PAX8、Tubulin和Calretinin的表达

    目的 检测输卵管上皮分泌细胞中PAX8、输卵管纤毛细胞中微管蛋白(Tubulin)和间皮组织中Calretinin的表达,探讨卵巢黏液性肿瘤和透明细胞癌的组织来源.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AX8、Tubulin和Calretinin在正常输卵管上皮、正常卵巢上皮、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卵巢黏液性癌和卵巢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输卵管上皮、正常卵巢上皮、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卵巢黏液性癌和卵巢透明细胞癌中PAX8表达的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76.29±2.17)%、0、(7.38±3.25)%、(8.57±3.19)%、(85.00±13.78)%、(86.44±10.82)%;Tubu-lin的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8.07±0.75)%、(3.57±3.56)%、(3.13±2.12)%、(7.14 ±4.13)%、(87.75±3.50)%、(77.22±14.60)%;Calretinin的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0、(8.36±0.75)%、0、0、0、0.结论 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和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细胞来源尚不明确,卵巢黏液性癌可能部分来源于输卵管,而卵巢透明细胞癌则可能主要来源于输卵管上皮.

    作者:孙多祥;徐兵;田园;康永军;周颖;胡卫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鳞状细胞癌中Rb、MCM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易感基因、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s 7,MCM7)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及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PV 6000两步法检测Rb、MCM7在1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90例CIN组织(其中CIN1、CIN2和CIN3各30例)、3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Rb在正常子宫颈、CIN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依次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54.140,P <0.001);MCM7在正常子宫颈、CIN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依次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6.751,P <0.001);Rb与MCM7的表达呈负相关(rs=-0.536,P <0.001).结论 Rb、MCM7表达与CIN病变级别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相关,提示Rb、MCM7可能参与CIN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林海瑞;童丹;宋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膜式细胞采集器在脱落细胞免疫组化染色中的临床应用

    临床上常遇到胸、腹水及心包积液性质难以确定的病例,传统的离心涂片血细胞成分通常较多,涂片较厚,行免疫组化染色后背景着色不易判断真、假阳性,易误诊.目前常用的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不适于胸、腹水及心包积液的细胞提取.本实验室经反复实验比较,使用一次性膜式细胞采集器涂片行免疫组化染色,不仅可提高细胞的分辨率,识别HE常规染色难以区分的癌细胞类型及来源,且其过程简便、快捷、特异性高,增加了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在细胞学诊断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吴家宁;杜芸;王珩;赵银环;吴娟;纪晓坤;张艳;王蕊;王永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透明细胞肉瘤(clear cell sarcoma,C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11例CCS,应用光镜、电镜、免疫组化及FISH技术进行观察分析,同时复习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 11例肿瘤均为单发,肿瘤直径为1.5~6.8 cm,其中>5 cm者3例,<5 cm者8例.肿瘤呈分叶结节状,无明显包膜,切面灰白色.镜检:瘤细胞多角形、梭形,形态相对一致,胞质丰富、嗜酸或透明,偶见黑色素.核空泡状、核仁明显,核分裂少见.瘤组织被纤维间隔分隔成巢状、腺泡状或束状,常见散在花环状的多核巨细胞.免疫表型:S-100蛋白阳性率为100%、HMB-45阳性率为90.9%.FISH检测7例CCS,结果显示大部分细胞红绿信号分离,EWSR1均出现基因易位.1例电镜下见不同发育阶段的黑色素小体和数量不等的胞质内糖原.结论 CCS是一种少见的好发于肌腱腱膜相关的易复发和转移性恶性肿瘤.掌握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维维;崔华娟;石海燕;赖日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硫酸右旋糖苷对人胃癌细胞腹腔种植转移和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人胃癌细胞在裸鼠大网膜上的种植转移情况和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探讨硫酸右旋糖苷(dextran sulfate,DS)对人胃癌细胞腹腔种植转移和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建立动物模型,将108只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在注射胃癌细胞的同时分别注射生理盐水与DS.剖腹观察腹腔种植的癌结节数量,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检测VEGF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癌结节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结果均显示实验组VEGF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 DS可以抑制VEGF的表达并有可能通过抑制其表达降低胃癌的腹腔种植转移.

    作者:王娟;赵雪艳;王红红;徐远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肺母细胞性肿瘤2例

    例1,男性,66岁,因“咳嗽、咳痰1个月”入院,痰中偶有血丝.查体:双肺可闻及散在湿性哕音.CT示右肺下叶背段有一3.6cm×3.2cm×5 cm大小类圆形不均匀软组织密度灶.例2,男性,32岁,体检发现右肺占位性病变.专科检查未见异常.CT示右肺上叶有一2.2 cm ×2.1 cm大小分叶状结节影,界清,CT诊断右肺上叶肿块性质待定,平滑肌瘤?血管瘤?肺癌?病理检查眼观:例1,右下肺叶距支气管断端1 cm处见一直径3 cm肿物,界清,切面灰红色,实性质脆(图1).

    作者:叶长华;王名法;王炳淑;彭万来;罗纯;王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浓度和pH值EDTA脱钙液对下颌骨免疫组化结果的影响

    传统骨组织脱钙常采用酸性液体,但易导致组织结构难以保持完整,影响病理学进一步诊断.骨组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 DTA)作为脱钙液进行脱钙,能使骨组织中的蛋白抗原保持完好,组织细胞结构保持完整清晰.已有大量文献报道肯定了EDTA脱钙液的作用,但对EDTA脱钙液的适宜浓度和pH值报道不一[1,2].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浓度和pH值EDTA脱钙液对下颌骨组织HE形态和免疫组化结果的影响.

    作者:沈溪明;何欣欣;吴东霞;陈耿标;王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胸壁良性脂肪母细胞瘤1例

    患儿男性,9个月,1周前发现左前胸壁有一肿块,约“鸡蛋”大小,平躺后肿块缩小,患儿无哭闹不安等.近几日发现肿块渐增大,平躺时肿块也明显凸起,遂到医院就诊.体检:患儿胸廓无畸形,左前胸壁可见一大小8.0 cm ×5.0 cm×5.0 cm肿块,突出于皮肤表面,质地软,界限清楚,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按压患儿无哭闹不适.B超示:左胸部上方稍高回声区,内有低回声区.临床术前诊断:左前胸壁肿块,性质待查.在全麻下行左胸壁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位于胸大肌后方,有完整包膜,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手术完整切除肿块.

    作者:毛飞;廖谦和;徐丹;段焕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少突胶质细胞瘤中Wnt5a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Wnt5a蛋白在少突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Wnt5a在69例少突胶质细胞瘤组织和28例肿瘤旁脑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少突胶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对43例有随访资料的少突胶质细胞瘤患者Wnt5a进行分析.结果 69例少突胶质细胞瘤中Wnt5a的阳性率为82.6%(57/69),肿瘤周围脑组织中Wnt5a的阳性率为46.2%(13/2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Wnt5a在少突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组织学分级、大小等均无明显关系(P均>0.05);43例有随访资料的病例中,Wnt5a阳性病例的局部复发率(76.5%,26/34)明显高于Wnt5a阴性病例的局部复发率(33.3%,3/9) (P <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Wnt5a蛋白阳性患者中位生存期(45.38个月)低于Wnt5a阴性患者(51.6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nt5a可能在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卜海激;王毛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乙型肝炎肝细胞内HBcAg表达模式与肝组织炎症及血清学指标的关系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内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epatitis B core antigen,HBcAg)表达模式与肝组织炎症分级、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 DNA含量以及ALT、AST酶活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乙型肝炎肝穿刺石蜡包埋组织标本89例,切片后分别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PV 6000法染色,并在光镜下观察、判定肝组织炎症分级和肝细胞内HBcAg的表达模式,同期应用荧光定量PCR法和速率法测定各患者的血清HBV DNA含量和ALT、AST酶活性.结果 (1) HBcAg浆型及浆型优势表达组的肝组织炎症程度高于核型及核型优势表达组(H=19.884,P=0.0002);(2)89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平均值依次为:肝细胞内HBcAg核型表达组为(16.63 ±3.39) IU/ml、核型优势表达组为(14.92±3.85) IU/ml、浆型优势表达组为(12.14 ±3.20) IU/ml和浆型组为(10.91 ±3.64) IU/ml,其中浆型、浆型优势表达组分别与核型、核型优势表达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66,P=0.000 1);(3)肝细胞内HBcAg浆型或浆型优势表达组的血清ALT、AST酶活性高于核型或核型优势表达组(ALT:F=8.73,P=0.000 1;AST:F=4.26,P=0.007 4).结论 肝细胞内HBcAg呈浆型或浆型优势表达的乙型肝炎患者,其肝组织炎症分级和血清ALT、AST酶活性均较高,但血清HBV DNA含量较低.

    作者:张香梅;乐晓华;王敏;苟继周;孙炎;刘赛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SOX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SOX2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NSCLC及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SOX2的表达.结果 SOX2在NSCLC中的阳性率为73.53%,在肺良性病变组织中无表达;SOX2表达与NSCLC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OX2在NSCLC中高表达,其表达与病理类型有关,而且SOX2的阳性率与NSCLC恶性程度有关.SOX2有望成为NSCLC潜在的治疗靶点及预测预后的生物学标记.

    作者:牛艳清;肖鹏;王云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PASM-Masson染色法在肾穿刺活检特殊染色中的应用与体会

    经皮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是当今肾脏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肾脏疾病诊断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主要包括常规HE染色、特殊染色(PAS染色、PASM染色、Masson染色和刚果红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或免疫荧光染色以及电镜检查.其中,特殊染色能直观地显示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血管及特殊蛋白的沉积等.本科室总结20多年5万余例肾穿标本的染色经验,将PASM染色与Masson染色相结合[1],简化步骤并取得优质的染色效果,有效提高临床标本的利用率,节省制片成本及劳动量,有助于临床病理诊断.现将PASM-Masson染色法在肾穿刺标本特殊染色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作者:李敏;姚梅宏;曾玲;郑智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胃癌组织中EGFR和TGF-α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EGFR和TGF-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胃癌标本101例,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20例正常胃黏膜、72例癌旁黏膜及101例胃癌组织中EGFR和TGF-α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EGFR在正常胃黏膜、癌旁黏膜及胃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25.0%、86.1%和56.4%,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F-α在正常胃黏膜、癌旁黏膜及胃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15.0%、73.6%和49.5%,三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GFR和TGF-α在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二者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二者在胃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EG-FR和TGF-α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有关,提示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并与预后有关.

    作者:张小辉;金仁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透明细胞(管状)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透明细胞(管状)乳头状肾细胞癌(clear cell tubulo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CCTPR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观察1例CCTPR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为腰痛.CT增强扫描见不均匀强化肿块,呈“快进快出”表现.镜下见管状腺泡状、乳头状、实性巢状等结构,细胞核形态温和,在管腔或乳头表面单层整齐排列.免疫表型:CK7、CK34βE12均呈阳性;CD10、AMACR、CD117、TTF1均呈阴性.结论 CCT-PRCC是一种新分类的肾肿瘤,生物学行为呈惰性.正确认识该肿瘤,对防止误诊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等其他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晓岚;褚红娟;吴文川;袁利;陈集敏;赵青;万珍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结直肠腺癌、腺瘤、正常黏膜中RUNX3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RUNX3在结直肠正常组织、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RUNX3在结直肠正常黏膜→腺瘤→腺癌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RUNX3在30例癌旁正常组织、60例结直肠腺瘤(37例伴中低度异型增生,23例伴重度异型增生)及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RUNX3在结直肠正常组织、腺瘤伴中低度异型增生、腺瘤伴重度异型增生及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6.67%、72.97%、43.48%、3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 3).RUNX3 mRNA在结直肠正常组织、腺瘤伴中低度异型增生、腺瘤伴重度异型增生及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0.00%、78.38%、43.48%和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8 3).RUNX3表达与结直肠癌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腹腔微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 RUNX3表达与结直肠黏膜癌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结直肠癌诊断及监测的特异性生物学指标,并为结直肠癌的治疗起指导作用.

    作者:薛军;武雪亮;王立坤;屈明;贾光辉;赵秀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大鼠萎缩腮腺中肌上皮细胞增殖状态的观察

    目的 采用免疫组化双染技术观察大鼠腮腺主导管结扎后萎缩腺体内肌上皮细胞(myoepithelial cell,MEC)的增殖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Wistar大鼠建立腮腺主导管结扎动物模型,结扎大鼠右侧腮腺主导管诱导腺体萎缩,HE染色观察正常腮腺及主导管结扎后1、3、5、7、14、21、30、60、90、120、150、180天萎缩性腮腺的组织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定量分析MEC在腮腺萎缩不同时间点的数量、增殖率及分布情况.结果 HE染色示:主导管结扎后,腮腺腺泡细胞出现凋亡消失,大量导管样结构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示:导管结扎后第3天,MEC发生快速增殖,5天时增殖率达到顶峰,随后MEC增殖率降低,30~ 150天时MEC增殖率均维持较低水平,180天时难以观察到增殖的MEC且MEC细胞总数显著减少.结论 结扎腮腺导管诱导腺体萎缩的过程中,MEC在萎缩早期表现出较强的增殖能力,5天时达到顶峰,随后增殖活力下降,30~150天MEC增殖活性均处较低水平,180天时已观察不到增殖的MEC.

    作者:左金华;刘多文;朱玉红;王丽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Chk1和Chk2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Chk1和Chk2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0例口腔正常黏膜组织、29例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组织及4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Chk1和Chk2蛋白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二者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结果 (1) Chk1和Chk2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组织及OSCC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口腔正常黏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Ⅰ+Ⅱ期OSCC组织中Chk1的阳性率明显高于Ⅲ+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hk2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OSCC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hk1在Chk2阳性的OSCC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0% (6/10),在Chk2阴性的OSCC组织中阳性率为20% (6/30),Chk1和Chk2表达呈正相关(r=0.378,P<0.05).结论 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hk1和Chk2表达下调是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早期事件,可能是口腔黏膜上皮发生癌变的重要因素之一;Chk1和Chk2在OSCC 组织中的失表达有可能作为临床评估OSCC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金刚石;蔡扬;周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RNA干扰靶向抑制自噬调控基因Beclin 1对结肠癌细胞株HCT116自噬活性及增殖/凋亡的影响

    目的 应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抑制自噬调控基因Beclin 1的表达,检测Beclin 1表达对mTOR、ULK1、LC3-B的表达以及对HCT116细胞株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设计4条针对Beclin 1基因的干扰RNA表达载体及阴性对照载体分别瞬时转染HCT116细胞.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筛选出1条抑制率高的Beclin 1干扰序列后,瞬时转染HCT116细胞,检测mTOR、ULK1及LC3-B的mRNA及蛋白表达,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1)转染细胞后,BECN1-1245组mRNA及蛋白抑制率高,达80%.(2)RT-PCR结果显示,BECN1-1245组转染细胞48 h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ULK1与LC3-B mRNA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OR在两组中的表达无差异(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与之相同.(3)CCK-8细胞增殖实验显示,BECN1-1245组转染24、48、72 h后,细胞生存率较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4)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BECN1-1245组转染48 h后,与阴性对照组细胞相比,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Beclin 1在HCT116细胞自噬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抑制Beclin 1的表达,可抑制细胞的自噬活性,并能抑制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推测Beclin 1基因可作为结肠癌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吴淑华;何双;胡金龙;温菲菲;孙晨博;田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GPX3表达与消化系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血浆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3,GPX3)是人体抗过氧化物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体清除过氧化氢及脂质过氧化物等活性氧成分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表明,GPX3表达异常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联.因此,GPX3在消化系肿瘤中的表达已成为研究热点,对消化系肿瘤的诊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沈磊;贺远龙;张巍巍;耿长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主管: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