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理组织石蜡切片制作体会及常见问题解析

李慧

关键词:包埋, 切片, 漂片, 注意事项
摘要:病理组织石蜡切片染色是临床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1].石蜡切片不易脱片,染色后可被长期保存,使得石蜡切片同患者病历一样,可被长期封存,对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故被各大医院广泛应用.常规病理切片的制作步骤中有许多注意事项.本文主要从组织固定取材、脱水包埋、切片、漂片等过程,介绍病理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期进一步改善常规病理切片的制作,提高病理切片质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胃转移性乳腺癌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胃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1例胃转移性乳腺癌进行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治疗,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胃黏膜活检:低倍镜下见少量胃黏膜组织,腺体数目减少,固有膜内可见大量大小一致的肿瘤细胞弥漫浸润.高倍镜下见肿瘤细胞单一,细胞异型性明显,胞质丰富,可见胞质管腔内嗜酸性包含物,部分细胞呈印戒状.乳腺穿刺活检:细胞形态与胃黏膜内肿瘤细胞形态一致.免疫表型:肿瘤细胞ER、PR、Mammaglobin、GC DFP-15、CK7和CEA均阳性,E-cadherin、HER-2和CK20均阴性.结论 胃转移性乳腺癌临床及胃镜表现缺乏特异性,与原发性胃癌很难鉴别,尤其是当转移癌显示印戒细胞形态时,免疫表型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治疗以全身治疗为主,术后辅以化疗或内分泌治疗.

    作者:刘玉艳;董丽;齐兴四;吴有添;黄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6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like follicular dendrtic cell sarcoma,IPT-like FD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IPT-like FDCS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表型及EBER原位杂交结果,并追踪患者预后.结果 6例IPT-like FDCS中女性4例,男性2例,年龄40~78岁,平均62.3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4例患者为体检时发现,1例患者有腹胀、消瘦症状,1例患者有腰背部疼痛症状.3例患者肿瘤位于脾脏,2例位于肝脏,1例位于腹膜后.肿瘤直径3.5~14 cm(平均7.8 cm),肿瘤通常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晰.肿瘤组织由圆形、卵圆形及梭形细胞组成,细胞异型性不明显,呈编织状、漩涡状或席纹状排列,其间见多量炎细胞混杂.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CD21/35、vimentin及Clusterin.EBER原位杂交显示瘤细胞散在阳性.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术后随访3~48个月,6例中5例患者无瘤生存,1例患者随访4年后(无复发和转移)失访.结论 IPT-likeFDCS是一种好发于女性的少见低度恶性肿瘤,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脾脏和肝脏,与EB病毒感染有关,其生物学行为相对惰性,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佳治疗方式.

    作者:向春香;王建军;吴楠;余波;夏春;何燕;马捷;石群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源于神经鞘瘤的上皮样血管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观察源于神经鞘瘤的血管肉瘤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与神经源性肿瘤相关的血管肉瘤组织学特征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源于神经鞘瘤上皮样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右上臂有一无痛性肿块.肿块呈结节样,切面呈囊实性,肿瘤形态呈多形性,可见梭形细胞区域,部分区域细胞丰富,二者截然分界,细胞丰富区见由不规则血管构成的疏松区,并见上皮样细胞成片分布或呈靶环样排列,核分裂象易见.梭形细胞表达S-100蛋白,丰富区域S-100蛋白表达缺失,但表达GFAP,富于血管的肿瘤细胞表达CD34、CD31、FⅧRAg,上皮样细胞表达广谱CK.患者术后接受放疗,随访34个月,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源于神经鞘瘤的血管肉瘤极为少见,恶性程度高.肿瘤直径(>5cm)、细胞核分裂计数、手术切缘阳性以及伴有I型神经纤维瘸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均为其预后不良因素.

    作者:韩扬;王军臣;符雪莲;华燕菲;史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恶变为血管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mature ovarian cystic terotoma,MOCT)恶变为血管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1例MOCT恶变为血管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31岁,临床无明显症状,B超发现腹部肿块,并在2年后由囊性转变为囊实性.镜下肿瘤由梭形及上皮样细胞构成,瘤细胞排列成实性片状、束状,或形成微囊状、裂隙状、网状及扩张的囊腔样结构,部分腔隙中含红细胞.免疫表型:瘤细胞CD31、CD34广泛强阳性,vimentin呈阳性,CK、desmin、S-100均阴性.结论 来源于MOCT的血管肉瘤极为罕见,临床预后差.对较为年轻的MOCT患者,应及早进行手术切除以防恶变的发生.

    作者:王芳;蔡敏;姜旭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79例毛细胞肿瘤的组织学分类及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观察中间型毛细胞黏液样肿瘤(intermediate pilomyxoid tumor,IPMT)、毛细胞黏液样星形细胞瘤(pilomyxoid astrocytoma,PMA)和毛细胞星形细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P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毛细胞肿瘤,按照WHO(2007)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重新诊断,结合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7例为典型PA,1例为典型PMA,11例为IPMT.男性患者均多于女性,IPMT患者平均年龄大于PMA,明显小于PA,三者病变部位相似.镜检:PMA由形态单一的双极梭形细胞以血管为中心生长,间质内见大量黏液,未见Rosenthal纤维或嗜酸性颗粒小体;PA均可见Rosenthal纤维和嗜酸性颗粒小体;IPMT则具有PMA的大量黏液,形态单一的双极小肿瘤细胞且呈假菊形团样生长,具有PA的Rosenthal纤维和嗜酸性颗粒小体特征,可见多量微囊.三者均可复发.结论 IPMT确实存在且数量不少,PA、PMA和IPMT在组织学上有联系.

    作者:马小梅;余宏宇;刘惠敏;夏春燕;黄佳;何金;杨慧玲;刘胜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进展期乳腺癌原发灶与转移灶中HER-2/neu基因状态稳定性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进展期乳腺癌原发灶与转移灶中HER-2/neu基因状态的稳定性,指导临床检测标本的选择.方法 筛选52例同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数≥5个的女性浸润性乳腺癌病例,取存档蜡块原发灶5个位点及全部淋巴结转移位点制备组织芯片.采用双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ER-2/neu基因状态,分析各位点间HER-2/neu基因状态的异同.结果 HER-2/neu基因扩增病例占所检病例的44.2%.HER-2/neu基因状态在原发灶与转移灶间高度一致(κ=0.840,P<0.001).92.3%(48/52)病例的乳腺癌位点HER-2/neu基因状态均一致,呈高度均质稳定状态.7.7%(4/52)病例存在位点间HER-2/neu基因状态不同,显示异质性.结论 大部分进展期乳腺癌原发灶或同期淋巴结转移灶均可作为HER-2/neu基因检测材料,部分乳腺癌需在原发灶和转移灶多点取样才能全面反映HER-2/neu基因状态.

    作者:沈增丽;侯传玲;蒋雄玲;孙丽萍;张振华;孙爱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33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GLM,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3例患者均为女性,大部分有哺乳史,均以单侧乳房肿块就诊,可伴疼痛、红肿和腋下淋巴结肿大.21例肿块位于左侧乳房,12例位于右侧.肿块直径3.0~ 10.0 cm,平均5.0 cm,质地韧.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预后好,术后无复发.结论 GLM是一种少见的局限于乳腺小叶的肉芽肿性病变,临床和病理医师应予以重视,避免误诊、误治.

    作者:廖谦和;安慧敏;郭德超;张立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性树胶佳封片浓度探讨

    在常规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中,若切片中气泡过多可直接影响切片的观察,甚至干扰病理诊断,给诊断带来困难.因此,作者对中性树胶与二甲苯的浓度和比例进行探讨,以期能找到减少切片中气泡的佳中性树胶封片浓度.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上海标本模型厂生产的中性树胶100 g,莱阳康德化工公司生产的二甲苯500 ml,奥美拉唑钠20 mg临床静脉滴注用过的注射小瓶12个.1.2 方法 将注射用小瓶洗净、晾干,分别编为1~12号,每瓶内加入5 ml中性树胶.第1瓶加入0.2ml二甲苯,第2~12瓶每瓶依次增加0.1 ml二甲苯,至第12瓶内注入1.3ml二甲苯.将配好的中性树胶充分搅动,搁置一天后使用.

    作者:王灿;王贵珍;隋中媛;刘春燕;丁洪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散发性肾脏血管母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散发性肾脏血管母细胞瘤(haemangioblastoma,HB)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1例肾脏HB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HB由肿瘤性间质细胞和丰富的毛细血管构成,间质细胞卵圆形或多角形,胞质丰富、空泡状,核圆形、卵圆形,呈透明细胞形态,部分间质细胞胞质内见脂质空泡,核分裂象罕见.免疫表型:间质细胞viment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Inhibin-α、S-100蛋白均阳性,CK-pan呈灶阳性,Ki-67增殖指数约1%,CD34、FⅧRAg、CD31、HMB-45、Syn、CD56、CgA、NSE、desmin、EMA、D2-40均阴性.结论 HB是一种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罕见于肾脏,易误诊,对其识别非常重要,可以避免临床过度治疗.

    作者:康锶鹏;姚丽青;郑智勇;齐兴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 探讨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9例PSTT的临床、超声、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结合随访资料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9例PSTT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2~ 38岁.临床均表现为妊娠2~6个月阴道不规则流血,尿妊娠试验阳性,8例子宫增大;7例行子宫全切,2例仅行肿瘤消融术+化疗.光镜下瘤细胞主要为中间型滋养细胞,可见单核和多核两种形态.两种细胞分布无规律,有明显嗜血管倾向,但血管结构仍存在.肿瘤浸润平滑肌生长,间质中有广泛的纤维蛋白样物质沉积.广谱CK和hPL弥漫性阳性(9/9),β-hCG散在阳性(9/9),inhibin-α (4/9)、PLAP(2/9)部分阳性,vimentin、p63均呈阴性,Ki-67增殖指数10%~40%.随访3个月~10年,3例失访,6例未发现复发及死亡.结论 PSTT是一种极少见的滋养细胞肿瘤,综合临床检查、形态学特征并结合免疫表型,有助于PSTT的诊断及与其它滋养细胞疾病的鉴别,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江宇;李荔;陈文静;李嘉蔚;杜维;冯晓冬;郜红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卵巢原发性小细胞癌(肺型)1例

    患者66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伴下腹痛1个月余入院.患者已自然绝经11年,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不规则少量流血,暗红色,无阴道排液等症状.B超示子宫内膜5mm,回声不均匀,子宫肌瘤,子宫左后方见一混合回声,150mm×92 mm×90 mm大小,边界尚清楚,形态尚规则,伴腹水.4年半前行右侧卵巢肿瘤切除术,肿块15 cm×12 cm×10 cm大小,囊内壁大部分光滑,散在直径0.1~0.8 cm乳头状突起10余个,术后病理示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

    作者:项伟;姚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荧光原位杂交诊断胸水直接涂片EML4/ALK融合基因1例

    患者女性,76岁,左侧肺癌病灶靶向放疗后,出现大量胸水.将送检胸水用一次性病变细胞采集器(B型)(北京金木信诚公司)富集细胞后,将膜片细胞富集面置于防脱载玻片上,来回拖动几次,使膜上细胞转移至载玻片上(图1、2),固定,HE染色,镜下观察.一次性病变细胞采集器(B型)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PET滤膜,孔径8~12 μm,可有效滤过淋巴细胞,大量采集体液中的肿瘤细胞或预检细胞,可避免淋巴细胞的干扰,降低漏诊率,提高诊断阳性率.

    作者:纪晓坤;王珩;张艳;赵银环;吴家宁;王蕊;吴娟;杜芸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卵巢浆液性肿瘤中Pax8和Tubulin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Pax8和Tubulin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8例正常卵巢组织、38例卵巢良性浆液性囊腺瘤、34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和38例卵巢浆液性癌中Pax8、Tubulin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正常卵巢上皮中Pax8、Tubulin均呈阴性,卵巢良性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浆液性肿瘤、浆液性癌中Pax8、Tubulin阳性率分别为78.9%和78.9%、100%和100%、94.7%和89.5%,Pax8在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及浆液性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良性浆液性囊腺瘤组织(P<0.05),Tubulin在3种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存在表达部位的改变;Pax8表达与卵巢浆液性癌患者年龄、FIGO分期、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Tubulin表达与浆液性癌病理学分级有关(P<0.05),Pax8、Tubulin的免疫组化评分比值大小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Pax8可能作为卵巢浆液性癌的标志分子,并为其临床靶向分子治疗提供实验依据;综合分析Pax8、Tubulin及二者免疫组化评分比值,对评估卵巢浆液性癌患者的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具有参考意义.

    作者:徐兵;孙多祥;康永军;田园;周颖;冯定庆;王志华;陈珂;胡卫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丘脑生殖细胞肿瘤1例

    患者,男童,14岁,因头痛伴视物模糊9天入院.9天前患者无诱因感头顶部闷痛,视物模糊,至当地医院就诊(具体用药不详),头痛稍好转.2天前头痛剧烈,呈进行性加重,渐感恶心、呕吐,干呕为主,嗜睡,精神差.当地医院颅脑CT检查提示“右侧丘脑占位“.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运动检查:双上肢体肌力正常,双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不高;感觉检查:痛觉、震动觉、位置觉及实体觉均正常.病理反射检查:阴性.

    作者:郝华;徐芬;刘繁荣;李里香;汪庆余;邬黎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卵巢浆液性腺癌中Wnt信号通路成分β-catenin、c-myc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Wnt信号通路成分β-catenin、c-myc在卵巢浆液性腺癌(ovarian serous adenocarcinoma,OSA)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FIGO分期、病理分级、复发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60例OSA中β-catenin、c-myc的表达,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1)FIGO分期:β-catenin在Ⅲ+Ⅳ组中的表达高于Ⅰ+Ⅱ组(P =0.003);c-myc表达与FIGO分期无关(P=0.069).(2)病理分级:β-catenin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无关(P =0.817);c-myc在高级别组中的表达高于低级别组(P=0.016).(3)复发:β-catenin、c-myc表达与患者复发均无关(P =0.349,P=0.171).(4)预后分析:β-catenin、c-myc阳性组患者的生存率均低于阴性组(P=0.032,P=0.035).结论 Wnt信号通路成分β-catenin、c-myc可能在OSA的发生、发展及患者的不良预后中发挥作用,检测其表达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戴颖青;管群;刘琦;王建军;余波;王建东;石群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子宫颈癌组织中AEG-1表达与微血管生成的关系

    目的 观察AEG-1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微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40例子宫颈癌、10例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AEG-1、NF-κB p65、VEGF蛋白的表达,采用Image-Pro 6.0软件检测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mean density,MD).采用肿瘤微血管内皮标志物(CD34)结合Weinner计数法检测子宫颈癌组织新生的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结果 子宫颈癌组织中AEG-1呈高表达,其与子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和脉管浸润密切相关(P<0.05),与子宫颈癌的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宫旁浸润及患者年龄无关.AEG-1表达与NF-κB p65、VEGF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AEG-1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MVD呈正相关,其可能促进子宫颈癌的微血管生成.

    作者:宋恩霖;王茂梅;熊秀娟;朱静;俞薇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天狼猩红染色法在慢性鼻窦炎组织重塑研究中的应用

    天狼猩红染色法是胶原纤维的染色方法之一,具有特异性强,染色持久、稳定,颜色鲜艳,方法简便,并可在同一张切片中同时显示出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等优点,可作为显示和观察组织中胶原纤维的分布情况,判断组织的修复情况和纤维化程度的理想方法.本实验室在对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组织重塑情况的研究中,应用天狼猩红染色法对CRS组织进行胶原纤维的染色,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免疫组化和天狼猩红双重染色方法,同时显示胶原纤维和某些抗原成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染色效果.通过不断的实验经验累积,对影响其染色强度及效果的因素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颖;范尔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HER-2和EGFR的表达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目的 检测HER-2和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并探讨二者对预后的意义,分析二者与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44例鳞癌、36例腺癌以及10例癌旁组织,应用全自动免疫组化仪检测HER-2和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 HER-2和EGFR蛋白在鳞癌及腺癌中的表达远高于癌旁组织,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5);EGFR蛋白在鳞癌中的阳性率较高,但在鳞癌和腺癌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ER-2蛋白在鳞癌中的阳性率显著低于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GFR与HER-2蛋白的过表达率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有一定关系.男性EGFR蛋白过表达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男性HER-2蛋白表达率低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患者的EGFR与HER-2蛋白过表达率都明显高于>60岁患者(P<0.01).结论 EGFR与HER-2是NSCLC患者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HER-2过度表达作为患者预后的指标.

    作者:杨荣;武振华;王玉玲;何欣;康雅琼;尚立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环保型GS试剂在特殊染色中的使用

    现代病理学中免疫组化、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由于这些技术需要较高的实验条件和昂贵的试剂而难以普及.特殊染色技术以其操作简单、检测快速和成本低廉等优势,在临床病理学诊断中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病理实验室的环保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甲醛、二甲苯严重影响环境和健康,寻求一种无刺激性气味、无毒无害的替代品已成为病理工作者的迫切愿望.新型环保试剂在常规HE染色中已有出色表现[1,2],本科室在特殊染色中使用新型环保试剂也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信芳杰;管静静;邵世宏;赵涵;计晓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STING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干扰素刺激基因(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收集25例OSCC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提取组织内mRNA,采用SYBR Green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组织中STING、TBK-1和IRF-3的表达,并分析正常角朊细胞系和OSCC细胞系中IRF-3的表达.结果 OSCC组织内STING的表达与对应癌旁组织相比显著下降(P =0.014 1);OSCC组织内STING下游基因TBK-1的表达与对应癌旁组织相比显著下降(P =0.030 6);OSCC组织内IRF-3的表达与对应癌旁组织相比显著下降(P=0.0313);OSCC细胞系HSC-3与正常细胞系HaCaT细胞系相比,IRF-3 mRNA表达显著降低(P =0.009 3).结论 STING及其下游基因在OSCC癌灶组织内低表达,下调的STING-TBK-1-IRF-3通路可能与癌症进程有关.

    作者:陈盛;泥艳红;丁亮;黄晓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主管: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