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培养联合血清PCT、CRP、LPS水平检测在肾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毕大磊;许长宝;樊长晖

关键词:尿培养,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脂肪酶, 尿道感染
摘要:目的 探讨尿培养联合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脂肪酶(LPS)水平检测在肾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4例肾结石患者均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根据术后尿道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21例)和未感染组(83例);检测血清PCT、CRP、LPS水平,并行尿细菌培养;对比尿培养联合血清PCT、CRP、LPS水平与单独诊断尿道感染结果.结果 感染组血清PCT、CRP、LPS水平、尿培养阳性率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尿培养、血清PCT、CRP、LPS水平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单一诊断(P<0.05).结论 血清PCT、CRP、LPS及尿培养均可作为尿道感染诊断指标,但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氟中毒儿童患者的氟斑牙发病与营养素摄入间相关性研究

    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一定地区环境中氟元素含量过高,生活在该地区的居民经饮水、食物和空气等途径长期摄入过量氟而引起的氟骨症和氟斑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1-3].氟斑牙是地方性氟中毒中影响儿童健康初始和突出的病症.各地氟中毒病情调查结果显示,高氟水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50% ~ 70% [4-5].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氟中毒氟斑牙病儿童患者的氟斑牙发病与营养素摄入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作者:孙家平;骆琦;肖文芝;李双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沙棘多糖预防饮水型氟中毒肝损伤机制研究

    目的 建立慢性饮水型氟中毒动物模型,同时给予不同浓度的沙棘多糖溶液,观察沙棘多糖对氟中毒大鼠肝脏氧化损伤及GSH-Px的基因表达情况.方法 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染氟组、高、中、低沙棘多糖和染氟联合作用组,造模成功后,给药8周后麻醉处死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检测大鼠肝脏功能、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肝功能和ELASE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LT、AST、MDA、NO升高(P<0.05),说明氟中毒模型组大鼠肝功能受到损伤.与模型组比较,沙棘多糖给药组血清ALT、AST、MDA、NO下降(P<0.05).RT-PCR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中GSH-Px、SOD mRNA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模型组比较,沙棘多糖组GSH-Px、SOD mRNA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沙棘多糖可以降低氟中毒所致肝脏氧化应激反应,对肝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景书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地方性氟中毒心脏损害的机理研究

    氟是动物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一种微量元素,氟具有着多种生理功能,但是氟元素的过量摄入对机体各组织器官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1,2].心脏作为机体重要的循环器官之一,同时也是氟中毒的重要靶器官[3],本研究建立慢性氟中毒模型大鼠,旨在模拟地方性氟中毒患者,探讨地方性氟中毒心脏损害的机理.

    作者:刘子梦;刘林;谢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输注麻醉用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微创手术效果比较

    靶控输注麻醉技术是一种个体化的给药一种新型的麻醉技术,相对于人工调控的技术可以根据患者在术中的需要定时定量输注,这一麻醉技术行术中麻醉有较多的优势,布氏杆菌性脊柱是布氏杆菌侵犯人体脊柱造成的病变[1-2],该手术通常在C臂X光机下进行,创伤小,手术时间的短,适合两种麻醉技术开展.本观察主要对比靶控输注麻醉技术以及人工调控输注麻醉技术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微创术中应用.

    作者:田舜;刘玉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复元活血汤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疗效及对IL-8、TNF-α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复元活血汤联合坦索罗辛方案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CP)对患者前列腺液TNF-α、IL-8产生的影响及总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180例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进入我院治疗气滞血瘀型CP患者,分为对照组(坦索罗辛治疗,n=90)、研究组(坦索罗辛+复元活血汤治疗,n=90),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NIH-CPSI积分及各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6.692,t=25.887,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2.22%(x2 =9.282,P<0.05).结论 坦索罗辛、复元活血汤中西医结合方案应用于气滞血瘀型CP治疗,可降低患者前列腺液中TNF-α、IL-8水平,使其临床症状得到更大程度改善,总疗效更理想.

    作者:申军;常青;吴栖岸;刘红勤;葛平玉;何金军;孟永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滋肾止带汤联合保妇康栓对肝肾阴虚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阴道清洁度及pH值的影响

    目的 探讨滋肾止带汤联合保妇康栓对肝肾阴虚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阴道清洁度及pH值的影响.方法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1例肝肾阴虚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46例予以滋肾止带汤+保妇康栓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保妇康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阴道清洁度、pH值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83%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道pH值及阴道清洁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2.17%低于对照组17.78% (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8.70%与对照组6.67%无差异(P>0.05)).结论 滋肾止带汤联合保妇康栓治疗肝肾阴虚型老年性阴道炎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阴道清洁度,降低pH值,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王宪;刘桂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后的心理及生活质量状况及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后的心理及生活质量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及生活质量状况.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相关知识总掌握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10%.两组患者干预后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及生活质量状况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81%,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的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率高,心理和生活质量状况改善显著,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杨芳;李梅;段红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急性心肌梗死伴氟中毒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种冠状动脉的血管缺血病变,动脉血流明显减少或者中断,出现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续的缺血缺氧,导致急性心肌梗死[1].心绞痛为其短暂的缺血症状表现,该病如果不能及时确诊和治疗,预后差,会威胁患者的生命.所以,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2].氟中毒伴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超声心动图对该类疾病的检查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伴氟中毒患者中诊断效果分析.

    作者:秦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双能量非线性融合技术在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评估双能量CT非线性融合技术(non-linear blending,NLB)在显示甲状腺结节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间进入我院就医的可疑甲状腺病变患者84例,并进行双能量CT平扫和增强扫描.先通过调整Blending Center(λ)和Blending Width(ω)值,分为NLB1(λ=80 HU,ω=500 HU),NLB2(λ=80 HU,ω=250 HU)和NBL3(λ=160 HU,ω=250 HU)3组,评出佳NLB参数.再比较80 kV(A组)140 kV(B组)、线性融合0.5 LB(C组)及NLB(D组)4组图像的数据,包括SD、CT胸锁乳突肌、△HU、SNR.主观分析研究各组图像质量.结果 NLB2与NBL1在SD、CT胸锁乳突肌、△HU、SNR方面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和NLB3组图像的测量数据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NLB1各项数据明显优于NLB3.D组图像SD值明显低于A、B组(P<0.05),但和C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D组图像CT胸锁乳突肌显著优于B、C两组(P<0.05),但和A组间CT胸锁乳突肌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D组图像△HU明显高于B、C两组(P<0.05),但与A组间△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和其他3组的两两比较,SNR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主观评分值分别为(2.13±0.35)、(3.12±0.71)、(3.53±0.52)和(3.89±0.42),D组图像的主观评分显著胜于其他三组.D组图像质量优.结论 NLB技术明显提高图像质量,在甲状腺结节的定性诊断上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付洁;张春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平川区2013~2016年人间布鲁杆菌病流行特征分析

    布鲁杆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俗称“懒汉病”、“蔫巴病”)是由布鲁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该病遍及世界各地,以中东、西亚和南美洲多[1],我国主要在内蒙及西北牧区流行[2-4].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成立于1985年,起初是一个以煤炭、电力、陶瓷为支柱产业的工业区,总面积2106平方千米,辖4乡3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约20万人,城市和农村人口各半.近些年随着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农村牲畜养殖户数量不断增加,截止2016年底形成规模养殖户为2 588户,其中规模养羊户为1663户;平川区羊存栏数73 150只,牛存栏数2 272头,年出栏羊54 512只,牛出栏655只,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牛羊存栏数的增加,牲畜及人群布鲁杆菌病的范围也逐步扩大.为掌握我区布病发病基本情况,为今后我区防治布病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近四年我区布病疫情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李晓霞;吴丽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麻醉方案对慢性砷中毒胆囊管结石手术患者的效果及肝功能指标水平的影响

    我国时地方性慢性砷中毒发病率较高的国家,由于水质的污染在我国北方多个省份均出现了大面积的饮水性砷中毒的发病,近几年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在我国砷中毒的发病率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对广大人群的危害性增加.而砷中毒的出现会导致患者全身出现一系列的器官受损的症状,包括对骨骼、肝脏、肾脏的损伤[1,2].本研究以慢性砷中毒胆囊管结石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麻醉方案,以观察其麻醉效果和对术后肝功能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鸿年;司马靓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燃煤型软化型大鼠氟骨症骨代谢因子变化的探索

    目的 以氟病区煤烘玉米为主要饲料,复制燃煤型软化型氟骨症大鼠模型,通过对燃煤型软化型氟骨症大鼠血清骨代谢相关因子的研究,探讨氟骨症的发病机理.方法 210只断乳2周的SD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按体重均衡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低氟剂量组,中氟铝组,高氟铝组,高铝组,高氟组,高氟营养不良组,共7组,每组30只,组内雌雄各半.正常对照组食用正常饲料,其它组均食用不同配方饲料,复制燃煤型软化型氟骨症大鼠模型.2.大鼠骨骼病理学检测采用Goldner's Massion trichrome(三色法)染色、荧光观察与HE染色、光镜观察.3.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燃煤型软化型大鼠血清中BGP、CT、PHT、IGF-1浓度的变化.结果 1.复制燃煤型软化型氟骨症大鼠,经骨骼病理学检测,高氟铝组及高氟营养不良组呈骨软化型.2.染毒90 d时,高氟铝组和高氟营养不良组发生了骨软化,其血清BGP、PTH显著升高;高氟营养不良组血清CT比对照组升高,提示OC活性出现被抑制的倾向,抑制骨吸收作用;高氟铝和高氟营养不良组大鼠血清IGF-1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在营养不良和(或)干预铝的情况下,生长情况出现被抑制的现象.染毒165 d,高氟铝组和高氟营养不良组大鼠血清BGP、血清PTH、血清CT、血清OPG含量升高不显著;大鼠的血清IGF-1,继续保持低水平.结论 燃煤型软化型氟骨症大鼠,骨代谢相关因子的影响作用并非引起单一因素的变化,而是多种因子的异常波动,它们之间还可能互相影响,尤其是软化型氟骨症大鼠的血清BGP和PTH的变化更明显.

    作者:王丽华;秦祥慧;喻茂娟;冯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肝吸虫感染的胆道梗阻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用于治疗肝吸虫感染所导致的胆道梗阻患者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52例胆道梗阻患者,根据是否同时患有肝吸虫感染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用ERCP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术后结果及血白细胞(WBC)、血清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胺转肽酶(GGTP)、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生化指标来评价其有效性,并根据ERCP治疗后的并发症如胆道感染、轻症胰腺炎、术后出血的发生率来评价ERCP的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均成功完成手术并且在术后,症状明显改善;两组的手术有效率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WBC、TBIL、ALP、GGTP、ALT等生化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是治疗肝吸虫感染导致的胆道梗阻的有效且安全的手段.

    作者:吴长亮;唐星火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保灵孕宝营养液对大鼠毒性、营养性贫血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究保灵孕宝营养液对大鼠毒性、营养性贫血的相关研究.方法 采用灌胃保灵孕宝营养液的方法,观察大鼠中毒现象和死亡情况.同时构建营养性贫血大鼠模型,灌胃1.7、3.3、10.0 ml/kg剂量的保灵孕宝营养液,观察大鼠体重变化、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实验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对照组灌服双蒸水.结果 灌胃保灵孕宝营养液的大鼠生长状态良好,无中毒和死亡现象.低、中、高剂量的保灵孕宝营养液均可提高大鼠体重、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缓解营养性贫血作用无浓度依赖性.结论 保灵孕宝营养液能改善营养性贫血.

    作者:孙开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甲状腺结节超声特点及其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超声特征在鉴别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18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超声特点,并以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作为因变量,以超声特点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经两独立样本比较的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甲状腺结节的恶性呈负相关,结节边界、侵犯包膜、纵横比、形态以及低回声、微钙化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正相关性.结论 甲状腺结节明显的低回声,不规则的边缘,微钙化和后方回声衰减可作为甲状腺结节恶性变的潜在预测因子,超声特点对鉴别诊断良恶性结节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宋喜亮;魏海东;郑磊;吴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西藏大骨节病病区骨病患者临床表现特殊性的影像学分析

    目的 比较西藏大骨节病患者与氟中毒患者的X线影像学改变特征,分析西藏大骨节病临床表现特殊性的原因,提出病因假设.方法 对大骨节病患者与氟中毒患者拍X线片,拍片部位为手、前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足.结果 西藏大骨节病患者具有氟中毒样的X线影像学改变.结论 西藏大骨节病患者临床表现与内地患者迥异,“真菌毒素和氟元素的联合作用,加上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可能是造成这种特殊性的原因.该病因假设的提出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作者:李群伟;龚弘强;赵生成;郭敏;张元宇;魏亚男;安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频彩超下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对术后瘢痕长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研究高频彩超下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对术后瘢痕长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乳腺良性肿块患者146例随机分组,各73例.对照组以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以高频彩超引导下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乳腺外形优良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用时、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术后瘢痕长度小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乳腺外形优良率、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切口感染、局部血肿、乳房畸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频彩超下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用于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用时与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瘢痕长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耿金秀;刘新梅;王绪麟;李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MRI诊断神经根沉降征与椎管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通过MRI诊断神经根沉降征(NRSS)与椎管狭窄之间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8年~2017年8月进入我院诊疗的153例腰腿痛病人,将213个狭窄节段分为NRSS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两组病人的大CSAD、小PAD以及小CSA等数据间有无统计学差异.再把观察对象分成LSS组与LBP组,每组65例,统计比较NRSS阳性率.结果 NRSS阳性组小椎管PAD为(11.94±2.08) mm2,阴性组为(11.16±2.00) mm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阳性组大硬膜囊CSAD为(37.03±13.58) mm2,阴性组为(18.58±7.71) mm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阳性组小硬膜囊CSA为(46.98±12.20) mm2,阴性组为(45.25 ± 14.55) mm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SS组狭窄节段的小CSA多见于L4/5 (43.0%),而LBP组各节段分布无明显差异.LSS组65例病例观察到阳性NRSS (93.8%),而LBP组无阳性NRSS (0).结论 阳性NRSS广泛存在于NLSS病例中,通过MRI诊断NRSS,有助于辅助临床医生更好的诊疗.

    作者:姜树伟;张东坡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Th17细胞变化特征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7表达研究

    目的 通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Th17细胞变化特征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7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并对其与DAS28评分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初步探讨它们在RA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为RA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RA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血清中Th17细胞水平,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IL-17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DAS28评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各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清中的Th17水平和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Th17水平与DAS28评分呈明显正相关,IL-17水平与DAS28评分亦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Th17细胞及其分泌的主要细胞因子IL-17在RA的慢性炎症及随后的关节损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Th17细胞水平及IL-17表达水平与疾病的严重性密切相关,对疾病进展的预测和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王玉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炎症因子、PCT、免疫球蛋白及氧化应激指标检测临床意义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疾病所致的一种传染病,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1-3].本研究旨在分析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炎症因子、PCT、免疫球蛋白及氧化应激指标检测临床意义,提供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周国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吉林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