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氟中毒儿童患者的氟斑牙发病与营养素摄入间相关性研究

孙家平;骆琦;肖文芝;李双勤

关键词:
摘要: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一定地区环境中氟元素含量过高,生活在该地区的居民经饮水、食物和空气等途径长期摄入过量氟而引起的氟骨症和氟斑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1-3].氟斑牙是地方性氟中毒中影响儿童健康初始和突出的病症.各地氟中毒病情调查结果显示,高氟水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50% ~ 70% [4-5].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氟中毒氟斑牙病儿童患者的氟斑牙发病与营养素摄入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疗效.方法 94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实施针灸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肢体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49%高于对照组70.21%(P<0.05);治疗后观察组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肢体功能.

    作者:赵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肝吸虫感染的胆道梗阻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用于治疗肝吸虫感染所导致的胆道梗阻患者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52例胆道梗阻患者,根据是否同时患有肝吸虫感染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用ERCP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术后结果及血白细胞(WBC)、血清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胺转肽酶(GGTP)、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生化指标来评价其有效性,并根据ERCP治疗后的并发症如胆道感染、轻症胰腺炎、术后出血的发生率来评价ERCP的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均成功完成手术并且在术后,症状明显改善;两组的手术有效率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WBC、TBIL、ALP、GGTP、ALT等生化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是治疗肝吸虫感染导致的胆道梗阻的有效且安全的手段.

    作者:吴长亮;唐星火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甲状腺癌患者136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30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分析两组术前外周血 NLR,并比较甲状腺癌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NLR.结果 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NLR高于良性结节组,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NLR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 术前外周血NLR对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对甲状腺癌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微;于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氟砷暴露致家兔主动脉损伤及系统性炎症反应

    目的 探讨砷氟单独及联合暴露对家兔动脉组织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2只新西兰白兔,分为4组,分别给予ddH20,50 mg/L氟化钠和(或)13 mg/L三氧化二砷6个月建立中毒模型.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进行动脉组织病理学分析;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炎症标志物MCP-1和IL-6水平.结果 加氟组骨氟浓度显著升高;加砷组血砷、肝脏砷及心脏砷浓度显著升高;联合暴露组同时表现为氟中毒及砷中毒.主动脉病理学结果显示加氟组可见中层弹性膜排列不整齐,疏松;加砷组可见内膜层增厚,内皮下间隙增宽,中层弹性膜排列紊乱、不规则;联合组可见内膜显著增厚,细胞外基质增多,中层弹性膜排列紊乱.氟砷单独及联合暴露组血清MCP-1和IL-6水平升高.结论 氟砷单独及联合染毒可引起家兔不同程度的动脉损伤,系统性炎症在氟砷血管毒性的发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马艳琴;马振华;尹淑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尿培养联合血清PCT、CRP、LPS水平检测在肾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尿培养联合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脂肪酶(LPS)水平检测在肾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4例肾结石患者均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根据术后尿道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21例)和未感染组(83例);检测血清PCT、CRP、LPS水平,并行尿细菌培养;对比尿培养联合血清PCT、CRP、LPS水平与单独诊断尿道感染结果.结果 感染组血清PCT、CRP、LPS水平、尿培养阳性率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尿培养、血清PCT、CRP、LPS水平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单一诊断(P<0.05).结论 血清PCT、CRP、LPS及尿培养均可作为尿道感染诊断指标,但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毕大磊;许长宝;樊长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甲状腺结节超声特点及其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超声特征在鉴别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18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超声特点,并以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作为因变量,以超声特点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经两独立样本比较的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甲状腺结节的恶性呈负相关,结节边界、侵犯包膜、纵横比、形态以及低回声、微钙化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正相关性.结论 甲状腺结节明显的低回声,不规则的边缘,微钙化和后方回声衰减可作为甲状腺结节恶性变的潜在预测因子,超声特点对鉴别诊断良恶性结节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宋喜亮;魏海东;郑磊;吴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MRI诊断神经根沉降征与椎管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通过MRI诊断神经根沉降征(NRSS)与椎管狭窄之间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8年~2017年8月进入我院诊疗的153例腰腿痛病人,将213个狭窄节段分为NRSS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两组病人的大CSAD、小PAD以及小CSA等数据间有无统计学差异.再把观察对象分成LSS组与LBP组,每组65例,统计比较NRSS阳性率.结果 NRSS阳性组小椎管PAD为(11.94±2.08) mm2,阴性组为(11.16±2.00) mm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阳性组大硬膜囊CSAD为(37.03±13.58) mm2,阴性组为(18.58±7.71) mm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阳性组小硬膜囊CSA为(46.98±12.20) mm2,阴性组为(45.25 ± 14.55) mm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SS组狭窄节段的小CSA多见于L4/5 (43.0%),而LBP组各节段分布无明显差异.LSS组65例病例观察到阳性NRSS (93.8%),而LBP组无阳性NRSS (0).结论 阳性NRSS广泛存在于NLSS病例中,通过MRI诊断NRSS,有助于辅助临床医生更好的诊疗.

    作者:姜树伟;张东坡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基于“绿色”理念优化宫颈癌诊疗模式的研究

    目的 分析绿色医疗理念下的全新诊疗模式在宫颈癌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67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形成两组,实验组改革诊疗模式,对照组应用传统模式,分析研究两组的临床指标、诊疗效果并统计各自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残余尿量、留置导尿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长等临床指标皆少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健康教育效果、患者对诊疗方式的满意度等主观效果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肠梗阻和总近、远期并发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储留、膀胱损伤等方面的近期并发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绿色医疗”理念引入宫颈癌患者诊疗中,可以优化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静;赵永夫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AECOPD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治疗,均连续治疗7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治疗7d后两组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情况及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9.259,P=0.002);治疗7d后FVC、FEV1及FEV1/FVC水平、PaO2、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5.065,P=0.024).结论 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AECOPD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秦芳;赵丽洁;蔡翔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麻醉方案对慢性砷中毒胆囊管结石手术患者的效果及肝功能指标水平的影响

    我国时地方性慢性砷中毒发病率较高的国家,由于水质的污染在我国北方多个省份均出现了大面积的饮水性砷中毒的发病,近几年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在我国砷中毒的发病率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对广大人群的危害性增加.而砷中毒的出现会导致患者全身出现一系列的器官受损的症状,包括对骨骼、肝脏、肾脏的损伤[1,2].本研究以慢性砷中毒胆囊管结石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麻醉方案,以观察其麻醉效果和对术后肝功能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鸿年;司马靓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妊娠期胰腺炎的诊疗经验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是较为罕见的疾病,发病率为1/1 000-4 000,其中胆源性所占比例高,妊娠期间的病理生理变化令这一疾病的诊疗有一定特殊性和难度.本研究回顾了2001~2012年来本院诊治的19例胆源性妊娠期胰腺炎病例,并讨论、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

    作者:刘晗;杜捷男;曹宏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燃煤型软化型大鼠氟骨症骨代谢因子变化的探索

    目的 以氟病区煤烘玉米为主要饲料,复制燃煤型软化型氟骨症大鼠模型,通过对燃煤型软化型氟骨症大鼠血清骨代谢相关因子的研究,探讨氟骨症的发病机理.方法 210只断乳2周的SD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按体重均衡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低氟剂量组,中氟铝组,高氟铝组,高铝组,高氟组,高氟营养不良组,共7组,每组30只,组内雌雄各半.正常对照组食用正常饲料,其它组均食用不同配方饲料,复制燃煤型软化型氟骨症大鼠模型.2.大鼠骨骼病理学检测采用Goldner's Massion trichrome(三色法)染色、荧光观察与HE染色、光镜观察.3.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燃煤型软化型大鼠血清中BGP、CT、PHT、IGF-1浓度的变化.结果 1.复制燃煤型软化型氟骨症大鼠,经骨骼病理学检测,高氟铝组及高氟营养不良组呈骨软化型.2.染毒90 d时,高氟铝组和高氟营养不良组发生了骨软化,其血清BGP、PTH显著升高;高氟营养不良组血清CT比对照组升高,提示OC活性出现被抑制的倾向,抑制骨吸收作用;高氟铝和高氟营养不良组大鼠血清IGF-1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在营养不良和(或)干预铝的情况下,生长情况出现被抑制的现象.染毒165 d,高氟铝组和高氟营养不良组大鼠血清BGP、血清PTH、血清CT、血清OPG含量升高不显著;大鼠的血清IGF-1,继续保持低水平.结论 燃煤型软化型氟骨症大鼠,骨代谢相关因子的影响作用并非引起单一因素的变化,而是多种因子的异常波动,它们之间还可能互相影响,尤其是软化型氟骨症大鼠的血清BGP和PTH的变化更明显.

    作者:王丽华;秦祥慧;喻茂娟;冯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输注麻醉用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微创手术效果比较

    靶控输注麻醉技术是一种个体化的给药一种新型的麻醉技术,相对于人工调控的技术可以根据患者在术中的需要定时定量输注,这一麻醉技术行术中麻醉有较多的优势,布氏杆菌性脊柱是布氏杆菌侵犯人体脊柱造成的病变[1-2],该手术通常在C臂X光机下进行,创伤小,手术时间的短,适合两种麻醉技术开展.本观察主要对比靶控输注麻醉技术以及人工调控输注麻醉技术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微创术中应用.

    作者:田舜;刘玉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肾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肾病的疗效.方法 挑选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及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执行导升明治疗手段,观察组实施非诺贝特治疗手段.对比两组疗效与血脂改善状况.结果 对比两组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血脂改善状况,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肾病,可以较好调节血脂,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杜亚萍;刘扬;关宇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健康男性人群肾中精气的外在指征与增龄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健康男性人群肾中精气的外在指征与增龄的相关性.方法 健康男性44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生长壮老取决于肾”流行病学调查信息采集表(成人用表)收集生长、发育、生殖、牙齿、头发、骨骼、耳、二阴、形体、智力等肾中精气的外在指征,采用主成分分析研究肾中精气的外在指征与增龄的相关性.结果 性欲减退(L5)、腰冷(Y10)、尿后余沥(G10)、头发干枯(F3)、腰活动受限、酸痛(Y7)、皮肤松弛(P4)、颈活动受限、酸痛(Y9)具有综合相关性,解释了主成分1.结论 男子衰老从性欲减退、腰冷开始,这是男子衰老的重要标志.

    作者:王莉;吕爱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急性心肌梗死伴氟中毒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种冠状动脉的血管缺血病变,动脉血流明显减少或者中断,出现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续的缺血缺氧,导致急性心肌梗死[1].心绞痛为其短暂的缺血症状表现,该病如果不能及时确诊和治疗,预后差,会威胁患者的生命.所以,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2].氟中毒伴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超声心动图对该类疾病的检查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伴氟中毒患者中诊断效果分析.

    作者:秦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双能量非线性融合技术在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评估双能量CT非线性融合技术(non-linear blending,NLB)在显示甲状腺结节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间进入我院就医的可疑甲状腺病变患者84例,并进行双能量CT平扫和增强扫描.先通过调整Blending Center(λ)和Blending Width(ω)值,分为NLB1(λ=80 HU,ω=500 HU),NLB2(λ=80 HU,ω=250 HU)和NBL3(λ=160 HU,ω=250 HU)3组,评出佳NLB参数.再比较80 kV(A组)140 kV(B组)、线性融合0.5 LB(C组)及NLB(D组)4组图像的数据,包括SD、CT胸锁乳突肌、△HU、SNR.主观分析研究各组图像质量.结果 NLB2与NBL1在SD、CT胸锁乳突肌、△HU、SNR方面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和NLB3组图像的测量数据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NLB1各项数据明显优于NLB3.D组图像SD值明显低于A、B组(P<0.05),但和C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D组图像CT胸锁乳突肌显著优于B、C两组(P<0.05),但和A组间CT胸锁乳突肌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D组图像△HU明显高于B、C两组(P<0.05),但与A组间△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和其他3组的两两比较,SNR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主观评分值分别为(2.13±0.35)、(3.12±0.71)、(3.53±0.52)和(3.89±0.42),D组图像的主观评分显著胜于其他三组.D组图像质量优.结论 NLB技术明显提高图像质量,在甲状腺结节的定性诊断上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付洁;张春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地方性氟中毒心脏损害的机理研究

    氟是动物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一种微量元素,氟具有着多种生理功能,但是氟元素的过量摄入对机体各组织器官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1,2].心脏作为机体重要的循环器官之一,同时也是氟中毒的重要靶器官[3],本研究建立慢性氟中毒模型大鼠,旨在模拟地方性氟中毒患者,探讨地方性氟中毒心脏损害的机理.

    作者:刘子梦;刘林;谢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糖尿病慢病用药临床干预及效果研究

    目的 针对糖尿病慢病患者在进行用药临床干预以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所接受的糖尿病慢病用药临床干预的患者50例,对患者进行相关的临床干预,干预前后自身对疾病的认知、管理、血糖控制程度和医保控费方面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对糖尿病慢病患者进行用药临床干预以后,患者自身对疾病的认知度和自我管理都比没有进行用药临床干预以前得到了提高和重视,患者的血糖和医保控费方面得到了有效的降低(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慢病患者在进行用药临床干预以后,能够使患者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用药,使患者血糖等身体指标得到控制,同时使患者能够更加清楚自身的身体状况,对自我进行有效管理,后,还使医保控费方面得到了降低,减少治疗成本.

    作者:赵殿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尼莫地平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老年痴呆患者7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治疗3、7周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评分及临床痴呆量表(CDR)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7周后观察组MMSE、ADL评分高于对照组,CD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尼莫地平与盐酸多奈哌齐联合治疗老年痴呆患者,能有效改善认知功能和痴呆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少不良反应,疗效显著.

    作者:尹晓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吉林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