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喉鳞状细胞癌中FAK和E-cadherin的表达及意义

高国政;赵瑞力;张笑颖;郭艳丽;杨植彬;董稚明

关键词:喉肿瘤, FAK, E-cadherin,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 探讨粘着斑激酶(FAK)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学分级及颈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LSCC和癌旁组织中FAK和E-cadherin表达情况.结果 在癌和癌旁组织中,FAK和E-cadher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两者的表达与LSCC的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E-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量与肿瘤病理学分级相关(P<0.01).在癌及癌旁组织中FAK和E-cadherin的蛋白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并且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学分级相关(P<0.05).FAK与E-cadherin在mRNA水平或蛋白水平其表达呈负相关(r=-0.287,P<0.05;r=-0.287,P<0.05).结论 FAK的表达增高与E-cadherin的表达降低可能参与了LSCC的发生过程,是LSCC恶性程度及侵袭转移的重要标志物,对预测LSCC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肾脏上皮样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肾脏上皮样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对3例EAML临床病理学观察与免疫组化标记及复习有关文献,讨论其组织学特征及临床生物学行为.结果 3例年龄分别为28、40和32岁,均有腰痛病史,其中1例伴有肉眼血尿,均无结节硬化症.眼观:肿瘤位于肾脏,直径大小分别为6 cm、8 cm和3 cm.3例境界清楚,例2伴囊性变.肿瘤无包膜,2例出血、坏死明显,质脆或韧.镜检:瘤细胞体积大或巨大,呈多边形,胞质丰富,嗜酸性或空泡状,核仁明显,可见核内包涵体,多核巨细胞散在其中.瘤细胞弥漫性或巢团状排列.2例瘤组织出血、坏死明显,呈浸润性边缘.3例未见典型AML图像.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瘤细胞HMB-45阳性,SMA和vimentin散在性阳性,CK、EMA和CD10均阴性.结论 EAML是一种单一方向分化的,含有大上皮样细胞的肿瘤,瘤细胞较为特异的表达HMB-45.辅以免疫组化可以与其它肾脏肿瘤相鉴别.

    作者:王志华;翁海燕;邢晓皖;李传应;吴海波;王晓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卵巢原发性未分化肉瘤1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卵巢原发性未分化肉瘤(undifferentiated o-varian sarcoma,UOS)的病理组织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应用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对1例卵巢原发性UOS进行观察,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例原发性UOS的瘤细胞,与发生在子宫内的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sarcoma,ESS)形态极为相似,属未分化型;经多部位取材未见子宫内膜的原发病灶,支持卵巢原发.结论 ESS是常发生于子宫的恶性病变,卵巢原发很少见,须与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如成人型颗粒细胞瘤、转移性卵巢子宫内膜样问质肉瘤、卵巢肉瘤、卵巢苗勒管癌肉瘤等疾病相鉴别.

    作者:张鸿瑞;何春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灰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灰区淋巴瘤(grey zone lymphoma,GZL)的概念、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 应用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对2例纵隔GZL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例1组织学形态提示纵隔大B细胞性淋巴瘤(PMBL),CD20+,但免疫表型呈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的特点,表达CD15和CD30;病例2组织学提示结节硬化型CHL,但免疫表型提示为DLBCL,CD20+,CD30+.结论 GZL是一种独特类型的淋巴瘤,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组织学形态提示PMBL,但免疫表型呈CHL的特点,另一种是组织学提示CHL,但免疫表型提示为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两种过渡型病变具有连续性,难以区分CHL和PMBL.

    作者:陈定宝;宋秋静;戴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Caveolin-1是一种鉴别上皮样间皮瘤和肺腺癌的新的免疫组化标记物

    在欧洲、日本以及其它发展中国家,间皮瘤的发生率在逐年上升.而间皮瘤与肺腺癌之间的鉴别常比较困难.间皮瘤显示出复杂的免疫组化谱系.因此,为了间皮瘤的准确诊断,同时应用包括一些间皮阳性和阴性的组合型免疫组化标记即成为了常用做法.然而,这可能仍旧难以完全解决问题.本研究目的即为评估可以在内皮细胞、Ⅰ型肺泡上皮和间皮细胞中表达的标记物caveolin-1(Car-1)是否可以作为间皮瘤诊断中新的阳性标记.

    作者:樊祥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透明细胞软骨肉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透明细胞软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报道1例透明细胞软骨肉瘤临床病理表现和免疫组化标记,结合文献对该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和预后因素进行讨论.结果 透明细胞软骨肉瘤X线呈溶骨性病变.镜下肿瘤呈分叶状,其间有反应性新骨和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增生,肿瘤细胞边界清楚,胞质丰富,核异型不明显,无核沟.免疫组化标记S-100蛋白阳性,PCNA约40%阳性.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手术前后分别为110 U/L和63 U/L.结论 透明细胞软骨肉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软骨肉瘤.随访期应长达10年以上.血清碱性磷酸酶可作为肿瘤诊断及随访的较好指标.

    作者:姚青;王焱;刘彬彬;施中元;赵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胃癌中CD44s和CD44v6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CD44s和CD44v6的表达与胃癌发生及临床病理学相关性.方法 利用各种类型的胃癌56例、非典型增生18例及正常胃黏膜组织22例,通过免疫组化ABC法检测CD44s和CD44v6的表达.结果 在胃癌、非典型增生及正常胃黏膜中CD44s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4%、72.2%和13.6%;CD44v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9%、77.8%和4.6%.胃癌及非典型增生中CD44s和CD44v6蛋白的表达与正常胃黏膜相比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CD44s和CD44v6蛋白在进展期胃癌中浸润到肌层时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7%和57.1%;浸润到浆膜层的胃癌中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4%和88.2%,与早期胃癌的强阳性率18.2%和9.1%相比均具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CD44s蛋白的强阳性表达率为90.5%,CD44v6蛋白的强阳性表达率为85.7%,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强阳性表达率为40.0%相比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CD44s和CD44v6蛋白的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相关,CD44s和CD44v6蛋白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可做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断定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李明今;崔银姬;李柱虎;林贞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 lymphomas,CHL)是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欧洲和北美国家发病率较高,占所有霍奇金淋巴瘤病例的95%,以青年人居多[1,2].在世界卫生组织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的2008年新分类中,CHL仍分为四个亚型即结节硬化型(nodular sclerosis,NS)、混合细胞型(mixed cellularity,MC)、富于淋巴细胞型(lymphocyte-rich,LR)和淋巴细胞减少型(1ymphocyte-de-pleted,LD)[3].该病的形态学特征概括为(1)特征性Hodgkin/Reed-Steinberg(HRS)细胞;(2)肿瘤细胞稀少,不到总细胞数的1%;(3)大量的炎症细胞背景,包括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嗜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1,2,4].随着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瘤细胞来源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本文就此作以论述.

    作者:王英;杨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卵巢原发性小细胞癌(肺型)1例

    患者女,71岁,腹胀20天,加重4天人院.B超提示:盆腔实质性占位,盆腔大量积液.CT示:盆腔内膀胱后方肿物,考虑恶性占位,来自卵巢可能性大,腹水及盆腔多发肿大淋巴结;肺未见异常.全消化道钡餐造影示:胃黏膜增粗,余未见异常.肝、胆超声诊断:脂肪肝、肝囊肿.胸部X片示:双肺纹理增多,未见实质性病变.

    作者:梁月勉;何春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自制脱水盒在全自动密封式组织脱水机中的应用

    现在病理科活检标本数量增长迅速,原有的组织脱水机容量小、处理标本质量随季节变化难以控制以及试剂气味泄露于工作环境中等缺点日渐突出,而全自动密封式(以下简称全封)组织脱水机的使用完全解决上述问题[1].但该脱水机在使用时,从标本取材到石蜡包埋、切片,以及蜡块归纳存档均与先前的工作模式有较大的差别,而且要求购买昂贵的配套设施,这在很多医院病理科难以实现.

    作者:蒋海鹰;周庆;颜亚晖;张荣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肺硬化性血管瘤21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sclerosing hemangioma of the lung,SH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21例SHL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结果 本组男4例,女17例,年龄19~65岁,平均42.8岁.HE染色示:SHL主要由实性片块区、乳头状区、血管瘤样区和硬化区4种组织结构组成,瘤细胞有2种即被覆乳头表面、实性区裂隙及血管样腔面的立方细胞和实性区及乳头轴心大小形态一致的多角形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示:2种细胞均表达EMA和TTF-1,立方细胞表达CK;而多角形细胞弥漫表达vimentin、ER、PR,部分表达Syn、CsA和NSE.结论 SHL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发病率低,易误诊为肺癌.典型的组织形态特征结合TTF-1、EMA、CK、vimentin等免疫组化染色,是诊断和鉴别诊断SHL的主要方法;ER、PR的高表达可能与女性的高发病率密切相关.

    作者:岑玉兰;庞恩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喉部霍奇金淋巴瘤1例

    患者男,58岁.喉部异物感2个月.喉镜检查:杓状会厌右侧上部见一直径2.5 cm大肿物,表面光滑.临床诊断:喉部新生物.病理检查眼观:淡红色结节状肿物1个,3 cm×2 cm×1 cm,包膜完整,切面淡红色,质地较细腻(图1).

    作者:贾国涛;张学东;樊延延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交界性透明细胞肿瘤1例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的疾病,约有5.0%~26.8%的卵巢癌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1],其中以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和透明细胞癌多,但与交界性和恶性透明细胞肿瘤共存的病例实属罕见.我们诊断了1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交界性透明细胞肿瘤以及透明细胞癌的病例,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其形态学特征及两者间的关系以及其发生途径.

    作者:高光;孙萍丽;张小辉;金仁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塞舌尔527例猝死患者尸检分析

    目的 分析塞舌尔527例猝死的原因及特点.方法 收集塞舌尔维多利亚医院病理科527例猝死病例的尸检资料.结果 527例中,男404例,女123例.猝死原因以心血管系统疾病常见,其余的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结论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猝死的主要原因,尸体解剖对明确猝死患者死因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赵鹏;高鹏;Rubell Brewer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microRNA在淋巴细胞分化及淋巴瘤发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21~23个核苷酸的小RNA,不编码蛋白质,但能在转录后或者翻译水平上影响基因表达.近的研究发现,miRNA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生物体内在与机体生长、发育、疾病发生过程有关基因的表达.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在造血细胞分化发育、免疫细胞功能和肿瘤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miRNA在T细胞和B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其与淋巴瘤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张继新;吕晓涛;李保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 探讨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TT)和胎盘部位滋养叶细胞肿瘤(PSTY)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结合临床表现、形态学特征、发病机制和免疫表型,对4例PSTT及1例ETT病例进行分析,并对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PSTT和ETT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伴HCG轻一中度升高.PSTT瘤细胞呈片块状或条索状穿插于子宫肌层平滑肌束间,常浸润血管壁;ETT瘤细胞排列成巢团状,位于玻璃样物或肿瘤坏死物中,呈地图样外观.免疫表型表达上皮性、滋养细胞性标志物,但对HPL、Mel-CAM、PLAP及p63的表达有差异.治疗手段以全子宫切除术和术后化疗为主,预后较好.结论 PSTT与ETT是罕见的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ITT),二者具有不同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但临床表现及惰性生物学行为相似.

    作者:冯振中;陈嘉薇;蔡兆根;谢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肺动脉栓塞12例尸检分析

    目的 分析肺动脉栓塞的尸体解剖与临床病理特征,提高临床对肺动脉栓塞的认识水平,减少其漏诊、误诊率.方法 回顾分析信阳市1999年1月~2008年6月的12例肺动脉栓塞病例的尸体解剖及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均存在血栓性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规范、全面、细致的尸体解剖是暴露肺动脉栓塞的关键,临床上提高对肺动脉栓塞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率,降低其临床死亡率是今后不可忽视的课题.

    作者:雷雨广;蔡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椎管内生殖细胞肿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椎管内生殖细胞肿瘤(IVCGC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标本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另对石蜡切片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二步法染色和PAS特殊染色.结果 IVCGCT的组织学形态与起源于性腺和其它性腺外的生殖细胞肿瘤相同,免疫组化染色见生殖细胞瘤的肿瘤细胞主要表达PLAP+、CD117卅;卵黄囊瘤的肿瘤细胞主要表达AFP+、CK+和PLAP+.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的生殖细胞肿瘤包括一组罕见的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肿瘤,主要发生于中线部位,80%以上发生于第三脑室,松果体区是好发部位,而椎管内的生殖细胞肿瘤则比较罕见.

    作者:徐新运;吴鸿雁;樊祥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原位杂交HPV DNA检测技术应用及体会

    原位杂交技术是新近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其原理是采用荧光、生物素、地高辛等标记的探针,依据碱基对互补配对原理,与组织切片、细胞制片等标本中的靶序列特异杂交,经信号放大显色后,镜下观察结果.此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本文就HPV DNA检测技术在常规实验中的操作体会等问题,总结如下.

    作者:周伟;耿建祥;韩惦梅;李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肾脏管状囊性癌:一种明确的罕见亚型肾细胞癌31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和其他学者均发现,在Bellini导管癌和低级别集合管癌中,存在一种特征明确的肿瘤,称为管状囊性癌.该亚型肾细胞癌尚未列入2004年版的WHO分类.作者详细描述了31例该罕见亚型肾细胞癌,并且进一步明确其特征.肿瘤主要发生于成人(平均年龄为54岁),男性占优势,男女比例约为7:1.大体上,肿瘤直径0.7~17 cm,切面呈海绵状或者泡沫包装纸状,镜下表现为大小不等的扩张的囊性小管,管腔内衬单层上皮,上皮细胞呈不同的立方、扁平或者钉突状.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核较大,核仁明显.不同程度的纤维间质将紧密排列的囊性结构分隔.

    作者:李岩;李磊;张仁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颅内胶质母细胞瘤51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51例胶质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影像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51例胶质母细胞瘤标本进行临床资料统计,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等方法进行病理学特征观察,CT和MR检查分析其影像特点.结果 胶质母细胞瘤临床表现主要为头晕、头痛、呕吐,CT和MR检查示颅内界限不清的占位性病变,常伴有出血、坏死和囊性变,增强扫描呈不规则环状强化.肿瘤组织学显示瘤细胞弥漫分布,异型性明显,血管明显增生,伴有出血和坏死,坏死灶周围瘤细胞常排列呈栅栏状.免疫组化显示GFAP和vimentin均呈强弱不等的阳性,Ki-67表达较高,阳性细胞数平均为28.94%,而其它标记物的表达不尽相同.结论 胶质母细胞瘤来源于星形细胞,组织形态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在颅内肿瘤中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其影像学表现与肿瘤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特殊类型的胶质母细胞瘤须注意与胶质肉瘤、恶性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等相鉴别.

    作者:周春辉;郝卓芳;廖德贵;黄世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主管: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