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芳;周庆云;唐兆瑞
目的 探讨软组织多形性玻璃样变血管扩张性肿瘤(pleomorphic hyalinizing angiectatic tumor of soft parts,PHA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PHAT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均发生于成年人,男性和女性各占3例,平均年龄为44岁.肿瘤分别位于下肢(3例)、颈部(2例)和腹膜后(1例).临床上多表现为无痛性肿块,术前病程为3个月~38年.大体上,肿瘤境界清楚,结节状,平均直径为4.3 cm.切面呈灰白、灰红或灰褐色,部分病例可见出血性囊腔.镜下,肿瘤内含有成簇分布的薄壁扩张血管,血管壁附有一层厚的玻璃样变物质(纤维素和胶原纤维),可向血管周围间质内延伸,血管之间为片状分布的多形性瘤细胞,核大深染,核内可见假包涵体,但核分裂象罕见.部分区域内瘤细胞呈梭形,排列成条束状,类似神经鞘瘤.免疫组化标记显示,瘤细胞主要表达vimentin,部分病例还表达CD34和CD99,而S-100蛋白、α-SMA、bcl-2、EMA和CD68均为阴性.6例均经手术切除,随访8个月~13年,无1例复发.结论 PHAT是一种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软组织肿瘤,熟悉其形态学特征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上对PHAT宜采取完整性切除,并注意随访.
作者:董兵卫;何会女;张粉娟;王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DAL-1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190例肺癌组织及163例癌旁组织中DAL-1、E-cadherin、Snail和vimentin表达,分析DAL-1与肺癌临床特征之间以及四种蛋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肺癌组织中DAL-1、E-cadherin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nail、vimentin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AL-1和E-cadherin表达降低与肺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1、P<0.05);Snail、vimentin表达升高与肺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有关(P<0.01).DAL-1与E-cadherin阳性表达呈正相关、与vimentin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1); E-cadherin与Snail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 DAL-1可能参与了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过程,在肺癌淋巴结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绘宇;张惠球;林云恩;郑少秋;张雅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s)是起源于不同神经内分泌器官的一组异质性肿瘤,包括从具有良好预后的经典类癌到高度恶性的未分化神经内分泌癌的广泛谱系.Godwin[1]报道85%来自于消化道,10%源于肺,尚可见于喉、胸腺、肾上腺、卵巢、皮肤、前列腺等部位.消化道NETs以阑尾常见,占40%~50%,其次为空肠、回肠(20%~30%), 直肠和结肠较少见占10%.呼吸道NETs常见于肺,占肺肿瘤的2%.虽然NETs具有相似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但在生物学行为和疗效方面存在不同[2,3].近年来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为了增加对该类肿瘤的认识,笔者就非神经内分泌系统的NETs综述如下.
作者:施靖;许志宏;王占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患者女性,39岁.间断头痛7年,加重7个月为主诉,2008年10月12日急诊入院.查体: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均消失,双眼失明,仅有光感,闭目难,立征(+).头颅CT示:松果体占位,脑积水.患者在2001年无诱因出现头痛症状,因既往有青光眼病史,口服治疗青光眼的药物后可缓解,但头痛症状仍间断发作,时好时坏.2006年在河南某医院做头颅CT:未见异常.2008年10月10日再次出现头痛症状,剧烈,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自行服药未见缓解,随后入院.MRI:松果体肿瘤征象,邻近结构明显受压,轻微脑积水,双侧侧脑室前、后角旁脱骨髓鞘改变,右额区引流导管手术后改变征象.术中所见:松果体区可见一大约2cm×3cm大小肿瘤,质软,与周围组织界限清,血供丰富.进行肿物切除术.
作者:齐妍;赵瑾;邹泓;蒋金芳;李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提高对PC的认识.方法 对17例PC进行光镜、组织化学染色及电镜观察,并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7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5例,发病年龄5~67岁,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发热,胸痛,头痛等.光镜下,见非干酪性肉芽肿形成,多核巨细胞和巨噬细胞胞质内及间质中可见薄壁圆形或卵圆形空泡状小体,PAS染色呈红色.电镜观察,隐球菌均有荚膜形成,荚膜与细胞壁之间有明显透明带,结构较简单,细胞器不发达.结论 PC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非常少见的肺部真菌病,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特征、组织化学染色及电镜观察.
作者:张缨;宗晓福;李祥周;乐美兆;姜少军;周晓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滤泡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 FL)在美国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30%,占低级别淋巴瘤的70%.高发于中、老年人,中位年龄为59岁.由于其症状不明显,就诊时,多数已为Ⅱ~Ⅲ期.因此早期诊断十分重要.依据Lukes等将FL分为早期滤泡内型FL(intrafollicular lymphoma,IFL)与浸润滤泡型(infiltrative follicular lymphoma).IFL与淋巴滤泡瘤样增生(follicle tumor-like hyperplasia,FTH)鉴别诊断仍存在着困难,欠或过诊断时有发生.为此作者对IFL与FTH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探讨.
作者:朱梅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骨肉瘤中c-kit的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检测c-kit基因的突变状态,为临床判断预后及靶向治疗骨肉瘤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it蛋白在40例普通型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c-kit基因第11、17外显子的突变情况.结果 c-kit在普通型骨肉瘤中表达阳性率为62.5%(25/40);c-kit高表达者更易局部复发,术后生存时间显著低于c-kit低表达组.未在38例普通型骨肉瘤标本中检测到SSCP银染异常条带,进一步测序证实无基因突变.结论 c-kit在普通型骨肉瘤中的表达与骨肉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对评价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c-kit外显子的突变在骨肉瘤中是低概率事件,不能成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治疗靶点.
作者:魏红;李劲松;姜晓刚;燕春艳;崔文;王旭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p57kip2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其与cyclin D1在食管癌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食管癌组织及15例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p57kip2、cyclin D1的表达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对这些组织的DNA含量和细胞周期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免疫组化:p57kip2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34.0%)低于正常组织(80%)(P<0.01),与食管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cyclin D1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4.0%)高于正常组织(13.33%)(P<0.01),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 ,与食管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p57kip2和cyclin D1之间表达负相关(r=-0.429,P<0.01).流式细胞术:与正常组织相比,癌组织中DNA含量增高,异倍体细胞增加;G0/G1期细胞减少,而S期和G2/M期细胞增多,增殖指数(PI)高于正常组织.结论 p57kip2蛋白低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57kip2与cyclin D1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估食管癌恶性程度指标.
作者:赵文辉;冀文茹;张军力;高建钢;LIU Feng-lan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颅内相邻脑膜瘤合并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报道1例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和电镜观察.结果 患者女,49岁,记忆力下降2个月,头痛3天,CT示左顶枕叶脑实质内占位,组织学观察见脑膜瘤与胶质母细胞瘤两种肿瘤成分.免疫组化染色脑膜瘤成分EMA(+),GFAP、SMA、CD31、S-100均(-)、Ki-67阳性率约1%,电镜观察见细胞膜间有桥粒连接;胶质母细胞瘤GFAP(+).患者术后6个月因复发接受第二次手术,再6个月后死亡.结论 颅内相邻脑膜瘤合并胶质母细胞瘤为罕见病变,好发于老年女性,通常位于大脑实质,影像学上常见肿块密度不均,伴有强化和周边脑组织明显水肿.预后差.
作者:庞宗国;王影;徐泳;张尚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患者女性,39岁,因咳嗽、咯痰1周入院.入院前1周无任何诱因开始咳嗽,咯痰,痰为白色黏稠,不黄,痰中不带血.患者无畏寒、发热及盗汗,无胸痛及呼吸困难.CT:右肺近上中下叶交界处有一圆形软组织密度影,界清,约2.0 cm×2.5 cm×5.5 cm.查体:步入病房,神清合作.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软,气管居中.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叩清,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无病理性杂音,腹柔软,肝脾肋下未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肾区无叩痛.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及其他生化指标均未见异常.骨扫描无异常,腹部超声未见包块.术中见肿块位于右肺上、中、下叶交界处,大小5.0 cm×4.0 cm×3.0 cm,形状不规则,边界清,包膜完整.胸膜无粘连,胸腔内未见积液.术后半年,患者情况良好.
作者:蹇顺海;刘钧;文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病理科的质量管理是质量保证的基本前提.它不仅包括严格遵循科学的工作流程,遵守各项操作的规章制度,实验室的环境和生物安全也是其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生物安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病理科的生物安全是指在病理制片过程中,大量使用的甲醛、二甲苯、丙酮、氨水、冰醋酸、DAB显色剂等有毒、致癌的化学物品及其废弃物对实验室环境造成的不安全的防范,以及工作人员接触到的患者的组织标本、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痰液标本、体液标本、尸体等对工作人员健康造成的不安全的防范 .这些不安全因素轻者造成对工作人员的伤害,重者殃及社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大范围传染病的流行,都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了病理科的质量安全体系.因此病理科生物安全也是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和?屯
作者:杨月红;袁静萍;刘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膀胱逼尿肌形态学表现和生理变化以探讨糖尿病大鼠膀胱收缩功能减退的病理基础以及胰岛素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 6周和10周正常组鼠、糖尿病观察组鼠、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鼠各7只,观察测量其膀胱残余尿量、压力-容量曲线并留取逼尿肌标本,进行光镜和电镜病理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观察组膀胱残余尿明显增多,压力峰值明显降低,而胰岛素治疗组曲线基本与对照组相同;光镜下可见逼尿肌肌束排列紊乱松散,胶原纤维减少;电镜下可见逼尿肌细胞间胶原纤维和中间连接减少,线粒体空泡变性.而胰岛素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光镜及电镜下表现均无差异.结论 糖尿病大鼠早期即可出现逼尿肌形态学改变以致收缩功能下降,早期给予胰岛素治疗可以预防或减轻上述变化.
作者:王新民;薛萌;赵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患者女性,76岁,主述腹部包块25年伴间歇性下腹部疼痛2年及双下肢肿痛近2个月.遂来我院就诊,以巨大卵巢包块收住.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初潮16岁,月经量中等,白带量中等,无异味,绝经后无异常阴道流血及异常阴道排液,一般情况良好.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体征无异常,腹部外形高度膨隆,剑突下可扪及一巨大实性包块,直径约40 cm,张力大、质硬、无压痛;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发育无异常,阴道畅,阴道壁充血,宫颈未见,子宫及附件无法触诊(因盆腔巨大包块).盆腔CT提示:盆腹腔巨大包块,考虑为巨大子宫肌瘤,伴变性,子宫显示不清.
作者:田芳;周庆云;唐兆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副脊索瘤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报道的3例副脊索瘤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副脊索瘤好发于四肢深部软组织.大体呈分叶状或多结节状,瘤细胞圆形或多边形,呈条索状或小巢状排列,胞质内含有空泡,间质富有黏液基质.免疫组化标记:CAM 5.2、EMA、S-100、SMA、ColⅣ阳性表达,CEA、CK19、Des阴性.结论 副脊索瘤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组织学形态特点是其诊断的主要依据,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诊断和鉴别.
作者:牛多山;杨杰;陈海玲;葛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柯萨奇和腺病毒受体(coxsackie and adenovirus receptor ,CAR)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特异性CAR72抗体通过免疫组化EnVision法在存档石蜡样本中研究CAR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4例非肿瘤肺组织全部无CAR表达, 51例鳞癌中42例有CAR表达,不同病理分级肺癌细胞中(5例穿刺标本未作病理分级),CAR表达分别为分化好(Ⅰ~Ⅱ级)有20例(20/26)表达,分化差(Ⅲ~Ⅳ级)有17例(17/20)表达.在41例肺腺癌中仅有15例有CAR表达,不同病理分级肺癌细胞中(3例穿刺标本未作病理分级),CAR表达分别为分化好(Ⅰ~Ⅱ级)有8例(8/21)表达,分化差(Ⅲ~Ⅳ级)有6例(6/17)表达.结论 CAR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的组织类型相关而与细胞分化程度无关.
作者:王仕忠;马玲娣;关乃富;鲍永仪;倪诚;王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是目前脱落细胞检查技术中的佳制片技术,早用于宫颈脱落细胞检查.随着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广泛应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日趋成熟稳定,可制出优质细胞薄层涂片,有效地提高了病变细胞的检出率,此类文献报道诸多.但对于非妇科标本因各种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的不同及标本的多样性,造成了制片质量不稳定,从而影响了细胞学的诊断.我院应用超柏TM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又称 LCT)制作非妇科标本,不断摸索总结,制出了较为满意的液基细胞涂片,现介绍如下.
作者:陶玉;何松;吉志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改进慢病毒载体法制备转基因小鼠的操作技术,分别从病毒浓缩、受精卵显微注射进针点和如何提高病毒注射效率等方面探讨慢病毒显微注射技术的佳方案.方法 超速离心获得浓缩慢病毒,通过卵周隙显微注射技术感染小鼠受精卵,比较不同注射点显微注射后受精卵存活率及发育情况.结果 受精卵1点和5点作为注射点的卵周隙注射组可有效避免注射针与卵膜的直接碰触,减少对受精卵的损伤,胚胎存活率较常规中轴3点作为注射点组显著提高(P<0.01).适当的病毒滴度和注入量、操作细节、注射针口径等均可影响注射后受精卵存活率和感染率.结论 卵周隙显微注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注射点以及部分操作的改进,可显著提高受精卵的存活率,为提高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制备效率提供参考.
作者:于莉娜;张庆玲;丁彦青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在常规病理诊断过程中,单靠病理组织细胞形态判断肿瘤良恶性有时仍较困难,须借助一些辅助手段,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等.其中Feulgen染色由于显示细胞核DNA相对含量时较精确,且该法与图像分析相结合进行倍体分析在肿瘤诊断及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已逐渐成为临床重要辅助手段.常规Feulgen染色时间和染色效果易受盐酸水解时间和温度影响,染色步骤较为繁杂,需耗时2 h.我们选用目前临床常用的3种不同染色方法进行比较,旨在寻求一种快速、简便的染色方法,提高染色质量[1,2].
作者:李媛;金岩;刘源;董绍忠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新命名肿瘤血管中心性胶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分析1例血管中心性胶质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组织学、免疫组化特点.结果 25岁女性患者因癫痫行MRI检查发现海马实性占位,组织学显示肿瘤细胞呈梭形,围绕血管排列,形成菊形团样结构,可见变性的神经元.免疫组化GFAP、vimentin、S-100阳性,EMA点状阳性,Syn、CgA和p53阴性,增殖指数约1%.患者术后癫痫消失,随访3个月,MRI复查无复发.结论 癫痫是血管中心性胶质瘤的常见症状,病灶位于大脑浅层,菊形团样结构和EMA点状阳性是其独特的组织学特点,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好,WHO分级为Ⅰ级.
作者:马小梅;刘惠敏;李玉莉;何金;夏春燕;王良哲;陈兵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患者女性,35岁,因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大便次数增多1个月入院,7~8次/日,偶有大便带血,大便成形,下腹坠胀感伴消瘦.入院体检:距肛门5~10 cm处可见1溃疡型肿物,大小4 cm×3 cm.血清学检查示:CEA 10.38 ng/ml (0~3.4 ng/ml),CA19-9 143.90 IU/ml(0~27 IU/ml),CA125 62.85 IU/ml (0~35 IU/ml), AFP 1.88 ng/ml(0~35 ng/ml).活检病理诊断为腺癌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4个月,右乳腺发现一肿块.乳腺超声检查:双乳结构清晰,内均探及散在片状低回声,左乳腺内未探及明显异常结节及团块回声,右乳外上象限探及低回声,大小0.9 cm×0.6 cm×1.0 cm,边界不清,内回声不均匀,双腋窝未探及异常肿大淋巴结,提示:(1) 双侧乳腺组织增生;(2)右乳腺实性占位性病变.随行乳腺肿块切除术,术中联系快速病理,考虑转移性腺癌而行单纯肿块切除.3个月后,因胸闷、憋喘,活动后加重入院.胸透示双肺转移瘤并右胸腔积液;彩超示肝、胆、胰、脾和肾正常.
作者:韩玉贞;吴淑华;张燕;田东;朱玉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