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玲
目的 探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中文版诊断老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效能.方法 选取73例MCI患者为MCI组和51例认知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均衡性检验及MoCA中文版评估.结果 MCI组MoCA总分、视空间功能、命名、计算力、语言、抽象及延迟回忆项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以26分作为分界值,MoCA中文版诊断MCI结果与Petersen诊断标准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9),诊断符合率为0.935、敏感度为0.918、特异度为0.961、阳性预测值为0.971、阴性预测值为0.961.结论 MoCA中文版适于MCI患者的早期筛查和初步诊断.
作者:高中宝;王炜;尚延昌;柏秀娟;吴卫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达芬奇(da Vinci)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在老年肝胆胰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老年肝胆胰疾病患者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转开腹行胰肠吻合术.总手术时间为(365.0±172.3)min,机器人手术时间为(251.0±110.6)min.无手术输血,术后排气时间为(43.0±22.0)h,住院时间为(8.8±6.0)d.1例胆总管探查术后出现肺内感染,1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术后发生胆漏,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 选择合适的老年患者,借助于达芬奇机器人的三维成像系统及灵活的手术器械,能够完成各类复杂的肝胆胰疾病腹腔镜手术.
作者:赵之明;纪文斌;张文智;王宏光;陆宏伟;孔哲;董家鸿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血管升压素在心肺复苏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58例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肾上腺素组(对照组)28例,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升压素组(观察组)30例,两组分别观察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及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结果 两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分别为39.29%、63.33%,观察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为(7.82±1.91)min,较对照组的(11.71±1.83)min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肺复苏期间,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升压素较单独应用肾上腺素能显著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
作者:李子龙;张瑞红;李波;赵雄辉;林森;范华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68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左卡尼汀3.0 g/d,静脉滴注,疗程14 d,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客观评价指标及血清Cys-C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客观评价指标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Cys-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0.01),且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P<0.01).结论 短期应用左卡尼汀可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并降低血清Cys-C水平.
作者:邢红专;杜万红;刘小阳;张勇;孟宪琴;张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高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及静脉注射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检测30例慢性心衰患者NT-proBNP,同时观察应用冻干rhBNP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NT-proBNP、心率、血压、心功能分级、射血分数、肌酐及尿量的变化.结果 心衰组NT-proBNP明显升高,应用冻干rhBNP治疗后心功能大部分得到改善,总有效率为66.7%,其中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3例,加重2例,死亡5例,其中因心衰死亡2例.心衰组治疗后NT-proBNP下降,射血分数上升,心率下降,血压及肌酐无明显变化,但血压有下降趋向;尿量有减少趋向.排除2例因慢性肾功能不全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后,治疗后尿量增加.结论 NT-proBNP在高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水平升高,冻干rhBNP治疗慢性心衰有效,且长期应用也比较安全.
作者:佟翠艳;刘剑立;刘雪虹;杨伟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测定CD148在健康志愿者血小板表面的表达情况,为以后研究CD148在血小板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31例健康志愿者静脉血,滴定CD148抗体获得饱和浓度,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31例志愿者血小板表面CD148的表达,4℃保存24h后7例志愿者血小板表面CD148的表达,以及血小板膜被穿孔后CD148的表达.结果 CD148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阴性对照(8.32±3.37 vs 0.97±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保存24 h后较当天分析的血小板表面CD148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有所下降(7.89±1.26 vs 9.17±2.3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148在被穿孔后血小板上的表达明显高于未被穿孔的血小板(14.95±0.72 vs 9.62±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人类血小板表面有CD148表达,在4℃保存24 h后CD148的表达有所下降,但影响不大,CD148在被穿孔后血小板上的表达明显高于未被穿孔的血小板.本方法简单易行,为进一步研究CD148在血小板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邹慧;敖强国;张丽萍;盛海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格列齐特为第2代磺脲类降血糖药,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1].对于糖尿病患者,因过度控制饮食或应用降糖药不当引起低血糖反应而出现的各种临床表现,文献已有很多报道.笔者在基层工作时遇到1例误服格列齐特而出现精神异常的患者,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20 mg/d.共治疗观察4周.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后第2周及第4周进行实验室检查和不良事件评估.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性良好,抗炎、调脂、抗缺血效果显著.
作者:刘华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外源性硫化氢(H2S)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雄性Wistar大鼠31只,随机分为4组:(1)正常对照组(8只);(2)缺血再灌注组(8只),应用止血带结扎构建大鼠双下肢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4 h再灌注4 h;(3)硫氢化钠(NaHS)组(8只),缺血前及再灌注前腹腔注射NaHS 0.78 mg/kg;(4)炔丙基甘氨酸(PPG)组(7只),缺血前及再灌注前腹腔注射PPG 50 mg/kg.观察各组心肌病理、血浆H2S、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TnT)及心肌胱硫醚-γ-裂解酶(CSE)活性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血浆H2S及心肌CSE活性明显下降,血浆CK-MB、TnT明显升高(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NaHS组血浆H2S浓度升高59%(P<0.05),心肌CSE活性升高93%(P<0.05),血浆CK-MB降低29%(P<0.05),血浆TnT降低67%(P<0.05);PPG组血浆H2S浓度下降20%,但无统计学差异,心肌CSE活性降低38%(P<0.05),血浆心肌酶学改变无统计学差异.心肌病理提示,缺血再灌注组心肌明显肿胀、血管充血,心肌细胞间可见明显分叶核粒细胞浸润,红细胞漏出增多,NaHS组干预后心肌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外源性H2S补充可以减轻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损伤.
作者:陈雯;张颖;齐迎春;任青爱;杨靖;邓昭阳;谢晓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解放军总医院南楼血液科于2007年1月~2010年3月共收治62例老年口腔溃疡患者,其中男56例,女6例,龄72~89岁平均年龄81.4±5.6岁,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1例,急性髓性白血病8例,淋巴瘤(B细胞性)19例,多发性骨髓瘤4例.
作者:金颖;王晓媛;杨波;周亚红;屈太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特勤人员近年来患病住院的疾病种类及其特点.方法 收集2005~2011年在本院住院的舰艇艇员、飞行员病案资料,对其疾病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疾病构成及主要疾病的可能原因.结果 住院舰艇艇员主要疾病为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住院飞行员主要疾病为膝关节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间盘突出症等.结论 特勤人员的主要疾病与职业、年龄、外界环境、部队卫生体系的完善等因素有关,应结合特勤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相关疾病的预防与诊治,以提高特勤部队战斗力.
作者:王伟莉;方伟玲;麻滨瑞;唐建军;李智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UA)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9年在我院老年科住院的年龄≥80岁的高血压和脑梗死患者572例,根据所患疾病分为高血压组(Ⅰ组387例)和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Ⅱ组185例),测定UA、血清肌酐(C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等生化指标,分析UA水平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 Ⅰ组UA为(312.49±55.31)μmol/L、Cr为(86.48±18.38)μmol/L、HDL-C为(1.29±0.37)mmol/L;Ⅱ组UA为(397.76±63.64)μmol/L、Cr为(100.52±19.99)μmol/L、HDL-C为(1.11±0.33)mmol/L.两组比较分别为P=0.001、P=-0.001、P=0.02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患病率与UA(OR 1.727,95%CI 1.258~3.903)和HDL-C(OR 0.794,95%CI 0.663~0.975)明显相关.结论 UA增高是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常彬宾;肖欣荣;吕柏宁;戎健;胡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不能由意志控制的流尿为尿失禁.>60岁尿失禁患病率为男性5%~28%,女性25%~40%.尿失禁是老年人的一个普遍问题,常干扰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影响自我感觉、全身健康和总体生活质量.1 老年人尿失禁的病因1.1 暂时性病因 (1)感染:有症状的尿路感染常引起或诱发尿失禁.
作者:朱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肠内营养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对于吞咽困难或意识障碍患者采用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对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身体的恢复有很好的作用.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07年~2009年在我科住院34例高龄卧床患者,年龄85~95岁,均为男性.
作者:刘桂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军队疗养院多处于历史文化名胜区,所拥有的各类疗养因子十分丰富,如何将其特色进行归纳整理,合理地开发利用,努力打造成为自身的优势,进而形成核心竞争力,更进一步地发展和壮大我军的疗养康复事业是军队各家疗养院应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问题.
作者:王俊;冯瑞华;李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认知功能与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特点.方法 选择270例老年T2DM患者为糖尿病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MBP)分为杓型(△MBP 10%~20%,n=95)、非杓型(△MBP 0%~<10%,n=86)、超杓型(△MBP>20%,n=47)和反杓型(△MBP<0%,n=42);用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认知功能调查,比较各组间MMSE得分的差异.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MMSE得分[(24.34±2.51)分]低于对照组[(28.88±3.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中非杓型[(24.77±2.53)分]、超杓型[(23.34±2.41)分]和反杓型[(23.03±2.26)分]患者的MMSE得分均低于杓型[(26.03±2.68)分]患者,超杓型和反杓型又低于非杓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超杓型和反杓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MMSE得分与24hSBP(r=-0.73)、24hDBP(r=-0.60)、24hPP(r=-0.54)、24hMBP(r=-0.56)呈负相关(P<0.05).结论 24 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减弱或消失可能是老年T2DM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相关因素.
作者:徐军霞;王建军;詹开宇;吴海棠;张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部队干休所药房工作尽可能多的为老干部开展药学服务,对老干部的保健、医疗、康复等至关重要.以下谈谈干休所开展药学服务之必要性.1 存在问题根据观察,老干部用药存在7大安全隐患:(1)患病后不愿到医院就诊,凭经验自购药服用,但多数老干部缺乏安全用药常识,对说明书一知半解,如果用药不对症,对健康有损无益;(2)选择药品时不听医生指导,而是认为价格越贵越好,一部分人迷信广告服药;(3)在自我用药时,人们注重的是药物疗效,而治疗周期几乎被忽略,多数人对更深层次的药理学、药效学知识欠缺,如半衰期与用药间隔时间的关系,滥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等方面认识不足;(4)在用药习惯方面,许多人为了增强疗效而自行加大服药剂量,也有人频繁更换药物,还有人用茶水、牛奶等饮料送服药片;(5)由于存在同一种药品会有不同名称的现象,所以重复用药是老干部自我治疗时常见的问题;(6)滥用抗生素,使服用剂量越来越大产生耐药性.
作者:李海英;李春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院前急救是干休所卫生所的基本职能,也是老干部日常医疗保健工作中重要的内容之一.随着老干部高龄、高发病趋势不断加剧,院前急救已成为干休所卫生所常态、关键、敏感、关切、需要经受考验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者:郭雨禾;王世茹;拓永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80岁,因鼻塞、流涕伴发热1 d于2010年8月25日在北京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德国先灵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20090132,含莫西沙星0.4 g)静脉滴注,1次/d.
作者:赵明;位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龄(年龄≥80岁)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查阅2007年1月~2009年8月3个干休所117例高龄高血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发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13例患者进行访视,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不同程度出现心脑血管灌注不足症状,血压监测显示大多数患者收缩压或(和)舒张压下降过低,部分患者有心电图或脑CT/MRI缺血征象.结论 高龄高血压患者,尤其高危患者(伴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颈动脉狭窄)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心血管不良反应,因此,要注意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制定个体化的联合治疗方案,降压中要把握好降压幅度和速度.
作者:吴兆国;崔文魁;郭维民;李红艳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