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践;陆建波;许海敏;陈琳
骨组织脱钙制片是临床病理诊断中常用的一种手段,而选择适当的脱钙液、脱钙方法以及掌握脱钙的时间往往与骨组织的制片质量密切相关.
作者:刘获;廖云萍;文小笛;陈森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p53蛋白和bcl-2蛋白共同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BC法检测p53蛋白及bcl-2蛋白在67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全阴性组和p53阴性bcl-2阳性组的PCNA增殖指数低于p53阳性bcl-2阴性组及全阳性组 (P<0.01或P<0.05).全阳组、p53阳性bcl-2阴性组及p53阴性bcl-2阳性组均多呈浸润性生长(P<0.01或 P<0.05).全阳组浸润深度多至浆膜外(P<0.01或 P<0.05).两种蛋白全阴性组5年生存率高(P<0.05).p53和bcl-2蛋白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类型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cl-2蛋白表达对细胞增殖的相关性不大,主要是p53蛋白的作用.只要有1种蛋白表达时大肠癌即多呈浸润性生长,两种蛋白全部阳性组浸润深度较深.蛋白全部阴性组的预后较好.提示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可部分地反映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
作者:吴永平;柳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新近研究发现,在实体肿瘤组织中,如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结肠癌等,NOS活性和酶蛋白的表达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密切相关[1].
作者:刘钧;赵永年;朱治健;黄一凡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随着对肿瘤生物学本质的认识及免疫组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抗体被推广应用.
作者:徐明堂;路会民;李彦坤;陈素丽;许志明;张红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由于易发生浸润和转移,故术后5年生存率较低.
作者:滕晓东;高翠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白细胞介素-6(IL-6)在实验性早期肝癌中的诊断意义.方法:用ELISA、免疫组化、免疫电镜方法分别检测HGF及IL-6在实验组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水平和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HGF在人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HGF、IL-6在肝癌旁组织肝细胞胞质中表达阳性,肝癌组织中表达均下降.人肝癌细胞系中HGF强阳性表达,实验组HGF、IL-6血清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化学致癌剂诱发实验性早期肝癌过程中,IL-6可能是激活HGF的细胞因子,HGF以自分泌机制发挥促肝细胞增殖的效用.HGF、IL-6有望成为早期肝癌的诊断指标.
作者:王征;阮幼冰;刘胜洪;官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男性,16岁.颈部肿块6年渐增长率大伴吞咽异物感、、多饮、多汗、易激动、血压偏低、大便次数增长多.
作者:叶新青;杨践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女性,48岁,以左侧颈部肿块就诊.体检时发现颈部左侧近圆形肿块,直径2.5 cm,活动尚可,不发热.
作者:王妍;米小轶;谢成耀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人骨肉瘤OS-732细胞系促血管生成作用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对其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方法: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通过解剖显微镜、光镜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人骨肉瘤OS-732细胞系血管生成活性,并探讨VEGF抗体的血管生成抑制作用.结果:OS-732细胞系具有较强的促血管生成能力,鸡胚绒毛尿囊膜移植瘤组织中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均呈阳性表达,且VEGF呈持续高表达.给予VEGF抗体后VEGF抗体组血管数目、瘤细胞数低于PBS对照组.结论:VEGF、bFGF、TGF-β1可能共同参与骨肉瘤OS-732细胞系诱导的血管生成,其中VEGF可能起着主要作用,VEGF抗体能抑制本细胞系的血管生成.提示VEGF抗体对骨肉瘤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颖嘉;文戈;王东;高奉浔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对乳腺癌的HPV感染进行形态学定位研究.方法:对46例乳腺癌切除标本及7例良性病变标本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HPV DNA分子原位杂交检测.结果:透射电镜下,14例(30.40%)乳腺癌细胞核内有HPV样病毒颗粒,颗粒直径30~50 nm,或弥漫散布,或聚集成团呈假结晶状排列.颗粒圆形或略不规则,含有HPV样颗粒的癌细胞核异型性较明显.7例良性病变细胞核内未见到HPV样颗粒.HPV DNA分子原位杂交显示,21例(45.65%)乳腺癌细胞核内HPV31/33 DNA阳性,1例软骨肉瘤样化生性癌细胞核同时有HPV31/33及HPV16/18阳性;1例纤维腺瘤(14.29%)也显示HPV31/33 DNA阳性(χ2=2.7431, P<0.05).电镜下85%病毒样颗粒阳性病例中可检测到HPV DNA存在,两种检测结果符合率达73.91%.结论:乳腺肿瘤内存在未组装的、裸型病毒样颗粒.该研究对阐明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以及对乳腺癌的预防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颖彦;朱平;姜叙诚;项富海;任建强;王建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重点在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常规10%福尔马林液固定标本,HE染色或LSAB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结果:肾上腺皮质癌标本18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6~65岁,平均40岁.功能性8例,无功能性10例.病理组织学特点,肿瘤体积大,可有包膜,出血坏死常见,核异型,核分裂象多见,嗜酸细胞>70%,有包膜、血管及周围组织浸润,远处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未发现肾上腺皮质癌特异性标记抗体.结论:对于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应将临床和病理组织细胞形态学主要特征与肿瘤浸润及转移的生物学行为相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作用.
作者:杨践;陆建波;许海敏;陈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女性,70岁,上腹部规律性阵痛伴返酸、嗳气数年余,近10d上腹部胀痛、恶心并呕吐隔夜宿食入院.发病前16年因乙肝性肝硬化门脉高压曾行脾脏切除术.
作者:刘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前,对Epon812包埋的半薄切片进行光镜观察,其染色多数采用盐基性染料如美蓝、甲苯胺蓝、结晶紫、硫堇和碱性品红等无需脱脂的单色染色法.
作者:杨传红;赖晃文;郑文岭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例1,患者男性,78岁.右下腹壁肿块6个月,渐增大,近1个月皮肤破溃不愈.
作者:平金良;章步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p16/INK4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和p16、cyclinD1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p16/INK4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16、cyclinD1蛋白的表达.结果:3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7例p16免疫组织化学阳性,15例cyclinD1阳性,组织学和统计学分析显示p16与cyclinD1的表达呈负相关.4例检出p16/INK4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但与p16失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 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可检出p16/INK4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而甲基化不是引起p16失表达的主要原因.(2) p16与cyclinD1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细胞周期调控因子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表达的反馈机制.
作者:张帆;吴平平;朱建善;颜召文;李晓芳;姜叙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女性,1岁2个月,出生时即发现右颌下区肿物,渐长大.查体:颌下区4cm×3cm×2cm肿物,质软,无压痛,边界清楚.术中见肿物无包膜,切面灰白、实性,质较脆.
作者:罗海燕;高岩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的病理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53例肾穿标本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肾小球局灶节段性透明变性及间质泡沫细胞浸润在小儿原发性FSGS中是一个较为特征性的表现.原发性FSGS中,尖端病变一型预后良好.一部分轻微病变患者可能发展为FSGS.出现继发性FSGS则是预后不良的表示.结论:区别原发性还是继发性FSGS对临床治疗、估计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吴湘如;卫敏江;张忠德;储谦;张凤英;殷敏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软组织肿瘤是一类起源于纤维组织、脂肪组织、肌组织、脉管、滑膜和间皮的非上皮性骨外组织的肿瘤,其种类繁多,目前仅WHO正式命名的软组织肿瘤就达两百多种.
作者:杨翎;范钦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组织中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对50例结直肠癌标本及21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进行免疫组化S-P法测定癌组织中TP的表达情况;通过CD34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组织中的MVD.结果:结直肠癌细胞的TP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上皮(P<0.01);TP阳性组中局部淋巴结转移率高于TP阴性组;TP阳性组的MVD高于TP阴性组;它们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直肠癌中高、中、低分化癌组之间的TP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癌细胞中TP的表达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但与结直肠癌的组织学级别无关.
作者:卓丽娟;施作霖;李燕辉;高凌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男性,20岁.因头痛40 d、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10个月余入院.
作者:王卓才;赖日权;赖晃文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