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妍;米小轶;谢成耀
患者女性,48岁,以左侧颈部肿块就诊.体检时发现颈部左侧近圆形肿块,直径2.5 cm,活动尚可,不发热.
作者:王妍;米小轶;谢成耀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女性,70岁,上腹部规律性阵痛伴返酸、嗳气数年余,近10d上腹部胀痛、恶心并呕吐隔夜宿食入院.发病前16年因乙肝性肝硬化门脉高压曾行脾脏切除术.
作者:刘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临床病理特点及发病机制,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41例经病理确诊的XGC进行常规HE片观察,部分病例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41例XGC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CT显示胆囊壁增厚与壁内低密度结节.术中可因胆囊壁增厚或结节/肿块及与周围器官粘连或内瘘形成,而误诊为癌.病理眼观见胆囊壁黄色结节或肿块,镜下见重度急慢性炎症背景上有特征性泡沫细胞肉芽肿形态.结论:XGC可能是由胆囊炎症、结石嵌顿和胆汁淤积因素所诱导,与免疫反应有关的迟发性肉芽肿病变.少数病例,可伴发腺癌,应予注意.
作者:王兰;陶自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组织中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对50例结直肠癌标本及21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进行免疫组化S-P法测定癌组织中TP的表达情况;通过CD34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组织中的MVD.结果:结直肠癌细胞的TP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上皮(P<0.01);TP阳性组中局部淋巴结转移率高于TP阴性组;TP阳性组的MVD高于TP阴性组;它们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直肠癌中高、中、低分化癌组之间的TP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癌细胞中TP的表达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但与结直肠癌的组织学级别无关.
作者:卓丽娟;施作霖;李燕辉;高凌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男性,75岁,间断性无痛肉眼血尿1年入院.膀胱镜检查:在膀胱右侧壁可见1.0cm×1.0cm乳头状新生物,颈部2点位置可见1.5 cm×1.5 cm乳头状新生物.
作者:邓元;樊长青;曹培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喉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复习2例患者的临床病史、肿瘤组织的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及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为男性,以声音嘶哑、喉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病变均位于声门上,以具有丰富嗜酸性胞质、巢状排列为肿瘤细胞的形态特征;免疫组化表达神经内分泌肿瘤标志物.2例均因短期内发生肿瘤广泛转移而死亡.结论:喉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属于高度恶性的肿瘤,形态上需与低分化鳞癌、甲状腺髓样癌、肺神经内分泌癌、副神经节瘤和无色素性黑色素瘤等相鉴别.
作者:房新志;王振华;柴敏秀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在医学研究中,通过组织切片来观察疾病的病理变化极为重要.
作者:李莉;翟同钧;陈融;胡维诚;Patricia D.Polinsky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评价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鉴别肺原发性腺癌与转移性腺癌中的临床病理应用价值.方法:20例肺原发性腺癌:10例高分化,包括3例乳头状、3例腺泡状、3例混合型腺癌和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0例低分化,包括4例黏液腺癌(其中1例为印戒细胞癌)和6例混合型腺癌.另选20例的胃肠道及卵巢腺癌,免疫组化应用TTF-1抗体.结果:95%的肺原发性腺癌表达TTF-1,而胃肠道及卵巢腺癌完全不表达.结论:对于确定肺原发或转移性腺癌的病理诊断,TTF-1是一个有用的特异性抗体,特别是在体积较小的肺活检标本或原发灶不明而仅有肺内转移时.
作者:韩高华;周晓军;孟奎;陆珍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P-糖蛋白(P-gp)、拓扑异构酶(Topo-Ⅱ)、谷甘胱肽-S-转移酶(GST-π)和p53的表达与病理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生存率的相关性及其协同表达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36例术前未进行化疗的结直肠癌组织中P-gp、GST-π、Topo-Ⅱ和p53的表达.结果:P-gp、GST-π和p53的表达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与生存率明显相关(P<0.01).Topo-Ⅱ的表达与本组临床病理参数均无相关性.结论: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P-gp、GST-π和p53的表达,对肿瘤的化疗药物选择和预后判断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小岩;施作霖;李燕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病理检查送检单作为一种反映患者基本情况的信息记录,是联系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的纽带.
作者:王力;蔡学敏;杨举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抗酸染色法有多种,根据本科近10年来应用不同抗酸染色法的经验,对8例已确诊为结核病的病理切片及细胞学涂片,从染色效果、操作难易程度及染色时间方面,用6种不同抗酸染色法[1~4]反复染色对比实验结果,推荐一种经典的、简易的、快速实用性强的抗酸染色法--萋纳石炭酸染色法.
作者:侯卫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p53蛋白和bcl-2蛋白共同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BC法检测p53蛋白及bcl-2蛋白在67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全阴性组和p53阴性bcl-2阳性组的PCNA增殖指数低于p53阳性bcl-2阴性组及全阳性组 (P<0.01或P<0.05).全阳组、p53阳性bcl-2阴性组及p53阴性bcl-2阳性组均多呈浸润性生长(P<0.01或 P<0.05).全阳组浸润深度多至浆膜外(P<0.01或 P<0.05).两种蛋白全阴性组5年生存率高(P<0.05).p53和bcl-2蛋白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类型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cl-2蛋白表达对细胞增殖的相关性不大,主要是p53蛋白的作用.只要有1种蛋白表达时大肠癌即多呈浸润性生长,两种蛋白全部阳性组浸润深度较深.蛋白全部阴性组的预后较好.提示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可部分地反映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
作者:吴永平;柳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例1,患者男性,78岁.右下腹壁肿块6个月,渐增大,近1个月皮肤破溃不愈.
作者:平金良;章步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新近研究发现,在实体肿瘤组织中,如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结肠癌等,NOS活性和酶蛋白的表达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密切相关[1].
作者:刘钧;赵永年;朱治健;黄一凡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一直是产科领域的一种重要的围产期疾病.
作者:王威;夏敏;徐爱群;曹积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IGF(insulin growth factor)信号传导系统主要由IGFs(包括IGFⅠ和Ⅱ)、IGF受体(R Ⅰ,RⅡ)、IGFBPs(insulin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s)和IGFBP蛋白水解酶四部分组成[1].IGFBPs共有15个,根据IGFBPs与IGF亲和力的高低,可把IGFBP超家族分成高亲和力和低亲和力两组[2].
作者:邵丽娜;来茂德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乳腺纤维腺瘤(fiboadenoma,FA)是乳腺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占乳腺良性肿瘤的90.7%.其发病机制不明,笔者通过乳腺纤维腺瘤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观察对FA进行病因探讨.
作者:陈志秋;李秀平;李东;宿淑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男性,16岁.颈部肿块6年渐增长率大伴吞咽异物感、、多饮、多汗、易激动、血压偏低、大便次数增长多.
作者:叶新青;杨践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男性,31岁.因腰骶部疼痛6 h急诊入院.查体:急性病容.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
作者:魏兵;杨育生;李甘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女性,47岁,已婚.因下腹部痛伴腰骶部酸痛7d入院,无发热及阴道流血.
作者:王玉兰;张新华;孟奎;石群立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