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养老机构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

卢沛;宋涛;戴付敏;李军歌

关键词:养老机构, 衰弱,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了解养老机构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衰弱表型(PF)、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对318位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各领域得分为(46.55±10.98)分、(55.42±9.29)分、(55.37±7.47)分和(50.62±8.19)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生活质量各领域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除衰弱表型对生活质量各个领域均有影响之外,入住支付、大需求对生理领域有影响(P<0.05);慢性病种类、入住支付对心理领域有影响(P<0.05);住宿条件对社会领域有影响(P<0.05);经济收入对环境领域有影响(P<0.05).结论 养老机构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生活质量较低,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应加强机构建设,护理人员需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加重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CTRP)3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加重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T2DM合并OSAHS患者171例为病例组,单纯T2DM患者231例为对照组,将病例组分为合并轻度OSAHS组(A亚组)和合并中重度OSAHS组(B亚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血管病变,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CTRP3水平,同时监测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夜间低血氧饱和度(LSaO2).结果 病例组下肢血管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TRP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亚组下肢血管检出率显著低于B亚组(P<0.05),血清CTRP3水平显著高于B亚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病例组内下肢血管病变评分与AHI呈正相关(r=0.714,P<0.05),与LSaO2呈负相关(r=-0.598,P<0.05),血清CTRP3与AHI呈负相关(r=-0.777,P<0.05),与LSaO2呈正相关(r=0.653,P<0.05);与CTRP3正常患者相比,CTRP3异常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 OSAHS可加重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其机制与血清CTRP3水平降低有关.

    作者:范榕;白亚丽;赵雅宁;戈艳蕾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桑色素滴眼液预防去势雄兔干眼症

    目的 研究桑色素滴眼液对雄兔去势所致干眼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在36只雄性新西兰白兔中(36眼,均为右眼),选取24只制作去势雄兔干眼症模型,随机分为实验(A)组、对照(B)组各12眼,A组使用桑色素滴眼液滴眼,B组使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滴眼.连续滴眼6 w,4次/d.另12只雄兔只切开阴囊去除睾丸造模后不滴眼液,作为模型组.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2 w、4 w及6 w进行Schirmer I试验(SIT)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FL),并进行泪液总蛋白含量、淀粉酶活性、乳铁蛋白、溶菌酶含量检测及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结果 干预前A、B两组SIT、FL评分、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淀粉酶活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 w、4 w及6 w后,模型组和B组SIT、FL评分泪液蛋白检测和角膜上皮基底膜下神经分布较干预前明显恶化(P<0.05);A组SIT、FL评分、泪液蛋白检测和角膜上皮基底膜下神经分布均有不同程度显著改善(P<0.05);在每个干预的时间点上,A、B两组的SIT、FL评分、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淀粉酶活性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预6 w后,A组上皮基底细胞和炎症细胞密度分别为(3121±224)个/mm2和(43±16)个/mm2,而B组上皮基底细胞和炎症细胞密度分别为(4321±216)个/mm2和(265±102)个/mm2,模型组上皮基底细胞和炎症细胞密度分别为(4522±255)个/mm2和(281±113)个/mm2.与模型组和B组比较,A组上皮基底细胞和炎症细胞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使用桑色素滴眼液能够有效改善雄激素水平降低所致兔干眼症.

    作者:郭俞利;朱佩文;叶蕾;徐晓玮;刘钰鑫;石文卿;袁晴;闵幼兰;刘佳祥;邵毅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免疫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评估胸腺肽α1免疫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重症肺炎老年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和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胸腺肽α1免疫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w后肺部感染控制的起始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和病死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和IL-10的水平.结果 治疗1 w后,观察组肺部感染控制起始时间为(8.9±2.1)d,较对照组(12.1±2.9)d明显提前;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16.9±2.6)d,较对照组〔(21.8±3.3)d〕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6.7%,明显优于对照组(48.8%);观察组的病死率为11.6%,明显低于对照组(2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 w,血清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血清IL-1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血清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肽α1免疫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减轻体内炎症反应,提高肺炎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作者:巢益群;周杰;黄洁媛;陈淑华;查志义;刘文明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血清尿酸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98例(糖尿病组)及体检的健康对照患者10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同时在糖尿病患者中进一步分析出现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结果 98例糖尿病患者中36例出现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组的血清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高尿酸比例显著增加,而男性患者血清尿酸的水平显著增加(P<0.01).在出现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中,不论男性或女性,血清尿酸的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P<0.01).另外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尿酸的升高水平与患者蛋白尿水平高低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尿酸水平能够作为诊断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蛋白尿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红艳;凌凯;徐月霞;王娟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利尿剂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利尿剂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102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氢氯噻嗪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厄贝沙坦片.两组疗程均为4w.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血清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4.51%,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均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舒张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ET-1显著降低而NO显著增加(均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ET-1显著低于对照组而NO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sICAM-1和hs-CRP均显著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sICAM-1和h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利尿剂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疗效明显,可改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沐露霞;王爱玲;孙震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性评价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对术中出血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外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18年2月,检索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病死率,应用RevMan 5.3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6篇RCTs,共2384例半髋关节置换患者.结果显示:骨水泥组手术时间长〔OR=7.94,95%CI(5.69~10.02),P<0.00001〕,肺栓塞发生率高〔OR=3.95,95%CI(0.97~16.02),P=0.05〕,但术中及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低〔OR=0.25,95%CI(0.13~0.47),P<0.0001〕,住院时间短〔WMD=-1.78,95%CI(-3.38~-0.17),P=0.03〕.病死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关节脱位率、术中失血量及术后肺部、泌尿系、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与非骨水泥组相比,骨水泥组手术时间长、肺栓塞发生率高,但在术中及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和住院时间上有优势,且并未增加病死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关节脱位率、术中失血量及术后肺部、泌尿系、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菅永志;方钦正;顾培伦;李跃军;高鹏;羊鹏飞;杨童;吕燕敏;董金波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抗阻力训练辅以脉冲刺激对腹型肥胖老年人的治疗效果

    目的 观察在电磁脉冲刺激辅助下抗助力训练对腹型肥胖老年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8例腹型肥胖老年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抗阻力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抗阻力训练基础上再辅以电磁脉冲刺激治疗.于入选时及治疗12 w后,对两组腹部皮脂厚度、内脏脂肪指数、内脏脂肪面积和身体形态指数腰臀比(WHR)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经12 w治疗后,两组各检测指标较入选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指标改善效果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尤其内脏脂肪含量指标明显表现较优(P<0.05).结论 抗阻力训练适合老年人特殊的身体条件,适宜老年人用作持续性力量训练,对腹型肥胖老年人能起到明显的消脂减肥效果;且在电磁脉冲辅助治疗下更利于内脏脂肪得以明显改善,该联合疗法对腹型肥胖患者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学颖;王韧;耿海燕;江志全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骨膜蛋白在哮喘气道重塑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可逆性气流受限、肺部炎症及气道重塑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气道重塑是其重要的病理改变. 目前治疗哮喘的主要药物仍是激素类,但临床试验显示即使早期给予足量的糖皮质治疗,仍然有部分哮喘患者发展为气道重塑终导致气道气流受限,为此,在哮喘病人中寻求高度敏感指标是治疗哮喘的关键. 本文主要综述骨膜蛋白在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张静;武怡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老年人休闲动机、休闲涉入对休闲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了解老年人休闲参与动机、休闲涉入及休闲满意度之间的关联关系.方法 以西南地区重庆市主城区65岁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运用休闲参与动机量表、休闲涉入量表、休闲满意度量表采取立意抽样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探索性(EFA)与验证性(CFA)因素相结合方法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处理,利用结构方程模式(SEM)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人休闲动机对休闲涉入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休闲动机对休闲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休闲涉入在参与休闲动机对休闲满意度的影响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老年人参与休闲活动,因持续的涉入休闲活动得以维持身体健康,人际互动佳,能放松心情并提升自我满足感,进而促进身心健康,对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则生活满意度较佳.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休闲活动,能减缓人口老化衍生的健康问题,提升个人未来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启贵;桑美玲;罗炯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中国老年人口失能地区分布

    目的 掌握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的地区分布及地区因素对老年人口失能率的影响.方法 基于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中28个省市自治区973例失能老人调查数据和《2016中国统计年鉴》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系谱聚类和稳健回归分析.结果 除西藏、宁夏和海南外,中国失能老人约1904.38万,其中轻度失能占比为73.59%;28个省市自治区经聚类分成4类,老年人口失能率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民恩格尔系数、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及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呈负相关.结论 中国失能老人规模大,以轻度失能为主,亟需加强居家照料指导;存在养老资源配置不公平现象.

    作者:张娟;周建芳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系统溶栓与综合介入治疗中老年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目的 探讨综合介入与系统溶栓治疗中老年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中老年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04例,其中采用先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再进行血栓碎吸、导管溶栓、肝素抗凝等综合介入治疗的患者109例设为A组,另外95例接受尿激酶系统溶栓治疗者设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平均住院天数为(6.17±1.86)d,明显低于B组〔(10.02±2.33)d;t=12.91,P<0.05〕.4 w后复查:有效率A组93.58%,B组81.05%;血栓有效清除率A组92.66%,B组74.74%;健、患肢膝下15 cm处周径差A组(0.76±0.24)cm,B组(1.42±0.45)cm,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6~36个月,A组水肿、色素沉着、溃疡等后遗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9.27%、13.76%、0.91%,均明显低于B组41.05%、48.42%、8.42%(均P<0.05).通过彩超检查静脉畅通率、瓣膜功能正常率,A组分别是89.00%、71.56%,B组分别为49.47%、35.79%,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疗效评价,总有效率(优+良+中)A组96.33%,B组86.32%,两组对比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介入相比系统溶栓治疗中老年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更具优势,疗效好、恢复快、并发症也更少.

    作者:刘宇;陈艳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唐山市高龄空巢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唐山市空巢高龄老年人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唐山市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居民中年龄≥75岁的空巢老年人,进行孤独量表评测.结果 2529名空巢高龄老年人孤独感平均得分为(39.94±10.402)分,低程度孤独感825人(23.0%),平均(28.17±4.125)分,中度孤独感1181人(48.8%),平均(41.74±4.304)分,高度孤独感523人(28.2%),平均(54.43±4.334)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OR=1.615)、文化程度(OR=0.827)、每天喝水情况(OR=0.875)、是否患慢性病(OR=1.349)、做家务频率(OR=1.227)、是否与别人共用毛巾、牙刷(OR=1.811)、每天刷牙几次(OR=0.784)、是否对家庭用电、煤气进行管理(OR=1.917)是高龄空巢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唐山市高龄空巢老年人孤独感明显,有针对性地改善生活习惯与慢性病情况将对改善我国高龄空巢老年人孤独感现状产生重要影响.

    作者:张皓妍;陈长香;张敏;李淑杏;窦娜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生物节律对抑郁症状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生物节律对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日常生活生物节律量表、流调中心抑郁水平评定10条目量表测定社区老年人,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有关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种数对社区老年人的昼夜节律与健康状态的主观评估得分有显著影响(P<0.05),体力活动对户外活动、昼夜节律、健康状态的主观评估、社会支持得分有显著影响(P<0.05),养生知识对于户外活动、健康状态的主观评估、社会支持得分有显著影响(P<0.05);慢性病种数、体力活动、居住情况、家属患慢性病种数是抑郁症状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慢性病种数、体力活动是社区老年人是否患抑郁症的影响因素(P<0.05);抑郁得分与生物节律呈负相关(r=-0.488,P<0.01),与户外活动、昼夜节律、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估和睡眠习惯呈负相关(r=-0.145、-0.309、-0.557、-0.305,P<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物节律总分是患抑郁症的保护因素(P<0.001).结论 生物节律能够影响社区老年人抑郁状况.

    作者:狄官举;张林;郭蕾蕾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高龄住院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心肌钙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与远期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究住院高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高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3年预后情况分为良好组(n=52)与不良组(n=28),比较两组血清心肌钙蛋白(cTn)I、高敏-心肌钙蛋白(hs-cTn)T及血清白蛋白(ALB)、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描述上述指标预测效能,并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模型,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良好组血清cTnI、hs-cTnT及UACR水平均明显低于不良组,血清ALB水平明显高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cTnI、hs-cTnT、ALB及UACR水平预测高龄心力衰竭患者远期预后所得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15、0.652、0.672、0.639,Youden指数分别为0.256、0.288、0.340、0.290,预测临界值分别为3.94 ng/ml、398.30 ng/L、35.02 g/L、299.74 mg/g.血清cTnI、hs-cTnT及UACR水平与高龄心力衰竭患者远期预后呈显著负相关性(均r<0,P<0.05);血清ALB水平与高龄心力衰竭患者远期预后呈显著正相关性(r>0,P<0.05).结论 高龄住院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TnI、ALB均与其远期预后有一定联系,应加强临床监测,以期尽早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改善预后.

    作者:张珺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老年白内障与肝胆疾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白内障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发病与肝胆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上海市金山工业区社区65岁以上老人进行白内障筛查,同时进行肝胆疾病体检,将取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列入筛查人群2798例,其中白内障患者1353例(白内障组),非白内障者1445例(对照组).不同年龄段白内障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白内障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肌酐、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结论 白内障是常见的老年疾病,容易造成一定的致盲率,其发病和肝胆疾病有一定关系,防治白内障的工作应该综合考虑,将其与肝胆疾病的防治结合起来.

    作者:吴菁;熊希璐;孔祥东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徐州市区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徐州市区老年人的社区居家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徐州市区1188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8.0进行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7.9%的老年人有社区居家养老意愿,女性(OR=1.654,P=0.005)、初中文化(OR=2.820,P<0.001)、独居(OR=2.085,P=0.006)、自觉健康状况差(OR=4.484,P=0.002)、对社区养老环境满意(OR=2.398,P<0.001),身边有可及性的居家养老中心(OR=2.591、P=0.001)、接受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OR=5.155,P<0.001)的老年人的社区居家养老意愿较强.结论 徐州市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推广和发展应着重提高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增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多样性和高质性.

    作者:胡斌;钱香玲;朱蓓;张冰蟾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山茶籽油对广西壮族绝经后妇女护骨素和RANKL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长期食用山茶籽油对广西壮族绝经后妇女OPG和RANKL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80岁的广西壮族妇女,连续5年以上进食食用山茶籽油(ECO)者为ECO组,长期食用花生油和动物油者为NECO组.采用超声定量骨质密度测量仪测量入选者足跟骨超声衰减值(BU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0~80岁妇女血清中OPG和RANKL水平.结果 ECO组和NECO组在20~39岁时,骨质密度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随后开始下降,55岁后下降明显,特别是NECO组,并在50岁后两组BU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40~54岁时,ECO组和NECO组OPG水平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升高,随后开始下降,但ECO组水平低于NECO组(均P<0.05);RANKL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但ECO组水平低于NECO组,特别是在55岁后,ECO组RANKL水平明显低于NECO组(均P<0.05).ECO组和NECO组OPG/RANKL值分别在40~59岁和40~54岁时,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随后开始下降,且ECO组水平明显高于NECO组(均P<0.05).结论 长期食用ECO可使广西壮族绝经后妇女体内雌激素和OPG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

    作者:方晓燕;李海;解继胜;杨洁;陈建海;黄海玲;黎飚;潘春玲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肝气郁结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应激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

    目的 观察长期情志不畅的肝气郁结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应激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体检中心及郑州市多个社区筛选40~65岁的正常中老年人和长期情志不畅的肝气郁结型MCI患者,并按照同性别、同年龄段(±2.5岁)、相同文化程度进行1:1匹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被试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糖皮质激素(GC)、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 与正常中老年人相比,肝气郁结型MCI患者的血清ACTH水平显著降低(P<0.05),GC、NE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长期情志不畅的肝气郁结型MCI患者存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过度激活、交感-肾上腺髓质(SAM)系统兴奋,这可能是肝郁日久加速脑老化进程的机制之一.

    作者:詹向红;赵紫薇;关徐涛;孙前明;潘玉颖;刘永;侯俊林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基于协整关系的老年人口死亡率预测

    目的 老年人口死亡率的下降会对中国社会保障基金产生极大影响,进而影响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和保障的稳定性,对老年人口寻找更加精确的死亡率预测方法意义重大.方法 中国大陆死亡率历史数据有限,而中国台湾地区死亡率统计数据较充足,用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人口死亡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对传统的死亡率预测模型(Lee-Carter模型)进行改进,建立误差修正模型(VECM).结果 创新性的针对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死亡率进行了逐年龄的预测,得到了死亡率预测值.方论模型提高了老年人口死亡率预测的精确程度.

    作者:张建;王子怡;张亚娟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绝经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8、10和Irisin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绝经后女性患者血清中CXC趋化因子配体(CXCL)8、CXCL10和Irisin蛋白的表达特征,分析其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 96例绝经后T2DM女性患者作为观察组,25例绝经后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女性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CXCL8、CXCL10、Irisin的表达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中CXCL8、CXCL1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risi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XCL8、CXCL10和Irisin的表达在不同骨量和不同绝经年限的患者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XCL8和CXCL10呈正相关性(r=0.48,P<0.05).结论 绝经后T2DM患者血清中CX-CL8、CXCL10高表达,Irisin低表达,可能对骨质疏松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CXCL8和CXCL10具有正相关性,共同促进病变的进展.

    作者:段小凯;秦贵军 刊期: 2019年第0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