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翁瑜玲;曾莉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一氧化氮,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一氧化氮(NO)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应用NO治疗的PPHN患儿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治疗期间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及其家属治疗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率、总有效率、家属治疗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PPHN应用NO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神经行为发育,提高家属治疗满意率.
临床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动态血糖监测指导个体化护理方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指导个体化护理方案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GDM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动态血糖检测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相关指标(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疾病知信行评分、应对方式评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后疾病知识、饮食控制、适宜运动、遵医用药、戒烟戒酒、血糖监测、定期复查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疾病知识、饮食控制、适宜运动、遵医用药、戒烟戒酒,血糖监测、定期复查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后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动态血糖监测指导个体化护理为GDM患者提供更高的护理质量,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吴梦;刘素琼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应用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对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应用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对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治疗后FBG、2hPBG、HbA1c水平,治疗效果和自我效能评分.结果 两组干预前FBG、2hPB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FBG、2hPB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FBG、2hPBG、HbA1c水平,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和治疗.

    作者:刘文利;陈虹羽;邓惠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一种新型保护性约束手套的制作与应用

    目前国内及国外都已普及应用各种深静脉置管及各种引流管,而各种管道的意外拔管率一直居高不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因病人神志不清、烦躁等将治疗或监测管道拔除,并可能抓伤自己、医务人员和家属,影响各种检查、治疗和护理,严重者还可能导致生命危险.为保证治疗,便于护理,须对此类病人进行保护性约束.目前,手部约束装置是由绑带或手套与其他物件组成.但在临床应用中,简易约束带易滑脱,滑脱后可造成患者抓伤,意外拔除引流管、气管插管等;或因病人躁动时愈拉愈紧,造成皮肤破损或肿胀.普通密封性约束手套不能保持手部功能位,且不方便手部血液循环的观察.2018年4月我院制作一种新型保护性约束手套应用于临床.

    作者:陆冬侠;施密密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认知导向式母婴阻断指导对围产期合并乙肝患者疾病知晓率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目的 剖析认知导向式母婴阻断指导对围产期合并乙肝患者疾病知晓率及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3月~2017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予以认知导向式母婴阻断指导.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疾病知晓率、生活方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疾病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生活方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认知导向式母婴阻断指导应用于围产期合并乙肝患者,能提高个体对自身疾病的知晓率,且能控制肝炎病毒,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汪敏;柯梦华;居朝霞;陈菊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计算机追溯系统在消化内镜清洗消毒中的应用进展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各种消化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作为一种侵入性的诊疗方法,通过内镜诊疗有传播感染性疾病的风险,为了进一步预防与控制内镜引起的交叉感染和危害,引进了计算机全程可追溯管理系统.即通过专用设备(RFID),采用无线识别技术来实现对每条内镜清洗消毒信息的采集以及每条内镜病人使用情况的记录.同时,对病人使用后内镜进行洗消的监控,以及洗消工作量的统计和每条内镜的使用频率分析等.现将计算机追溯系统在消化内镜清洗消毒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柴先灯;杨桂芳;方家旭;陈婷婷;孙燕平;梅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围手术期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压力性损伤是全球卫生保健机构面临的共同难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与医疗负担[1].美国每年用于治疗压力性损伤的费用高达一亿美金[2].围手术期患者常因术前营养状况、术中麻醉、手术时间、术后多处带管等原因成为压力性损伤的高风险人群,围手术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高达3.7%~27.2%[3].

    作者:廖冬花;吴艳平;杨泽;罗懋;欧阳文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内瘘血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分析和相应预防性护理策略研究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内瘘血栓的危险因素,并实施相关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预防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内瘘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差异.采用Logistic法分析发生内瘘血栓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药物治疗时间、低血压、穿刺次数、贫血及静脉内膜增生是影响患者发生内瘘血栓的危险因素.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内瘘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影响患者发生内瘘血栓的危险因素较多,护理人员应针对性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减少内瘘血栓的发生,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胡莉莉;彭琴;罗喜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一氧化氮(NO)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应用NO治疗的PPHN患儿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治疗期间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及其家属治疗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率、总有效率、家属治疗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PPHN应用NO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神经行为发育,提高家属治疗满意率.

    作者:翁瑜玲;曾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压疮发生的效果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压疮发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50例设为实施前;选取2017年1月~12月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50例设为实施后.实施前行压疮常规管理.实施后应用FMEA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压疮发生原因,找出潜在失效模式,提出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实施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失效模式RPN值较实施前明显下降(P<0.05).实施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FMEA管理能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中压疮发生的潜在失效模式进行分析,并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从而降低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杜文婷;张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改进手术室整体护理模式对乳腺区段切除术中快速冰冻患者负性情绪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究改进手术室整体护理模式对乳腺区段切除术中快速冰冻患者负性情绪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模式的乳腺区段切除术快速冰冻活检手术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实施改进手术室整体护理模式的乳腺区段切除术快速冰冻活检手术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及应激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E、NE及CO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手术室整体护理模式应用于乳腺区段切除术快速冰冻患者中,可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改善应激反应.

    作者:熊玉慧;蔡亚红;徐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高校《护理教育学》课程翻转课堂的构建与实施

    目的 观察高校《护理教育学》课程翻转课堂构建与实施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16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102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班53人为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4班49人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高校《护理教育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情况.结果 观察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考核评分为(87.34±1.15)分、(48.14±0.85)分,均高于对照组(84.43±0.97)分、(45.57±0.97)分(P<0.05);观察组护理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有效度、适应度与满意度评分为(8.96±0.73)分、(8.93±0.55)分、(8.90±0.73)分均高于对照组(8.45±0.94)分、(8.42±0.96)分、(8.39±0.74)分(P<0.05).结论 采用高校《护理教育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提高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作者:薛惠;赵美玉;张彩婵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1岁以下婴幼儿照顾者实施优化培训对婴幼儿发育及疾病预防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1岁以下婴幼儿照顾者实施优化培训对婴幼儿发育及疾病预防的效果.方法 以2016年1月~12月我院接收的1岁以下婴幼儿6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院内护理干预与院外随访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对婴幼儿照顾者实施疾病与发育自我护理能力优化培训.比较两组婴幼儿照顾者疾病知识认知度、生长发育知识认知度、护理知识与操作水平、婴幼儿发育状况与疾病发生次数.结果 观察组照顾者疾病知识、护理知识及生长发育知识认知度评分及护理操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发育商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发育商均得到提升(P<0.05),且观察组发育商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月均身高、月均体重、出牙时间及发病次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1岁以下婴幼儿照顾者实施疾病与发育自我护理能力优化培训,能提高照顾者对婴幼儿的家庭护理能力,优化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并降低其疾病发生次数.

    作者:刘淑霞;肖厚兰;黎芹冰;李海香;周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母婴结局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母婴结局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母婴结局及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终止妊娠孕周和期待治疗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生体重及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应用心理干预,可改善母婴结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国平;梁慧清;茹银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能量计算模型在妊娠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能量计算模型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饮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GDM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妊娠期行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妊娠期应用能量计算模型进行饮食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血糖控制效果及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FBG)、餐后1h血糖(1hFPG)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产后感染率、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能量计算模型为指导的饮食管理能有效改善GDM患者血糖水平,有利于患者血糖控制,降低患者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张明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CPOT评分表在预防谵妄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 探究重症监护室疼痛观察工具法(CPOT)评分表在预防谵妄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采用常规护理的ICU住院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采用CPOT评分表干预护理的ICU住院患者64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谵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谵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外拔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深静脉血栓、谵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OT评分表应用于ICU患者可有效减轻谵妄,缩短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丁森林;王颖;杨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水胶体敷料在肠造口患者术后早期伤口保护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水胶体敷料在肠造口患者术后早期伤口保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急诊非择期行肠造口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均采用同一厂家的透明造口袋.观察组术后早期采用水胶体敷料保护伤口.对照组采用透明薄膜敷料保护伤口.比较两组术后伤口疼痛评分及愈合情况,并对伤口敷料及造口袋更换频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伤口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口敷料及造口袋更换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肠造口术后早期使用水胶体敷料能提高造口袋粘贴的稳固性,适当延长造口袋使用时间,减少排泄物渗漏引起的造口异味及伤口污染,降低腹部伤口的感染率.

    作者:黄锦萍;叶倩红;孔刚;刘虹;龚志军;韩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摄食训练精细管理模式在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摄食训练精细管理模式在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12月我科收治的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伴发吞咽障碍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吞咽功能训练护理.试验组接受摄食训练精细管理模式干预.并对两组干预后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吞咽功能改善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摄食训练精细管理模式对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伴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程度,深受其认可.

    作者:邹丽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一种改进采血方法对危重患者血糖检验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一种改进采血方法对危重患者血糖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6月在本院急诊科及心血管内科新入院危重患者96例,对患者采用传统的采血方法,于无名指指尖侧面穿刺采取末梢血用便携式血糖仪检测血糖水平,同时将患者于静脉采血时静脉采血针上剩余的一滴血用便携式血糖仪检测血糖水平,将上述两种方法检测的血糖结果与抽取静脉血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血糖值进行比较.结果 改进采血方法提高了采血操作效率,降低危重患者的额外应激刺激,两种采血方法获得的血样用便携式血糖仪检测的血糖值与抽取静脉血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危重患者血糖检验时采用改进采血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操作简单,与传统检测方法检测的血糖值基本一致,可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兴芳;赖鹏;彭辉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破痛油在神经内科患者压疮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破痛油在神经内科患者压疮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神经内科疾病伴压疮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压疮创面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破痛油实施创面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炎症因子指标、创面愈合情况、创面疼痛、舒适度、睡眠质量、不良情绪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护理后CRP、IL-6、PCT均较护理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其创面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创面疼痛评分较护理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舒适度评分均较护理前增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压疮患者创面护理中加用破痛油,可有效抑制患者创面炎性渗出,促使创面愈合速度加快,有利于缓解创面疼痛,提高舒适度,改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使患者更加满意于护理服务.

    作者:林胡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干预对异体移植患者术后免疫抑制剂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干预对异体移植患者术后免疫抑制剂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术的6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研究组33例.两组均给予免疫抑制剂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同时给予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体质量、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卡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两组干预前体质量、卡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3个月后体质量、卡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3个月后免疫抑制剂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干预方案应用于异体HSCT的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免疫抑制剂用药依从性,对患者术后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晨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临床护理杂志

临床护理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