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丹;胡东辉;张建军
目的 了解城市社区老年人社会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合肥市城区随机抽取450名老年人,运用自测社会健康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城市社区老年人社会健康状况良好,但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社会支持不够;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健康状况及是否参与体育活动的老年人之间社会健康得分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健康状况、性别、文化程度和体育活动对老年人社会健康得分影响较大.结论 城市社区老年人社会健康处于良好水平,老年人社会健康是建立在整体健康基础上的,男性老年人是社会健康中的弱势群体,关爱男性老年人的社会健康,加强文化知识的再教育,鼓励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是提高老年人社会健康的重要途径.
作者:王莉华;高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前列腺腺癌中组织蛋白酶(Cath)-B、-D表达,分析二者关系及意义.方法 确诊为前列腺腺癌的患者67例为观察组,前列腺增生患者31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手术治疗,并留取术后石蜡包埋组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Cath-B和Cath-D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Cath-B和Cath-D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中Cath-B和Cath-D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增殖指数、转移密切相关,Cath-D表达与肿瘤Gleason评分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Cath-B和Cath-D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前列腺腺癌术后组织中Cath-B和Cath-D高表达且具有协同作用,对病变的进展有促进作用;Cath-D作用可能更明显.
作者:邸彦橙;田河;陈蕾;闫本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不同时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老年患者支架植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方法 60例急性STEMI老年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 mg口服,冠脉内注入100 U/kg普通肝素.实验组采用即刻PCI,对照组采用延迟PCI.术后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替格瑞洛90 mg,2次/d.观察两组植入支架情况、心动图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肌梗死溶栓(TIMI)3级、心肌呈色(MBG)3级、远端栓塞发生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植入支架数量、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IMI 3级、MBG 3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远端栓塞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及时行PCI能够提高急性STEMI的治疗疗效,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使患者受益.
作者:黄靖;鲁玉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鼻息肉发病与机体内炎症细胞因子含量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鼻息肉患者血浆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及IL-6的表达,分析鼻息肉发病与炎症细胞因子含量的关系.结果 鼻息肉患者血浆中TGF-β、TNF-α、IL-1β及IL-6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鼻中隔偏曲及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鼻息肉患者血浆中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王海茹;郝玲;王莹;王海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判断脑干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用康复措施,评价针对性的系统强化吞咽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 收集40例脑干梗死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通过VFSS判断吞咽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吞咽训练,共治疗6 w.治疗前后通过洼田饮水试验、吞咽障碍程度评分标准(VGF)总分、口腔期及咽期的VGF积分、误咽程度的积分变化等评定其吞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 经过6 w的系统强化的康复治疗,40例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筛查结果、VGF总分、口腔期及咽期的VGF积分、误咽程度的积分均较各自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在脑干梗死后吞咽障碍的评估和治疗中,VFSS可以精准评估,明确问题关键,指导临床有针对性地采用康复措施,从而获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茅慧雯;李艳;刘景隆;陈妍;陈烨;刘靓;汪燕;沈花;权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肾损伤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糖尿病及体检健康人群的随机尿,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胶体金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 糖尿病组尿微量白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胶体金法与自动生化仪器法对健康人群的检测基本一致.结论 胶体金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结果准确、稳定,能较早地反映肾损伤情况,适合家庭的动态监测.
作者:武向丽;王崇;程华;崔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中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运动现状,并分析其与焦虑、抑郁、运动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 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运动行为问卷对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122例中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中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运动现状并不理想.运动自我效能在焦虑、抑郁对运动行为的影响中均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采取相关措施,通过改善焦虑抑郁状态或应用自我效能等理论增强其运动自我效能,进而改善运动行为.
作者:裴丽;王燕;张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CT、磁共振成像(MRI)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联合检测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83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CT、MRI检测周围型肺癌患者肿瘤内部结构及周围特征的影像学结果及CT影像学特征下CYFRA21-1水平改变,分析CT、MRI、CYFRA21-1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CT、MRI对周围型肺癌患者肿瘤边缘形态、血管断面、侵袭情况、淋巴结转移、积液、钙化及胸膜凹陷征影像学特征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T、MRI对周围型肺癌患者病灶大小、病灶形态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周围型肺癌患者在不同血管断面、积液、钙化、胸膜凹陷征等CT表现下CYFRA21-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不同病灶大小、分叶形态、肿瘤边缘、侵袭、淋巴结转移CT表现下CYFRA21-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T、MRI、CYFRA21-1对周围型肺癌诊断准确性比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949,P=0.229);诊断准确性依次为54.22%、48.19%、61.45%,误诊率依次为45.78%、51.81%、38.55%;采用CT、MRI、CYFRA21-1联合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单一方法诊断,误诊率也明显降低(χ2=18.55,25.17,11.17;P<0.001).结论 CT、MRI、CYFRA21-1联合诊断可以进一步提高周围型肺癌患者的诊断准确性,降低误诊率.
作者:王戌娜;杨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补肾祛痰法对膝骨关节炎(OA)大鼠模型血清及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及补肾祛痰法治疗大鼠OA的疗效.方法 选择32只SPF级健康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雌雄各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及西药组,每组8只,对照组大鼠则仅将膝关节切开,韧带并不切断.制备OA大鼠模型采用改良版的Hulth法,获得稳定模型后,中药组大鼠采用补肾祛痰中药灌服,西药组则采用美洛昔康0.45 mg/kg灌服,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则采用等量生理盐水灌服.在术后第8周将大鼠处死,抽取大鼠血液和关节液进行IL-1、IL-6及TNF-α测定,对比各组大鼠的相关数据.结果 对照组大鼠步态分析0级8只,模型组大鼠跛行较为严重,Ⅲ级7只,中药组大鼠步态分析0级2只,Ⅰ级5例,西药组0级1只,Ⅱ级4只.模型组大鼠膝关节周长较中药组、西药组和对照组均升高(P<0.05),中药组、西药组与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大鼠肿胀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中药组、西药组大鼠肿胀率较模型组降低(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的膝关节周长和肿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大鼠血清及关节液内IL-1、IL-6及TNF-α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血清及关节液内IL-1、IL-6及TNF-α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 补肾祛痰法可以有效抑制大鼠血清和关节液内IL-1、IL-6及TNF-α表达水平,控制OA进展.
作者:郑炜宏;唐剑邦;高大伟;吴宇峰;何君源;黄子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探讨二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标本58例为观察组,24例体检证实为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成人血清标本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Caspase-3和NSE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发病12 h能检测到血清中Caspase-3的表达,24 h达高峰,之后血清中的浓度逐渐下降,第10天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在发病后12 h能检测到血清中NSE的表达,48 h达高峰,后逐渐下降,第10天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第24小时血清中Caspase-3的表达与梗死灶大小差异显著,观察组48 h血清中NSE的表达与梗死灶大小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Caspase-3和NSE有动态变化,参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二者在高峰期的表达与梗死灶的体积密切相关.
作者:高峰;迟景宏;王欣平;蒋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成年人灰质核团脑铁含量与性别的相关性.方法 对126例年龄25~85岁的男性组及女性组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扫描,年龄相匹配,经后处理在校正相位图上分别测量左/右侧红核、黑质网状带、黑质致密带、尾状核头、壳核、苍白球和丘脑的相位值,分析相位值与性别的相关性.结果 男、女性左/右侧的相位值在黑质致密带高,红核、黑质网状带及苍白球相位值较低.在各个感兴趣区中,男性组和女性组的脑铁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健康成年人灰质核团的脑铁含量与性别无相关性.
作者:王波;任丽香;龚霞蓉;龚志梅;吴昆华;张宏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贵州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新常态不仅指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的若干新特征,也包含新的战略方针、新的制度条件、新的思想方法及新的工作理念. 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势态下,需要以经济发展新常态为背景认识老龄问题,破解养老难题.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常态,既要充分利用和挖掘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同时应处理好老龄化对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创新驱动、结构调整、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挑战.
作者:王武林;安瑞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等炎性因子在老年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收集2型糖尿病(T2DM)患者100例的血液标本,依据24 h尿白蛋白定量(24 h UPQ)分为单纯糖尿病组(T2DM组)和DN组各50例;体检正常者50人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HMGB1、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结果 T2DM患者血清中HMGB1、IL-6、TNF-α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N组与T2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MGB1等炎性因子介导的炎性反应在DN的发生发展中占重要地位.
作者:苏静;陈琰;王爱平;石雪;郑雪菲;王彦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CD4+CD25+Treg细胞比例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其根据颈动脉硬化程度分为轻度组(颈动脉内膜增厚),中度组(颈动脉斑块),重度组(颈动脉狭窄)三个亚组各16例.另取同期参加体检的健康老年志愿者48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梗死7 d内观察组与对照组以及脑梗死不同亚组之间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探究外周血CD4+CD25+Treg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结果 脑梗死后第1天和第2天观察组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第5天至第7天高于对照组(均P<0.05),其余2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后第1~7天,三个亚组间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与IMT呈显著负相关(r=-0.543,P<0.05).结论 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可作为评估脑缺血及血管内皮功能的非侵入性指标.
作者:毛可适;王正阁;任艳玲;蒋颖;刘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CT、磁共振成像(MRI)在老年人中耳胆脂瘤术前的综合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38例术前疑似胆脂瘤的老年患者,行颞骨高分辨率(HR)CT、耳部MRI检查,将检查方法及结果分为A组(HRCT)、B组〔扩散加权成像(DWI)〕、C组(常规MRI平扫加增强)、D组(HRCT联合DWI联合常规MRI平扫加增强)4组,比较不同组检查方法对中耳胆脂瘤诊断的敏感性(Se)、特异性(Sp)、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对4组数据做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A、B、C、D四组对胆脂瘤诊断的Se分别为:92.6%、77.8%、92.6%、96.3%;Sp分别为18.2%、81.8%、72.7%、90.9%;PPV分别为:73.5%、91.3%、89.3%、96.3%;NPV分别为50.0%、60.0%、80.0%、90.9%;AUC分别为0.779、0.855、0.943、0.980.4组均有诊断价值(均P<0.01),且D组诊断价值高.结论 对疑似中耳胆脂瘤的老年患者,HRCT与MRI联合应用可以互为补充,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陈秀英;韩雪立;张鹏国;范哲;刘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心踝血管指数(CAVI)、踝臂指数(ABI)与高血压初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0例,分别测量CAVI、ABI、尿微量蛋白、血肌酐、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脂等指标.按照CAVI分成CAVI正常组和CAVI异常组;再按照ABI分成ABI正常组和ABI异常组.分别检测CAVI、ABI与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值(ACR)的关系及影响CAVI、ABI的因素.结果 CAVI异常组〔SBP(152±9.0)mmHg、ACR(2.43±0.56)mg/mmol〕和ABI异常组〔SBP(155±8.0)mmHg、ACR(2.48±0.58)mg/mmol〕的SBP、ACR均较正常组〔CAVI正常组:SBP(135±10.0)mmHg、ACR(0.65±0.22)mg/mmol;ABI正常组:SBP(138±11.0)mmHg、ACR(0.66±0.24)mg/mmol〕明显增高(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AVI与ACR显著正相关,ABI与ACR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CAVI与年龄、SB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正相关(P<0.05),ABI与年龄、SBP、TC、LDL-C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CAVI和ABI可以作为评价高血压患者初期肾功能损害的良好指标,影响CAVI、ABI的因素主要有年龄、SBP、TC、LDL-C,其中年龄的影响为明显.
作者:贾芳;金哲秀;黄锐;黄蕾;熊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红霉素联合小剂量茶碱治疗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月到2016年6月门诊收治的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茶碱组和红霉素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茶碱组加用茶碱缓释片口服,红霉素组加用红霉素口服,联合治疗组加用茶碱缓释片联合红霉素口服,治疗3个月、6个月后检测患者肺功能,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痰液中性粒细胞数量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水平,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三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较治疗前增加,且治疗6个月后高于治疗3个月后(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联合治疗组FEV1/FVC、FEV1%Pred高于茶碱组和红霉素组(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三组SGRQ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联合治疗组呼吸症状、日常活动能力、疾病影响评分均低于同期茶碱组和红霉素组(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三组CRP、IL-8、TNF-α水平、中性粒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6个月后低于治疗3个月后(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联合治疗组CRP、IL-8、TNF-α水平、中性粒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水平均低于同期茶碱组和红霉素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霉素联合小剂量茶碱治疗重度COPD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慧;孙雪皎;王丰;刘琼霞;黄尤;杨朝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乳房全切术后局部区域复发(LRR)和远处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并分析接受乳房全切术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78例,随访7~120个月,随访率97.2%(173/178).结果 LRR 18例,3年复发率9.5%(14/148),3年生存率91.9%(136/148);远处转移30例,5年转移率21.8%(22/101),5年生存率84.2%(85/101).术后无放疗组3年复发率显著高于术后放疗组(P<0.01);且切缘阳性术后放疗者复发率明显高于切缘阴性术后放疗者(P<0.05);腋窝淋巴结阳性术后未化疗组5年远处转移率显著高于术后化疗组(P<0.05);肿块>5 cm、切缘阳性与LRR有关(P<0.05),年龄<45岁、腋窝淋巴结阳性、组织学分级G3与远处转移有关(P<0.05).结论 乳腺癌乳房全切术后应放疗,且切缘阳性者应再切除至切缘阴性,腋窝淋巴结阳性者术后应化疗,肿块大小、年龄和组织学分级均是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良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0例老年ACS患者,测定血清hs-CRP和NT-proBNP水平,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以hs-CRP=10 mg/L为截断值,将ACS患者分为高hs-CRP组和低hs-CRP组;以NT-proBNP=610 ng/L为截断值,将ACS患者分为高NT-proBNP组和低NT-proBNP组.分析hs-CRP和NT-proBNP对ACS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ACS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分别为(26.43±16.75)mg/L、(1642.23±214.32)ng/ml.hs-CRP和NT-proBNP预测ACS患者复合终点事件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721和0.705.高hs-CRP组和低hs-CRP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NT-proBNP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低NT-proBNP组(P<0.05),高NT-proBNP组糖尿病史比例明显高于低NT-proBNP组(P<0.05),两组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高hs-CRP组随访3、6、12个月心肌梗死(MI)和冠心病(CHD)死亡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低hs-CRP组(均P<0.05).高NT-proBNP组随访3、6、12个月MI、心力衰竭(HF)和死亡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低NT-proBNP组(均P<0.05).结论 血清hs-CRP和NT-proB-NP对老年ACS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预测价值.
作者:沈奇峰;肖井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血浆Klotho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3蛋白水平与老年骨质疏松(OP)的相关性.方法 年龄≥60岁OP患者92例为研究组,年龄、男女比例一致、无OP老年人92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浆Klotho蛋白、FGF23蛋白水平,分析其与老年OP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血浆Klotho蛋白、FGF23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女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年龄、体质指数(BMI)、血脂异常、糖尿病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低血浆Klotho蛋白水平是老年O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0).结论 低血浆Klotho蛋白水平与OP发病有关,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FGF23通路有关,监测血浆Klotho蛋白水平对OP预防、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李宝善;钟淼;蒋宜;唐渝平;裴文楠;李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