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靖;鲁玉明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贵州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新常态不仅指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的若干新特征,也包含新的战略方针、新的制度条件、新的思想方法及新的工作理念. 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势态下,需要以经济发展新常态为背景认识老龄问题,破解养老难题.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常态,既要充分利用和挖掘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同时应处理好老龄化对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创新驱动、结构调整、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挑战.
作者:王武林;安瑞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CD4+CD25+Treg细胞比例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其根据颈动脉硬化程度分为轻度组(颈动脉内膜增厚),中度组(颈动脉斑块),重度组(颈动脉狭窄)三个亚组各16例.另取同期参加体检的健康老年志愿者48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梗死7 d内观察组与对照组以及脑梗死不同亚组之间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探究外周血CD4+CD25+Treg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结果 脑梗死后第1天和第2天观察组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第5天至第7天高于对照组(均P<0.05),其余2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后第1~7天,三个亚组间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与IMT呈显著负相关(r=-0.543,P<0.05).结论 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可作为评估脑缺血及血管内皮功能的非侵入性指标.
作者:毛可适;王正阁;任艳玲;蒋颖;刘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STEMI患者240例,根据入院血红蛋白水平分为正常组184例和贫血组56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和近期预后资料.结果 贫血组年龄明显高于正常组(t=4.352,P=0.000),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明显低于正常组(t=2.587,P=0.011;t=2.988,P=0.003),女性比例和Killip分级Ⅲ~Ⅳ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7.708、7.050,P=0.000、0.008),两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心肌梗死史、心力衰竭史、心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贫血组7 d心源性休克、死亡、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χ2=4.870、4.182、11.720,P=0.027、0.041、0.001),两组7 d复发性心肌缺血、再发心肌梗死、脑卒中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贫血组30 d心源性休克、死亡、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χ2=5.726、5.153、16.197,P=0.017、0.023、0.000),两组30 d复发性心肌缺血、再发心肌梗死、脑卒中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红蛋白、Killip分级是急性STE-MI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068、2.703、2.314,P=0.006、0.015、0.000).结论 血红蛋白水平和老年急性STEMI的近期预后有关,贫血是急性STEMI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瑞炳;徐军鹏;丁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前列腺腺癌中组织蛋白酶(Cath)-B、-D表达,分析二者关系及意义.方法 确诊为前列腺腺癌的患者67例为观察组,前列腺增生患者31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手术治疗,并留取术后石蜡包埋组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Cath-B和Cath-D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Cath-B和Cath-D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中Cath-B和Cath-D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增殖指数、转移密切相关,Cath-D表达与肿瘤Gleason评分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Cath-B和Cath-D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前列腺腺癌术后组织中Cath-B和Cath-D高表达且具有协同作用,对病变的进展有促进作用;Cath-D作用可能更明显.
作者:邸彦橙;田河;陈蕾;闫本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肾脏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4年肾活检且年龄≥60岁患者72例临床病理资料,与同期356例中青年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比.同时对获得随访的61例老年患者进行疗效分析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①老年组患者中男性比例较高(70.8%);肾病综合征、急性肾损伤(AKI)、初诊时存在肾功能损害、需要行肾脏替代治疗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中青组高(P<0.05).②老年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膜性肾病为常见(54.5%),其次为微小病变;而中青年组以免疫球蛋白(Ig)A肾病的比例高(46.2%);老年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为常见(36.0%),其次是感染相关性肾病;而中青年组以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肾病比例高(63.6%).③老年组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中常见的是膜性肾病,其次是微小病变,第三是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④获得随访的老年患者总缓解率为55.7%(34例),未缓解的27例患者中有11例临床死亡,均为非肾性原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与中青年患者有显著差异;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是老年肾脏病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越;崔春黎;张昆;周莹;蒋晓峰;余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联合Vitapex治疗老年慢性牙周炎合并牙髓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 老年慢性牙周炎合并牙髓病变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使用Vitapex进行根管充填,在牙周袋内注射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两组均治疗4 w.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4 w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治疗后随访1年,统计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 w后两组CRP、IL-17、TNF-α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 w后,两组PD、GI、BI、PLI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联合Vitapex治疗老年慢性牙周炎合并牙髓病变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炎症反应,降低患者PD、GI、BI、PLI.
作者:臧运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A及其受体(R)A与巨噬细胞在肠炎、肠息肉及肠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15例肠炎、6例肠息肉及30例肠癌标本中IL-17A、IL-17RA表达情况及巨噬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IL-17A主要表达于腺细胞,单个核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也可见于部分癌细胞,IL-17A在肠炎和肠息肉表达明显高于肠癌组织(P<0.05).IL-17RA主要表达于腺上皮,单个核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也可见于部分癌细胞,与肠癌表达相比,在肠炎及息肉中表达明显增高(P<0.05).IL-17A及IL-17RA在肠癌中表达呈正相关(r=0.844,P=0.001).巨噬细胞主要浸润在间质,其在肠炎、肠息肉和肠癌组织中阳性浸润密度三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肠癌组织内IL-17A及IL-17RA阳性表达与巨噬细胞的浸润明显正相关(均P<0.05).结论 IL-17A及IL-17RA可能主要由巨噬细胞分泌,与肠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作者:杨学良;孙雪梅;赵晓晖;杨万国;姜静;沈维高;夏雪怡;刘艳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川芎嗪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潜能.方法 分离并培养大鼠股骨的BMSCs,细胞分4组进行药物诱导,对照组、BDNF组、川芎嗪组及BDNF联合川芎嗪组.诱导过程中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诱导后细胞内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川芎嗪联合BDNF组诱导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效率明显高于其他诱导组.结论 川芎嗪联合BDNF可以明显提高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效率和存活率.
作者:苏立宁;宋小青;朱登祥;魏会平;王睿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营养水平与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41例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微型营养评定法进行营养状况评定,分为营养不良组(n=20)、营养不良危险组(n=47)和营养良好组(n=74).比较3组肺功能、血气分析和氧代谢情况.结果 3组酸碱度(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良好组用力呼气中期流速(MMF)、大通气功能(MVV)、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氧合指数(CaO2)、氧摄取率(ERO2)、摄氧率(VO2)均显著优于营养不良危险组和营养不良组,营养不良危险组均显著优于营养不良组(P<0.05).结论 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氧利用率与其营养状况均存在相关性,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能够促进康复.
作者:李亚娜;李亚莉;刘厚颖;程伟;时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丝胶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海马生长激素(GH)和生长激素受体(GHR)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T2DM模型组和丝胶用药组,每组12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T2DM大鼠模型;在成功制备模型后,对模型大鼠灌胃给予丝胶(2.4 g·kg-1·d-1)35 d.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糖和血清GH水平(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GH、GHR蛋白(蛋白印迹法)和mRNA(逆转录PCR法)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大鼠比较,T2DM模型组大鼠的血糖、血清GH水平、海马GH的表达明显升高,海马GHR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丝胶组大鼠的血糖、血清GH水平,GH在海马的表达显著降低,GHR在海马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丝胶可能通过调节糖尿病时海马GH和GHR的表达,进而改善海马GH-GHR/IGF-1轴的功能.
作者:李东哲;王丹丹;史硕;宋妤轩;宋成军;陈志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传统治疗方案对不同病理特点急性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择脑卒中梗死型伴吞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NMES+传统治疗方法,并按照患者梗死面积(大灶梗死型,小灶梗死,腔隙梗死),按照脑梗死解剖部位〔前循环(左侧型、右侧型),后循环型〕,分别观察和比较其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分,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口腔通过时间,咽部延迟时间,咽部运送时间.结果 腔隙梗死和小灶梗死患者接受治疗后1个月洼田饮水试验、VFSS评分、FOIS评分、口腔通过时间、咽部延迟时间均得到好转(P<0.05).后循环梗死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VFSS评分、FOIS评分、口腔通过时间、咽通过时间得到明显改善(5 ml液体:t=8.8,P<0.01;10 ml液体:t=2.39,P=0.02;10 ml半固体:t=3.89,P<0.01).而在前循环梗死(左侧及右侧)患者治疗后1个月洼田饮水试验、VFSS评分、FOIS评分、口腔通过时间,咽部延迟时间均得到好转(P<0.05).结论 对脑卒中型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NMES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于非大面积梗死患者短期有着较好的疗效,其操作性好、安全性高.
作者:李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腔内剜除联合膀胱小切口术治疗高龄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取90例重度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前列腺腔内剜除联合膀胱小切口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弹道碎石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剩余尿量(PVR)、大尿流率(Qmax)及手术情况.结果 两组均一次完成手术,结石清除率达100%,无须进行输血处理;术后均可以顺畅排尿,未出现尿失禁症状.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两组IPSS、QOL、Qmax、PVR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IPSS、Qmax、PVR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联合膀胱小切口术对重度BPH合并膀胱结石的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损伤、出血;同时患者痛苦小,安全有效,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佟双喜;叶兴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舒肝颗粒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脑组织caspase-3蛋白及外周血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舒肝组和氟西汀组,每组10只,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和孤养方式制备抑郁模型.21 d后评价行为学改变,观察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2和IL-8水平.结果 21 d后模型组、舒肝组和氟西汀组行为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舒肝组和氟西汀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舒肝组和氟西汀组海马神经元凋亡数和脑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舒肝组和氟西汀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舒肝组和氟西汀组外周血TNF-α、IL-2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舒肝组和氟西汀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舒肝颗粒可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修复神经元细胞损伤,降低脑组织caspase-3蛋白和外周血中细胞因子表达.
作者:汤光花;陈永新;张瑞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成年人灰质核团脑铁含量与性别的相关性.方法 对126例年龄25~85岁的男性组及女性组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扫描,年龄相匹配,经后处理在校正相位图上分别测量左/右侧红核、黑质网状带、黑质致密带、尾状核头、壳核、苍白球和丘脑的相位值,分析相位值与性别的相关性.结果 男、女性左/右侧的相位值在黑质致密带高,红核、黑质网状带及苍白球相位值较低.在各个感兴趣区中,男性组和女性组的脑铁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健康成年人灰质核团的脑铁含量与性别无相关性.
作者:王波;任丽香;龚霞蓉;龚志梅;吴昆华;张宏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糖耐量的影响.方法 12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减重组和非减重组各62例,减重组给予减重步行训练,非减重组不给予该训练方法,其余治疗及康复方案均相同.给予4 w的训练,后评价两组血糖、血脂相关指标及下肢运动功能.结果 训练后,两组空腹血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值均处于正常状态.但两组泼尼松葡萄糖耐量试验(CGTT)2 h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胰岛抵抗指数差异显著(P<0.05,P<0.01);减重组下肢功能评分较训练前明显增高,同时也显著高于非减重组(P<0.05).结论 减重步行训练能明显改善脂糖代谢,调节餐后血糖,对糖耐量及胰岛功能均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当然也能明显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作者:王如龙;白定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居家不出(housebound)现状与生活习惯和躯体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从河北省唐山市和保定市各抽取1个社区,选取两个社区内≥60岁的老年人,采用面对面访谈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包括一般情况问卷、生活习惯调查表、躯体状况调查表〔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结果 在调查的1359人中,河北省老年人居家不出发生率为15.8%,女性居家不出的发生率高于男性,无配偶者居家不出发生率高于有配偶者,随着年龄增高;居家不出发生率随之增加(均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锻炼、听力障碍、高龄、ADL差是居家不出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生活习惯、躯体情况与老年人居家不出相关.
作者:白燕平;王晴;金蓉;张小丽;汪凤兰;邢凤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CT、磁共振成像(MRI)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联合检测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83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CT、MRI检测周围型肺癌患者肿瘤内部结构及周围特征的影像学结果及CT影像学特征下CYFRA21-1水平改变,分析CT、MRI、CYFRA21-1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CT、MRI对周围型肺癌患者肿瘤边缘形态、血管断面、侵袭情况、淋巴结转移、积液、钙化及胸膜凹陷征影像学特征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T、MRI对周围型肺癌患者病灶大小、病灶形态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周围型肺癌患者在不同血管断面、积液、钙化、胸膜凹陷征等CT表现下CYFRA21-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不同病灶大小、分叶形态、肿瘤边缘、侵袭、淋巴结转移CT表现下CYFRA21-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T、MRI、CYFRA21-1对周围型肺癌诊断准确性比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949,P=0.229);诊断准确性依次为54.22%、48.19%、61.45%,误诊率依次为45.78%、51.81%、38.55%;采用CT、MRI、CYFRA21-1联合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单一方法诊断,误诊率也明显降低(χ2=18.55,25.17,11.17;P<0.001).结论 CT、MRI、CYFRA21-1联合诊断可以进一步提高周围型肺癌患者的诊断准确性,降低误诊率.
作者:王戌娜;杨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脑血流灌注显像在早期诊断老年阿尔茨海默病(AD)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诊治的60例AD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6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诊断,对获取的图像实施视觉分析、半定量分析.对比两组各个脑区的血流灌注.结果 研究组颞叶、顶叶血流灌注减低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额叶、枕叶、基底节、丘脑低灌注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双侧颞叶、双侧顶叶、右侧额叶、右侧枕叶的脑血流灌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左侧额叶、左侧枕叶、双侧基底节、双侧丘脑的脑血流灌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患者的脑血流灌注特征主要表现为双侧的对称性颞叶、顶叶呈血流低灌注,且以右侧颞叶的血流灌注减少明显,采用脑血流灌注显像诊断便于临床判断早期AD.
作者:王路;张遵城;董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探讨太极拳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和体力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于2015年4~8月网络检索中英文数据库Medline、EMBASE、Cochrane、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等.全面收集公开发表的关于太极拳对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和体力状况的影响研究,应用Stata12.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标准化均属差(SMD)为效应量.结果 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终有8篇文献纳入本研究,共572例受试者,结果显示老年COPD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练习太极拳可显著提高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SMD=0.25,95%CI:0.04~0.45,P<0.05)、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SMD=0.25,95%CI:0.01~0.46,P<0.05)及6 min步行距离(SMD=34.1,95%CI:6.8~66.9,P<0.05).结论 太极拳运动可有效改善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同时增加患者运动耐力,提高体力状况.
作者:邱亚娟;龙晓东;罗洪;王跃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探讨二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标本58例为观察组,24例体检证实为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成人血清标本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Caspase-3和NSE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发病12 h能检测到血清中Caspase-3的表达,24 h达高峰,之后血清中的浓度逐渐下降,第10天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在发病后12 h能检测到血清中NSE的表达,48 h达高峰,后逐渐下降,第10天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第24小时血清中Caspase-3的表达与梗死灶大小差异显著,观察组48 h血清中NSE的表达与梗死灶大小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Caspase-3和NSE有动态变化,参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二者在高峰期的表达与梗死灶的体积密切相关.
作者:高峰;迟景宏;王欣平;蒋莱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