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华;张春旭
目的 分析临床工作中儿童肺功能检查相关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分析可行性.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月560例进行肺功能检查的哮喘儿童,对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进行总结分析,评价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结果 肺功能检测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采取的干预措施主要是指导者的准确指导、受试者的正确配合、良好的医患沟通及仪器设备的精确度.结论 明确肺功能检测的影响因素并积极干预是肺功能检测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迎新;赵芳兴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无偿献血者的血液状况,确保受血者的健康不受威胁,对输血过程造成的疾病传播进行有效控制和预防.方法 选取我站2011年3月~2012年3月的无偿献血者共计10063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HIV)、梅毒等可以经过血液进行传播的病原体,通过速率法检测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并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参与检测的10063例无偿献血者中,阳性人数353例,占总人数的3.5%,其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108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68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HIV)阳性7例,梅毒阳性97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73例,不同血液采集经过统计学分析,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无偿献血者开展传染性病原体检测,可以有效保障受血者的身体健康状况,避免由于输血造成的疾病传播和病原体感染,从而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的几率.采血机构对血液质量的有效检测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贾馨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病人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改善病人不良的心理状态,提高疾病知识水平,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方法 运用整体护理程序对病人针对心理、生理和社会三个方面,从入院、术前、术后进行全方面的健康宣教.结果 大多数病人对自身疾病有了充分认识,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识,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并能把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疾病的整个康复中.结论 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后,不仅使病人减轻了因手术产生的心理应激反应,而且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工作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对于增加病人满意度和提高了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慧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止带胶囊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Inertil ODS-3色谱柱;乙腈-0.1%磷酸(48∶5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6nm.结果 当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0.0848-0.42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9%,RSD=1.9%(n=6).结论 本方法准确、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盐酸小檗碱的质量控制.
作者:童学飞;王浩;胡耀斐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对运用小切口切除术对患有单纯性阑尾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94例患有单纯性阑尾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47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小切口手术方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运用小切口切除术对患有单纯性阑尾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龙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心理评估,探讨认知性情绪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及抗焦虑抑郁药物帕罗西汀对伴发焦虑抑郁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高血压病伴认知性情绪障碍患者80例,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 A)和抑郁量表(HAM D)对患者进行心理评定,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治疗氢氯噻嗪25mg,1次/d;卡托普利25mg,3次/d+帕罗西汀)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氢氯噻嗪25mg,1次/d;卡托普利25mg,3次/d),观察2组治疗前后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分、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HAM A、HAM D评分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动态血压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治疗后实验组心率变异性(HRV)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抗焦虑抑郁剂帕罗西汀能有效缓解伴焦虑抑郁高血压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可协同降压药物提高降压疗效,改善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异性.
作者:王铁汉;王毅超;李爱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评价B超定位下心包腔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持续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4例患者均在B超定位下,在心尖部或剑突下进行心包腔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观察患者的液体引流及临床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均安全置管引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流管时间3~18d,平均6d,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在B超定位下,经皮心包腔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持续引流治疗心包积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高用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治疗白内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8月于本院采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的36例(38眼)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超声乳化手术的36例(39眼)患者为对照组,后将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1周的视力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视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治疗白内障在保证了疗效的同时,其安全性也较为可靠,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彭冰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阑尾炎性包块治疗中,早期手术.方法 选取2001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阑尾炎性包块患者46例,均经临床确诊后行早期手术治疗,另选取同期我院进行保守治疗的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保守治疗组46例患者均未发生死亡,31例患者进行择期手术,手术治疗组患者46例均顺利完成,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切口感染2例,无肠瘘、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讨论早期手术切除阑尾炎性包块的凤险降低,与保守治疗治疗的手术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卢尧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评估平均空腹血糖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84例发病72h内入院的无糖尿病史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入院后72h内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分为<7.0 mmol/L,≥7.0 mmol/L2组,分析其临床特征、住院治疗经过和主要心脏事件及死亡的发生率,分析评估平均空腹血糖对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随着血糖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及住院病死率明显增加(P<0.05),显示入院72h内平均空腹血糖是住院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入院72h内平均空腹血糖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周永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使病人及家属了解和掌握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重要性、抗凝注意事项及服用华法林剂量等.方法 通过对住院病人及家属进行抗凝治疗健康教育.结果 病人及家属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治疗有了正确的认识和一定程度的掌握,从而有效的减少了抗凝治疗的并发症,大部分患者能定时的往医院复查凝血酶原时间及国际标准化比值并电话咨询华法林用量.
作者:马俊珩;葛卫红;于锋 刊期: 2012年第14期
通过临床病例和文献复习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影像表现特点,提高对PSH的认识.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动态增强CT检查有一定的特征改变,结合MPR多层面重组可提高PSH的临床诊断率.
作者:李维刚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产科在临床医学上属于相对比较特殊的科室,其直接关系到产妇和婴儿两条生命,甚至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幸福及其生活的稳定.伴随着我国关于护理安全政策和法规的不断健全,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对于产科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步增加,从另一个方面其也造成了产科护理工作难度的增大.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的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然后针对分析出的不安全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李润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讨卵巢甲状腺肿(struma ovary,SO)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5例终确诊为SO病例,综合分析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及部分SO误诊原因.结果 SO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特异性差合并胸腹水时易误诊为卵巢癌,需病理终确诊.结论 SO较少见,术前确诊困难,应加强对SO的疾病意识,综合多种辅助检查及临床表现诊治此病.
作者:王芳;冯文;陈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本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手术患者204例,对于本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顺性分析.结果 经过手术治疗与精心的护理,本组病例均痊愈出院,未出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与不良反应.结论 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必须注重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措施的合理应用,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曹继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本文笔者对我院2009年2~11月138例头位分娩羊水粪染胎心监护与新生儿预后进行分析,分析羊水粪染者胎心电子监护、新生儿预后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羊水粪染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素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奥美拉唑对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再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我院经治的86例老年胃体溃疡合并出血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3d和30d再出血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中,有3例在3d内出现再出血,发生率为6.98%,而在对照组中有8例发生,其发生率高达18.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治疗后的30d再出血的发生情况方面,实验组无一例出现,为0,而对照组中有2例出现,发生率达4.6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对于老年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患者在预防近期、远期再出血的发生方面能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明显降低两者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央金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开展糖尿病自我管理培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方法 对2007年10月~2011年9月参加我科“培训班”的糖尿病患者216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明显增高,占81.48%;有健康教育需求的人群占72.69%;有心理需求者占52.20%.结论 糖尿病患者有着广泛的自我管理培训需求.
作者:陶玉环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喙肩韧带转位重建喙锁韧带的方法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疗效及应用效果.方法 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喙肩韧带转位重建喙锁韧带,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手术后患者均未出现肩膀畸形,复查X射线肩锁关节恢复良好,喙肩韧带转位偶尔遇到钙化的影子,X射线还没有见过肩锁关节再脱位.手术后常规超声检查显示在锁骨远端,可见喙锁韧带连续性良好、回声均匀,愈合良好.结论 改良喙肩韧带转位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很好,对于患者的预后也非常合适,具有一般推广性.
作者:张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随着新医改的推进以及卫生事业的发展,某市人民的医疗保健需求和医疗服务机构的结构存在一定的矛盾,并不能很好的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本文运用公共组织变革理论,对某一级医院争创二级医院的必要性做出论证,并在此基础上,从政策、经济、社会、组织四个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得出某一级医院应该建设成为而且可以建设成为二级医院的结论,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
作者:王志华;周建刚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