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淑荣;沈乐;吴源;段学波;杨朝;杨静;王艳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A1298C和G1793A多态性与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 接受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疾病组)88例的外周血标本,采用直接测序法对MTHFR基因3个标签(C677T、A1298C和G1793A)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进行基因分型,选取同期92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作对比(对照组),比较两组以上SNPs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Hcy水平并比较疾病组MTHFR基因SNPs位点各基因型的血浆Hcy水平,以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评价以上SNPs发生Hcy升高的风险情况.结果 两组C677T和G1793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疾病组C677T 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的比例及G1793A 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组血浆Hcy水平为(38.25±4.67)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36±2.59)μmol/L(P<0.05).疾病组C677T TT型的血浆Hcy水平高于CC、CT型,CT型高于CC型,G1793A AA型的血浆Hcy水平高于GG、GA型,GA型高于GG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677T TT基因型较CC型血浆Hcy水平升高的风险升高至3.429倍(P<0.05),而GA、GA+AA型血浆Hcy水平升高的风险未改变(P>0.05);以C等位基因为参照,携带T等位基因者Hcy水平升高的风险升高至2.050倍(P<0.05).A1298C、G1793A位点血浆Hcy水平升高的风险均未改变(P>0.05).结论MTHFR C677T和G1793A携带突变基因者的血浆Hcy水平升高,其中C677TT等位基因的血浆Hcy水平升高的风险升高,在预测血液透析患者血浆Hcy水平异常上有一定价值.
作者:施翎;聂振禹;冯微微;崔宁;吕敏;陈其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伴微量蛋白尿患者氧化应激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91例老年DN伴微量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葛根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尿白蛋白、肾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结果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FPG)、肾功能、SOD、MDA和血清炎症因子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尿微量白蛋白、SOD、MDA和血清TNF-α、IL-6、CRP的含量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可以改善DN伴蛋白尿患者氧化应激损伤,同时可以降低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CRP的含量.
作者:刘苑苹;包蓓艳;李国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无创机械通气在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老年肺动脉高压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依据机械通气方式分为观察组41例(无创机械通气)及对照组45例(有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8 h,氧合功能、血液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合指数(OI)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及内皮素(ET)-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571,P=0.033).结论 老年肺动脉高压并发呼吸衰竭的治疗中,无创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氧合功能,且相对于有创机械通气具有更低的医源性损伤.
作者:林青青;王小智;邢柏;康福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去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ADAMTS)18基因对人骨肉瘤细胞增殖与迁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ADAMTS18过表达载体和空载体分别转染143B和U-20S人骨肉瘤细胞,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Tr-answell小室实验研究过表达ADAMTS18基因对143B和U-20S细胞增殖和迁移作用,蛋白质Western印迹实验检测ADAMTS18和蛋白激酶B(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载体转染细胞株比较,过表达ADAMTS18基因可显著抑制143B和U-20S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并下调143B和U-20S细胞AKT蛋白水平.结论 ADAMTS18经下调AKT通路活性而抑制人骨肉瘤细胞恶性表型.
作者:柴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跑台训练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运动功能及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建立SCI大鼠模型,实验分为SCI模型组、运动训练组和正常组,BBB评分法和改良Tarlow评分记录术后1、3、7、14、28 d大鼠运动评分;RT-PCR检测SCI部位的脊髓组织中Notch1、Hes1 mRNA表达.结果 SCI模型组及运动训练组在各个时间点的BBB评分和改良Tarlow评分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均P<0.05),运动训练组从14 d起BBB评分和改良Tarlow评分显著高于SCI模型组(均P<0.05);SCI模型组和运动训练组各个时间点Notch1、Hes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均P<0.05),运动训练组在各个时间点Notch1、Hes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SCI模型组(均P<0.05).结论 跑台训练可能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对大鼠的SCI起保护作用.
作者:孙鹏;袁琼嘉;赵卫卫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同给药方式的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 TAP)阻滞对老年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老年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均为30例,三组均行双侧TAP阻滞用药,A组给予0.25%左布比卡因,B组给予0.125%左布比卡因+右美托咪定,C组给予0.125%左布比卡因.记录患者开始手术后划皮前(T0)、划皮后5 min(T1)、划皮后10 min(T2)、划皮后60 min (T3)、划皮后90 min(T4)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记录三组患者术中七氟烷及舒芬太尼的用药量,并于术后2 h、6 h、8 h、12 h及24 h采用Ramsay镇静评分法和BCS舒适度评分法分别对患者进行镇静和舒适度评分.结果 T0、T1时点B组患者MAP值低于A、C组,且A组MAP值低于C组(均P<0.05),T2、T3、T4时点三组患者MA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中七氟烷及舒芬太尼的用药量均低于A、C两组,其中A组患者七氟烷及舒芬太尼用药量低于C组(均P<0.05);A、B两组患者在术后2 h、6 h、8 h、12 h及24 h时点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在术后8 h、12 h及24 h时点的Ramsay镇静评分低于A、B组,术后2h及6h 时点的Ramsay镇静评分与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2 h、6 h、8 h、12 h及24 h时点的BCS舒适度评分高于A、C两组,其中A组BCS舒适度评分高于C组(均P<0.05).结论 0.125%左布比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给药方式下的超声引导 TAP阻滞不仅可以降低老年全子宫切除患者术中引起的血压波动,还可减少术中的麻醉药用量,具有良好的术后镇静效果和舒适度.
作者:程戌春;牛居辉;易红;马聚峰;韩苗华;何睿;许伟;谢本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自身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30例AIDS患者作为实验组,并纳入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血脂对比分析,酶标多克隆抗体夹心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MD),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PAI)-1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降低(P<0.05),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升高(P<0.05);颈动脉IMT明显增加(P<0.05),FMD、NMD明显降低(P<0.05);hs-CRP、MCP-1和PAI-1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 HIV感染可导致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早期AIDS患者的血管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是AIDS患者独立的心血管风险因素.
作者:黄颖;张云;兰碧萍;王玮;张顶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中国目前呈现出明显的老龄化趋势,养老问题备受关注,而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更是社会保障的难点问题.分析失独老人面临的养老风险及产生风险的原因,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对于完善失独老人养老保障体系、解决失独老人养老问题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娟;牛原;刘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降低并伴随个性和行为改变,病变持续发展终出现痴呆〔1〕.AD 发病的大影响因素是年龄,80岁以上人群患AD的概率高达20%以上〔1〕.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显著延长,AD发病率也快速上升.AD已成为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生活质量重要的疾病之一,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超过1亿的AD患者〔2〕.维生素(VitB12)的缺乏与AD的发生关系密切,这与 VitB12参与机体许多重要生理过程有关.VitB12在体内作为辅酶参与多种生化过程,调节关键DNA或蛋白质的甲基化水平,调控溶酶体正常功能,以及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抗炎抗氧化作用.膳食VitB12的添加作为新型AD防治的辅助方法当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膳食中VitB12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尚未作深入研究.本文将对VitB12缺乏与AD 发生的机制,以及膳食VitB12添加与AD防治隐患作如下综述.
作者:黄亦依;冯潇;朱炫;王欢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心肺复苏成功患者肾脏功能的变化.方法 收集老年心搏骤停经心肺复苏成功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健康体检身体健康老年者50名作为对照组.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血白细胞(WBC)计数、白细胞介素(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血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和尿红细胞、尿蛋白阳性率水平.结果 实验组在心肺复苏后6 h、1 d、3 d和7 d血WBC计数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心肺复苏后7 d血WBC计数和TNF-α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心肺复苏后6 h和1 d时血IL-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心肺复苏后3 d和7 d时血IL-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心肺复苏后1 d和3 d时BUN和Sc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心肺复苏后6 h和7 d BUN和Scr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心肺复苏后1 d、3 d和7 d时尿红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心肺复苏后6 h尿红细胞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心肺复苏后1d、3d和7d尿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心肺复苏后6h尿蛋白阳性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心搏骤停行心肺复苏成功患者心肺复苏后早期即出现肾脏功能损害,在复苏后3 d内肾脏损害比较明显,复苏后1w时基本恢复正常.
作者:陈海燕;姜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对老年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ESRD患者5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腹膜透析组、血液透析组各16例,联合组18例.观察三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尿素清除指数(KT/V)、肾脏形态大小、各项生化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治疗前三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肾脏形态大小、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LVEF、KT/V显著优于血液透析组、腹膜透析组,同时联合组肾脏形态大小显著优于血液透析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ALB、Hb水平显著优于血液透析组,同时联合组ALB、Hb、BUN、Scr、TG、HDL-C测定结果均显著优于腹膜透析组(P<0.05);联合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腹膜透析组、血液透析组(P<0.05).结论 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利于改善老年ESRD患者心功能,延缓肾衰竭,降低相关并发症,对延缓病症进展与提升生存率影响重大.
作者:赵静瑜;吴际;王乃平;赵盼;赵莘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智慧社区健康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方法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郑州市30个社区智慧养老及健康养老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养老服务基本上能够实现智慧化,但老年人使用率较低,老年人希望社区能够提供健康服务.结论 智慧社区养老是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社区内开展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有利于帮助老年人健康长寿,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健康养老.
作者:刘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21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8例.对照组仅给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手法复位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寰齿前隙、颈部曲度、临床症状评分,评价疗效及治疗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寰齿前隙、临床症状评分、颈椎曲度深度、角度、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法复位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梁丽花;王高岸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抑郁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老年MHD患者105例,采用医院自主设计的问卷分别调查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并评价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幸福度、生活活动能力及抑郁情况.分析老年MHD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105例老年MHD患者中,47例(44.76%)存在抑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MHD患者抑郁与其疲劳乏力、纳差、自我形象、社会支持、幸福度及生活活动能力有关(均P<0.05),而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情况、瘙痒情况、失眠情况及头痛情况无关(均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知,老年MHD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包括纳差、疲劳乏力、自我形象、幸福度、社会支持及生活活动能力(均P<0.05).结论老年MHD 患者具有较高的抑郁发生率,临床上应针对上述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老年MHD 患者抑郁的发生.
作者:刘爱群;宋慧锋;吴碧芳;林显芳;朱丽娜;梁瑞莲;赖彩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CSII)对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8的影响.方法 120例DN患者按照控制血糖用药不同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强化组使用胰岛素泵对患者强化降糖治疗,对照组使用口服降糖药,其他治疗相同;治疗前、治疗2 w后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体内炎症因子IL-6、IL-18水平.结果DN患者经过2 w的强化降糖治疗,体内炎症因子IL-6、IL-18明显下降,强化组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β2-微球蛋白(MG)、胱抑素(Cys)C、肾小球滤过率(e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IL-18与β2-MG、Cys-C呈正相关(P<0.05),与eGFR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β2-MG和CysC是血清IL-6水平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 短期CSII治疗可以降低DN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从而延缓或者阻止DN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郭星荣;冯烈;王民登;黄庆;吴标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该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7例,术后给予2 μg/ml右美托咪定复合0.25%地佐辛、昂丹司琼0.08 mg/ml行自控镇痛,负荷量2 ml,以2 ml/h为背景剂量持续泵入,单次剂量2 ml,锁定时间20 min,手术结束后开始泵注;对照组47例,术后给予0.25%地佐辛、昂丹司琼0.08 mg/ml行自控镇痛,负荷量2 ml,以2 ml/h为背景剂量持续泵入,单次剂量2 ml,锁定时间20 min,手术结束后开始泵注.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12、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手术后48 h病房补救镇痛次数、镇痛泵(PCA)泵压次数,寒战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患侧髋关节大屈曲和外展活动度;比较术后1、2、3 d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6、12、24 h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后48 h病房补救镇痛次数、PCA泵压次数、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12、24 h患侧髋关节大屈曲和外展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后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可以提高镇痛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且不会导致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有利于术后愈合及功能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有积极意义.
作者:邓喜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与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42例为AECOPD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38例为稳定期COPD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 PCT、hs-CRP水平,检测AECOPD组和稳定期COPD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同时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PCT、hs-CRP与FEV1/FVC、FEV1%、SGRQ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ECOPD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均高于稳定期COPD组和对照组,稳定期COPD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AECOPD 组FEV1/FVC及FEV1%均低于稳定期COPD组,而SGRQ评分高于稳定期COPD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 PCT、hs-CRP水平与FEV1/FVC和FEV1%呈负相关,与SGRQ评分正相关(均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PCT、hs-CRP呈现高表达,且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均下降.COPD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与FEV1/FVC、FEV1%和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作者:蒋凌志;许丹媛;杨志雄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与其他实体肿瘤相比,前列腺癌的远处转移具有明显的嗜骨性转移特征,骨为其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1〕.和其他组织相比,前列腺癌对骨髓组织的亲和力更强,可引起成骨细胞的损伤和增生活跃.有关报道资料显示,大概有七成前列腺癌患者在癌症常态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骨转移病症〔2〕.前列腺癌骨转移可引起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及恶性高钙血症等并发症,称为骨相关事件(SRE)〔3〕,本文就近年来前列腺癌骨破坏病理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张洪团;连振鹏;孙广玉;徐勇;刘冉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S100B蛋白(S100B)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量,关注其相关性及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差异.方法 观察组为68例脑卒中后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标本,对照组为30例脑卒中后无癫痫的老年患者血清标本,正常对照组为30例无明显器质性疾病及神经系统病史的成年人血清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3组血清中BDNF、S100B和NSE表达量.结果 3组中BDNF、S100B和NSE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BDNF、S100B和NSE的表达量均与病变类型有关,S100B表达与脑卒中类型有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BDNF和NSE表达呈负相关,其他指标间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脑卒中后癫痫患者血清中存在明显的BDNF、S100B和NSE的异常表达,BDNF和NSE呈负相关,其对病变的进展可能有一定作用.
作者:张艳丽;杨晓华;臧兆萍;王海鹏;李志茹;李美娜;齐宝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8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存在Hp感染分成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检测所有受试者Hp抗体的同时检测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纤维蛋白原、血脂水平、血尿酸水平.所有受试者行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并在受试者空腹及服糖后30、60、120、180 min时检测患者血糖、胰岛素(INS)、生长抑素(SS)、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抑胃肽(GIP)、胰高血糖素(Gluca)等水平.Hp抗体检测采用14碳尿素呼气试验(14 C-UBT)方法;hs-CRP、血纤维蛋白原、血脂水平、血尿酸通过贝克曼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INS检测采用免疫层析法进行检测,受试者 Gluca、GIP、GLP-1、SS 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结果 受试者男性45例,Hp 阳性18例(40.00%),女37例,Hp阳性16例(43.24%).未感染组与感染组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家族史、血纤维蛋白原、血尿酸、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hs-CRP、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三酰甘油(TG)水平明显低于未感染组(P<0.05);两组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服糖后60、120、180 min INS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空腹、服糖后30、60、120、180 min Gluca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而SS水平明显低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 Hp感染能够一定程度上影响冠心病患者的血脂血糖代谢状况,Hp感染所引发的血脂、血糖异常可能是促进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
作者:王思源;徐锦江;刘丽华;包素萍;史晓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