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失独老人的养老风险及其保障问题

程娟;牛原;刘芳

关键词:失独老人, 养老保障, 养老风险, 社会保障
摘要:中国目前呈现出明显的老龄化趋势,养老问题备受关注,而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更是社会保障的难点问题.分析失独老人面临的养老风险及产生风险的原因,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对于完善失独老人养老保障体系、解决失独老人养老问题有重要意义.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葛根素对老年糖尿病肾病伴微量蛋白尿患者氧化应激损伤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伴微量蛋白尿患者氧化应激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91例老年DN伴微量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葛根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尿白蛋白、肾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结果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FPG)、肾功能、SOD、MDA和血清炎症因子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尿微量白蛋白、SOD、MDA和血清TNF-α、IL-6、CRP的含量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可以改善DN伴蛋白尿患者氧化应激损伤,同时可以降低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CRP的含量.

    作者:刘苑苹;包蓓艳;李国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姜黄素对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瘤组织MIF、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姜黄素对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瘤组织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人宫颈癌Caski细胞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动物模型分为五组:阴性对照组(羧甲基纤维素钠)、顺铂组(3 mg·kg-1·d-1)、姜黄素低剂量组(50 mg·kg-1·d-1)、中剂量组(100 mg·kg-1·d-1)和高剂量组(200 mg·kg-1·d-1),每组7只.阴性对照组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15 d,顺铂组每隔3 d腹腔注射给药,共5次,姜黄素组连续灌胃给药15 d.停药24 h后处死各组裸鼠,测量裸鼠体重,剥取瘤体,测量移植瘤体积及瘤重,计算抑瘤率.采用实时定量PCR (RT-PCR)试验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各组瘤组织中MIF、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顺铂组和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的移植瘤体积均明显小于阴性对照组(均P<0.05),不同剂量姜黄素组抑瘤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顺铂组、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瘤组织中MIF、VE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减少(均P<0.05);MIF mRNA相对表达量在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低剂量组的VEGF mRNA相对表达量与姜黄素中、高剂量组及顺铂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顺铂组、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瘤组织中VEGF、MIF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均P<0.05),姜黄素低剂量组的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与姜黄素中、高剂量组及顺铂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对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姜黄素能够降低瘤组织中MIF、VEGF的表达水平.

    作者:葛佳威;程正健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白细胞分化抗原7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0在口腔鳞癌中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口腔鳞癌中白细胞分化抗原(CD)7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0的表达,关注二者表达特征及关联性.方法 65例口腔鳞癌为观察组,21例口腔手术切缘的非肿瘤性鳞状上皮为对照组,均留取术后蜡块组织及完整的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CD74和MMP-10表达.结果 观察组CD74和MMP-10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CD74和MMP-10表达阳性率与肿瘤脉管累犯、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D74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指数和肿物大径密切相关.二者均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线性相关分析显示二者呈正相关.结论 CD74和MMP-10高表达且具有协同作用,不仅促进口腔鳞癌形成,还对肿瘤转移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陈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失独老人的养老风险及其保障问题

    中国目前呈现出明显的老龄化趋势,养老问题备受关注,而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更是社会保障的难点问题.分析失独老人面临的养老风险及产生风险的原因,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对于完善失独老人养老保障体系、解决失独老人养老问题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娟;牛原;刘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非靶病变进展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非靶病变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 行初始PCI的STEMI患者286例,采集入院初始、PCI术后24、48 h、随访期血样标本,测定hs-CRP及血清生化指标,并收集入院初始和随访期冠状动脉造影和PCI临床资料.比较介入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应用Pear-son相关和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非靶病变进展的关系.结果 与非进展组相比,进展组hs-CRP水平在入院初始、PCI术后24、48 h均显著升高(P均<0.01);随访期,进展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增高(P<0.01)及冠脉复杂病变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初始hs-CRP、PCI术后24、48 h hs-CRP、LDL-C均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初次PCI术后非靶病变进展的预测因素.结论 CRP水平与STEMI患者PCI术后非靶病变的进展密切相关.

    作者:高敏;巩会平;张光昊;杜贻萌;鹿庆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沉默RICTOR表达对血管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沉默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雷帕霉素不敏感组分(RICTOR)表达对血管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RNA干扰技术降低血管内皮瘤细胞EOMA中RICTOR的表达量,实验分为对照组、阴性组、转染组,Tr-answell法检测降低RICTOR表达对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RICTOR、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磷酸化AKT(p-AKT)、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转染后细胞中RICTOR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沉默RICTOR表达可显著降低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P<0.05);转染组细胞中AKT蛋白的表达量没有明显变化,p-AKT、MMP-9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沉默RICTOR表达可通过降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和MMP-9的表达抑制血管内皮瘤细胞EOMA的侵袭、迁移能力.

    作者:陈德才;王雅;马从乾;杨轲;陈辉;陈德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镇痛治疗对中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该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7例,术后给予2 μg/ml右美托咪定复合0.25%地佐辛、昂丹司琼0.08 mg/ml行自控镇痛,负荷量2 ml,以2 ml/h为背景剂量持续泵入,单次剂量2 ml,锁定时间20 min,手术结束后开始泵注;对照组47例,术后给予0.25%地佐辛、昂丹司琼0.08 mg/ml行自控镇痛,负荷量2 ml,以2 ml/h为背景剂量持续泵入,单次剂量2 ml,锁定时间20 min,手术结束后开始泵注.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12、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手术后48 h病房补救镇痛次数、镇痛泵(PCA)泵压次数,寒战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患侧髋关节大屈曲和外展活动度;比较术后1、2、3 d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6、12、24 h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后48 h病房补救镇痛次数、PCA泵压次数、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12、24 h患侧髋关节大屈曲和外展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后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可以提高镇痛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且不会导致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有利于术后愈合及功能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有积极意义.

    作者:邓喜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脑卒中后癫痫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S100B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 检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S100B蛋白(S100B)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量,关注其相关性及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差异.方法 观察组为68例脑卒中后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标本,对照组为30例脑卒中后无癫痫的老年患者血清标本,正常对照组为30例无明显器质性疾病及神经系统病史的成年人血清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3组血清中BDNF、S100B和NSE表达量.结果 3组中BDNF、S100B和NSE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BDNF、S100B和NSE的表达量均与病变类型有关,S100B表达与脑卒中类型有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BDNF和NSE表达呈负相关,其他指标间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脑卒中后癫痫患者血清中存在明显的BDNF、S100B和NSE的异常表达,BDNF和NSE呈负相关,其对病变的进展可能有一定作用.

    作者:张艳丽;杨晓华;臧兆萍;王海鹏;李志茹;李美娜;齐宝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脾气虚模型大鼠心脏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1和水通道蛋白-1表达水平

    目的 探讨脾气虚模型大鼠心脏组织中葡萄糖代谢和水转运情况.方法 将实验SPF大鼠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饮食失节结合劳倦过度方法建立脾气虚大鼠模型.观察其基本活动情况,被毛、粪便情况、体温、进食量、肌力等多个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价.RT-PCR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心脏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和水通道蛋白(AQ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脾气虚组大鼠被毛蓬松无光泽,体重减轻,活动量减少,反应相对迟缓,大便稀软;体温、进食量、前肢抓力三者降低(P<0.05),AQP1和GLUT1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脾气虚时心生理功能表现为血液生成不足,不能荣养身体,可能与心脏组织GLUT1、AQP1表达减少有关.

    作者:郭胜男;丛培玮;王艳杰;王德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血清TNF-α、hs-CRP、NT-proBNP、BNP水平联合检测在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N端前脑钠肽(NT-proBNP)、B型脑钠肽(BNP)水平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88例作为病例组,依据心功能分级分为4个亚组.另选取同期单纯COPD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依次测得并比较病例组不同亚组、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hs-CRP、NT-proBNP、BNP水平,并分析各项指标与COPD合并肺心病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4个亚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NF-α、hs-CRP、NT-proBNP、BNP水平随着心功能评级增加而升高.病例组治疗后TNF-α、hs-CRP、NT-proBNP、BN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病例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NF-α、hs-CRP、NT-proBNP、BNP水平是COPD合并肺心病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 血清TNF-α、hs-CRP、NT-proBN、BNP水平可以作为临床早期判断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孙立燕;张珍珍;王莹;丁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在内囊预警综合征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目的 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HR-MRI)探讨内囊预警综合征(CWS)的发病机制及脑梗死发生风险.方法 符合CWS诊断标准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根据脑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分为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比较两组HR-MRI血管成像表现,分析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管壁特点、斑块负荷、斑块分布特点及强化程度.结果 共收集15例CWS患者,其中12例在HR-MRI可见到明确的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位置分布及强化程度不一,9例患者在1 w内进展为永久性脑梗死,斑块检出率梗死组大于非梗死组(100% vs 50%,P=0.044),斑块负荷梗死组大于非梗死组〔(32.1±2.9)% vs (20.9± 0.4)%;t=3.536.P=0.021)〕,斑块强化率梗死组明显高于非梗死组(P<0.001),血管狭窄程度梗死组大于非梗死组〔(78.5 ± 8.7)% vs (63.4±5.2)%;t=2.970.P=0.035)〕,斑块分布于前下壁者梗死组多于非梗死组(P<0.05).结论 CWS可能由于大动脉硬化斑块所致,且脑卒中进展风险与斑块分布位置及强化程度有关.HR-MRI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管壁动脉硬化观察手段探讨CWS的发病机制,且对于相关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宋杨;王田蔚;李帅红;李晨思;方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多态性及HPV16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M1多态性及人乳头瘤病毒(HPV)16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116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该院诊断为子宫肌瘤的11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两组血标本中GSTM1基因型及宫颈刮片细胞标本中HPV16阳性率,分析其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GSTM1 null型占比为59.48%,高于对照组的41.38%(P<0.05);病例组HPV16阳性率为65.52%,高于对照组的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TM1 null型联合HPV16阳性者宫颈癌的发病率显著高于仅GSTM1 null型者或仅HPV16阳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TM1纯合缺失型与 HPV16感染可能存在协同作用,两者联合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王静;王涛;宋洁;韩彦龙;代海兵;邓代千;卜晓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老年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电子内镜超声诊断与病理切片结果的差异分析

    目的 探讨电子内镜超声在老年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老年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98例,均进行超声内镜检查,比较超声内镜诊断准确率.结果 98例老年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中,经超声内镜检查,按病变部位:胃65例(66.63%)、食管23例(23.47%)、十二指肠10例(10.20%);按病变范围:病灶直径<1.0 cm 24例(24.49%)、1.0 ~2.0 cm者53例(54.08%)、>2.0 cm者21例(21.43%);按病变类型:间质细胞瘤31例(31.62%)、平滑肌瘤23例(23.47%)、息肉22例(22.45%)、脂肪瘤10例(10.20%)、异位胰腺7例(7.14%)、囊肿3例(3.06%)、隆起糜烂性炎症2例(2.04%);与手术病理比较,超声内镜诊断准确为91.84%.结论 经超声内镜检查,有助于判断老年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病灶分层及性质,可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梁新文;徐星莉;阿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炎症因子表达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炎症因子表达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0只;空白组不制作休克模型;失血性休克模型制作成功后,实验组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给予大量液体复苏;在休克前(T0)、休克模型建立后(T1)与复苏后(T2)测定血液中炎症因子变化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空白组与实验组大鼠生存率都为100.0%,对照组大鼠死亡3只,生存率为70.0%,空白组与实验组大鼠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抽样失血量都高于空白组(P<0.05),对照组的输液量也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三组T0时间点白细胞介素(IL)-4和IL-1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与T2时间点IL-4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实验组与空白组(P<0.05),实验组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0、T1、T2时间点CD4+/CD8+比值分别为1.98±0.42、2.00± 0.56与1.92±0.63,对照组分别为1.92±0.45、1.54±0.42和1.11±0.32,实验组T1、T2时间点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空白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失血性休克大鼠早期复苏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能促进IL-4、IL-10释放,纠正免疫功能紊乱,降低大鼠死亡率,减少输液量,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佳斯;朱美意;欧阳军;海花;邱智枫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牛磺酸锌对慢性染汞大鼠皮层内胆囊收缩素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目的 观察牛黄酸锌(TZC)对染汞大鼠皮层内胆囊收缩素(CCK)阳性神经元和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选用健康成年雄性大鼠32只,分为4组.对照组(单蒸水,普通饲料)、染汞组(每天饮用4.3 mg/kg氯化汞水0.6 g/L,普通饲料)、汞(每天饮用4.3 mg/kg氯化汞水0.6 g/L)+低剂量 TZC组(饮用含0.23 g/L TZC 水,普通饲料)、汞(每天饮用4.3 mg/kg 氯化汞水0.6 g/L)+高剂量TZC组(饮用0.46 g/L TZC水,普通饲料)各8只,1个月后进行实验.采用Y迷宫方法观察各组学习记忆差异;采用CCK抗体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皮层CCK阳性神经元变化.结果 染汞组较对照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P<0.05),汞+TZC组学习记忆能力较染汞组明显升高(P<0.05),而且汞+高剂量TZC组较汞+低剂量TZC组表现出更好的保护作用;染汞组皮层CCK阳性神经元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汞+低剂量TZC组与汞+高剂量TZC组皮层CCK阳性神经元较染汞组明显增多,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汞+高剂量TZC组较汞+低剂量TZC组皮层CCK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 染汞后大鼠皮层CCK阳性神经元表达减少,应用TZC对染汞后大鼠皮层CCK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且与TZC剂量密切相关.

    作者:王衍;陈玲;张海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补肾祛寒治尪汤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IL-1、IL-2及TNF-α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肾祛寒治尪汤对胶原诱导性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2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清洁级SD大鼠75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15只),模型对照组(20只),甲氨蝶呤组(20只),补肾祛寒治尪汤组(2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的大鼠采用胶原诱导建立关节炎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无菌蒸馏水灌胃,甲氨蝶呤组给予甲氨蝶呤混悬液灌胃,补肾祛寒治尪汤组给予补肾祛寒治尪汤灌胃.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状态和关节病理情况,并比较各组大鼠用药14 d、28 d后的关节肿胀度和用药28 d后血清IL-1、IL-2及TNF-α水平.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毛发稀松且光泽度较差,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活动极少,体型瘦小,关节肿胀明显.甲氨蝶呤组和补肾祛寒治尪汤组大鼠毛发光泽度一般,精神状态良好,活动较少,食欲一般,体重略微较轻,有一定程度的关节肿胀.用药14 d、28 d后,其他三组关节肿胀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甲氨蝶呤组和补肾祛寒治尪汤组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28 d后补肾祛寒治尪汤组关节肿胀度低于甲氨蝶呤组(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模型对照组的关节肿胀度显著增加,甲氨蝶呤组和补肾祛寒治尪汤组的关节肿胀度显著降低(P<0.05).模型对照组大鼠关节软骨面破坏明显,大量软骨细胞出现坏死、肿胀,关节腔间隙狭窄;滑膜增厚、肿胀,细胞呈多层排列,滑膜中可见新生血管翳.甲氨蝶呤组大鼠关节软骨面受到破坏,部分软骨细胞出现坏死、肿胀,关节腔间隙稍变狭窄,滑膜增生,且部分滑膜中可见新生血管翳.补肾祛寒治尪汤组大鼠关节软骨面受到破坏,少量软骨细胞出现坏死、肿胀,关节腔间隙稍变狭窄,滑膜增生,少量滑膜中可见新生血管翳.模型对照组的IL-1、IL-2及TNF-α水平高于其他三组,甲氨蝶呤组和补肾祛寒治尪汤组的IL-1、IL-2及TNF-α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补肾祛寒治尪汤组的IL-1、IL-2及TNF-α水平低于甲氨蝶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祛寒治尪汤能降低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清 IL-1,IL-2及TNF-α水平,改善关节肿胀度,治疗RA的疗效明显.

    作者:吴丹;李洁芳;肖玉坤;胡灿;伍亚男;李茜;刘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效果及对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的影响

    目的 关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治疗对血清中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并行介入术后患者106例依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均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10 mg/d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3个月后观察血脂情况,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sCD40L和IGF-1变化.结果 治疗3个月观察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sCD40L表达量显著下降,IGF-1表达量显著升高,但是观察组二者变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血脂的调节效果显著,同时能改善血清中sCD40L和IGF-1含量.

    作者:彭芳展;王耀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老年食管癌患者血清MMP-9、VEGF、NGAL和TGF-β1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 分析老年食管癌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老年食管癌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MMP-9、VEGF、NGAL及TGF-β1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 老年食管癌患者血清MMP-9、VEGF、NGAL及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其水平与食管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0.001).结论 MMP-9、VEGF、NGAL及TGF-β1的高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其水平可作为评估食管癌筛查和病情变化的指标.

    作者:兰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和肽素、NT-proBNP及Hcy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和肽素、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100例CHF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另取同期来医院行健康体检的50名健康志愿者为健康组.健康组给予安慰剂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依那普利片和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口服治疗,测定所有受试者治疗前、治疗12 w后血清和肽素、NT-proBNP和Hcy的水平,比较治疗前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与健康组检测指标的差异,比较治疗12 w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检测指标的差异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不同心功能级别的患者血清和肽素、NT-proBNP及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且患者心功能级别越高,相应检测指标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 w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血清和肽素、NT-proBNP及Hcy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和肽素、NT-proBNP及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能有效降低老年CHF患者血清和肽素、NT-proBNP和Hey水平,安全性较好.

    作者:牟丽娜;郑群;张俊岭;袁兰所;付建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破坏病理机制及治疗方案

    与其他实体肿瘤相比,前列腺癌的远处转移具有明显的嗜骨性转移特征,骨为其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1〕.和其他组织相比,前列腺癌对骨髓组织的亲和力更强,可引起成骨细胞的损伤和增生活跃.有关报道资料显示,大概有七成前列腺癌患者在癌症常态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骨转移病症〔2〕.前列腺癌骨转移可引起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及恶性高钙血症等并发症,称为骨相关事件(SRE)〔3〕,本文就近年来前列腺癌骨破坏病理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张洪团;连振鹏;孙广玉;徐勇;刘冉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