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胡秀英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同病情程度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脓毒症患者86例,依据病情程度分为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老年患者,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清IL-6的影响.结果 老年脓毒症患者: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4 w,两组血清IL-6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4 w,两组血清IL-6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4 w,两组血清IL-6水平均明显降低,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脓毒症和严重脓毒症患者,能够明显降低IL-6水平,但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IL-6水平无影响.
作者:洪澄英;陈怀生;宋通微;刘晓娣;张华东;刘雪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老年肿瘤患者健康状况存在异质性和复杂性,为了给该人群提供佳的治疗,针对影响其预期寿命和治疗耐受性因素的评估非常重要〔1〕.衰弱作为近年来老年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老年肿瘤人群中发生率为6% ~86%,并导致治疗相关并发症增加、死亡率增加〔2〕,开始成为老年肿瘤患者治疗前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3〕.目前衰弱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衰弱表型〔4〕、衰弱指数〔5〕和老年人综合评估〔6〕,但耗时较长,应用于实践较为复杂,因此简便易行的衰弱筛查工具得到研究开发和检验,并开始应用于老年肿瘤患者〔7~9〕.本文就衰弱筛查工具的内容、开发过程、敏感性和特异性等指标进行综述.
作者:李智;胡秀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冠脉旋磨术介入治疗老年钙化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miRNA32调控动脉钙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冠状动脉钙化病变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老年患者49例,根据是否行冠脉旋磨术分为旋磨组21例,非旋磨组28例,比较两组冠脉病变情况、手术治疗情况、术后1年内随访情况.术中抽取冠脉硬化患者动脉血5 ml为钙化组;选取同期行手术治疗且冠脉无钙化的老年患者,术中抽取动脉血5 ml为对照组.分离血浆,qRT-PCR检测miRNA32表达水平,比色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核心结合蛋白因子(RUNX)2表达水平.结果 旋磨组术后血管直径明显高于非旋磨组,血管狭窄率明显低于非旋磨组(均P<0.05);两组围术期均未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穿孔、心源性死亡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复查心脏彩超显示,旋磨组、非旋磨组左室舒末径与术前相比略有提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术前,且旋磨组明显高于非旋磨组(P<0.05);两组术后1年内均无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钙化组miRNA32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钙化组ALP、RUNX2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iRNA32表达水平与ALP活性和miRNA32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冠脉旋磨术联合PCI治疗老年冠脉钙化病变安全、有效;miRNA32可能通过影响ALP、RUNX2活性来参与动脉钙化的调控.
作者:邱炳华;苏方成;周福华;齐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与其他实体肿瘤相比,前列腺癌的远处转移具有明显的嗜骨性转移特征,骨为其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1〕.和其他组织相比,前列腺癌对骨髓组织的亲和力更强,可引起成骨细胞的损伤和增生活跃.有关报道资料显示,大概有七成前列腺癌患者在癌症常态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骨转移病症〔2〕.前列腺癌骨转移可引起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及恶性高钙血症等并发症,称为骨相关事件(SRE)〔3〕,本文就近年来前列腺癌骨破坏病理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张洪团;连振鹏;孙广玉;徐勇;刘冉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干扰Wnt1基因表达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RNA干扰技术下调Wnt1基因表达,实验分为对照组(未做处理的细胞)、shRNA NC组(转染siRNA-NC)、shRNA Wnt1组(转染siRNA-Wnt1).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印迹)观察细胞中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素(cyclin)-D1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转染siRNA-Wnt1到MCF-7细胞后,Wnt1蛋白的表达量受到显著抑制(P<0.05);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受到显著抑制(P<0.05);β-catenin、cyclin-D1蛋白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 干扰Wnt1基因表达可以抑制MCF-7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Wnt1/β-catenin信号通路及其下游靶基因cyclin-D1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作者:李黎洪;徐巧莉;陈智伟;陈昱;吴丽婷;胡建雄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S100B蛋白(S100B)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量,关注其相关性及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差异.方法 观察组为68例脑卒中后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标本,对照组为30例脑卒中后无癫痫的老年患者血清标本,正常对照组为30例无明显器质性疾病及神经系统病史的成年人血清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3组血清中BDNF、S100B和NSE表达量.结果 3组中BDNF、S100B和NSE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BDNF、S100B和NSE的表达量均与病变类型有关,S100B表达与脑卒中类型有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BDNF和NSE表达呈负相关,其他指标间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脑卒中后癫痫患者血清中存在明显的BDNF、S100B和NSE的异常表达,BDNF和NSE呈负相关,其对病变的进展可能有一定作用.
作者:张艳丽;杨晓华;臧兆萍;王海鹏;李志茹;李美娜;齐宝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M1多态性及人乳头瘤病毒(HPV)16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116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该院诊断为子宫肌瘤的11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两组血标本中GSTM1基因型及宫颈刮片细胞标本中HPV16阳性率,分析其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GSTM1 null型占比为59.48%,高于对照组的41.38%(P<0.05);病例组HPV16阳性率为65.52%,高于对照组的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TM1 null型联合HPV16阳性者宫颈癌的发病率显著高于仅GSTM1 null型者或仅HPV16阳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TM1纯合缺失型与 HPV16感染可能存在协同作用,两者联合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王静;王涛;宋洁;韩彦龙;代海兵;邓代千;卜晓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心肺复苏成功患者肾脏功能的变化.方法 收集老年心搏骤停经心肺复苏成功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健康体检身体健康老年者50名作为对照组.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血白细胞(WBC)计数、白细胞介素(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血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和尿红细胞、尿蛋白阳性率水平.结果 实验组在心肺复苏后6 h、1 d、3 d和7 d血WBC计数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心肺复苏后7 d血WBC计数和TNF-α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心肺复苏后6 h和1 d时血IL-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心肺复苏后3 d和7 d时血IL-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心肺复苏后1 d和3 d时BUN和Sc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心肺复苏后6 h和7 d BUN和Scr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心肺复苏后1 d、3 d和7 d时尿红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心肺复苏后6 h尿红细胞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心肺复苏后1d、3d和7d尿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心肺复苏后6h尿蛋白阳性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心搏骤停行心肺复苏成功患者心肺复苏后早期即出现肾脏功能损害,在复苏后3 d内肾脏损害比较明显,复苏后1w时基本恢复正常.
作者:陈海燕;姜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与青年乳腺癌全数字化X线表现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91例老年乳腺癌和45例青年乳腺癌的X线表现和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老年乳腺癌71.4%表现为肿块型,18.7%表现为肿块伴钙化,2.2%表现为结构紊乱伴钙化,2.2%表现为致密影,3.3%表现为致密影伴钙化,1.1%表现为单纯钙化,1.1%表现为阴性,老年和青年乳腺癌X线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老年乳腺癌钙化发生率明显低于青年组(P=0.001).老年组临床分期多为Ⅰ期和Ⅱ期,青年组多为Ⅱ期和Ⅲ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老年组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发生率明显低于青年组,老年组HER-2阳性率明显低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8;P=0.031).老年与青年组雌激素受体(ER)和孕妇激素受体(PR)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2,P=0.673).结论 老年和青年乳腺癌X线表现不同,老年乳腺癌钙化发生率较低;老年乳腺癌临床分期较早,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发生率和HER-2阳性率较低,预后较青年乳腺癌好.
作者:荣小翠;康一鹤;武中林;张玲玲;谷铁树;吴勇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同给药方式的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 TAP)阻滞对老年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老年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均为30例,三组均行双侧TAP阻滞用药,A组给予0.25%左布比卡因,B组给予0.125%左布比卡因+右美托咪定,C组给予0.125%左布比卡因.记录患者开始手术后划皮前(T0)、划皮后5 min(T1)、划皮后10 min(T2)、划皮后60 min (T3)、划皮后90 min(T4)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记录三组患者术中七氟烷及舒芬太尼的用药量,并于术后2 h、6 h、8 h、12 h及24 h采用Ramsay镇静评分法和BCS舒适度评分法分别对患者进行镇静和舒适度评分.结果 T0、T1时点B组患者MAP值低于A、C组,且A组MAP值低于C组(均P<0.05),T2、T3、T4时点三组患者MA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中七氟烷及舒芬太尼的用药量均低于A、C两组,其中A组患者七氟烷及舒芬太尼用药量低于C组(均P<0.05);A、B两组患者在术后2 h、6 h、8 h、12 h及24 h时点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在术后8 h、12 h及24 h时点的Ramsay镇静评分低于A、B组,术后2h及6h 时点的Ramsay镇静评分与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2 h、6 h、8 h、12 h及24 h时点的BCS舒适度评分高于A、C两组,其中A组BCS舒适度评分高于C组(均P<0.05).结论 0.125%左布比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给药方式下的超声引导 TAP阻滞不仅可以降低老年全子宫切除患者术中引起的血压波动,还可减少术中的麻醉药用量,具有良好的术后镇静效果和舒适度.
作者:程戌春;牛居辉;易红;马聚峰;韩苗华;何睿;许伟;谢本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炎性细胞因子在正常人和各临床类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探讨炎性反应在CHD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8和IL-10在正常人23人(正常组)和各临床类型CHD患者5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8例〕血清水平及含量差异.结果 与正常组和SAP组比较,IL-8在UAP组和AMI组血清中含量明显增高;与正常组比较,IL-10在UAP和AMI组含量明显降低;血清IL-8 <7.5 pg/ml CHD患者Gensini评分显著低于血清IL-8>9 pg/ml CHD患者,而IL-10水平与Gensini评分无相关性.结论 炎性因子表达与CHD危险程度呈正相关,提示炎性反应在CHD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作者:李志;王伟群;张明亮;姚秀佳;齐淑芳;赵文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室重塑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8周龄雄性SHR 24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SHR组、GSP低剂量组(50 mg·kg-1·d-1)和GSP高剂量组(200 mg·kg-1·d-1)及卡托普利组(30 mg·kg-1·d-1).6只同龄雄性Wistar-Kyoto大鼠设为对照组.治疗8 w后,测定尾动脉收缩压(SBP)、全心重量指数(HW/BW)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W/BW);生化法检测左室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抑制羟自由基(OH·)能力;HE和Masson染色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和胶原分布,并测定心肌细胞横截面积(CSA)与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Western印迹法检测左室心肌组织p47phox蛋白表达.结果 GSP能显著降低SHR的SBP(P<0.01),改善左室重塑参数、减少心肌组织MDA含量及p47phox蛋白表达(P<0.05),提高SOD活性及抑制OH·能力(P<0.05),GSP高剂量组作用尤为显著(P<0.01).结论 GSP对SHR左室重塑有减轻作用,可能与降低SBP、抑制氧化应激及下调p47phox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张先杰;王晓玲;黃霜枝;靳俊峰;吴秀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老年食管癌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老年食管癌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MMP-9、VEGF、NGAL及TGF-β1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 老年食管癌患者血清MMP-9、VEGF、NGAL及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其水平与食管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0.001).结论 MMP-9、VEGF、NGAL及TGF-β1的高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其水平可作为评估食管癌筛查和病情变化的指标.
作者:兰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与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42例为AECOPD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38例为稳定期COPD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 PCT、hs-CRP水平,检测AECOPD组和稳定期COPD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同时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PCT、hs-CRP与FEV1/FVC、FEV1%、SGRQ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ECOPD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均高于稳定期COPD组和对照组,稳定期COPD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AECOPD 组FEV1/FVC及FEV1%均低于稳定期COPD组,而SGRQ评分高于稳定期COPD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 PCT、hs-CRP水平与FEV1/FVC和FEV1%呈负相关,与SGRQ评分正相关(均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PCT、hs-CRP呈现高表达,且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均下降.COPD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与FEV1/FVC、FEV1%和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作者:蒋凌志;许丹媛;杨志雄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跑台训练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运动功能及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建立SCI大鼠模型,实验分为SCI模型组、运动训练组和正常组,BBB评分法和改良Tarlow评分记录术后1、3、7、14、28 d大鼠运动评分;RT-PCR检测SCI部位的脊髓组织中Notch1、Hes1 mRNA表达.结果 SCI模型组及运动训练组在各个时间点的BBB评分和改良Tarlow评分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均P<0.05),运动训练组从14 d起BBB评分和改良Tarlow评分显著高于SCI模型组(均P<0.05);SCI模型组和运动训练组各个时间点Notch1、Hes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均P<0.05),运动训练组在各个时间点Notch1、Hes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SCI模型组(均P<0.05).结论 跑台训练可能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对大鼠的SCI起保护作用.
作者:孙鹏;袁琼嘉;赵卫卫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膜性肾病(MN)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P基因多态性与黄葵胶囊疗效的关系.方法 139例MN患者给予黄葵胶囊治疗8 w,无效组32例、完全缓解组68例和部分缓解组39例为有效组.采用TaqMan-MGB探针基因分型方法检测HLA-DP基因rs3077位点多态性.结果 无效组中rs3077位点AA基因型的分布显著低于有效组(OR=0.19,95% CI=0.04~0.90);不同rs3077位点基因型组别中24 h尿蛋白的分布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24,P=0.04);不良反应个体在不同rs3077位点基因型组别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9,P=0.11).结论 HLA-DP基因rs3077位点多态性可能与黄葵胶囊治疗MN的疗效有关.
作者:杨凤文;陈素枝;藏倩男;袁国栋;檀金川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接受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及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96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及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GAS、MT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明显降低(P<0.05),术后3 d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3 d GAS、MTL水平比术前降低,且低于同期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各有利弊,但创伤轻、安全性佳、有利于胃肠动力恢复是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显著优势.
作者:王刚;沈根海;高泉根;沈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VMAT技术与固定铅门VMAT技术(FJT-VMAT)在鼻咽癌放疗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15例鼻咽癌患者在Eclipse 10.0治疗计划系统上分别制定VMAT和FJT-VMAT两种计划,比较两种计划靶区、危及器官(OAR)和正常组织低剂量区(B-P)的剂量学参数,机器跳数(MU)及治疗时间(TT).结果 两者均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FJT-VMAT 计划中PGTVnd、PTV1和PTV2的Dmean显著低于VMA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GTVnd和PTV1的Dmax FJT-VMAT计划较VMAT计划明显减低,PTV1的Dmin FJT-VMAT计划较VMAT计划明显增高(P<0.01,P<0.05).而PGTVnx剂量分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JT-VMAT计划中Bstem计划区(Dmax)、SC计划区(Dmax)、双侧腮腺(Dmean、V30)和B-P(V20、V30)较VMAT计划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其余OAR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JT-VMAT计划的MU (683±87)较VMAT计划的MU(559±62)增加了22%(P<0.05),单次平均治疗时间均约为2 min.结论 FJT-VMAT计划较VMAT计划提供了更优的部分靶区剂量分布,且对部分OAR和B-P的保护有明显优势,其MU略高但TT两者间无明显差异.
作者:张武哲;张基永;张秀莲;黄宝添;陈创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五聚素(PTX)-3和甲壳质酶蛋白(YKL)-40的表达,关注二者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 6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25例经体检证实为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成年人血清标本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PTX-3和YKL-40表达,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 观察组血清中PTX-3和YKL-40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 PTX-3和 YKL-40表达量与缺血区体积及病变严重程度相关.观察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35.82%,异常心电图组PTX-3和YKL-40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心电图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PTX-3和YKL-40呈正相关.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PTX-3和YKL-40表达升高且具有正向协同作用,二者表达与病变程度有关,也与心电图异常有一定关联.
作者:董效慧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对老年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ESRD患者5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腹膜透析组、血液透析组各16例,联合组18例.观察三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尿素清除指数(KT/V)、肾脏形态大小、各项生化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治疗前三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肾脏形态大小、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LVEF、KT/V显著优于血液透析组、腹膜透析组,同时联合组肾脏形态大小显著优于血液透析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ALB、Hb水平显著优于血液透析组,同时联合组ALB、Hb、BUN、Scr、TG、HDL-C测定结果均显著优于腹膜透析组(P<0.05);联合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腹膜透析组、血液透析组(P<0.05).结论 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利于改善老年ESRD患者心功能,延缓肾衰竭,降低相关并发症,对延缓病症进展与提升生存率影响重大.
作者:赵静瑜;吴际;王乃平;赵盼;赵莘瑜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