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瑛
目的 观察无创机械通气在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老年肺动脉高压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依据机械通气方式分为观察组41例(无创机械通气)及对照组45例(有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8 h,氧合功能、血液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合指数(OI)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及内皮素(ET)-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571,P=0.033).结论 老年肺动脉高压并发呼吸衰竭的治疗中,无创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氧合功能,且相对于有创机械通气具有更低的医源性损伤.
作者:林青青;王小智;邢柏;康福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甲状腺素治疗老年重症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老年重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加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甲状腺素,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利钠肽(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总甲状腺素(T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Ⅰ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Ⅲ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水平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明显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83.72%,P<0.05).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甲状腺素治疗老年重症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其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苏晓;林松;韦永先;覃涛;余丽菲;招晓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潍坊市某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应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潍坊市某社区老年人500人,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所有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调查,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有无配偶、有无慢性疾病、居住情况、年收入及文化程度等因素对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影响.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486份,回收率97.20%.不同性别、年龄、有无配偶、有无慢性疾病、居住情况、年收入及文化程度老年人的主观支持得分、客观支持得分及社会支持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配偶老年人的支持利用度略高于无配偶老年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潍坊市某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年龄≥75岁、无配偶、患有慢性疾病、独居、年收入<10000元及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结论 潍坊市某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不理想,值得临床重点关注,且性别、年龄、有无配偶、有无慢性疾病、居住情况、年收入及文化程度均是老年人社会支持影响因素.
作者:张德春;迟丽华;罗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8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存在Hp感染分成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检测所有受试者Hp抗体的同时检测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纤维蛋白原、血脂水平、血尿酸水平.所有受试者行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并在受试者空腹及服糖后30、60、120、180 min时检测患者血糖、胰岛素(INS)、生长抑素(SS)、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抑胃肽(GIP)、胰高血糖素(Gluca)等水平.Hp抗体检测采用14碳尿素呼气试验(14 C-UBT)方法;hs-CRP、血纤维蛋白原、血脂水平、血尿酸通过贝克曼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INS检测采用免疫层析法进行检测,受试者 Gluca、GIP、GLP-1、SS 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结果 受试者男性45例,Hp 阳性18例(40.00%),女37例,Hp阳性16例(43.24%).未感染组与感染组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家族史、血纤维蛋白原、血尿酸、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hs-CRP、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三酰甘油(TG)水平明显低于未感染组(P<0.05);两组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服糖后60、120、180 min INS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空腹、服糖后30、60、120、180 min Gluca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而SS水平明显低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 Hp感染能够一定程度上影响冠心病患者的血脂血糖代谢状况,Hp感染所引发的血脂、血糖异常可能是促进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
作者:王思源;徐锦江;刘丽华;包素萍;史晓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脾气虚模型大鼠心脏组织中葡萄糖代谢和水转运情况.方法 将实验SPF大鼠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饮食失节结合劳倦过度方法建立脾气虚大鼠模型.观察其基本活动情况,被毛、粪便情况、体温、进食量、肌力等多个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价.RT-PCR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心脏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和水通道蛋白(AQ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脾气虚组大鼠被毛蓬松无光泽,体重减轻,活动量减少,反应相对迟缓,大便稀软;体温、进食量、前肢抓力三者降低(P<0.05),AQP1和GLUT1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脾气虚时心生理功能表现为血液生成不足,不能荣养身体,可能与心脏组织GLUT1、AQP1表达减少有关.
作者:郭胜男;丛培玮;王艳杰;王德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接受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及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96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及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GAS、MT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明显降低(P<0.05),术后3 d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3 d GAS、MTL水平比术前降低,且低于同期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各有利弊,但创伤轻、安全性佳、有利于胃肠动力恢复是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显著优势.
作者:王刚;沈根海;高泉根;沈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柳氮磺吡啶联合糖皮质激素对老年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免疫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肠黏膜核因子(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黏附(VCAM)-1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并分为30例对照组:予柳氮磺吡啶治疗;30例观察组:予柳氮磺吡啶联合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免疫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肠黏膜NF-κB、ICAM-1、VCAM-1的表达.结果 ①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0%,χ2=8.16,P<0.05);②治疗前,两组IL-6、IL-10、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0.84、1.03,均P>0.05);治疗后,两组IL-6、IL-10、TNF-α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6.81、4.12,P<0.05);③治疗前,两组外周血免疫水平及体液免疫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0.76、0.75、0.82、0.72、0.84、0.89,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5.14、4.38、3.81,P<0.05);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M、IgA、Ig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2、4.14、3.59,P<0.05);④治疗前,两组患者NF-κB、ICAM-1、VCAM-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F-κB、ICAM-1、VCAM-1表达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6.64、3.52、3.46、5.21、3.85、3.72,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柳氮磺吡啶联合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提高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炎性反应,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来减少ICAM-1、VCAM-1的表达.
作者:吴军霞;马阿火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干扰Wnt1基因表达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RNA干扰技术下调Wnt1基因表达,实验分为对照组(未做处理的细胞)、shRNA NC组(转染siRNA-NC)、shRNA Wnt1组(转染siRNA-Wnt1).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印迹)观察细胞中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素(cyclin)-D1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转染siRNA-Wnt1到MCF-7细胞后,Wnt1蛋白的表达量受到显著抑制(P<0.05);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受到显著抑制(P<0.05);β-catenin、cyclin-D1蛋白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 干扰Wnt1基因表达可以抑制MCF-7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Wnt1/β-catenin信号通路及其下游靶基因cyclin-D1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作者:李黎洪;徐巧莉;陈智伟;陈昱;吴丽婷;胡建雄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沉默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雷帕霉素不敏感组分(RICTOR)表达对血管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RNA干扰技术降低血管内皮瘤细胞EOMA中RICTOR的表达量,实验分为对照组、阴性组、转染组,Tr-answell法检测降低RICTOR表达对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RICTOR、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磷酸化AKT(p-AKT)、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转染后细胞中RICTOR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沉默RICTOR表达可显著降低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P<0.05);转染组细胞中AKT蛋白的表达量没有明显变化,p-AKT、MMP-9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沉默RICTOR表达可通过降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和MMP-9的表达抑制血管内皮瘤细胞EOMA的侵袭、迁移能力.
作者:陈德才;王雅;马从乾;杨轲;陈辉;陈德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HR-MRI)探讨内囊预警综合征(CWS)的发病机制及脑梗死发生风险.方法 符合CWS诊断标准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根据脑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分为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比较两组HR-MRI血管成像表现,分析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管壁特点、斑块负荷、斑块分布特点及强化程度.结果 共收集15例CWS患者,其中12例在HR-MRI可见到明确的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位置分布及强化程度不一,9例患者在1 w内进展为永久性脑梗死,斑块检出率梗死组大于非梗死组(100% vs 50%,P=0.044),斑块负荷梗死组大于非梗死组〔(32.1±2.9)% vs (20.9± 0.4)%;t=3.536.P=0.021)〕,斑块强化率梗死组明显高于非梗死组(P<0.001),血管狭窄程度梗死组大于非梗死组〔(78.5 ± 8.7)% vs (63.4±5.2)%;t=2.970.P=0.035)〕,斑块分布于前下壁者梗死组多于非梗死组(P<0.05).结论 CWS可能由于大动脉硬化斑块所致,且脑卒中进展风险与斑块分布位置及强化程度有关.HR-MRI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管壁动脉硬化观察手段探讨CWS的发病机制,且对于相关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宋杨;王田蔚;李帅红;李晨思;方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关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治疗对血清中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并行介入术后患者106例依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均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10 mg/d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3个月后观察血脂情况,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sCD40L和IGF-1变化.结果 治疗3个月观察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sCD40L表达量显著下降,IGF-1表达量显著升高,但是观察组二者变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血脂的调节效果显著,同时能改善血清中sCD40L和IGF-1含量.
作者:彭芳展;王耀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与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42例为AECOPD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38例为稳定期COPD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 PCT、hs-CRP水平,检测AECOPD组和稳定期COPD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同时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PCT、hs-CRP与FEV1/FVC、FEV1%、SGRQ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ECOPD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均高于稳定期COPD组和对照组,稳定期COPD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AECOPD 组FEV1/FVC及FEV1%均低于稳定期COPD组,而SGRQ评分高于稳定期COPD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 PCT、hs-CRP水平与FEV1/FVC和FEV1%呈负相关,与SGRQ评分正相关(均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PCT、hs-CRP呈现高表达,且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均下降.COPD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与FEV1/FVC、FEV1%和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作者:蒋凌志;许丹媛;杨志雄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五聚素(PTX)-3和甲壳质酶蛋白(YKL)-40的表达,关注二者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 6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25例经体检证实为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成年人血清标本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PTX-3和YKL-40表达,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 观察组血清中PTX-3和YKL-40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 PTX-3和 YKL-40表达量与缺血区体积及病变严重程度相关.观察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35.82%,异常心电图组PTX-3和YKL-40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心电图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PTX-3和YKL-40呈正相关.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PTX-3和YKL-40表达升高且具有正向协同作用,二者表达与病变程度有关,也与心电图异常有一定关联.
作者:董效慧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VMAT技术与固定铅门VMAT技术(FJT-VMAT)在鼻咽癌放疗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15例鼻咽癌患者在Eclipse 10.0治疗计划系统上分别制定VMAT和FJT-VMAT两种计划,比较两种计划靶区、危及器官(OAR)和正常组织低剂量区(B-P)的剂量学参数,机器跳数(MU)及治疗时间(TT).结果 两者均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FJT-VMAT 计划中PGTVnd、PTV1和PTV2的Dmean显著低于VMA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GTVnd和PTV1的Dmax FJT-VMAT计划较VMAT计划明显减低,PTV1的Dmin FJT-VMAT计划较VMAT计划明显增高(P<0.01,P<0.05).而PGTVnx剂量分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JT-VMAT计划中Bstem计划区(Dmax)、SC计划区(Dmax)、双侧腮腺(Dmean、V30)和B-P(V20、V30)较VMAT计划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其余OAR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JT-VMAT计划的MU (683±87)较VMAT计划的MU(559±62)增加了22%(P<0.05),单次平均治疗时间均约为2 min.结论 FJT-VMAT计划较VMAT计划提供了更优的部分靶区剂量分布,且对部分OAR和B-P的保护有明显优势,其MU略高但TT两者间无明显差异.
作者:张武哲;张基永;张秀莲;黄宝添;陈创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中国目前呈现出明显的老龄化趋势,养老问题备受关注,而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更是社会保障的难点问题.分析失独老人面临的养老风险及产生风险的原因,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对于完善失独老人养老保障体系、解决失独老人养老问题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娟;牛原;刘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自身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30例AIDS患者作为实验组,并纳入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血脂对比分析,酶标多克隆抗体夹心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MD),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PAI)-1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降低(P<0.05),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升高(P<0.05);颈动脉IMT明显增加(P<0.05),FMD、NMD明显降低(P<0.05);hs-CRP、MCP-1和PAI-1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 HIV感染可导致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早期AIDS患者的血管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是AIDS患者独立的心血管风险因素.
作者:黄颖;张云;兰碧萍;王玮;张顶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脑功能区手术患者术中唤醒试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脑功能区手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麻醉诱导前10 min,按0.8 μg/kg将右美托咪定负荷量静脉输注,0.4 μg·kg-1·h-1维持;对照组等时等量生理盐水静脉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进行麻醉诱导与维持.观察记录两组唤醒前麻醉时间、用药量及唤醒时间,记录不同时刻(包括T1为患者唤醒前30 min,T2为患者唤醒时,T3为患者唤醒后5 min,T4为加深麻醉10 min时)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去甲肾上腺素 (NE)和肾上腺素 (E)水平变化,同时记录两组唤醒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唤醒时间、唤醒前麻醉时间和顺阿曲库铵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唤醒前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T2、T3时刻两组MAP和BIS明显高于T1时刻而HR较T1时刻明显增快 (P<0.05);试验组T2和T3时刻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1~T4时刻HR明显减慢(P<0.05);T1~T4时刻试验组NE和E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躁动、心动过速、呛咳和血压升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全麻下脑功能区手术唤醒试验中应激反应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唤醒试验质量.
作者:付葵;杨镭镭;孙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应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1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检测心肌组织miRNA表达谱,对差异miRNA调控的靶基因进行初步预测.方法 STZ诱导大鼠心肌纤维化,微距阵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大鼠心肌组织差异表达的miRNA,对差异表达的miRNA调控的靶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差异倍数改变大于2倍的miRNA共有25个,其中hsa-miR-29a-3p、hsa-miR-551a、hsa-miR-34a-5p、hsa-miR-885-5p等表达上调,hsa-miR-208a、hsa-miR-150-5p等表达下调.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miRNA调控的靶基因多与细胞增殖、凋亡、糖代谢及血管生成等生物学功能相关.结论 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心肌中,miRNA表达谱有明显差异,其中有些miRNA可能靶向与1型糖尿病心肌纤维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黄俊;张明霞;吴均芳;陈云肖;姜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相关间质性肺病(PSS-ILD)患者血清活性氧(ROS)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94例PSS患者,其中单纯PSS组46例(单纯涎腺和(或)泪腺受累PSS患者),PSS-ILD组48例(仅伴肺间质损害PSS患者),另外选取医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0人为对照组,收集各组受试者外周血标本,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中ROS水平,分析血清ROS水平与PSS-ILD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单纯PSS组及PSS-ILD组血清RO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SS-ILD组显著高于单纯PSS组(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PSS-ILD组血清ROS与氧分压、用力肺活量、一口气弥散量呈负相关(r=-0.54,-0.51,-0.48;均P<0.05).结论 ROS水平变化在PSS-ILD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白淑荣;沈乐;吴源;段学波;杨朝;杨静;王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M1多态性及人乳头瘤病毒(HPV)16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116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该院诊断为子宫肌瘤的11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两组血标本中GSTM1基因型及宫颈刮片细胞标本中HPV16阳性率,分析其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GSTM1 null型占比为59.48%,高于对照组的41.38%(P<0.05);病例组HPV16阳性率为65.52%,高于对照组的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TM1 null型联合HPV16阳性者宫颈癌的发病率显著高于仅GSTM1 null型者或仅HPV16阳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TM1纯合缺失型与 HPV16感染可能存在协同作用,两者联合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王静;王涛;宋洁;韩彦龙;代海兵;邓代千;卜晓波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