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亚康
缺氧是肿瘤微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 局部缺氧时肿瘤细胞为了维持自身能量代谢,发生一系列适应性改变,如糖酵解增加、保护性应激蛋白〔如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增高等. 通过激活和抑制促进肿瘤细胞存活、增殖、侵袭和疾病进展的一些基因来驱动癌细胞的生存和发展,在一些肿瘤中缺氧和缺氧诱导因子( HIF)与预后不良相关. HIF有 HIF-1 , HIF-2 和 HIF-3 三种亚型. HIF-1表达于所有细胞中,是研究广泛且在肿瘤领域研究已较为成熟的. HIF-2在肿瘤中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就HIF-2的结构、调节、表达及其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李少瑛;吴靖芳;薛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同步检测转化生子因子-β1、I型胶原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及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4通道蛋白在正常和心衰小鼠心肌中的表达,观察上述因子是否参与小鼠心衰的形成.方法 选用昆明系雄性小鼠,制备压力过负荷心衰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过负荷心衰组,利用蛋白印迹法检测三组心肌中的转化生子因子-β1、Ⅰ型胶原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及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4通道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及假手术组比较,压力过负荷心衰组心肌组织中转化生子因子-β1、I型胶原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及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4通道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均P<0.05).结论 转化生子因子-β1、I型胶原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及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4通道参与小鼠压力过负荷心衰的形成过程.
作者:安君;成宪武;刘旭光;安康;王宁;高健;张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球静脉血氧饱和度在老年心肺脑复苏患者亚低温治疗中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61例呼吸心搏骤停的老年患者均经心肺复苏(CPR)成功恢复自主循环后进入加强护理病房(ICU)给予亚低温治疗.CPR后3个月,31例恢复意识为恢复组,另外30例未恢复意识为未恢复组.监测所有入选者自主循环恢复后2、12、24、48、72 h的血清S100β蛋白、NSE和球静脉血氧饱和度,评估血清S100β蛋白、NSE和球静脉氧饱和度对心搏骤停后缺血缺氧性脑病预后的意义.结果 恢复组自主循环恢复后2、12、24、48、72 h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于12 h达到峰值,随后依次显著下降(P<0.05),NSE水平于48 h达到峰值后依次显著下降(P<0.05),球静脉氧饱和度依次显著升高(P<0.05).未恢复组自主循环恢复后2、12、24、48、72 h的血清S100β蛋白于48 h达高峰后依次显著下降(P<0.05),NSE水平依次显著升高(P<0.05),球静脉氧饱和度虽依次显著升高(P<0.05),但持续<50%,且恢复组在2、12、24、48、72 h时间点的S100B和NSE均显著低于未恢复组(P<0.05),而球静脉血氧饱和度12、24、48、72 h显著高于未恢复组(P<0.05).结论 对于CPR后自主循环恢复给予亚低温治疗的患者,当发现血清S100β蛋白12 h后仍显著升高、NSE水平48 h后仍显著升高,球静脉氧饱和度持续<50%,往往提示预后不佳.
作者:王才木;陈启江;崔巍;张根生;王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4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16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分析观察组患者入院时超声心动图各项参数.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分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25-(OH)D3、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s-CRP、NT-proBNP、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YHA分级为Ⅰ~Ⅱ级患者的25-(OH)D3、LVEF水平均显著高于Ⅲ~Ⅳ级的患者,而hs-CRP、NT-proBNP水平均显著低于Ⅲ~Ⅳ级的患者(均P<0.05);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25-(OH)D3、LVEF水平均显著低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而hs-CRP、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25-(OH)D3与hs-CRP NT-proBNP均呈负相关关系,而与LVEF呈正相关关系(r=-0.495、-0.475、0.421,P均<0.05).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显著降低,检测血清25-(OH)D3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近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可能.
作者:陈燕;柳达;罗文利;蔡金凤;胡思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骨性关节炎( OA )具有很高的致残率〔1〕,发病机制十分复杂. 现代研究认为其主要病理特征表现为关节软骨进行性退行和继发性骨赘代偿增生〔2,3〕. OA属于中医痹症、骨痹的范畴,目前中医普遍认为其发病机制以肝肾亏虚为根本,风寒湿邪闭阻气血经络为诱因. 故益肝肾、祛风湿作为治疗 OA 的根本法则〔4〕.补肾壮筋汤尤其对中老年人以肝肾日渐亏虚、外感风寒湿邪引起的痿症、痹症疗效显著. 近年来,补肾壮筋汤被广泛应用于骨伤科疾病的防治,疗效突出〔5,6〕,尤其在治疗 OA 方面〔7~10〕. 鉴于目前补肾壮筋汤治疗OA的疗效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其可能机制进行探讨.
作者:梅阳阳;付长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与血浆Klotho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合并LVH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4例为LVH组,同期排除LVH的高血压患者80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Klotho蛋白水平,对比两组一般临床指标,分析LV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LVH组Klotho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而体重指数(BM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低血浆Klotho蛋白水平是老年高血压患者LV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0),同时2型糖尿病和高BMI也是高血压LVH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血浆Klotho蛋白水平降低与LVH发生有相关性,血浆Klotho蛋白水平的监测在LVH的预防、诊断及预后判断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李宝善;蒋宜;唐渝平;马厚勋;裴文楠;李婷婷;周敏;褚静鑫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miR-155过表达髓核细胞IncRNA对凋亡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miR-155慢病毒载体过表达人椎间盘细胞髓核细胞,IncRNA芯片检测并通过基因组数据库(Ensemble)筛选出可能通过miR-155参与髓核细胞凋亡调控的IncRNA;将筛选出的GAS5 IncRNA转染髓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GAS5 IncRNA后髓核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线粒体通路上两个关键凋亡相关蛋白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和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经IncRNA芯片分析共发现630个差异表达IncRNA,其中381个IncRNA表达上调、249个In-cRNA表达下调.Ensemble显示,GAS5 IncRNA共包含有30个转录本,本次IncRNA芯片分析获得了13个转录本表达情况,均呈下降趋势,其中GAS5-016转录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c值≥1.5,P<0.05).GAS5 IncRNA过表达髓核细胞后,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GAS5 IncRNA过表达组髓核细胞早期凋亡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GAS5 IncRNA过表达组髓核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均P<0.05).结论 IncRNA在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GAS5 IncRNA过表达可上调Caspase-3表达并下调Bcl-2表达同时激活细胞内的线粒体凋亡通路,促进髓核细胞凋亡;miR-155可能参与了GAS5 IncRNA调控髓核细胞凋亡的过程,但二者的相互调控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覃国忠;史鹏亮;张震;霍少川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Twist对膀胱癌细胞迁移、侵袭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q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膀胱癌5637、T24、BIU-87细胞和正常膀胱SVHUC-1细胞中Twist mRNA和蛋白水平,筛选表达水平高的T24细胞,在T24细胞中转染shRNA Twist、shRNA对照命名为sh-Twist组和sh-NC组,并以不做处理的T24细胞为Con组,用q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测定各组细胞中Twist mRNA和蛋白水平,Transwell小室测定细胞侵袭和迁移,Western印迹测定各组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上皮钙黏附素(E-cadherin)和侵袭迁移相关蛋白MMP-2、MMP-9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膀胱SVHUC-1细胞比较,Twist在膀胱癌细胞中转录和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sh-Twist组Twist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Con组(P<0.05),sh-NC组Twist mRNA和蛋白水平与Con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h-Twist组细胞迁移数目、侵袭数目及MMP-2、MMP-9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Con组(P<0.05),sh-NC组细胞迁移数目、侵袭数目及MMP-2、MMP-9蛋白水平与Con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h-Twist组E-cadherin蛋白水平与Con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Vimentin蛋白水平与Con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而sh-NC组Vimentin、E-cadherin水平与Con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wist敲低能够降低膀胱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抑制膀胱癌细胞EMT.
作者:王刚;杨涛;彭克楠;郭留雄;孙福振;谷守义;刘俊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大鼠烧伤创面中的表达及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烧伤模型,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烧伤创面愈合过程ILK的表达情况,将烧伤大鼠分为ILK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ILK转染组大鼠创面注射ILK过表达慢病毒,阴性对照组大鼠创面注射空质粒慢病毒,空白对照组大鼠创面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大鼠烧伤创面愈合过程ILK的表达情况,观察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时间和愈合率.结果 烧伤组烧伤后1 w和2 w后烧伤创面ILK的光密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烧伤后3 w烧伤创面ILK光密度值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K转染创面后,荧光显微镜下见绿色荧光蛋白主要在皮肤基底层表达,部分毛囊中也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烧伤后1 w和2 w,ILK转染组创面组织ILK光密度值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烧伤后3 w,三组创面组织ILK光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后1 w和2 w,ILK转染组创面愈合率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烧伤后3 w,三组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K转染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大鼠烧伤创面中ILK表达量增加,大鼠烧伤创面转染ILK过表达慢病毒后创面中ILK表达量增加,并促进烧伤创面的愈合.
作者:姜海;刘宇;徐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自我体认与衰老的相关性.方法 选用衰老评估量表(AES),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平凉、兰州3地中老年人群进行调查,分析自我体认和衰老相关性.结果 自我体认得分与衰老评估量表总分、衰老各领域得分、衰老所有方面得分均呈正相关(P=0.000).结论 自我体认得分越高则衰老程度越严重,反之则越轻越缓,这为从自我体认角度认识衰老、研究衰老、延缓衰老提有供针对性的依据和指导.
作者:梁治学;胡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老年重症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老年重症脓毒血症AK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CBP治疗组39例和基础治疗组37例,分析两组治疗前后体征、血常规、肾功能、炎症细胞因子变化、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结果 CBP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体征、血常规、肾功能、炎症细胞因子、APACHEⅡ变化均显著优于基础治疗组(P<0.05).结论 对老年重症脓毒血症AKI患者采用CBP可有效缓解炎症,改善临床指标,可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血流动力学,可使肾功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使肾功能得以加强,实现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的终目标.
作者:董云;李辉;韩晓瑞;胡小倩;白素格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及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和核因子(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 T2DM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给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联合格列苯脲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12周末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 w末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外周血MCP-1、NF-κB水平.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6、12 w末,观察组FBG、PB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bA1c、HOMA-I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OMA-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MCP-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T2DM患者的治疗中,相对应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苯脲的治疗方案,应用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的治疗方案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有效降低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和外周血MCP-1水平,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及防控并发症.
作者:刘颖丽;杨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心力衰竭超声指数(HFEI)对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心力衰竭(HFmrEF)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HFmrEF患者184例作为心力衰竭组,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将患者分为Ⅱ级73例,Ⅲ级86例,Ⅳ级25例.另选取180例年龄匹配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选者进行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检查并同时进行HFEI评分.结果心力衰竭组血浆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并且其水平随着NYHA分级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心力衰竭组HFEI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且随NYHA分级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心力衰竭组HFEI评分分值与血浆NT-proBN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9,P<0.05).结论HFEI评分在HFmrEF患者中能够准确地判断心力衰竭程度,且适合于进行长期病情监测.
作者:陈怡粤;余小平;陈胜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首发脑卒中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对142例首发脑卒中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人首发脑卒中创伤后成长总分为(49.68±7.56)分,欣赏生活维度得分高、人际关系维度得分低;创伤后成长与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呈正相关(r=0.263,P<0.01)、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r=-0.184,P<0.05);文化程度、付费方式、婚姻状况及后遗症状个数等是影响老年人首发脑卒中创伤后成长的因素.结论 老年人首发脑卒中创伤后成长水平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应根据老年人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促进身心健康.
作者:唐浪娟;彭雨燕;岳丽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家庭病房可使患者在家中接受治疗的同时享受家庭的关怀与温暖〔1〕,是目前医疗资源紧缺的一个重要补充手段. 它的出现和发展,主要是基于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一种足不出户的医疗和护理服务,这种情况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特定的人群因素下形成的. 本文分析家庭病房在我国老龄化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和发展趋势.
作者:单良;闫晋琪;卫振邦;鱼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间隙式负重运动对老龄骨骼肌衰老模型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24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负重组、中等负重组、高负重组,每组6只,低、中、高负重组大鼠分别负重其大负荷的40%、60%、70%进行跑台训练,跑3 min,休息3 min,每次共训练6组,1次/d,周日休息.每周称量各组大鼠体重,训练8 w后取大鼠左侧中段股直肌为骨骼肌标本,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组织匀浆脂褐质及钙浓度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组织中GDF1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训练前各组大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w训练后各负重组大鼠体重均明显低于训练前和对照组(P<0.05),其中以高负重组明显.对照组与高负重组、低负重组与中等负重组之间脂褐质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负重组与中等负重组的脂褐质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与高负重组(P<0.05).各负重组大鼠骨骼肌中钙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低负重组钙离子浓度升高明显.对照组与高负重组、低负重组与中等负重组之间GDF11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负重组与中等负重组GDF11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高负重组(P<0.01).结论 40%或60%大负荷的间隙式负重运动可明显缓解老龄大鼠骨骼肌衰老进程;其机制可能为提升骨骼肌中GDF11蛋白表达,维持骨骼肌正常兴奋收缩耦联结构,促进胞外钙内流,维持骨骼肌正常收缩功能,延缓因自然衰老导致的肌肉萎缩、丢失.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武汉市社区老年人焦虑、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武汉市3个行政区老年人875人为调查对象.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老年人进行焦虑、抑郁状况调查.结果 老年人SAS平均得分为(29.19±7.14)分,<50分772人(88.23%),≥50分103人(11.77%);SDS平均得分为(31.75±8.53)分,<50分715人(81.71%),≥50分160人(18.29%);女性SAS得分显著高于男性(P<0.01);男女SD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老年人SA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婚姻状况、月收入、与子女同住和疾病数量的老年人SA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医保情况、疾病数量的老年人SD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人焦虑与性别、婚姻、月收入和慢性疾病数量呈正相关,老年人抑郁与年龄、婚姻、受教育程度、医疗保险和疾病数量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武汉市社区老年人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状况,性别、年龄、婚姻、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医疗保险和慢性疾病数量等是老年人焦虑、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
作者:寇小君;龚传鹏;刘修军;严峻;高作惠;宋立平;苏先进;吴春芳;胡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各年龄段健康人群的胃排空状态及血浆生长抑素的变化.方法 应用超声显像法测定青年、中年、老年三组健康受试者的胃排空状态,计算各时间点胃窦部面积及胃半排空时间.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青年、中年、老年三组的健康受试者基础及餐后生长抑素的变化.结果 三组胃半排空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胃排空率比较,15 min时间点,老年组胃排空率较中年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及其他时间点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各组生长抑素水平均较空腹时对应组明显升高(P<0.05),但空腹及餐后各组间生长抑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人群胃排空率未表现出明显增龄性变化,血浆生长抑素浓度与增龄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赵丽;刘世雄;杨鹏;刘纯;严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噻托溴铵辅助布地奈德和福莫特罗复方制剂(信必可)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困难评分、肺部通气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院的COPD老年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噻托溴铵联合信必可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呼吸困难评分、肺部通气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困难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肺部通气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气分析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噻托溴铵辅助信必可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提升肺部通气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刘志强;张敏;陈光喜;殷勤;毛秀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音乐干预与步行锻炼对老年肝癌患者情绪及睡眠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112例老年肝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不做特殊要求,观察组每日展开6 min步行锻炼,听30~60 min舒缓音乐,比较两组情绪和睡眠改善情况.结果 6个月后随访,观察组焦虑及抑郁情绪评分、癌症疲乏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指导老年肝癌患者行音乐干预与步行锻炼,可改善其睡眠情况,减轻不良情绪,缓解癌症疲乏感.
作者:孙惠杰;赵勇;周世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