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月玲;林森;邓武兴;邱玉霞;杨云;吉家聪;关万涛;宫保强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期行全麻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42例,按是否使用乌司他丁分为未使用组和使用组,每组21例.未使用组采用常规的体外循环器官功能保护方法,在未使用组的基础上,使用组加用乌司他丁.对比分析术前和术后1 d、3 d、7 d两组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血清β2-微球蛋白(M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β2-MG水平变化,记录两组不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血清BUN、Cr、β2-MG和尿β2-MG、RBP、NA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对比,未使用组术后1 d、3 d血清BUN、Cr和血清β2-MG均呈现上升趋势,术后1 d、3 d、7 d尿β2-MG、RBP、NAG均呈现上升趋势(P<0.05);使用组术后1 d血清BUN、Cr和尿β2-MG、RBP呈现上升趋势,术后3 d血清β2-MG、尿RBP呈现上升趋势,术后3 d、7 d尿NAG呈现上升趋势(P<0.05);与未使用组对比,使用组术后1 d、3 d血清BUN、Cr均明显降低,术后7 d血清β2-MG均明显降低,术后1 d、3 d、7 d尿β2-MG、RBP、NAG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使用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 (3/21),使用组为19.05% (4/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能有效改善老年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血清BUN、Cr、β2-MG及尿β2-MG、RBP、NAG水平,对患者的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且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巴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血栓负荷对拉栓次数、手术时间及良好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包括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中动脉M1/M2段、大脑前动脉A1段,成功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38例.所有机械取栓病例近端常规应用8F球囊导引导管,术前造影观察闭塞血管部位,并行基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血栓负荷评分(CBS),按照CBS评分分为CBS≥6分组(16例)和CBS≤5分组(22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房颤、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拉栓次数、手术时间、3个月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MRS).观察两组患者在拉栓次数、手术时间及良好临床预后方面的差异.结果 CBS≥6分组和CBS≤5分组基本人口资料、高危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NIHSS评分分别为(17.00±3.57)分vs(16.09±3.34)分(P=0.428),拉栓次数1.96(1.00, 2.00) vs 2.00(1.00,3.25)(P=0.346),手术时间(107.00±37.03)min vs (108.87±59.29)min(P=0.91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MRS≤2分的患者,在CBS≥6分组有13例(86.67%),CBS≤5分组有11例(4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 对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术前造影进行CBS,CBS≥6分组患者3个月良好临床预后更多.
作者:毛颖;朴哲;吴坤军;谷雨航;张彦;南光贤;王利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法舒地尔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AH)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法舒地尔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法舒地尔组分别一次性皮下注射MCT 60 mg/kg,4 w可形成PAH.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法舒地尔组自注射MCT之后1 w起以法舒地尔(15 mg/kg)腹腔注射,每日1次.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3 w后达到实验终点.各组大鼠于实验开始后第1,10,20,28天测量体重;达试验终点后右心导管法测定平均肺动脉压(PAP)和体循环压(SAP);测量并计算右心肥厚指数(RVHI);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及肺小动脉构型重建;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测定各组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巨噬细胞趋化因子(MCP)-1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AP和RVHI明显升高(P<0.01),血清IL-6、TNF-α和MCP-1含量也显著升高(P<0.01),肺小动脉管壁原度与血管外神经比较(WT)%明显增加(P<0.01),管腔面积与血管面积比值(VA%)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及血管周围炎性细胞广泛浸润.与模型组相比,法舒地尔组均不同程度逆转上述变化,PAP及RVHI明显降低(P<0.05),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和MCP-1含量也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P<0.01),肺小动脉WT%和VA%也明显改善(P<0.01),血管周围炎症明显减轻.结论 法舒地尔能明显抑制MCT诱导PAH大鼠炎症反应的发生,这可能是其改善PAH大鼠肺血管重建的重要机制.
作者:刘焕龙;陈雪彦;杨秀岭;尹宪秋;张志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金纳多)联合高压氧治疗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脑钠肽(BNP)、丙二醛(MDA)、溶血磷脂酸(LPA)、酸性磷脂酸(AP)水平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并加强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金纳多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BNP、MDA、LPA和AP水平,脑氧利用率(O2UCc)及乳酸清除率(LCR)水平,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采用问卷调查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6.47% ,χ2=4.22,P=0.04).经不同方案治疗后,两组BNP、MDA、LPA和A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24、48 h O2UC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24、48 h LC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E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BI)及简易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7.06%)高于对照组(91.1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 P=0.30).结论 金纳多联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BNP、MDA、LPA和AP水平.
作者:郑松枝;崔应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老年内分泌疾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2例患者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在护理时给予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方法,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满意度、护理质量得分及治愈率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内分泌科管理中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临床取得的效果较好.
作者:符蝶;陈虹;黄丹;龚勋;周尚成;张翔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心肌细胞需要充足的血氧供应才能维持心脏持续有效地舒缩做功.缺氧诱导因子(HIF)-1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内维持机体氧稳态的主要调控转录因子,通过调节血氧利用、葡萄糖代谢、血管生成、组织重塑等过程,在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心脏病理生理中起关键作用.
作者:陈斌;陶敏;康品方;王洪巨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维生素K2与血管钙化的关系及老年MHD患者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老年MHD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健康体检的志愿者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维生素K2的水平,分析观察组血清维生素K2水平与其血管钙化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老年MHD患者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血清维生素K2水平为(2.47±0.94)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8±1.05)nmol/L(P<0.05).根据血管钙化程度将观察组患者再分组,钙化组患者的血清维生素K2水平均明显低于无钙化组,重度钙化组患者的血清维生素K2水平明显低于轻度钙化及中度钙化组患者(P<0.05). 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观察组血清维生素 K2 水平与其血管钙化呈现明显的负相关(r=-0.401,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血管钙化与糖尿病、血磷、血钙及血清维生素K2水平等因素有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有糖尿病、血磷异常、血钙异常及血清维生素K2异常均是MHD患者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MHD患者血清维生素K2水平与其血管钙化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患有糖尿病、血磷异常、血钙异常及血清维生素K2异常均是老年MHD患者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玉梅;马书玲;郭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老年U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比较两组疗效、TNF-α、IL-6和sICAM-1水平及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 (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 (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0, P=0.020).治疗后,观察组血清 IL-6、TNF-α 和 sICAM-1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67,P=0.010;t=7.407,P=0.000;t=5.181,P=0.000).观察组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状态、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健康状况、精力8个方面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3,P=0.002;t=7.421,P=0.000;t=5.419,P=0.000;t=2.542,P=0.006;t=3.283,P=0.001;t=3.032,P=0.002;t=2.228,P=0.014;t=3.170,P=0.001).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可以有效改善老年UAP患者冠状动脉炎症反应及细胞黏附情况,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晨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据报道,2015 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6.34岁[1].然而长寿不一定代表健康,因此,常用健康预期寿命表示人们能够在健康状态下生存的时间.目前,我国健康预期寿命与人均预期寿命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表明大部分老年人在生命的后阶段处于失能状态,完全依赖于他人的照护[2].
作者:姜茹鑫;王西鸽;李慧敏;曹琴琴;李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康复期乳腺癌患者体力活动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在山西省汾阳医院乳腺专科门诊定期随访的102例康复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一般资料问卷、简易疲乏自评量表(BFI)、运动自我效能量表(SEE)、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国城市社区居民步行环境量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中文版短卷相结合进行调查,采用SPSS16.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2 例康复期乳腺癌患者中,12 例(11.8%)为高体力活动水平,47 例(46.1%)为中体力活动水平,43例(42.1%)为低体力活动水平.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不同婚姻状况、癌因性疲乏(CRF)、淋巴水肿、运动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和环境美化情况患者之间的体力活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的体能锻炼需加强,锻炼强度有待给予科学指导,其中运动自我效能、婚姻、社会支持和环境美化情况是体力活动的有利因素,淋巴水肿、CRF是危险因素.
作者:武晓红;刘爱梅;李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老年甲状腺癌手术中应用纳米碳示踪剂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价值.方法 选择接受甲状腺手术的老年甲状腺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手术中采用纳米碳示踪剂;而对照组术中不采用纳米碳示踪剂.检测手术前后两组甲状旁腺素(PTH)、钙离子(Ca2+)水平,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60.7±15.4)min、(24.4±6.5)ml和(4.88±0.52)d,对照组为(164.5±17.1)min、(26.1±5.3)ml和(5.02±0.48)d,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PTH和Ca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PTH低下、低Ca2+患者比例分别为2.4% (1/42)和4.8% (2/42),对照组则为16.7% (7/42)和21.4% (9/4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纳米碳示踪剂对甲状旁腺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同时还有利于预防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作者:汤国军;童骎;胡丛岗;姚叶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脑血管造影术后发生皮质盲的危险因素.方法 行脑血管造影术患者4 206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皮质盲进行分组,对比组间差异,分析皮质盲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皮质盲22例(0.52%),其中视物模糊19例,双眼失明3例,经治疗后均基本恢复.单因素分析表明,不同性别术后皮质盲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重、年龄、吸烟史、合并高血压、造影剂剂量、操作时间、术后皮质盲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纳入多因素分析,体重、造影剂剂量为影响术后皮质盲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脑血管造影术后皮质盲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影响术后皮质盲因素较多,体重和造影剂剂量为影响术后皮质盲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术后皮质盲的发生.
作者:杨云娜;李彤;孙永全;顾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IL)-1β基因rs1143627位点的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38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为冠心病组,并选择384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基础上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及核苷酸测序技术分析IL-1β基因rs1143627多态性位点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比较分析其在两组之间的分布差异.结果 (1)遗传平衡检验显示两组之间IL-1β基因rs1143627位点各个不同基因型分布符合遗传平衡规律.(2)测定数据表明冠心病组TT型,TC型,CC型频率分别为31.0%、52.3%、16.5%,对照组的频率为26.0%,52.8%、21.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β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1143627与冠心病有密切的相关性,提示携带T等位基因的人群易患冠心病的概率高于未携带T等位基因的人群.
作者:杨恩月;金光;全贞玉;金基永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干扰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UCA)1的表达对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恶性行为的影响.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H358、H1299、H460及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HBE中UCA1的表达情况;慢病毒转染表达针对UCA1的小干扰RNA(siRNA)的载体,同时转染空白载体于A549细胞中,分别作为干扰组及对照组细胞,RT-PCR检测两组细胞UCA1的表达情况,MTS实验检测两组细胞0、12、24、48及72 h的增殖能力,Transwell侵袭及迁移实验检测两组细胞转移能力,免疫印迹实验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分子E-钙黏蛋白(cadherin)及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 A549、H358、H1299、H460细胞系中UCA1的表达均显著高于HBE细胞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549细胞系表达高于其他肺腺癌细胞系.干扰组细胞UCA1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扰效率73.2% .干扰组细胞48及72 h增殖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P<0.05).干扰组侵袭及迁移细胞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组细胞E-cadherin表达相比对照组显著上调,而Vimentin表达相比对照组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干扰UCA1的表达可通过下调A549细胞EMT进程抑制增殖及转移能力,UCA1可能是潜在的肺腺癌靶向治疗位点.
作者:孙莉;郭颖;杨红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与子女代际关系对老年人养老意愿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家庭情况、健康状况和养老意愿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子女的关系对老年人养老意愿的影响.共完成1 292份问卷,有效1 259份,其中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分别占70.1% 、21.0%和8.9% .结果 以家庭养老为对照,与子女关系疏远者选择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OR值(95% CI)分别为1.93(1.34 ~2.79)、2.68(1.61 ~4.47).以机构养老为对照,与子女关系疏远者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的OR值(95% CI)为0.72(0.42~1.25).结论 老年人多选择家庭养老,与子女的关系对其养老意愿有影响.
作者:张钰颖;韩耀风;陈炜;方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湿热证与寒湿证膝关节炎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抑制剂(TIMP)-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1β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老年膝关节炎患者70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湿热证组(37例)和寒湿证组(33例),另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老年人3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各组血清MMP-3、TIMP-1、TNF-α及IL-1β水平,分析不同软骨损伤程度膝关节炎患者血清MMP-3、TIMP-1、TNF-α及IL-1β水平的差异.结果 膝关节炎组血清MMP-3、TIMP-1、TNF-α及IL-1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炎患者随着软骨损伤程度加重,血清MMP-3、TIMP-1、TNF-α及IL-1β表达水平逐渐增高(P<0.05);湿热证组血清MMP-3、TIMP-1水平显著高于寒湿证组(P<0.05);湿热证组血清TNF-α、IL-1β水平与寒湿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膝关节炎患者血清MMP-3、TIMP-1、TNF-α及IL-1β呈高水平表达,检测上述指标水平可判断其软骨损伤程度,其中MMP-3和TIMP-1可鉴别湿热证与寒湿证膝关节炎.
作者:谭永振;梁文;陈一凡;林秀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标本65例为观察组,18例无明显神经系统疾病的成人血清标本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MMP-2、MMP-9和chemerin的表达.结果 两组血清中MMP-2、MMP-9和chemerin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MMP-2、MMP-9和chemerin的表达与梗死灶体积密切相关;MMP-2、MMP-9的表达与是否伴有高血压密切相关,chemerin表达与是否伴有糖尿病密切相关.观察组MMP-2和MMP-9之间呈正相关,其他指标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MMP-2、MMP-9和chemerin高表达对促进病变的形成有一定价值,MMP-2和MMP-9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张鹏;杨海明;马存凯;于海东;郭应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心肌组织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R组和Dex组,采用Langendoff灌流系统构建心脏I/R模型.观察I/R期间心功能各项指标,测定心肌组织中炎症因子细胞肿瘤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以及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 与I/R组相比,Dex组可改善I/R所致的心功能损伤,减少心肌组织中TNF-α、IL-6、MDA产生和NF-κB p65表达,增强SOD活性和HO-1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离体心脏I/R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NF-κB p65炎症通路及上调HO-1抗氧化有关.
作者:任国强;陈萍;于金贵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加味皱肺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长期随访结果.方法 将107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每天口服加味皱肺丸,6 g/次,2次/d, 8 w为1个疗程.在疗程结束后,进行12个月以上的随访观察.结果 随访期间,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复发次数和复发率明显降低(P<0.01);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大通气量(MVV)均明显升高,功能残气量(RV)、RV/肺总量(TLC)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及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另外,治疗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得分明显降低,6 min步行距离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 加味皱肺丸口服可以提高COPD患者的肺功能、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减少COPD的复发、再入院次数和复发率.
作者:李秀娟;刘菊;孙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心脏结构及功能与心房颤动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对165例6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监测24h动态血压和进行心电图或心脏彩超检查,其中心房颤动患者61例,对比心房颤动组与窦性心律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平滑指数(SI)、夜间收缩压下降率(SBPF)及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舒张早期充盈峰的大充盈速度/舒张晚期充盈峰的大峰值速度(E/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结果 心房颤动组SI(0.53±0.09)明显低于窦性心律组(0.79±0.12),杓形血压比例(4.92%)显著低于窦性心律组(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组LAD、LVMI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LVEF、E/A显著低于窦性心律组;SBPF与 SI呈正相关(r=0.491,P<0.05),SI、SBPF与LAD、LVMI 呈负相关(P<0.05),与 LVEF、E/A 呈正相关(P<0.05);Logistic 分析显示年龄(1.692(95% CI:1.281~4.264))、LVEF(0.503(95% CI:0.261~0.961))、LAD(1.428(95% CI:1.164~5.619))、SI(1.527(95% CI:1.264~3.961))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SI越小、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越低,左心室容积和质量指数越高,心房颤动发生的概率越大.
作者:史琳;杨传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