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陶敏;康品方;王洪巨
目的 探讨脑血管造影术后发生皮质盲的危险因素.方法 行脑血管造影术患者4 206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皮质盲进行分组,对比组间差异,分析皮质盲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皮质盲22例(0.52%),其中视物模糊19例,双眼失明3例,经治疗后均基本恢复.单因素分析表明,不同性别术后皮质盲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重、年龄、吸烟史、合并高血压、造影剂剂量、操作时间、术后皮质盲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纳入多因素分析,体重、造影剂剂量为影响术后皮质盲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脑血管造影术后皮质盲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影响术后皮质盲因素较多,体重和造影剂剂量为影响术后皮质盲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术后皮质盲的发生.
作者:杨云娜;李彤;孙永全;顾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期行全麻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42例,按是否使用乌司他丁分为未使用组和使用组,每组21例.未使用组采用常规的体外循环器官功能保护方法,在未使用组的基础上,使用组加用乌司他丁.对比分析术前和术后1 d、3 d、7 d两组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血清β2-微球蛋白(M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β2-MG水平变化,记录两组不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血清BUN、Cr、β2-MG和尿β2-MG、RBP、NA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对比,未使用组术后1 d、3 d血清BUN、Cr和血清β2-MG均呈现上升趋势,术后1 d、3 d、7 d尿β2-MG、RBP、NAG均呈现上升趋势(P<0.05);使用组术后1 d血清BUN、Cr和尿β2-MG、RBP呈现上升趋势,术后3 d血清β2-MG、尿RBP呈现上升趋势,术后3 d、7 d尿NAG呈现上升趋势(P<0.05);与未使用组对比,使用组术后1 d、3 d血清BUN、Cr均明显降低,术后7 d血清β2-MG均明显降低,术后1 d、3 d、7 d尿β2-MG、RBP、NAG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使用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 (3/21),使用组为19.05% (4/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能有效改善老年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血清BUN、Cr、β2-MG及尿β2-MG、RBP、NAG水平,对患者的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且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巴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冠脉病变程度不同的冠心病老年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的变化.方法 确诊的冠心病老年患者205例中急性心肌梗死(AMI)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69例,稳定性心绞痛(SAP)76例.病变支数:单支病变62例,双支病变67例,多支病变7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MI、UA、SAP、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多支病变的一氧化氮(NO)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降低(P<0.05),AMI双支病变>多支病变;内皮素(ET)-1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均显著增高(P<0.05),AMI>UA>SAP,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变程度不同的冠心病老年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均有所不同,且与AMI、UA和SAP或单支、双支和多支病变呈相关性.
作者:郑莹;何峰;李志刚;赵路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经过不同的给药方式后,对房水及血浆中药物浓度的影响.方法 纳入预行超声乳化术的白内障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组,A组又随机分为3个亚组,每组10例,A1组:术前1 d给药,6次/d,A2组:术前2 d给药,4次/d,A3组:术前3 d给药,4 次/d. B组给药方式为术前3 d给药,4 次/d,并于手术当日分别在术前7.5,15,30,45,60 和120 min单一剂量给药.术中抽取100 μl房水置于EP管中,并同时抽取5 ml静脉血,将静脉血离心,取上清液置于EP管中,放置-80℃冻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质谱技术(HPLC-MS/MS)测定房水及血浆左氧氟沙星浓度.结果 A1,A2及A3组房水及血浆中左氧氟沙星浓度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81,P=0.478). B组单一剂量给药后房水中药物浓度逐渐上升,45.0 min时达到高值,之后逐渐下降,且45 min 与7.5,15.0,30.0,60.0 及120.0 min 时药物浓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000,0.010,0.012,0.029);血浆中药物浓度逐渐上升但不明显,在45.0 min时药物浓度达到高,之后逐渐下降,45.0 min时血浆药物浓度与7.5,30.0,60.0及120.0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33,0.05,0.016);且血浆药物浓度远远低于房水药物浓度(均P<0.05).结论 白内障术前1 d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6次/d的方式效果佳.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单一剂量点眼后45 min房水中药物浓度达到高值,血浆药物浓度远远低于房水药物浓度.
作者:张鲁洁;魏琳;蔡春梅;范思均;李晓琴;梁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早期切开联合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老年下肢坏死性筋膜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行手术治疗的老年坏死性筋膜炎患者42例,依据术后创面处理方式分为观察组22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术后应用VSD技术,对照组清创术后采用常规换药.观察并比较两组基本情况、住院时间、换药次数、清创次数、肢体水泡情况、生活质量评分、血液学相关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住院时间、换药次数、清创次数、肢体水泡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精神健康维度上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维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技术可明显缩短老年坏死性筋膜炎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是坏死性筋膜炎切开后创面处理的理想选择.
作者:杜元良;肖天洁;缪旭;徐昆;耿艳侠;李志怀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胸手术对中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功能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每组确诊并手术治疗的410例中老年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5例.试验组进行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于术前及术后1 d、3 d、7 d测量并对比对两组患者血糖水平;于术前及术后7d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实验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通气量(MV)及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 d、3 d、7 d试验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对中老年NSCLC患者的手术损伤和肺功能影响较小,对血糖水平影响不大,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作者:王献;张灿斌;李纪远;郑帅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胸腔镜剑突下切口入路与单侧肋间切口入路治疗老年纵隔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老年纵隔肿瘤患者60例,使用胸腔镜剑突下切口入路手术患者29例为观察组,单侧肋间切口入路31例为对照组.随访两组手术患者,随访时间平均7~20个月.统计两组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总量、术后疼痛性及住院时间.结果 6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胸,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性小,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剑突下切口入路治疗老年纵隔肿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性小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作者:于永涛;陈帅;佟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老年内分泌疾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2例患者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在护理时给予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方法,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满意度、护理质量得分及治愈率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内分泌科管理中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临床取得的效果较好.
作者:符蝶;陈虹;黄丹;龚勋;周尚成;张翔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下调Jagged1表达对骨髓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培养的RPMI8226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做转染)、siRNA control组(转染negative control)和siRNA Jagged1组(转染Jagged1-siRNA),以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Jagged1 mRNA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周期分布和凋亡率;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Jag-ged1、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2和酶切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iRNA Jagged1组细胞中Jagge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增殖能力、S期细胞比例、CyclinD1蛋白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凋亡率和酶切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siRNA control组细胞中各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调Jagged1表达可抑制骨髓瘤RPMI8226细胞增殖,阻滞细胞于G0/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yclinD1和Bcl-2蛋白表达及上调酶切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张保龙;马利阁;尹万乐;李达;宗淑君;王芳;段小珍;尤笑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通过siRNA干扰技术沉默表皮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5基因表达对人卵巢癌 A2780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方法 以人卵巢癌A2780细胞为研究对象,根据FABP-5 mRNA编码序列设计并合成干扰siRNA序列,实施瞬时转染卵巢癌A2780细胞.将人卵巢癌 A2780细胞分为FABP-5 siRNA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从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FABP-5基因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测定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情况,划痕愈合实验、细胞侵袭实验评价沉默FABP-5基因对人卵巢癌A2780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RT-PCR 和 Western 印迹法显示,FABP-5 siRNA 组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FABP-5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 FABP-5 siRNA组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S期细胞数减少;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FABP-5 siRNA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迁移、侵袭力显著下降(P<0.05).结论 特异性干扰FABP-5 基因表达可抑制人卵巢癌 A2780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因此,FABP-5 的siRNA序列可能成为治疗宫颈癌的有效靶点.
作者:李霞;刘世凯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P21激活的蛋白激酶(PAK)6基因对乳腺癌细胞放疗敏感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乳腺癌细胞MDA-MB-468为研究对象,细胞转染PAK6小干扰RNA(PAK6 siRNA组)和阴性对照序列(siRNA对照组),q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转染效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克隆实验检测放疗敏感性,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β-连环蛋白(catenin)、Wnt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c-myc、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酶切Caspase)-3 表达水平.结果 siRNA对照组PAK6 mRNA和蛋白水平、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β-catenin、c-myc、酶切Caspase-3蛋白水平与未转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K6 siRNA组PAK6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未转染组,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酶切Caspase-3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未转染组,细胞中β-catenin、c-myc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未转染组(P<0.01). PAK6 siRNA组放疗敏感性较未转染组显著增加,增敏比为:1.896.结论 干扰PAK6表达能够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增加乳腺癌细胞放疗敏感性,作用机制可能与Wnt信号通路及酶切Caspase-3水平有关.
作者:宋锐;袁金金;侯歌;杨军;陈晓娟;刘宗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湿热证与寒湿证膝关节炎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抑制剂(TIMP)-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1β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老年膝关节炎患者70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湿热证组(37例)和寒湿证组(33例),另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老年人3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各组血清MMP-3、TIMP-1、TNF-α及IL-1β水平,分析不同软骨损伤程度膝关节炎患者血清MMP-3、TIMP-1、TNF-α及IL-1β水平的差异.结果 膝关节炎组血清MMP-3、TIMP-1、TNF-α及IL-1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炎患者随着软骨损伤程度加重,血清MMP-3、TIMP-1、TNF-α及IL-1β表达水平逐渐增高(P<0.05);湿热证组血清MMP-3、TIMP-1水平显著高于寒湿证组(P<0.05);湿热证组血清TNF-α、IL-1β水平与寒湿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膝关节炎患者血清MMP-3、TIMP-1、TNF-α及IL-1β呈高水平表达,检测上述指标水平可判断其软骨损伤程度,其中MMP-3和TIMP-1可鉴别湿热证与寒湿证膝关节炎.
作者:谭永振;梁文;陈一凡;林秀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厚朴酚对脓毒症大鼠模型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厚朴酚低、高剂量组(4、8 mg/kg厚朴酚),每组10只.模型组及厚朴酚组均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仅开腹腔找到盲肠,盲肠不做结扎穿刺.对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进行分类计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形态并评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及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IP)-2 含量;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黄嘌呤氧化酶(X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Western印迹法检测核因子(NF)-κB信号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厚朴酚低、高剂量组肺泡结构完整,少量炎性细胞浸润,BALF中蛋白浓度,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均显著减少(P<0.01),TNF-α、IL-1β、IL-6、ICAM-1、MIP-2、MDA含量及XOD活性降低(P<0.01),SOD及GSH-Px活性升高(P<0.01),p-NF-κB p65及p-IκBα表达量下调(P<0.01).结论 厚朴酚可能通过抗氧化及抗炎作用抑制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
作者:段金旗;林艳;赵芹芳;徐昌富;马丽琼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长期照护(LTC)又称长期护理,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由非正规照顾者(家人、朋友或邻里)与正规护理员为保障失能或失智人群继续获取满足其个人偏好的、较高的生活质量所展开的照顾活动体系,以期使该人群尽可能获得独立、自主、个人满足及人格尊严[1].中国台湾地区于1993年步入老龄化,迄今已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LTC制度.
作者:成秋娴;冯泽永;冯婧;李仪;张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新近丧偶(丧偶时间≤3个月)老年人居丧风险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丧偶老年人居丧风险评估量表对108例新近丧偶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新近丧偶老年人居丧风险量表总分平均为(98.68±6.48)分.经单因素分析,不同配偶丧亡方式、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职业类型、患有慢性病种类数、居住方式、是否承担主要照顾者对新近丧偶老年人居丧风险量表总分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新近丧偶老年人居丧风险的主要因素有配偶丧亡方式、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患有慢性病种类数、居住方式(P<0.05).结论 新近丧偶老年人具有中等偏上的居丧风险水平.提示家庭、社区及医院应高度重视新近丧偶老年人的居丧风险.
作者:张成成;宋洁;马翠翠;曲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尼群地平联合氢氯噻嗪与尼群地平联合倍他乐克的降压效果及对随诊间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400例2级及以上高血压患者,经2w药物洗脱期后,随机分为尼群地平联合氢氯噻嗪组和尼群地平联合倍他乐克组,进行6个月的治疗,血压未达标加用卡托普利,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血压、总有效率、收缩压标准差(SSD)及收缩压变异系数(SCV).结果 尼群地平联合氢氯噻嗪组179例,其中160例达到有效,总有效率89.4% ;尼群地平联合倍他乐克组182例,其中161例达到有效,总有效率88.5%,两组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间治疗后血压、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尼群地平联合氢氯噻嗪组 SSD 为(7.63±4.52)mmHg,SCV 为(5.49±3.12)%,尼群地平联合倍他乐克组 SSD(7.94± 4.66)mmHg,SCV为(5.72±3.18)%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群地平联合氢氯噻嗪与尼群地平联合倍他乐克相比,两者血压、总有效率、随诊间血压变异性均无明显差异.
作者:王喜冰;李晶;赵杰敏;唐沂迁;赵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多点垫离法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相关脑神经疾患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39例老年VBD相关脑神经疾病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传统减压组(64例)和多点垫离减压组(75例),比较两组术后疗效、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39例老年患者随访13~73个月,平均37.2个月.传统减压组有效率为89.1% (57/64),复发率为10.9% (7/64),并发症发生率为10.9% (7/64);多点垫离减压组有效率为94.7% (71/75),复发率为2.7% (2/75),并发症发生率为5.3% (4/75).多点垫离减压组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略优于传统减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传统减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点垫离减压法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VBD相关脑神经疾病的有效改良方法,但其远期疗效还需多中心、大样本数据得以证实.
作者:任吉滨;赵万勇;李密馥;魏正军;刁云锋;王航;牛学刚;程军;孙洪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磷脂酶Cε(PLCE)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4的表达,关注其相关性.方法 以6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资料及术后新鲜组织为观察组,以18例距肿物边缘>5 cm的正常肝组织新鲜组织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PLCE1和MMP-14表达.结果 两组中PLCE1和MMP-14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PLCE1和MMP-14表达量与病变脉管累犯和肿瘤大径密切相关,PLCE1表达与肿瘤增殖指数和炎细胞浸润程度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PLCE1和MMP-14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PLCE1和MMP-14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且具有协同正向作用,对肿瘤形成和发展有一定调节作用.
作者:廖文胜;李江发;何阳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分析不同收入群体在养老需求方面的差异与分层现象.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结合言谈的调查方法对江苏省南通市百花、交峰、住院、开发区等10家社区142名老人进行调查.结果 中、高等收入人群在赡养父母的方式、养老方式、需求偏好、倾向性活动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政府应重点发展高端养老机构,满足高收入人群的养老服务需求;推行商业养老保险,满足中等收入人群的养老服务需求;推动养老服务行业朝着专业化、高端化方向转型升级.
作者:闾志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参芍软肝汤对于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效果,研究其对肝星状细胞(HSC)调控机制的影响.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法诱导大鼠产生肝纤维化,对纤维化大鼠进行参芍软肝汤治疗,定量检测各生化指标,包括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层黏连蛋白(LN)、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透明质酸(HA)、Ⅳ-C型胶原(Ⅳ-C)和Ⅲ型前胶原(PC-Ⅲ);采用Real Time-PCR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和 α-平滑肌动蛋白(SMA)mRNA表达水平研究参芍软肝汤对HSC-T6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参芍软肝汤对HSC-T6凋亡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血清中ALT、AST、HA、LN、Ⅳ-C、PC-Ⅲ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ALB含量显著上升(P<0.05);与正常组比较,药物组明显抑制HSC-T6细胞α-SMA和TGF-β1的mRNA的表达(P<0.01);药物组明显促进HSC-T6凋亡水平(P<0.001).结论 参芍软肝汤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且参与调控HSC活化及凋亡.
作者:丁晓明;江波;徐鸿婕;曾江琴;刘黎明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