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表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5基因沉默对人卵巢癌细胞 A2780增殖、凋亡及侵袭力的影响

李霞;刘世凯

关键词:RNA干扰, 表皮脂肪酸结合蛋白-5, 细胞周期, 凋亡, 卵巢癌
摘要:目的 探讨通过siRNA干扰技术沉默表皮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5基因表达对人卵巢癌 A2780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方法 以人卵巢癌A2780细胞为研究对象,根据FABP-5 mRNA编码序列设计并合成干扰siRNA序列,实施瞬时转染卵巢癌A2780细胞.将人卵巢癌 A2780细胞分为FABP-5 siRNA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从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FABP-5基因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测定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情况,划痕愈合实验、细胞侵袭实验评价沉默FABP-5基因对人卵巢癌A2780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RT-PCR 和 Western 印迹法显示,FABP-5 siRNA 组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FABP-5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 FABP-5 siRNA组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S期细胞数减少;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FABP-5 siRNA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迁移、侵袭力显著下降(P<0.05).结论 特异性干扰FABP-5 基因表达可抑制人卵巢癌 A2780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因此,FABP-5 的siRNA序列可能成为治疗宫颈癌的有效靶点.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颈椎病大鼠模型血清IL-1β、IL-6及TNF-α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动静力失衡颈椎退变大鼠模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0只和假手术组15只.建模后实验组大鼠存活27只,根据细胞因子监测的时间点,将实验组大鼠随机分为1个月组(n=7)、3个月组(n=9)、6个月组(n=11),假手术组大鼠随机分为1个月组(n=5)、3个月组(n=5)、6个月组(n=5).分别于术后1、3、6个月测定各组血清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结果 实验组术后3个月及6个月血清IL-1β水平明显低于术后1个月,同时术后6个月的血清IL-1β水平明显低于术后3个月(P<0.05);同时,实验组大鼠各时间段血清IL-1β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两组大鼠各时间段血清IL-6、TNF-α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大鼠不同时间段血清IL-6、TNF-α水平组内整体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退变过程中可能伴随着血清IL-1β水平升高,但血清IL-6、TNF-α水平并无明显改变.

    作者:纪振伟;姚立东;周杰;夏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胸腺素β4促进结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

    目的 探讨胸腺素β4(Tβ4)促进人结肠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机制.方法 在结肠癌细胞中干扰或过表达Tβ4,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B)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的方法检测Tβ4、整合素相连激酶(ILK)、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的表达;采用伤痕愈合、Transwell的方法检测改变Tβ4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收取29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结肠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β4、E-cadherin、ILK表达.结果 结肠癌细胞过表达Tβ4时,E-cadherin表达下降,N-catenin表达升高,且升高ILK的表达和活性;过表达Tβ4促进细胞侵袭转移;干扰Tβ4在结肠癌细胞的表达时,可抑制ILK的表达,抑制细胞侵袭转移;结肠癌组织中Tβ4 表达与E-cadherin呈负相关,与ILK表达正相关(均P<0.05).结论 肿瘤细胞中的Tβ4过表达可通过上调ILK,促进肿瘤细胞的EMT,从而增强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

    作者:宁登;陈劲;程琪;刘秋梦;李雪;姜立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中等与高等收入群体养老服务需求对比

    目的 调查分析不同收入群体在养老需求方面的差异与分层现象.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结合言谈的调查方法对江苏省南通市百花、交峰、住院、开发区等10家社区142名老人进行调查.结果 中、高等收入人群在赡养父母的方式、养老方式、需求偏好、倾向性活动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政府应重点发展高端养老机构,满足高收入人群的养老服务需求;推行商业养老保险,满足中等收入人群的养老服务需求;推动养老服务行业朝着专业化、高端化方向转型升级.

    作者:闾志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5羟维生素D3、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2 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25 羟维生素D3(25-OH-VitD3)、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老年T2DM患者207例,DPN组128例,非DPN组7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5-OH-VitD3和Hcy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含量;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老年2型DP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DPN组血清25-OH-VitD3水平明显低于非DPN,而Hcy和CRP水平明显高于非D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史、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病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高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年龄、病程、FPG、HbA1c和高血压为影响DP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DPN患者血清25-OH-VitD3降低,Hcy和CRP水平升高,年龄、病程、FPG、HbA1c和高血压为影响DPN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汤孝优;伍绍铮;廖勇;冯海魄;颜红亮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乌司他丁对老年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期行全麻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42例,按是否使用乌司他丁分为未使用组和使用组,每组21例.未使用组采用常规的体外循环器官功能保护方法,在未使用组的基础上,使用组加用乌司他丁.对比分析术前和术后1 d、3 d、7 d两组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血清β2-微球蛋白(M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β2-MG水平变化,记录两组不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血清BUN、Cr、β2-MG和尿β2-MG、RBP、NA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对比,未使用组术后1 d、3 d血清BUN、Cr和血清β2-MG均呈现上升趋势,术后1 d、3 d、7 d尿β2-MG、RBP、NAG均呈现上升趋势(P<0.05);使用组术后1 d血清BUN、Cr和尿β2-MG、RBP呈现上升趋势,术后3 d血清β2-MG、尿RBP呈现上升趋势,术后3 d、7 d尿NAG呈现上升趋势(P<0.05);与未使用组对比,使用组术后1 d、3 d血清BUN、Cr均明显降低,术后7 d血清β2-MG均明显降低,术后1 d、3 d、7 d尿β2-MG、RBP、NAG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使用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 (3/21),使用组为19.05% (4/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能有效改善老年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血清BUN、Cr、β2-MG及尿β2-MG、RBP、NAG水平,对患者的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且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巴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PCI术中的引导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的引导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接受PCI治疗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行冠脉造影引导的患者纳入对照组,57例行血管内超声引导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病变血管临床基线资料、PCI围术期情况、PCI治疗成功率,并分析PCI失败原因;观察两组患者PCI术中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变长度((37.86±12.51)mm)明显长于对照组((31.79±10.20)mm;t=2.59,P=0.01);观察组 JCTO评分(2.37±0.77)明显高于对照组(1.85±0.67;t=3.49,P=0.00).观察组手术时间((135.31± 14.46)min)明显长于对照组((75.84±13.73)min;t=20.24,P=0.00),支架长度((70.18±12.54)mm)明显长于对照组((58.75± 12.30)mm;t=4.40,P=0.00),PCI成功率(71.93%)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 ;χ2=4.71,P=0.03).两组PCI失败患者中,观察组导丝入假腔后导丝未能入真腔发生率(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10.53% ;χ2=4.52,P=0.03);对照组导丝在入口即进入假腔的发生率(68.42%)明显高于观察组(25.00% ;χ2=11.47,P=0.00).观察组 PCI 术中并发症总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26.32% ;χ2=8.56,P=0.00).结论 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PCI术中的指导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PCI术成功率,降低其术中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士超;丁同斌;单秋菊;李岩;蒋友旭;秦星汉;法宪恩;简立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维生素K2与血管钙化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维生素K2与血管钙化的关系及老年MHD患者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老年MHD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健康体检的志愿者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维生素K2的水平,分析观察组血清维生素K2水平与其血管钙化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老年MHD患者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血清维生素K2水平为(2.47±0.94)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8±1.05)nmol/L(P<0.05).根据血管钙化程度将观察组患者再分组,钙化组患者的血清维生素K2水平均明显低于无钙化组,重度钙化组患者的血清维生素K2水平明显低于轻度钙化及中度钙化组患者(P<0.05). 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观察组血清维生素 K2 水平与其血管钙化呈现明显的负相关(r=-0.401,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血管钙化与糖尿病、血磷、血钙及血清维生素K2水平等因素有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有糖尿病、血磷异常、血钙异常及血清维生素K2异常均是MHD患者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MHD患者血清维生素K2水平与其血管钙化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患有糖尿病、血磷异常、血钙异常及血清维生素K2异常均是老年MHD患者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玉梅;马书玲;郭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炎症细胞因子变化及中西医结合干预的疗效

    目的 探讨三拗片联合孟鲁司特对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62~88岁CV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孟鲁司特咀嚼片10 mg/次,睡前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三拗片2片/次,每天3 次.疗程2 w.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明显下降,干扰素(IFN)-γ水平明显上升(P<0.01),且观察组下降或上升值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痊愈率与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及肺功能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7.69%明显低于对照组(32.14% ,P<0.05).结论 CVA与炎症细胞因子失调有关,三拗片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老年CVA有较好疗效及安全性,作用可能与调节炎症细胞因子,减轻气道慢性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刘晓波;钟海潮;盛碧婵;潘玉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功能的影响及抗氧化应激机制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丸(LWDHP)对糖尿病(DM)大鼠血管功能及抗氧化应激的作用,探讨LWDHP 在DM血管病变中的保护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M模型组和LWDHP治疗组(1.2 g/kg),每组10只.高脂饲料配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建立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治疗8 w后分离胸主动脉,观察血管的舒张功能;试剂盒检测血管组织中丙二醛(MDA)的浓度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血管组织中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 (PRM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2DM大鼠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血管组织中NO的含量显著下降, MDA浓度增加(P<0.01). LWDHP治疗可有效地减轻DM大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增加NO的含量和降低MDA的含量(P<0.01).同时DM大鼠血管组织中PRM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LWDHP治疗后PRM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结论 LWDHP可显著改善T2DM大鼠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通过调节MDA/PRMT1/NO的表达,抑制氧化应激损伤而保护血管内皮.

    作者:于洋;赵宁;张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缺氧诱导因子-1α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心肌细胞需要充足的血氧供应才能维持心脏持续有效地舒缩做功.缺氧诱导因子(HIF)-1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内维持机体氧稳态的主要调控转录因子,通过调节血氧利用、葡萄糖代谢、血管生成、组织重塑等过程,在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心脏病理生理中起关键作用.

    作者:陈斌;陶敏;康品方;王洪巨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维生素K1对老年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 探讨维生素K1对老年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建立老年大鼠骨折内固定模型,随机分为维生素K1组和对照组,维生素K1组大鼠腹腔注射维生素K1,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苏木素-伊红(HE)染色测定骨痂病理学变化,测定大鼠骨痂的骨密度(BMD)、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血清钙磷乘积.结果 术后3、7、12 w,维生素K1组左侧股骨和右侧骨痂BMD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w时,维生素K1组和对照组骨折断端均可见新生肉芽组织,间充质细胞较多,有毛细血管长入;术后3 w时,两组骨折端有软骨岛出现,肉芽组织机化,维生素K1组的软骨岛面积较大;术后7 w,对照组骨小梁细少,有较多肥大软骨细胞,维生素K1组骨小梁粗大,肥大的软骨细胞较少,骨小梁间毛细血管比较丰富;术后12 w时,对照组骨痂不成熟,维生素K1组骨折部位见板层骨形成,见坚强的骨性连接;维生素K1组术后1、3、7、12 w血清AL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钙磷乘积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维生素K1能够促进老年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其机制可能和维生素K1能够升高血清ALP和钙磷乘积有关.

    作者:李长林;李春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纳米碳示踪剂对老年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颈部淋巴清扫及血钙、甲状旁腺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对老年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颈部淋巴清扫及血钙、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甲状腺癌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02例,依据是否注射纳米碳示踪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1)与研究组(n=51).两组均行常规甲状腺癌切除术,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纳米碳示踪剂.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情况、甲状旁腺误切人数、淋巴结清除数目、有无淋巴转移、直径<5 mm淋巴结数、阳性淋巴结清扫数、术后低血钙症状以及暂时性血清PTH降低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甲状旁腺误切发生率(3.92%),显著低于对照组(23.53%)(P<0.05);研究组患者淋巴结清除数、淋巴结直径<5 mm数、阳性淋巴结清扫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淋巴转移率(7.84%)与对照组(9.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低血钙症状、暂时性血清PTH降低等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更低(P<0.05).结论 纳米碳示踪剂应用于老年甲状腺癌切除术中,效果满意,可有效避免甲状旁腺误切,继而降低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

    作者:刘宇飞;黄绍龙;何锋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慢病毒介导siRNA干扰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表达对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恶性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究干扰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UCA)1的表达对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恶性行为的影响.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H358、H1299、H460及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HBE中UCA1的表达情况;慢病毒转染表达针对UCA1的小干扰RNA(siRNA)的载体,同时转染空白载体于A549细胞中,分别作为干扰组及对照组细胞,RT-PCR检测两组细胞UCA1的表达情况,MTS实验检测两组细胞0、12、24、48及72 h的增殖能力,Transwell侵袭及迁移实验检测两组细胞转移能力,免疫印迹实验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分子E-钙黏蛋白(cadherin)及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 A549、H358、H1299、H460细胞系中UCA1的表达均显著高于HBE细胞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549细胞系表达高于其他肺腺癌细胞系.干扰组细胞UCA1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扰效率73.2% .干扰组细胞48及72 h增殖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P<0.05).干扰组侵袭及迁移细胞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组细胞E-cadherin表达相比对照组显著上调,而Vimentin表达相比对照组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干扰UCA1的表达可通过下调A549细胞EMT进程抑制增殖及转移能力,UCA1可能是潜在的肺腺癌靶向治疗位点.

    作者:孙莉;郭颖;杨红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纳美芬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Th1、Th2、sTREM-1的影响

    目的 探讨纳美芬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并发重度呼吸衰竭患者Th1、Th2、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sTREM)-1的影响.方法 选取AE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纳美芬.比较两组治疗效果、Th1、Th2、sTREM-1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20% vs 72.55% ,χ2=5.243,P=0.022).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H 值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均P<0.05),其中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P=0.001,P=0.000).治疗后,两组外周血Th1 明显升高,Th2明显降低,sTREM-1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30,P=0.000,P=0.00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2,P=0.558).结论 纳美芬联合无创正压通气能够抑制免疫应答反应,调节外周血Th1、Th2、sTREM-1表达,对老年AECOPD临床症状具有缓解作用,可以促进呼吸功能恢复.

    作者:孙月玲;林森;邓武兴;邱玉霞;杨云;吉家聪;关万涛;宫保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组织工程人工合成支架在脊髓损伤中的应用

    脊髓损伤是指一类由外伤或疾病所致的严重中枢神经损害,常表现为损伤支配区域的运动、感觉丧失.近年来,随着交通工具数量的上升、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等因素,脊髓损伤因其发生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和发病率正逐年上升等特点已成为世界性的医疗难题[1].

    作者:张清政;石博;庄新明;付长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基于DSA的血栓负荷评分与血管内治疗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 观察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血栓负荷对拉栓次数、手术时间及良好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包括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中动脉M1/M2段、大脑前动脉A1段,成功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38例.所有机械取栓病例近端常规应用8F球囊导引导管,术前造影观察闭塞血管部位,并行基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血栓负荷评分(CBS),按照CBS评分分为CBS≥6分组(16例)和CBS≤5分组(22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房颤、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拉栓次数、手术时间、3个月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MRS).观察两组患者在拉栓次数、手术时间及良好临床预后方面的差异.结果 CBS≥6分组和CBS≤5分组基本人口资料、高危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NIHSS评分分别为(17.00±3.57)分vs(16.09±3.34)分(P=0.428),拉栓次数1.96(1.00, 2.00) vs 2.00(1.00,3.25)(P=0.346),手术时间(107.00±37.03)min vs (108.87±59.29)min(P=0.91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MRS≤2分的患者,在CBS≥6分组有13例(86.67%),CBS≤5分组有11例(4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 对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术前造影进行CBS,CBS≥6分组患者3个月良好临床预后更多.

    作者:毛颖;朴哲;吴坤军;谷雨航;张彦;南光贤;王利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术对中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胸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胸手术对中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功能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每组确诊并手术治疗的410例中老年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5例.试验组进行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于术前及术后1 d、3 d、7 d测量并对比对两组患者血糖水平;于术前及术后7d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实验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通气量(MV)及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 d、3 d、7 d试验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对中老年NSCLC患者的手术损伤和肺功能影响较小,对血糖水平影响不大,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作者:王献;张灿斌;李纪远;郑帅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胸腔镜剑突下切口入路治疗老年纵隔肿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 比较胸腔镜剑突下切口入路与单侧肋间切口入路治疗老年纵隔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老年纵隔肿瘤患者60例,使用胸腔镜剑突下切口入路手术患者29例为观察组,单侧肋间切口入路31例为对照组.随访两组手术患者,随访时间平均7~20个月.统计两组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总量、术后疼痛性及住院时间.结果 6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胸,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性小,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剑突下切口入路治疗老年纵隔肿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性小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作者:于永涛;陈帅;佟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心脏结构及功能与心房颤动发生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心脏结构及功能与心房颤动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对165例6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监测24h动态血压和进行心电图或心脏彩超检查,其中心房颤动患者61例,对比心房颤动组与窦性心律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平滑指数(SI)、夜间收缩压下降率(SBPF)及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舒张早期充盈峰的大充盈速度/舒张晚期充盈峰的大峰值速度(E/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结果 心房颤动组SI(0.53±0.09)明显低于窦性心律组(0.79±0.12),杓形血压比例(4.92%)显著低于窦性心律组(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组LAD、LVMI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LVEF、E/A显著低于窦性心律组;SBPF与 SI呈正相关(r=0.491,P<0.05),SI、SBPF与LAD、LVMI 呈负相关(P<0.05),与 LVEF、E/A 呈正相关(P<0.05);Logistic 分析显示年龄(1.692(95% CI:1.281~4.264))、LVEF(0.503(95% CI:0.261~0.961))、LAD(1.428(95% CI:1.164~5.619))、SI(1.527(95% CI:1.264~3.961))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SI越小、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越低,左心室容积和质量指数越高,心房颤动发生的概率越大.

    作者:史琳;杨传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加味皱肺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的长期随访观察

    目的 探讨加味皱肺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长期随访结果.方法 将107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每天口服加味皱肺丸,6 g/次,2次/d, 8 w为1个疗程.在疗程结束后,进行12个月以上的随访观察.结果 随访期间,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复发次数和复发率明显降低(P<0.01);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大通气量(MVV)均明显升高,功能残气量(RV)、RV/肺总量(TLC)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及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另外,治疗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得分明显降低,6 min步行距离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 加味皱肺丸口服可以提高COPD患者的肺功能、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减少COPD的复发、再入院次数和复发率.

    作者:李秀娟;刘菊;孙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