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毅;叶蕾;王华;刘康成;袁晴;马明洋;邹晶;朱佩文
目的 采用3. 0T ESWAN定量测量健康成年人豆状核的T2*值,来探讨正常脑老化过程中豆状核与侧别、性别及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①年龄25~85岁的128例年龄相匹配的男性组及女性组进行磁共振成像( MRI)常规及T2WI三维梯度回波序列(ESWAN)扫描,经后处理在T2图像上分别测量左右侧壳核、苍白球的T2*值,分析T2*值与性别的相关性.②收集年龄20~85岁的157例健康成年人进行MRI常规及ESWAN扫描,按其年龄段分为6组. A组:20~29岁,B组:30~39岁,C组:40~49岁,D组:50~59岁,E组:60 ~ 69岁,F组:≥70岁.经后处理在T2图像上分别测量左右侧壳核、苍白球的T2*值,分析T2*值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①男、女性组右侧壳核、左、右侧苍白球的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②男、女性组左侧壳核的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③壳核、苍白球的T2*值在部分年龄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有一定规律性.④壳核、苍白球的T2*值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r=-0. 584、-0. 320,均P<0. 001).结论 在正常脑老化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豆状核的脑铁沉积逐渐增加,其中左侧壳核的脑铁沉积与性别具有相关性.
作者:王波;张洁;任丽香;陈渝晖;吴昆华;龚霞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脓毒血症大鼠模型建立方法及对P38MAPK和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转位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生大鼠26只作为观察组,采用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法建立脓毒血症大鼠模型.取同期入组健康新生大鼠26只作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印迹方法测定两组P38MAPK和GLUT4蛋白表达水平,分析脓毒血症模型的建立对P38MAPK和GLUT4转位通路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后均存活,大鼠未见明显异常.观察组建立脓毒血症模型后出现不同程度中毒症状,处于嗜睡状态、饮食差,部分大鼠出现蜷缩,对刺激性反应明显减弱.观察组建立脓毒血症模型后心、肝、肾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组织中存在轻微肿胀及白细胞浸润;对照组由于注射生理盐水未对组织产生影响.两组β-actin灰度值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观察组P38MAPK和GLUT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利用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法能成功建立脓毒血症大鼠模型,且模型的建立会影响P38MAPK和GLUT4蛋白表达,从而对其转位通路产生明显的影响.
作者:隋韶光;甘露;崔明;王翠翠;杨初蔚;李向东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临床营养支持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和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237例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分析营养风险发生率并跟踪营养支持的应用情况,比较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状况、住院时间及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 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2. 9% ,营养支持率为20. 7% ,营养支持组2 w后营养指标明显高于无营养支持组( P<0. 05);有营养风险患者中营养支持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无营养支持组(P<0. 05);无营养风险患者中无营养支持组营养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有营养风险患者中无营养支持组(P<0. 05).结论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NRS评分为营养支持方案的制订提供了依据,积极的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晴;黄娟;叶森;范锐心;常颖;张文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锌对L5脊神经结扎横切(L5-SNT)术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NPP)后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小鼠海马DG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小鼠(C57/BL6)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PP组及高锌NPP组(Zn-NPP组),NPP组及Zn-NPP组施行左侧L5-SNT手术,3组术后第29天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量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水迷宫实验结束后,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BDNF及CREB表达.结果 对照组、Zn-NPP组、NPP组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海马BDNF及CREB的表达逐渐增多(P<0. 05).结论 锌可改善NPP后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海马BDNF及CREB的表达改变有关.
作者:张海燕;王月静;姚宏波;廉洁;孙丽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根据全国城乡失能老人状况研究数据显示〔1〕, 2015年我国将有4 000万老人不同程度的躯体功能下降或障碍,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 5% ;老人躯体功能下降或障碍使其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2〕,并与跌倒、残疾、住院和死亡等健康负性事件相关〔3〕.准确评价老人躯体功能状态,对采取适当干预措施延缓躯体功能下降进程、提高老人生命质量和减轻社会及家庭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龙芋君;张先庚;彭德忠;王红艳;刘琴;吴际军;韩国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拜阿司匹林、他汀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ARB)类、β受体阻滞剂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生理盐水250 ml加丹红注射液30 ml,静脉点滴,1 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Hcy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Hcy浓度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 05);治疗前后两组hs-CR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浓度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 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Hcy、hs-CRP水平,具有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
作者:尹成淑;孟晓萍;张孔雁;蒋海森;曹俊杰;王璐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邯郸市社区失能老人对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的需求现状.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邯郸市4个社区的失能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邯郸市社区失能老人对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需求情况居前4位的是医护人员上门服务、定期体检、紧急救护、建立健康档案;年龄、收入水平和受照护时间会影响社区失能老人对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需求内容.结论 医养护一体化养老模式集医疗、养老、康复、健康管理于一体,能够提供不同层面的医疗服务,满足失能老人的实际需求.
作者:程冉冉;周燕;王培培;刘凤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动脉粥样硬化( AS)是引起心血管事件的病理基础,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更倾向于认为AS是一种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1〕,血管壁在各种内源性及外界刺激下损伤,多种炎症因子、免疫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发挥炎性效应,形成慢性炎症.近来发现,锌指样转录因子( KLF) 4 是参与调控心血管系统的重要转录因子〔2〕,能通过不同途径抑制或激活炎性因子,调控血管内皮细胞活化、巨噬细胞极化、平滑肌细胞( SMC)增殖和迁移,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本文探讨KLF4在AS的作用.
作者:罗彩云;丁家望;郑霞霞;周天;张再强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初步分析温度对大连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STEMI患者817例.无发病日定义为当天无STEMI发病例数,发病日定义为当天有STEMI发病例数.当天温差定义为当天高温度与低温度差值,前1日温差定义为无发病日及发病日前1日高温度与低温度差值,前2日温差定义为无发病日及发病日前2日高温度与低温度差值,2日温差定义为无发病日及发病日当日及前1日高温度与低温度差值,3日温差定义为无发病日及发病日当日、前1日及前2日高温度与低温度差值.收集的气象数据为研究期间每日的平均温度、高温度、低温度及当天温差.结果 无发病日与发病日在2日、3日温差均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在不同因素相关温度数据对比中,男性患者无发病日与发病日在2日温差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年龄≤67岁患者无发病日与发病日在2日、3日温差均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大连地区STEMI患者发病前2~3日剧烈的温度变化可能与STEMI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男性及年龄≤67岁STEMI患者可能对温度的变化更加敏感.
作者:卢义;代俊婷;王越晖;曲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从石蜡切片中检测卵巢癌基因(OVCA)1第2外显子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检测方法.方法 从石蜡切片中提取基因组DNA;以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OVCA1第2外显子;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SSCP,银染显色.结果 PCR扩增片段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可见条带位置正确,条带单一.对PCR扩增片段进行SSCP检测,可见清晰条带.结论 成功建立了可用于石蜡切片中OVCA1第2外显子的PCR-SSCP检测方法.
作者:苗小艳;石敏;李岩;赵文娇;孔繁斗;赵春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危险因素,观察药物干预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回溯观察法收集心内科疾病老年患者197例,结合病患心功能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实施分组,A组(NYHAⅠ级)40例;B组(NYHAⅡ~Ⅳ级)157例,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对比两组人口学资料、疾病史、用药干预情况,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心电图、心动图特征变化,Logistic回归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针对NYHA分级≥Ⅱ级CHF患者给予利尿,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阿托伐他汀药物干预,评估患者心功能改善效果.结果 经A、B两组病理特征对比,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糖尿病、吸烟、饮酒、血糖、谷丙转氨酶、螺内酯、利尿剂、硝酸酯类用药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 05). B组高血压、冠心病、心房颤动发病率明显高于A组(P<0. 05),B组收缩压、尿酸、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等指标也显著高于A组,血红蛋白值明显低于A组(P<0. 05),B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ACEI/ARB、地高辛、β2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干预率明显高于A组(P<0. 05).不同NYHA分级CHF患者肌酐、hs-CRP、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 05). 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证实,血肌酐、hs-CRP、NT-proBNP高指标、心房颤动、高尿酸血症当属老年病患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高危独立因素. 157例NYHA≥Ⅱ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均开展药物干预半年,左室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期E点至间隔距离(EPSS)、指标明显降低,心排血量( CO)、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舒张早期大流速/舒张晚期大流速( E/A)等指标明显提升,心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P<0. 05).结论 血肌酐、hs-CRP、NT-proBNP、心房颤动、高尿酸血症可造成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属高危独立因素.针对伴有上述风险因素患者实施药物干预控制,可改善心功能,防控充血性心力衰竭.
作者:姜嫄;张长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对合并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398例合并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血清胆红素水平分为低胆红素组( n=200)和高胆红素组( n=198),分析两组病变血管、临床生化指标、合并疾病及治疗情况,并进行12~48个月随访,观察两组远期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低胆红素组3例死亡,高胆红素组4例死亡〔风险比(HR)(95% CI)1. 348(0. 302~6. 021),P=0. 696〕,低胆红素组38例和高胆红素组39例接受血运重建治疗〔HR(95% CI)1. 031(0. 659~1. 611),P=0. 895〕;低胆红素组11例和高胆红素组6例发生脑卒中〔HR(95% CI)0. 531 (0. 196~1. 435),P=0. 212〕;低胆红素组18例和高胆红素组25例发生心力衰竭〔HR(95% CI)1. 406(0. 767~2. 578),P=0. 270〕.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远期死亡率(P=0. 695)、血运重建发生率(P=0. 894)、脑卒中发生率(P=0. 204)和心力衰竭发生率(P=0. 2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合并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率、血运重建发生率和心力衰竭发生率升高.
作者:郭祥;王爱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及血压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142例,行单盲法、随机分组,观察组71例,采取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联合积极心理干预模式护理,对照组71例,仅采取常规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入院、出院时心理情绪、血压变化、生活质量( WHO-QOL-BREF量表测评)改善情况.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MHC-SF总分、情绪幸福(EWB)、心理幸福感(PWB)、社会幸福感(SWB)评分明显改善,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 05);两组负性情绪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出院时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出院时观察组WHO-QOL-BREF总分、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生活信念评分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积极心理状态与高血压水平呈负相关(r=-0. 413,P=0. 016),积极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评分呈正相关(r=0. 409,P=0. 018);负性情绪与高血压水平呈正相关(r= 0. 385,P=0. 039),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评分呈负相关(r=-0. 385,P=0. 009).结论 老年高血压实施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联合积极心理干预模式护理效果确切,消除负面情绪,稳定控制血压,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黄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p-p38MAPK、Fas、FasL蛋白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梗死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方法 取SPF级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缺血预处理组和假手术组;按照观察时间点各组又分为6 h、12 h、24 h、48 h、72 h亚组.缺血预处理组大鼠,预先给予右侧颈内动脉阻断血流10 min 1次. 3 d后,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模型组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需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在术后各个观察时间点评估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法检测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法测定梗死脑组织p-p38MAPK、Fas、FasL蛋白水平的表达,TUNEL法检测神经元的凋亡.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无神经功能缺损及脑梗死;缺血预处理组大鼠神经功能行为评分及脑梗死体积显著小于模型组(P<0. 05);同一时间点的各组间比较:p-p38MAPK、Fas、FasL的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细胞数,模型组显著高于预处理组且两者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 05).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促进p38MAPK的磷酸化,上调Fas、FasL蛋白水平的表达,激活它们所在的信号通路引起神经元的凋亡.脑缺血预处理可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下调p-p38MAPK、Fas、FasL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神经元的凋亡;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及Fas、FasL凋亡通路的激活可能是脑缺血预处理产生脑缺血耐受的机制之一.
作者:马飞;邹玉安;薛茜;张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CI)的疗效.方法 将127例M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阿托伐他汀组6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5 mg/d,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片20 mg/d+盐酸多奈哌齐片5 mg/d,两组均治疗12个月,第12个月测定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阿尔茨海默病认知研究( ADCS)-MCI-日常生活能力( ADL)评分.结果 阿托伐他汀组的MoCA及ADCS-MCI-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MCI患者的认知功能、复杂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旭刚;高政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网膜素是一种新发现的在网膜脂肪组织中特异性表达并且拥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也是属于当前已发现的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4个有益脂肪细胞因子之一〔1〕. Yang等〔2〕于2003年首次通过表达序列标签,在网膜脂肪cDNA库中发现脂肪优势表达基因( FESTs)中有一种FEST-2基因.由于FEST-2基因主要表达于内脏脂肪组织,尤其在网膜脂肪组织中高度选择性表达,故用网膜素命名其基因产物.在胰岛素刺激下,网膜素可通过加强脂肪细胞的葡萄糖转运和磷酸化,使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强,从而参与机体多种生理过程,包括糖脂代谢、血管钙化及炎症等,其在肥胖、胰岛素抵抗( IR) 、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担当重要作用.本文将网膜素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廖春梅;颜玮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低剂量氢化可的松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126例重症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各4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抗菌药物、呼吸机通气、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1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全程加用参附注射液;观察组2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参附注射液+低剂量氢化可的松.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7 d采用酶动力学法检测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CK)、CK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肌钙蛋白(cTn)I;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功能;结合患者7 d内的病情分析参附注射液联合低剂量氢化可的松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3组CK、CK-MB、LDH、cTnI水平及心脏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 SV)、心输出量(CO)、心脏排血指数(CI)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1和观察组2治疗后3、7 d CK、CK-MB、LDH 和cTn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2均明显低于观察组1(均P<0. 05).观察组1和观察组2治疗后3、7 d SV及LVEF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2均明显优于观察组1(均P<0. 05).治疗7 d内对照组好转16例,迁延及死亡26例;观察组1好转24例,迁延及死亡18例;观察组2好转32例,迁延及死亡10例,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 15,P=0. 03).结论 参附注射液联合低剂量氢化可的松可有效降低老年重症患者心肌损伤,促进患者转归.
作者:孙建英;郭霞;王红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评估电热疗法治疗更年期女性睑板腺功能障碍( MGD)的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为MGD的更年期女性患者2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2例,予电热疗法(每次12 min,温度设定为42. 2℃).对照组12例,予以每日两次的传统热敷.两组均给予清洁睑缘、睑板腺按摩.连续治疗1 w,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 d、治疗后1 w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1 w后,两组病情均有好转,试验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试验组眼部症状中,干涩、疼痛、畏光、异物感、流泪等症状缓解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试验组OSDI、SIT、BUT、睑板腺挤压试验、睑脂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电热疗法有效改善了女性更年期MGD.
作者:邵毅;叶蕾;王华;刘康成;袁晴;马明洋;邹晶;朱佩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浆miRNA-2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荧光实时定量PCR 检测miRNA-21在59例胃癌患者与44例健康对照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分析miRNA-21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及血浆miRNA-21的表达水平诊断胃癌的准确度.结果 miRNA-21在胃癌患者血浆中的相对表达量为30. 041±4. 214,在健康对照者血浆中的相对表达量为27. 993±4. 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4);miRNA-21 在血浆中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的性别(P=0. 437)、年龄(P=0. 982)、分化程度(P=0. 082)、TNM分期(P=0. 402)、浸润深度(P=0. 658)及肿瘤大小(P=0. 255)无明显的相关性;而与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P=0. 010)有明显的相关性;血浆中miRNA-21的表达水平诊断胃癌的敏感度为52. 5% ,特异度为75% ,曲线下的面积(AUC)=0. 641(95% CI:0. 531~0. 751).结论 miRNA-21在胃癌患者血浆中表达上调,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姜雷;代强;梁晓磊;关泉林;赵鹏;汪晓炜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南昌市第二医院102例老年COPD出院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在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分别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 SGRQ)、生活质量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SGRQ评分及SCL-90各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SGRQ各维度评分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SCL-90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 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能提高老年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项颖卿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