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ESWAN-T2*值在豆状核大脑老化中的应用价值

王波;张洁;任丽香;陈渝晖;吴昆华;龚霞蓉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脑铁沉积, 性别, 年龄
摘要:目的 采用3. 0T ESWAN定量测量健康成年人豆状核的T2*值,来探讨正常脑老化过程中豆状核与侧别、性别及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①年龄25~85岁的128例年龄相匹配的男性组及女性组进行磁共振成像( MRI)常规及T2WI三维梯度回波序列(ESWAN)扫描,经后处理在T2图像上分别测量左右侧壳核、苍白球的T2*值,分析T2*值与性别的相关性.②收集年龄20~85岁的157例健康成年人进行MRI常规及ESWAN扫描,按其年龄段分为6组. A组:20~29岁,B组:30~39岁,C组:40~49岁,D组:50~59岁,E组:60 ~ 69岁,F组:≥70岁.经后处理在T2图像上分别测量左右侧壳核、苍白球的T2*值,分析T2*值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①男、女性组右侧壳核、左、右侧苍白球的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②男、女性组左侧壳核的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③壳核、苍白球的T2*值在部分年龄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有一定规律性.④壳核、苍白球的T2*值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r=-0. 584、-0. 320,均P<0. 001).结论 在正常脑老化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豆状核的脑铁沉积逐渐增加,其中左侧壳核的脑铁沉积与性别具有相关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ESWAN-T2*值在豆状核大脑老化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采用3. 0T ESWAN定量测量健康成年人豆状核的T2*值,来探讨正常脑老化过程中豆状核与侧别、性别及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①年龄25~85岁的128例年龄相匹配的男性组及女性组进行磁共振成像( MRI)常规及T2WI三维梯度回波序列(ESWAN)扫描,经后处理在T2图像上分别测量左右侧壳核、苍白球的T2*值,分析T2*值与性别的相关性.②收集年龄20~85岁的157例健康成年人进行MRI常规及ESWAN扫描,按其年龄段分为6组. A组:20~29岁,B组:30~39岁,C组:40~49岁,D组:50~59岁,E组:60 ~ 69岁,F组:≥70岁.经后处理在T2图像上分别测量左右侧壳核、苍白球的T2*值,分析T2*值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①男、女性组右侧壳核、左、右侧苍白球的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②男、女性组左侧壳核的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③壳核、苍白球的T2*值在部分年龄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有一定规律性.④壳核、苍白球的T2*值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r=-0. 584、-0. 320,均P<0. 001).结论 在正常脑老化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豆状核的脑铁沉积逐渐增加,其中左侧壳核的脑铁沉积与性别具有相关性.

    作者:王波;张洁;任丽香;陈渝晖;吴昆华;龚霞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超前镇痛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疼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超前镇痛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疼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宫颈癌患者96例行经腹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在麻醉诱导前,对照组静脉缓慢注射0. 05 mg/kg地佐辛,研究组静脉注射0. 5 mg/kg氟比洛芬酯+0. 05 mg/kg地佐辛.分别于术后2、4、6、12、24及48 h评估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Ramsay镇静评分,分别于术前、术毕及术后1、3、5 d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统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2、4、6及12 h VAS和Ramsay评分明显下降(P<0. 05),而两组术后24和48 h VAS和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术毕、术后1 d和3 d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0. 05),其中术后1 d各免疫功能指标低;与对照组相比,除CD8+外,研究组各时间点免疫功能指标显著升高(P<0. 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 08% (13/48)〕明显高于研究组〔10. 42% (5/48)〕(P<0. 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超前镇痛可以有效缓解宫颈癌患者术后疼痛,并降低免疫抑制的作用,同时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马婕妤;宋琼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髂腹下-髂腹股沟-生殖股神经生殖支联合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髂腹下-髂腹股沟-生殖股神经生殖支联合阻滞在老年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行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老年患者114例随机分3组,分别为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行髂腹下-髂腹股沟-生殖股神经生殖支联合阻滞组(A组)、等量罗哌卡因行髂腹下-髂腹股沟-生殖股神经生殖支联合阻滞组(B组)、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各38例.观察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记录术后视觉模拟评分( VAS)、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阻滞起效时间A组B组>C组(P<0. 01),A组、B组生命体征更平稳, VAS评分A组、B组与C组在术后2 h、4 h无明显变化,术后8、24 h VAS评分A组

    作者:吴航;李凯;李龙云;丁佳丽;王斌;赵国庆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中代谢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DM)分为胰岛素依赖型DM(T1DM)和2型DM(T2DM),超过90%是T2DM〔1〕.据估计,2017年全世界成年T2DM患者约4. 51 亿,而2045 年将上升到6. 93亿〔2〕. T2DM因遗传、环境、饮食、生活方式及其相互作用导致〔3〕,目前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综述新的技术和方法探讨T2DM的复杂机制.

    作者:姚晓丹;万紫苏;郑红梅;刘玉倩;王海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运动康复对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术后的效果

    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术后康复的疗效.方法 217例胫骨干骨折(固定方式采用髓内钉)患者,采用运动康复为实验组,传统康复疗法为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果 196例获得随访,随访11 ~24(平均18. 5)个月.术后6、12 个月两组膝关节及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运动康复可显著改善髓内钙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的关节功能及预后.

    作者:刘丹;裴宝瑞;吴啸波;刘斌;付久洋;许博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缺血脑组织p-p38MAPK、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p-p38MAPK、Fas、FasL蛋白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梗死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方法 取SPF级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缺血预处理组和假手术组;按照观察时间点各组又分为6 h、12 h、24 h、48 h、72 h亚组.缺血预处理组大鼠,预先给予右侧颈内动脉阻断血流10 min 1次. 3 d后,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模型组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需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在术后各个观察时间点评估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法检测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法测定梗死脑组织p-p38MAPK、Fas、FasL蛋白水平的表达,TUNEL法检测神经元的凋亡.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无神经功能缺损及脑梗死;缺血预处理组大鼠神经功能行为评分及脑梗死体积显著小于模型组(P<0. 05);同一时间点的各组间比较:p-p38MAPK、Fas、FasL的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细胞数,模型组显著高于预处理组且两者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 05).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促进p38MAPK的磷酸化,上调Fas、FasL蛋白水平的表达,激活它们所在的信号通路引起神经元的凋亡.脑缺血预处理可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下调p-p38MAPK、Fas、FasL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神经元的凋亡;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及Fas、FasL凋亡通路的激活可能是脑缺血预处理产生脑缺血耐受的机制之一.

    作者:马飞;邹玉安;薛茜;张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膝关节肌力与体重比指数对高龄老年人行走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高龄老年人膝关节肌力与体重比指数对其行走能力的影响.方法 筛选70~85周岁的老年男性60例,根据膝关节肌力与体重比指数的高低,分别分为高比值组、中比值组和低比值组,每组20例,对三组入选者行走能力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高比值组、中比值组和低比值组行走能力依次递减,组间差异明显(P<0. 05).结论 高龄老年人膝关节肌力与体重比指数的高低,对行走能力起着明显的干预作用,比值越高,行走能力越好.

    作者:刘晖;宋清华;祝明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野葛叶提取物体内、外抗衰老活性

    目的 研究野葛叶提取物体内、外抗衰老活性.方法 体内实验,以D-半乳糖( D-gal)致急性衰老小鼠为模型,灌胃不同浓度的野葛叶提取物,6 w后,观察各组行为学及学习记忆改变,分别测定血清、肝脏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体外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野葛叶提取物清除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2,2-聚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的能力及还原能力.结果 体内实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野葛叶提取物各组能明显改善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增强血清、肝脏和脑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体外实验,野葛叶提取物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能力及较强还原能力,分别在质量浓度400,300,400,400 μg/ml时达到较高水平,之后进入平台期.结论 野葛叶提取物具有较明显的抗衰老活性,作为药用资源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作者:王翰华;杨晓春;倪梦茜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针刺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定指数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有效性.方法 检索建库至2016年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期刊(CBM)、维普(VIP)、中国知网( CNKI)和万方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搜集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分别由两位研究员进行文献筛选及资料整理,在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 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14个RCT,共937例患者.单纯电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康复治疗〔MD=13. 37,95% CI(10. 24,16. 49),P<0. 01〕,单纯针刺结合康复治疗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康复治疗〔MD=12. 8,95% CI(10. 51,15. 09),P<0. 01〕,电针结合康复治疗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康复治疗〔MD=11. 44,95% CI(3. 45,19. 42),P=0. 005〕.采用Jadad评价量表,对14篇文献的风险偏倚从4个方面进行评价,13篇3~4分,1篇5分,总体属于中低质量.结论 针刺可能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改善脑卒中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方法,与其他治疗措施联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兴;尤苗苗;刘文文;赵奕;李丽霞;黄应杰;谢丽琴;谢玲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EGCG-Zn配合物对老年小鼠免疫功能、空间学习及记忆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锌(Zn)配合物对老年小鼠免疫系统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18个月龄老年小鼠分别给予相同剂量的EGCG、Zn、EGCG-Zn配合物灌胃25 d,观察小鼠的一般体征,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脑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血清、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通过Morris水迷宫试验,考察小鼠在定位航行、空间探索和工作记忆实验中的行为表现.结果 EGCG-Zn组在空间探索实验中,与空白组有显著性差异.血清SOD、MDA、脑CAT、肝MDA等各项指标与空白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EGCG-Zn配合物对老年小鼠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记忆力和空间学习能力影响不大.

    作者:钱丹丹;张楠楠;刘慧;王珂;张昀;刘绣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负荷呼吸训练并空气负氧离子干预对中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烟民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在负氧离子协同治疗下负荷呼吸训练对中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烟民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50例中老年男性中轻度COPD烟民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进行负荷呼吸训练;观察组在同对照组训练基础上辅以负氧离子进行联合治疗.于入选时及治疗9w后,分别对两组呼吸肌力量、肺通气功能及动脉血氧饱和度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经9 w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 05),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显著,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 常态空气环境进行负荷呼吸训练能够中轻度COPD烟民的肺功能,而在较高负氧离子含量环境中的治疗效果更显著.

    作者:宿彦峰;凌文杰;钟春蕾;刘晖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和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对合并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398例合并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血清胆红素水平分为低胆红素组( n=200)和高胆红素组( n=198),分析两组病变血管、临床生化指标、合并疾病及治疗情况,并进行12~48个月随访,观察两组远期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低胆红素组3例死亡,高胆红素组4例死亡〔风险比(HR)(95% CI)1. 348(0. 302~6. 021),P=0. 696〕,低胆红素组38例和高胆红素组39例接受血运重建治疗〔HR(95% CI)1. 031(0. 659~1. 611),P=0. 895〕;低胆红素组11例和高胆红素组6例发生脑卒中〔HR(95% CI)0. 531 (0. 196~1. 435),P=0. 212〕;低胆红素组18例和高胆红素组25例发生心力衰竭〔HR(95% CI)1. 406(0. 767~2. 578),P=0. 270〕.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远期死亡率(P=0. 695)、血运重建发生率(P=0. 894)、脑卒中发生率(P=0. 204)和心力衰竭发生率(P=0. 2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合并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率、血运重建发生率和心力衰竭发生率升高.

    作者:郭祥;王爱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铝神经毒性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地壳中元素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金属元素铝位居第三,含量丰富且存在广泛.它是一种重要的环境神经毒剂,可通过饮用水、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及饮食等来源〔1〕与人类频繁接触,进入人体后,在脑部海马区〔2〕、额皮质等敏感区域蓄积并发挥神经毒性作用.大量研究证明,铝作为以学习记忆能力减退为主要症状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危害因素,与阿尔茨海默病( AD)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及帕金森综合征( PD)等认知功能障碍疾病紧密相关〔3,4〕.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长期接触铝会导致人群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学习记忆能力减退、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等〔5〕.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飞速发展,各种痴呆的发病率逐年升高〔6,7〕,拥有较小离子半径的铝在生物系统中能够有效替代许多酶反应中的必需生物金属,从而产生毒性效应〔8〕,它是一种确切的神经毒物.铝暴露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已成为近几年来公共卫生领域重要的全球性问题〔9〕,但其引起退行性神经疾病,如认知能力障碍等的发生机制比较复杂,至今未有定论〔10〕.本文将从铝对脂质过氧化、神经细胞凋亡、Tau蛋白异常磷酸化致神经纤维缠结( NFTs) 、神经递质、胆碱能神经系统及钙稳态失衡六个方面对铝的神经毒性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夏佳蕊;刘佳琪;李宗高;洪帆;乔乔;刘芳华;赵鑫荣;张立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中国老年人口社区健康促进活动参与

    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不佳将加重家庭成员的照顾负担,会对照顾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1〕.因此,在老龄化背景下,如何促进老年人口参与健康促进活动,进而提升老年人口的生活品质,降低家庭成员中照顾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影响成为一项重要的议题.疾病压缩理论的观点认为,老年人健康照顾应该着力于压缩疾病发生的时间,也就是尽可能地让老年人生病的时间点向后压缩到死亡前的短时刻〔2〕.研究显示,单纯的生活方式改变无法适用于所有的个体,如对于一些生活较为贫困的老年人来说,他们无力实现科学的健康促进行为〔3〕.引导家庭内的老年人适当参与社区健康促进的模式,被认为是较有成效的〔4〕.而从老年人个体层面看,年龄及缺乏运动是导致老年人失能的重要因素〔5〕.《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研究报告( 2010 )调查〔6〕显示, 2006~2010年城市老年人愿意参加社区组织活动的比例由66. 2%上升为72. 7% ,老年人的综合社会参与率超过81% .城镇老年人再就业率上升1. 3% ;经常参加社区公益互助活动的老年人增加6. 7% .从中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城市老年人在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参加社区活动、表达群体诉求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在逐步增强,但从整体看参与社会活动的比例仍然不高.本文试图从社会资本论的观点探讨如何促进老年人参与健康促进活动,通过加强老年人与社区之间的社会资本连接,以实现老年人健康促进和老龄化减缓.

    作者:魏宁;周绿林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锁定接骨板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锁定接骨板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手术治疗的97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接受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关节功能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制动持续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 05);术后1 d、1 w、4 w,观察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疼痛、功能、活动度、解剖位置、Neer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 634,P<0. 05).结论 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有助于减轻手术创伤,缓解疼痛程度,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匡嘉兵;魏忠民;张克良;徐昊;沈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大连地区温度变化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的相关性

    目的 初步分析温度对大连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STEMI患者817例.无发病日定义为当天无STEMI发病例数,发病日定义为当天有STEMI发病例数.当天温差定义为当天高温度与低温度差值,前1日温差定义为无发病日及发病日前1日高温度与低温度差值,前2日温差定义为无发病日及发病日前2日高温度与低温度差值,2日温差定义为无发病日及发病日当日及前1日高温度与低温度差值,3日温差定义为无发病日及发病日当日、前1日及前2日高温度与低温度差值.收集的气象数据为研究期间每日的平均温度、高温度、低温度及当天温差.结果 无发病日与发病日在2日、3日温差均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在不同因素相关温度数据对比中,男性患者无发病日与发病日在2日温差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年龄≤67岁患者无发病日与发病日在2日、3日温差均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大连地区STEMI患者发病前2~3日剧烈的温度变化可能与STEMI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男性及年龄≤67岁STEMI患者可能对温度的变化更加敏感.

    作者:卢义;代俊婷;王越晖;曲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68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7. 06% )明显高于对照组(82. 35% ,P<0. 05);实验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 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减法能够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为显著.

    作者:朱兆武;朱瑞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鲁南地区老年体育与康乐家园建设

    目的 探讨鲁南地区老年运动与康乐家园建设的关系.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现场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鲁南地区老年人参加体育运动的现状与生活质量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男性老人的生活质量总分、生理维度得分、心理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女性老人(P<0. 05,P<0. 01);高学历老年人生活质量得分显著高于低学历老人(P=0. 000);生活质量与运动时间、频次维度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0. 05);经常参加运动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非经常参加运动的老年人(P<0. 05).结论 鲁南地区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与康乐家园建设之间存在多元交叉促进关系,老年人健康科学健身可以提升生活质量,并且可以推动康乐家园的快速建设.

    作者:耿兴敏;高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炎症因子和应激反应的变化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炎症因子和应激反应的变化.方法 选择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53)与对照组(n=51).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前和术后炎症因子和应激反应指标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排气、术后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均P<0. 05).两组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8、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研究组:t=12. 835、9. 680、6. 145,对照组:t=22. 453、12. 644、16. 101,均P<0. 05);研究组术后血清IL-8、CRP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14. 484、6. 704、10. 765,均P<0. 05).两组术后血浆皮质醇(Cor)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显著升高(研究组:t=5. 995、5. 614,对照组:t=15. 586、12. 548,均P<0. 05);研究组术后血浆Cor和N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9. 860、8. 512,均P<0. 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 55% )显著低于对照组(25. 49% ,P<0. 05).结论 老年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且引起炎症因子和应激反应小,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李冰震;王理富;马柏强;吴文元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临床营养支持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和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237例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分析营养风险发生率并跟踪营养支持的应用情况,比较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状况、住院时间及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 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2. 9% ,营养支持率为20. 7% ,营养支持组2 w后营养指标明显高于无营养支持组( P<0. 05);有营养风险患者中营养支持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无营养支持组(P<0. 05);无营养风险患者中无营养支持组营养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有营养风险患者中无营养支持组(P<0. 05).结论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NRS评分为营养支持方案的制订提供了依据,积极的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晴;黄娟;叶森;范锐心;常颖;张文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