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昌市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因素

赖玉清;崔熠可;况杰;张雨萍;周跃平;吴磊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AD)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随访队列中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新筛查并确诊AD的患者59例为病例组,根据匹配设计的原理,按1:2比例选取同社区认知功能正常的居民118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多因素模型中,文化程度、体育锻炼、社会活动、AD家族史、尿阿尔茨海默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是AD的影响因素,OR值及95%CI分别为0.310(0.115~0.834,P=0.020)、0.257(0.063~0.401,P=0.047)、0.213(0.058~0.784,P=0.020)、2.559(1.225~5.235,P=0.026)、3.098(1.047~9.170,P=0.041).结论 高文化程度、经常体育锻炼、参加社会活动可能是AD的保护因素,而AD家族史、尿AD7c-NTP则是AD的危险因素.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飞扬、京骨穴配合中药贴膜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6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刺飞扬、京骨穴配合中药贴膜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IL)-1、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针刺配合中药贴膜剂组、针刺组、中药贴膜剂组,分别采用针刺飞扬、京骨穴配合中药贴膜剂外敷,针刺飞扬和京骨穴治疗,中药贴膜剂外敷治疗4w.治疗完成后,评价各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各组膝关节液中IL-1、IL-6的水平.结果 各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疗效均有改善,以针刺配合中药贴膜剂组优.针刺配合中药贴膜剂治疗后关节液内IL-1、IL-6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单纯针刺组或单纯中药贴膜剂外敷治疗组(P<0.05).结论 针刺飞扬、京骨穴配合中药贴膜剂治疗能够降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IL-1、IL-6水平,改善患者临床体征.

    作者:徐英杰;李晓陵;尹羽薇;王丰;曹丹娜;赵旭;高曦;孙辉;谭福柱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健身锻炼合并补充谷氨酰胺对老年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身锻炼与谷氨酰胺补充相结合对老年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筛选肌力及免疫能力相对较差的老年人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入选者进行同样的常规健身锻炼,实验组每日补充服用谷氨酰胺10 g,而对照组服用安慰剂.3个月干预后,比较锻炼前、后两组外周血CD4+T、CD8+T细胞的比例、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和淋巴细胞凋亡率.结果 经3个月干预后,实验组CD4+/CD8+比值和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入选时及对照组,而淋巴细胞凋亡率却明显低于入选时及对照组(均P<0.05).结论 针对老年人身体功能衰退、体质较差的现状,通过健身锻炼能够改善老年人的免疫功能,补充谷氨酰胺辅助干预后改善效果更显著,建议老年人在健身锻炼过程中给予适量补充.

    作者:柳文杰;李辉;杨君建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效果

    目的 探讨芬太尼与羟考酮复合丙泊酚用于肝脏肿瘤患者射频消融术的效果.方法 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Ⅱ或Ⅲ级,年龄60~85岁,其中男42例,女38例,体重45~75 kg,随机双盲分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F)组和羟考酮复合丙泊酚(O)组,每组40例.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丙泊芬1 mg/kg诱导,以丙泊酚1~2 mg·kg-1·h-1维持;O组静脉注射羟考酮0.1 mg/kg,丙泊酚1 mg/kg诱导,以丙泊酚1~2 mg·kg-1·h-1维持.观察并记录等效剂量的芬太尼与羟考酮在患者入室(T0)、手术开始前即刻(T1)、射频消融时(T2)、手术结束时(T3)、患者苏醒时(T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脑电双频指数(BIS),并记录体动、恶心呕吐、呼吸抑制(SpO2<90%)、应用血管活性药等不良事件,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及术后30 min、1 h、2 h、3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 两组各时间点MAP、HR、SpO2、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组发生恶心呕吐、体动、呼吸抑制、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次数、丙泊酚用量及术后1、2、3 h VAS明显高于O组(P<0.05).结论 羟考酮复合丙泊酚是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中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作者:刘俊鹏;王静;蒋卫光;卢锡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海南中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

    目的 针对海南中老年人口健康服务需求进行调查,以了解目前海南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对海口、三亚,琼海等9个县市的575名45岁以上中老年群体进行调查.结果 目前中老年群体熟悉健康管理服务者仅占4.2%,有72%的老年人表示需要健康管理;影响中老年健康服务的主要因素有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机构不足、现有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不能满足需求,心理健康服务和文化娱乐服务需求亟待改善.结论 建议政府要做好健康产业的总体规划,普及宣传健康管理服务意识,补齐健康管理人才短板,整合医疗服务资源,建立健康管理分级服务模式,瞄准服务的精细化.

    作者:谢君君;谢昀昀;王大红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及经济成本分析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和经济成本.方法 AE-COPD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抗感染、扩张支气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氧分压(PaO2)等血气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两组心率和各项血气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而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效22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14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67.5%;Mann-Whitney秩和检验表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333,P<0.05);χ2检验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6.050,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0.3±3.5)d,对照组为(16.7±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00,P<0.05).观察组总医疗费用为(10210±434)元,对照组为(12262±571)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95,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各项血气指标,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此外,还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曹芹;武庆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血清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趋化因子CXCL12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中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和趋化因子CXCL12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AIS患者60例为AIS组,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A-FABP和趋化因子CXCL12水平.采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定AIS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应用格拉斯哥(GCS)相关评分标准评定AIS患者昏迷程度.检测脑梗死面积及血压.对AIS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观察,记录死亡病例数.分析血清A-FABP和趋化因子CXCL12水平与AIS临床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 AIS组血清A-FABP和趋化因子CXCL1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IS患者血清A-FABP和趋化因子CXCL12水平与NIHSS评分、GCS评分及脑梗死面积呈显著性相关(P<0.01),与年龄、性别、血压无显著性相关(P>0.05).随访3个月,死亡17例,存活43例,死亡组入院时血清A-FABP和趋化因子CXCL12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 血清A-FABP和趋化因子CXCL12水平明显提高,可能是评价AIS患者病情及预后的重要临床指标.

    作者:吴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基于营养风险筛查的营养支持对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基于营养风险筛查的营养支持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Scopus、中国知网CNKI、万方生物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药数据库,收集2016年4月之前有关基于营养风险筛查的营养支持对患者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并进行质量评估.实验组为基于营养风险筛查的营养支持,对照组直接行营养支持.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5篇文献、1273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基于营养风险筛查的营养支持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随机效应模型,WMD=-3.78,95%CI(-5.74~-1.81),P=0.0002〕,还可降低患者感染率〔固定效应模型,RR=0.57,95%CI(0.42~0.77),P=0.0003〕.结论 基于营养风险筛查的营养支持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但对体重等指标无明显改善.

    作者:艾中平;卢昌碧;高晓岚;甘辞海;陈艺;李金凤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绝经后骨量减少女性骨密度的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绝经后骨量减少女性骨密度(BMD)的相关因素.方法 在对80例受试者进行年龄、绝经年限、初潮年龄、月经年限、日常体力活动、睡眠状况、饮食结构、病史及手术史等内容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全身和局部BMD测试,根据腰椎1~4节BMD T值分为骨量正常组(T值≥-1.0)和骨量减少组(-2.5≤T值<-1.0).空腹抽取肘静脉血,用比色法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CP),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Serotonin水平.结果 骨量减少组体重指数(BMI)和血清Serotonin水平显著低于骨量正常组(P<0.01),绝经年限显著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而血清AKP、STRACP、TC、TG、HDL-C和LDL-C的含量无显著变化;骨量减少组血清Serotonin和BMD呈正相关,绝经年限和初潮年龄与BMD呈负相关,而BMI和其他血清指标与BMD均无相关性.结论 绝经年限、初潮年龄和血清Serotonin水平是绝经后骨量减少女性BMD的相关因素.

    作者:卜淑敏;程洋子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局部多点注射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步行能力的疗效.方法 将40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依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下肢痉挛肌群A型肉毒毒素局部多点注射加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综合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w对两组进行改良Ashworth评级(MAS)、经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10 m快步行速度(MWS)、Berg平衡量表(BBS)、肌表面肌电积分值(IEMG)、生理消耗指数(PCI)评分.结果 治疗后4 w,两组MAS、FMA、10 m MWS、BBS、IEMG、PC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局部多点注射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综合训练可改善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的步行能力,可作为一种康复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亚斌;冯海霞;李姣;王红霞;马中睿;梁学镖;杨佳丽;包爱强;王彦臣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胰腺导管腺癌中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 A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0、-11的表达

    目的 检测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5A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0和MMP-11表达,关注其相关性.方法 53例经病理医师确诊的胰腺导管腺癌为观察组,15例肿瘤周围正常胰腺组织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中EIF5A2、MMP-10和MMP-11蛋白的表达.结果 两组EIF5A2、MMP-10和MMP-1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IF5A2、MMP-10和MMP-11表达与Ki67指数和脉管累犯有关,EIF5A2表达与神经累犯密切相关,MMP-10和MMP-1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三者均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及炎细胞浸润无关(P>0.05).观察组EIF5A2和MMP-10、EIF5A2和MMP-11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胰腺导管腺癌中EIF5A2、MMP-10、MMP-11三者高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形成和进展,EIF5A2与MMP-10、MMP-11可能具有正向协同作用.

    作者:吕荣华;关巍;李肃;侯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电针联合癌痛贴对骨癌痛大鼠脊髓背角TLR9及TLR9 mRNA的影响

    目的 考察电针联合癌痛贴对骨癌痛(BCP)大鼠脊髓Toll样受体(TLR)9及TLR9 mRNA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镇痛贴组和电针联合镇痛贴组,每组20只.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痛阈值及后肢抓力均明显降低(P<0.05),脊髓背角TLR9、TLR9 mRNA、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镇痛贴组和电针联合镇痛贴组痛阈值及后肢抓力明显增高(P<0.05),脊髓背角TLR9、TLR9 mRNA、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镇痛贴组比较,电针联合镇痛贴组痛阈值及后肢抓力明显增高(P<0.05),脊髓背角TLR9、TLR9 mR-NA、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与单纯使用癌痛贴比,电针联用癌痛贴用于大鼠BCP的镇痛作用明显,镇痛的可能机制与降低脊髓背角TLR9及TLR9 mRNA表达相关.

    作者:关江锋;王兵;王珊;胡作为;杨航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14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睡眠监测结果并分组比较.结果 合并OSAHS的T2DM患者血清胱抑素(Cys)-C、C反应蛋白(CRP)、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UAE)均较单纯DM组高,随着睡眠暂停加重而增高;EDN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较无糖尿病肾病(DN)组高,夜间低血氧饱和度(LSaO2)较无DN组低;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HbA1c、AHI与EDN的发生呈独立正相关,LSaO2与EDN的发生呈独立负相关(P<0.05).结论 合并OSAHS的T2DM患者更易发生EDN,OSAHS是EDN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尹瑞莹;孙立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温经通络方治疗寒凝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温经通络方治疗寒凝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寒凝血瘀型膝骨关节炎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以1:1的比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风湿免疫科经验方温经通络方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骨力胶囊口服治疗.治疗4 w后观察总体疗效,比较视觉模拟评分(VAS)、膝骨关节炎严重指数评分(ISO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记录安全性指标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9.17%,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SOA总分及各项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疼痛或不适评分、ISOA总分降低更明显(P<0.05);血清中炎性因子治疗后较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降低更明显.治疗4 w内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温经通络方治疗寒凝血瘀型膝骨关节炎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且药物安全性较好.

    作者:唐芳;周静;陈琳英;卢向阳;兰维娅;李宇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齐墩果酸在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

    目的 应用酒精灌胃方法 制造小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核转录因子相关因子(Nrf)2表达并探索齐墩果酸抗纤维化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3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B)组通过50%酒精灌胃建立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治疗(C)组预先给予齐墩果酸灌胃进行干预,正常(A)组生理盐水灌胃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齐墩果酸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小鼠Nrf2的表达影响.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HE及MT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炎症、坏死及纤维化分级);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外基质蛋白(FN)的表达.结果 12周末成功建立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B组肝组织Nrf2表达显著高于A组(P<0.05).B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ST、TBIL水平、肝细胞炎症及纤维化程度、FN表达情况均显著高于A组(P<0.01);C组肝组织Nrf2表达显著高于B组(P<0.05),而血清ALT、AST、TBIL水平、肝细胞炎症及纤维化程度、FN表达情况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齐墩果酸对酒精性肝损害有保护作用并延缓纤维化进展.其机制是通过增强Nrf2表达,诱导Nrf2依赖性保护基因,抑制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减少细胞外基质合成与蓄积有关.

    作者:王宇;冯世兵;宋素贞;王洪波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黄芪多糖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 研究黄芪多糖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缺血再灌注损伤组(8只,模型组)与黄芪多糖50 mg/ml灌注液治疗组(8只).结扎大鼠左冠状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三组心肌损伤指标肌酸激酶(CK)、心肌钙蛋白-Ⅰ(TNI),比较三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氧自由基(OFR),并应用多导生理记录仪观察三组大鼠缺血前与再灌注25 min后主动脉压(AP),将左室内压信号放大10倍,读取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计算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I)与等容舒张期心室内压下降的时间常数(T值).结果 模型组与治疗组CK、TNI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显著低于模型组.模型组与治疗组SOD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治疗组显著高于模型组;模型组与治疗组LPO、OFR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治疗组显著低于模型组.缺血前三组心脏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25 min后假手术组各个心脏功能指标除LVEDP外均与缺血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治疗组AP、SV、CI、SI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而T值显著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AP、SV、CI、SI均显著高于模型组,LVDEP、T值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黄芪多糖具有显著改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自由基、降低心肌钙含量以及减轻心肌舒张功能受损有关.

    作者:赵晓航;邱晓梅;王斌;马瑜红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营养对阿尔茨海默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促进阿尔茨海默病( AD)病程进展的因素有年龄、淀粉样蛋白沉积、神经纤维退化、神经突触消失、炎症、代谢功能退化、神经元的损伤和丢失等;有些因素也许能对抗AD的发展:微量元素、植物类黄酮、ω-3 脂肪酸、维生素、代谢产物和抗氧化剂等(图1).

    作者:宋洪娟;王飞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MicroRNA-208 b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评估MicroRNA-208b(MiR-208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泰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AMI患者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40例、冠脉正常对照组40例,取患者发病3 h内静脉血,通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血浆MiR-208b含量;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TnI、CK-MB、MiR-208b在AMI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MiR-208b、cTnI、CK-MB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2、0.843、0.769,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0.90~0.99、0.73~0.93、0.67~0.86.结论 AMI患者MiR-208b水平明显升高,其早期诊断效能优于cTnI及CK-MB,通过检测MiR-208b水平可能有助于AMI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作者:李建民;叶军;王如珠;林杰;刘玲;王斌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及对认知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腔镜下外科手术治疗老年甲状腺癌患者临床效果及对认知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甲状腺癌患者87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腔镜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1d和术后3d认知功能和应激反应变化.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1 d和术后3 d简易精神状态评分量表(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 d和术后3 d MMSE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1 d和术后3 d MMSE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d和术后3 d血清皮质醇(Cor)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1 d和术后3 d血清Cor和N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腔镜甲状腺外科手术治疗老年甲状腺癌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且对患者认知功能和应激反应影响小.

    作者:薛世航;李志宇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液体敷料联合造口粉治疗老年脑卒中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液体敷料联合造口粉治疗老年脑卒中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脑卒中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11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炉甘石洗剂治疗,研究组采用液体敷料联合造口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皮炎愈合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Ⅰ、Ⅱ、Ⅲ级失禁相关性皮炎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各失禁相关性皮炎等级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研究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老年脑卒中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采用液体敷料联合造口粉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愈合时间,降低复发率.

    作者:张兰香;郭爱松;奚广军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慢性肾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发生慢性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经超声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成人患者的资料,并对其发生慢性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终共纳入574例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慢性肾病患者的年龄、谷草转氨酶、血尿酸水平及糖尿病患病率均显著高于非慢性肾病患者.多因素分析发现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发生慢性肾病的三个独立危险因素:年龄(OR=1.09;95%CI:1.04~1.15;P<0.05),糖尿病(OR=1.81;95%CI:1.09~2.94,P<0.05),血尿酸(OR=1.04,95%CI:1.01~1.08,P<0.05).结论 年龄、血尿酸、糖尿病可作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发生慢性肾病的风险预测因子.

    作者:秦少游;王眭;李德军;王颂 刊期: 2018年第1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