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芪多糖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赵晓航;邱晓梅;王斌;马瑜红

关键词:黄芪多糖, 心肌, 缺血再灌注, 自由基
摘要:目的 研究黄芪多糖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缺血再灌注损伤组(8只,模型组)与黄芪多糖50 mg/ml灌注液治疗组(8只).结扎大鼠左冠状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三组心肌损伤指标肌酸激酶(CK)、心肌钙蛋白-Ⅰ(TNI),比较三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氧自由基(OFR),并应用多导生理记录仪观察三组大鼠缺血前与再灌注25 min后主动脉压(AP),将左室内压信号放大10倍,读取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计算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I)与等容舒张期心室内压下降的时间常数(T值).结果 模型组与治疗组CK、TNI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显著低于模型组.模型组与治疗组SOD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治疗组显著高于模型组;模型组与治疗组LPO、OFR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治疗组显著低于模型组.缺血前三组心脏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25 min后假手术组各个心脏功能指标除LVEDP外均与缺血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治疗组AP、SV、CI、SI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而T值显著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AP、SV、CI、SI均显著高于模型组,LVDEP、T值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黄芪多糖具有显著改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自由基、降低心肌钙含量以及减轻心肌舒张功能受损有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肝切除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系统评价

    目的 对比分析肝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与完全胃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多个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收集关于肝切除术后早期应用EN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至2015年10月,筛选符合入组标准的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并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8个RCT,涉及肝切除术患者70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肝切除术后早期应用EN与肠外营养(PN)相比,营养后体重变化〔WMD=-7.05,95%CI(-1.46,-0.71),P<0.00001〕、总胆红素〔WMD=-7.05,95%CI(-11.95,-2.15),P=0.005〕、谷丙转氨酶〔WMD=-21.54,95%CI(-38.68,-4.39),P=0.01〕、血清白蛋白〔MD=2.5,95%CI(0.52,1.87),P=0.0005〕、前白蛋白〔MD=0.58,95%CI(0.21,0.96),P=0.002〕、术后住院时间〔WMD=-3.48,95%CI(-4.01,-2.95),P<0.00001〕、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时间〔SMD=-1.58,95%CI(-2.16,-1.55),P<0.00001〕、平均每日营养费用〔MD=-242.58,95%CI(-259.01,-226.15),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N组不同程度优于PN组;而在谷草转氨酶〔WMD=-6.09,95%CI(-16.43,4.26),P=0.25〕、转铁蛋白〔SMD=0.55,95%CI(-0.55,1.65),P=0.33〕等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营养相关总并发症(腹痛、腹胀、腹泻)〔OR=3.17,95%CI(1.55,6.48),P=0.002〕,EN组发生率高于PN组.结论 肝切除术后早期应用EN较PN有一定优势.

    作者:李强;方路;张小斌;陈海敏;王军;郑兵兵;杜强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局部氧疗对兔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

    目的 分析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局部氧疗对于兔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大白兔40只,构建与皮肤切除伤口相关的兔模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20只)、观察组(20只).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包扎处理,观察组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局部氧疗,对比两组创面愈合状况.结果 观察组平均愈合天数较对照组明显更短,且观察组全部痊愈,明显高于对照组(6只,P<0.05).结论 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与局部氧疗相结合的方式能够促使兔皮肤缺损创面愈合.

    作者:王健楠;关铁军;张冬霞;赵震;黄式敏;白晓龙;齐晓红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口服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对老年稳定性心绞痛伴房颤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口服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对稳定性心绞痛伴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34例稳定性心绞痛伴房颤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和华法林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7.65%;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8.82%.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力衰竭程度分级(NYHA)、6 min步行距离(6MWT)、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慢性心功能不全(MLHFQ)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后3、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肌酐(CREA)、血清尿素(UREA)、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口服阿司匹林和华法林能改善稳定性心绞痛伴房颤心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刘学路;孟永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胰高血糖素样肽( GLP )-1 受体激动剂( GLP-1 RA)是GLP-1类似物,主要结合胰岛β细胞上 GLP-1受体( R) ,促进胰岛素随血糖的升高而分泌,从而达到降糖目的的一类降糖药,还能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分化成熟,改善胰岛功能,也可以保护心血管、神经组织等. 由于现在还没完全弄清楚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机制,因此治疗的效果不尽人意. 为寻求新的治疗药物,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把研究指向了 GLP-1RA,通过基础实验及临床实验研究其治疗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的效果. 本文对 GLP-1 RA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研究进展做一个概述,探讨GLP-1 RA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安全性及优缺点.

    作者:曾玉;王华;赵新兰;李强翔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认知老化的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随着年龄增长,大脑功能呈下降趋势. 认知老化包括成功老龄、常态老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老年期痴呆4个阶段. 成功老龄是指认知功能及心理状态正常,且与年龄增长相关的功能状况无变化或变化甚微的老年人群〔1〕;常态老龄介于成功老龄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之间〔2,3〕;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是指发生躯体功能及认知功能改变,这种改变与年龄增长有关,但没有达到病理及残疾水平〔3〕;痴呆是由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一组严重认知功能损害或缺陷的临床综合征,如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执行能力障碍等,伴或不伴精神行为异常,损害程度严重时可影响社会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4〕.在认知老化的进程中,感知觉加工速度逐渐减慢,记忆能力出现下降,执行功能也开始衰退,本文主要从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认知老化的机制,从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认知老化的影响因素,旨在为预防或延缓认知老化、保持认知健康等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宇佳利;王磊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电针联合癌痛贴对骨癌痛大鼠脊髓背角TLR9及TLR9 mRNA的影响

    目的 考察电针联合癌痛贴对骨癌痛(BCP)大鼠脊髓Toll样受体(TLR)9及TLR9 mRNA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镇痛贴组和电针联合镇痛贴组,每组20只.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痛阈值及后肢抓力均明显降低(P<0.05),脊髓背角TLR9、TLR9 mRNA、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镇痛贴组和电针联合镇痛贴组痛阈值及后肢抓力明显增高(P<0.05),脊髓背角TLR9、TLR9 mRNA、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镇痛贴组比较,电针联合镇痛贴组痛阈值及后肢抓力明显增高(P<0.05),脊髓背角TLR9、TLR9 mR-NA、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与单纯使用癌痛贴比,电针联用癌痛贴用于大鼠BCP的镇痛作用明显,镇痛的可能机制与降低脊髓背角TLR9及TLR9 mRNA表达相关.

    作者:关江锋;王兵;王珊;胡作为;杨航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Toll样受体(TLR)4/髓样细胞分化因子(MyD)88信号转导通路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健康SD雄性大鼠6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利拉鲁肽组、二甲双胍组,每组17只.采用高脂高糖饮食饲养联合腹腔注射少量链脲佐菌素(STZ)法制备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利拉鲁肽组按0.12 mg·kg-1·d-1的剂量皮下注射给药,二甲双胍组按140 mg·kg-1·d-1的剂量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均给予等量溶媒,实验期间各组大鼠均无降糖干预,饲养8 w.检测尿蛋白、尿糖及血生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TLR4/MyD88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肾组织核因子(NB)-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6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利拉鲁肽组、二甲双胍组24 h尿蛋白含量、24 h尿糖、血肌酐、尿素氮及血糖水平明显升高,TLR4/MyD88蛋白表达明显增多,NB-κB、TNF-α、IL-6含量明显上升(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利拉鲁肽组、二甲双胍组24 h尿蛋白含量、24 h尿糖、血肌酐、尿素氮及血糖明显下降,TLR4/MyD88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NB-κB、TNF-α、IL-6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 利拉鲁肽能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产生保护,其机制可能与其通过调控TLR4/MyD88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NB-κB、TNF-α、IL-6的表达有关.

    作者:江思瑜;梁婵;李蒙蒙;李雅靖;孙霓;吴晓光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27和可溶性糖蛋白130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HSP)27和可溶性糖蛋白(sgp)130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CHF患者110例和体检健康者50例(对照组).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径(LVSEd)、左室舒张末径(LVDEd)及舒张早期大血流速度/舒张晚期大血流速度(E/A)值.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HSP27和sgp130水平.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比较未发MACE组和MACE组患者血清HSP27和sgp130水平.结果 CHF组LVEF和E/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LVSEd和LVDEd以及血清HSP27和sgp13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伴随心功能分级增大而降低或提高(P<0.01).CHF组血清HSP27和sgp130水平与LVEF和E/A呈明显负相关,与LVDEd和LVSEd呈明显正相关(P<0.01).随访6个月,MACE组CHF患者血清HSP27和sgp130水平明显高于未发MACE组(P<0.01).结论 CHF患者血清HSP27和sgp130水平显著增加,与CHF患者心功能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也是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

    作者:崔吉宏;张金蓉;邹雨珮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医药防治肝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新数据显示,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四位,病死率占第二位〔1〕. 目前肝癌的治疗未取得满意的效果,且病期越晚治疗越难〔2〕. 肝癌前病变是指病理上易发生癌变的异常肝组织〔3〕,是一类具有细胞不典型性和分化异常的增生性病变,肝癌前病变大致分为:大、小细胞性不典型增生、腺瘤样增生、肝细胞小管状化生和卵圆细胞增生等〔4〕. 癌前病变是可逆的,既能向原位癌发展,经过治疗也可逆转为正常细胞. 因此,尽早在肝癌前病变阶段采取治疗措施才能有效防止肝癌的发生. 中医药治疗肝癌已表现出巨大的优势,在防治癌前病变上也取得了进展,现对其进行综述.

    作者:丁晶晶;钱国强;张小照;尹晓峰;胡艳丽;段卉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中期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中期因子(MK)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69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为观察组,42例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患者为对照组,42例因子宫脱垂行子宫全切患者为正常对照组,均留取术后病理组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组术后组织中MK和VEGF表达.结果 观察组MK和VEGF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观察组MK和VEGF表达阳性率在不同肿瘤大径、细胞增殖指数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K表达阳性率在不同浸润深度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表达阳性率在不同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累犯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MK和VEGF呈正相关.结论 子宫内膜样腺癌中MK和VEGF高表达且正相关,是促进肿瘤形成和进展的因素,MK可能有调节VEGF表达的作用,进而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

    作者:沈秀敏;黄鑫;王莉;刘伟;王雨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托拉塞米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托拉塞米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CHF)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抽选老年CHF患者126例,数字标注盲法分组,观察组63例,给予托拉塞米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对照组63例,仅常规抗心力衰竭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用药2 w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脑钠肽(BNP)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CHF给予托拉塞米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疗效确切,短期内改善心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周海蓉;段学燕;赵力敏;李艳华;高伟良;黄俊芳;唐利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不同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公式在老年群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老年群体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直接测定法与多种公式计算法及其校正公式计算法和自推导公式结果的可比性.方法 随机抽取老年患者843例,早晨空腹采静脉血,离心取血清进行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po)B和LDL-C测试.并分析与计算Friedewald(F)公式、Planella(P)公式、Delong(D)公式、校正F(F′)公式、校正P(P′)公式、校正D(D′)公式和自推导公式(C公式)的相关性,按TG浓度分成3组,分别为0.33~1.70 mmol/L、1.71~4.52 mmol/L和4.53~11.65 mmol/L进行公式法与直接测定法结果比较.结果 根据直接LDL-C浓度范围分为10组,数据基本为正态分布,其浓度主要集中在1.20~4.79 mmol/L,3.00~3.59 mmol/L为构成比高.TG浓度范围从直方图显示数据基本为偏态分布,浓度主要集中在0.90~3.59 mmol/L,1.80~2.69 mmol/L为构成比高,TG浓度<4.52时,其累计百分数达99.76%.直接测定法和公式法血清LDL-C含量的相关性高为C公式,其次为D公式,低为P公式.均数比较F′公式与直接测定法近,其次为F公式,远为P公式.离散度小为P公式,其次为D′公式,大为P′公式.符合率(|差值|≤10%)从大到小分别为C公式>F′公式>D′公式>D公式>F公式>P公式>P′公式.TG在0.33~1.70 mmol/L组符合率从高到低分别为C公式>D′公式>F′公式>F公式>D公式>P公式>P′公式.TG在1.71~4.52 mmol/L组符合率从高到低分别为C公式>D公式>P′公式=F′公式>F公式>D′公式>P公式.TG在4.53~11.65 mmol/L组符合率从高到低分别为D公式>C公式>F公式=F′公式=P′公式>D′公式>P公式.结论 7种公式法中C公式法具有与直接法良好相关性和一致性(r=0.987,符合率=94.54%),其次D公式(r=0.982,符合率=81.73%)与F′公式(r=0.971,符合率=84.58%)均较好.在TG在0.33~4.52 mmol/L范围内C公式、D公式、F′公式、F公式和D′公式都有较好符合率,在TG>4.52 mmol/L范围7种公式法符合率均不理想.因为绝大多数TG浓度<4.52 mmol/L时(累计百分数可达99.76%),也考虑到经济的因素,LDL-C直接法费用比TC、TG、和HDL-C贵,而公式计算则不需要附加费用,因此通常可以采用公式法测定LDL-C.当TG浓度>4.52 mmol/L或监测LDL-C时,应采用直接法为佳,这样取得更经济、实惠、相对准确的LDL-C结果.

    作者:黄海樱;陈波;周强;嘉红云;冀天星;林桢;陈靖楠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老年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精神抑郁状况

    目的 调查老年终末期肾病(ESRD)腹膜透析患者的精神抑郁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65岁以上、稳定3个月以上,行腹膜透析的ESRD患者76例,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问卷调查方法进行抑郁心情的评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收集患者年龄、透析龄、个人月收入等一般状况,血肌酐、离子、左室舒末径等检查结果.按CES-D量表总分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结果 76例老年ESRD患者抑郁发生率为40.8%.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比较,透析龄(P=0.017),个人月收入(P=0.032),透析费支付方式(P=0.011),甲状旁腺激素(PTH)(P=0.021)及心脏彩超射血分数(EF)值(P=0.0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透析费支付方式(OR=2.298,P=0.011)和透析龄(OR=2.107,P=0.017)是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发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ESRD腹膜透析患者抑郁发生率较正常人升高,透析费支付方式与透析龄较短是评价抑郁心情的独立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抑郁心情的预防,同时呼吁社会增加投入.

    作者:韩旭;王海荣;李晨昊;王红月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肿瘤标志物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研究进展

    恶性胸腔积液( MPE )来源于胸膜间皮或者其他部位转移的恶性肿瘤. MPE的中位生存期通常为4~12个月〔1,2〕,因此,快速、早期诊断MPE尤其重要. 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或者肿瘤刺激机体产生的一种分子,可在组织和体液中被检测到,用于筛选患病高危人群. 本文将对近年来研究涉及的诊断MPE的肿瘤标志物进行综述.

    作者:幸丽花;刘惟优;肖坤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健身锻炼合并补充谷氨酰胺对老年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身锻炼与谷氨酰胺补充相结合对老年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筛选肌力及免疫能力相对较差的老年人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入选者进行同样的常规健身锻炼,实验组每日补充服用谷氨酰胺10 g,而对照组服用安慰剂.3个月干预后,比较锻炼前、后两组外周血CD4+T、CD8+T细胞的比例、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和淋巴细胞凋亡率.结果 经3个月干预后,实验组CD4+/CD8+比值和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入选时及对照组,而淋巴细胞凋亡率却明显低于入选时及对照组(均P<0.05).结论 针对老年人身体功能衰退、体质较差的现状,通过健身锻炼能够改善老年人的免疫功能,补充谷氨酰胺辅助干预后改善效果更显著,建议老年人在健身锻炼过程中给予适量补充.

    作者:柳文杰;李辉;杨君建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老年脑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术后调强放疗同期替莫唑胺化疗效果及预后

    目的 探讨脑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术后调强放疗并同期替莫唑胺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术后经病理确诊的25例脑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进行调强放疗并同步整合加量技术,并同期口服替莫唑胺进行化疗,随访2年期总生存率,并对影响脑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术后预后的独立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随访时间截止到2016年12月,中位随访时间28.5个月,所有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4个月,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8.0%、56.0%;未观察到与治疗相关的死亡,血液学毒性主要表现为血小板、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恶心,Ⅰ~Ⅱ度骨髓抑制率为84.00%,Ⅲ度骨髓抑制率为16.00%,未发现Ⅳ度骨髓抑制;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手术切除情况、肿瘤位置等对脑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卡氏功能(KPS)评分、术前化疗情况等因素对脑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术后患者预后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WHO分级(P=0.002)、KPS评分(P=0.036)是影响脑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脑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术后调强放疗并同期替莫唑胺化疗临床效果确切,WHO病理分级和术前KPS评分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

    作者:杨峥;齐书然;饶石磊;张凯;王旸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的判断价值.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老年患者167例,采用改良Gensini评分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分,根据中位数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高分组,n=78)和对照组(低分组,n=89).比较两组血清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超敏(hs)-C反应蛋白(CRP).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上述指标的诊断效能,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比较指标间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LDL-C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以1.292 mmol/L为截点值,HDL-C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的敏感性为74.16%,特异性为69.23%,曲线下面积为0.790,优于LDL-C及hs-CRP.冠心病患者血清HDL-C与LDL-C(r=-0.427,P<0.001)及hs-CRP呈负相关(r=-0.541,P<0.001).结论 血清HDL-C能良好地预测老年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且和LDL-C、hs-CRP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叶平;吴继雄;石开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慢性肾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发生慢性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经超声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成人患者的资料,并对其发生慢性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终共纳入574例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慢性肾病患者的年龄、谷草转氨酶、血尿酸水平及糖尿病患病率均显著高于非慢性肾病患者.多因素分析发现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发生慢性肾病的三个独立危险因素:年龄(OR=1.09;95%CI:1.04~1.15;P<0.05),糖尿病(OR=1.81;95%CI:1.09~2.94,P<0.05),血尿酸(OR=1.04,95%CI:1.01~1.08,P<0.05).结论 年龄、血尿酸、糖尿病可作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发生慢性肾病的风险预测因子.

    作者:秦少游;王眭;李德军;王颂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齐墩果酸在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

    目的 应用酒精灌胃方法 制造小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核转录因子相关因子(Nrf)2表达并探索齐墩果酸抗纤维化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3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B)组通过50%酒精灌胃建立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治疗(C)组预先给予齐墩果酸灌胃进行干预,正常(A)组生理盐水灌胃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齐墩果酸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小鼠Nrf2的表达影响.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HE及MT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炎症、坏死及纤维化分级);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外基质蛋白(FN)的表达.结果 12周末成功建立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B组肝组织Nrf2表达显著高于A组(P<0.05).B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ST、TBIL水平、肝细胞炎症及纤维化程度、FN表达情况均显著高于A组(P<0.01);C组肝组织Nrf2表达显著高于B组(P<0.05),而血清ALT、AST、TBIL水平、肝细胞炎症及纤维化程度、FN表达情况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齐墩果酸对酒精性肝损害有保护作用并延缓纤维化进展.其机制是通过增强Nrf2表达,诱导Nrf2依赖性保护基因,抑制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减少细胞外基质合成与蓄积有关.

    作者:王宇;冯世兵;宋素贞;王洪波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坦度螺酮联合恩他卡朋治疗帕金森病异动症的疗效

    目的 评估坦度螺酮联合恩他卡朋治疗帕金森病异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纳入110例帕金森病异动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6),观察组予坦度螺酮联合恩他卡朋治疗,对照组予单用恩他卡朋治疗,治疗周期12 w,以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各部分评分相对于基线的变化为指标评估疗效,试验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UPDRS各部分评分较基线值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UPDRS评分进一步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6%和3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坦度螺酮联合恩他卡朋治疗帕金森病异动症患者临床疗效更佳.

    作者:林秀洁;黄礼传;王志坚 刊期: 2018年第1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