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蓉;令狐昌敏;唐亮;熊娜;郭耘菘;贾彦军;周泽华
目的 观察九节菖蒲水提液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肠内炭末推进试验法,观察不同剂量的九节菖蒲水提液对以新斯的明、阿托品、无负荷为实验模型的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结果 九节菖蒲水提液各剂量组能抑制无负荷小鼠胃排空,中、高剂量组能促进无负荷小鼠小肠推进,且随剂量增加愈显著;九节菖蒲水提液高剂量组能协同新斯的明促进小肠推进,中、高剂量组拮抗新斯的明抑制胃排空;九节菖蒲水提液各剂量组能拮抗阿托品促进小肠推进,高剂量协同阿托品抑制胃排空.结论 九节菖蒲水提液对胃肠道的影响与其平滑肌细胞膜上M胆碱能受体有关.
作者:黄春佳;梁华益;韦家河;农生斌;韩光顺;焦雯;黄彦峰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评价立体定向手术结合侧脑室钻孔引流术对继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脑室出血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其中40例入立体定向手术结合侧脑室钻孔引流术组(ME组),45例入开颅手术结合侧脑室钻孔引流术组(CE组),比较两组近期及远期疗效的相关指标.结果 术后ME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与CE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Graeb评分、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E组相比,ME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下降(P<0.05),ME组与CE组病死率为13.3%和22.6%,再出血发生率为10.0%和15.6%,术后6个月远期疗效中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ME组改善显著.结论 立体定向手术结合侧脑室钻孔引流术对继发性脑室出血治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创伤小和并发症发病率低等方面,有明显改善远期预后的趋势.
作者:韩伟一;张建党;陶英群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老年口腔癌患者中白细胞介素(IL)-6、叉状头转录因子(Foxp)3表达的意义及生理功能.方法 经病理分析确诊的60例原发性口腔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0例口腔良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组织切片中IL-6及Foxp3表达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中IL-6、Foxp3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与口腔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外周血中IL-6、Foxp3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Ⅲ期和Ⅳ期患者IL-6、Foxp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P<0.05);IL-6与Foxp3表达呈正相关(r=0.40,P<0.05);IL-6与Foxp3在口腔癌组织中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Ⅲ期和Ⅳ期患者IL-6、Foxp3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P<0.05),口腔癌患者癌组织中IL-6与Foxp3表达呈正相关(r=0.38,P<0.05).结论 IL-6及Foxp3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二者可能具有协同作用,从而共同促进肿瘤形成.
作者:吴慧;郑根建;何龙;陶巍;肖旭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诊治过程,探讨佳诊断和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10眼)ARNs的临床病历资料,患者均应用优化方案进行诊治.结果 所有病例中,1例双眼发病,8例单眼发病,7例(8眼)为典型的ARNs临床表现,2例(2眼)以非典型的视网膜血管炎为早期表现,且其病毒拷贝数较其他病例高.早期予以抗病毒治疗和激素治疗后,除1例外,其余患者视力均有所提高,眼底病灶逐渐消退,随病程进展发生视网膜脱离后,视力急剧下降.通过治疗中的房水监测,病毒拷贝数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均不同程度逐渐下降,平均3~5 w下降至较低水平.本组病例中1例(1眼)仅行药物治疗后随访1个月、2例(2眼)行预防性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后随访6~10个月,未发生视网膜脱离,7例(7眼)于发病后2.5 w至6个月发生视网膜脱离,其中6例(6眼)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后随访1~6个月网膜复位良好(100%),1例(1眼)放弃手术治疗.1例(2眼)随访1个月后失访.单眼患病患者随访中对侧眼均未发病.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联合房水病毒检测实现了ARNs的早期诊断,该方法敏感性强,特异性高.早期诊断后应用足量抗病毒药物,尽早应用激素药物,联合预防性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和玻璃体切割手术可提高ARNs的治疗效果.结合病原学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针对性治疗.以视网膜血管炎为主要表现的不典型病例与房水病毒拷贝数较高有相关性,且病毒拷贝数与疾病预后呈负相关.
作者:付丽萍;王晨光;程岩;苏冠方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中青年居民对医养结合式养老机构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徐州地区2家公立医院的281名老年患者陪护子女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中青年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有很高的期待,其相关因素主要是子女数量、居住地、对医养结合模式的了解程度等.结论 中青年社会养老趋势明显,政府推行医养模式应充分考虑中青年居民的养老意愿与需求.
作者:邓诺;刘杨;安燕芳;孙益林;卢建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早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老年脑外伤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老年脑外伤患者60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颅骨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两组患者均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骨瓣减压术.对照组于患者开颅血肿清除术后3个月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观察组采用早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术同时进行,具体操作方法同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3 d认知功能状态、Cor、IL-6和TNF-α含量变化,术前和术后3个月格拉斯(GOS)、格拉斯(GC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术后3 d功能独立性评价量表(FIM)评分和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测试(NCSE)评分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FIM评分和NC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 d血清Cor、IL-6和TNF-α含量较明显术前上升(P<0.05),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 d GOS和GCS评分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ADL评分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36.67%,P<0.05).结论 早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老年脑外伤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且应激反应小.
作者:马淮滨;熊金丹;颜福根;李家志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c-Met、Gab1在胆管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c-Met、Gab1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胆管癌组织52例和癌旁胆管组织30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Met、Gab1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Met、Gab1在胆管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在癌旁胆管组织(P<0.05);c-Met表达与胆管癌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Gab1表达与胆管癌分期正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Spearman双变量相关分析示胆管癌组织中c-Met与Gab1表达呈正相关(r=0.327,P<0.05).结论c-Met、Gab1在胆管癌中高表达,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协同促进作用;可作为胆管癌重要标记,对胆管癌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并为胆管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研究方向.
作者:李志锋;石荣亚;霍曼;孙明德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CIP)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区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9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CIR组、脑缺血后处理组(CIP组).全脑缺血模型利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制作;大鼠模型制作成功后通过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在6、24、48、72 h时间点运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细胞形态变化;运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观察各时间点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4在海马区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Sham组比较,CIR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伸、穿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海马区存活细胞率显著降低(P<0.05),CyclinD1、CDK4阳性细胞数及CyclinD1、CDK4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CIR组比较,CIP组在相应时间点的潜伏期明显缩短、穿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海马区存活细胞率显著升高(P<0.05),CyclinD1、CDK4阳性细胞数及CyclinD1、CDK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CIP通过降低全脑缺血大鼠海马区CyclinD1、CDK4的表达从而起到调控细胞周期而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作者:刘瑶;韩影;赵雅宁;周娜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术(RFA)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术(PEIT)治疗老年肝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肝癌患者60例,根据接受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30例行RFA+PEIT,对照组30例行RFA.对比分析两组完全消融率、一般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肝功能、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1个月实验组及对照组完全消融率分别为73.3%、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出现发热、腹痛、腹胀、肝区不适等不良反应,持续3~10 d,经内科积极对症治疗,上述症状可缓解,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 w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内科对症治疗后1个月AST、ALT、TBIL与治疗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A联合PEIT治疗老年肝癌安全、有效、仅引起短暂的肝脏损伤、明显改善机体免疫抑制状态.
作者:符亮;温春阳;王爱平;吴洋洋;许艳;王瑶;董岚;孙亚臣;郝瑞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治疗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胃复春片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及安全性.方法 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行对症支持治疗并给予胃富春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雷贝拉唑肠溶片治疗.患者入院均行胃镜、血液生化等相关检查,进行临床症状评分;采用BPH生活质量量表(QOLS)评分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对患者生活质量、幸福感进行评分.治疗结束后随访,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血液生化、临床症状评分、QOLS和MUNSH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χ2=4.10,P=0.04);两组反酸、胸骨后灼痛、胃灼痛例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QOLS评分、MUNSH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并且观察组提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胃泌素(GAS)、胃动素(MOT)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并且观察组提高更为明显(P<0.05);白细胞介素(IL)-17及IL-23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76%,对照组为2.4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1,P=0.17).结论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总有效率更高、症状改善更明显,同时可以明显增加患者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提高胃动力,抑制炎症激活而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刘正金;韦玲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运动干预后2型糖尿病及冠状动脉患者差异表达基因与疾病及肥胖相关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从肥胖相关基因数据库T-HOD、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数据库T2DGADB及冠状动脉疾病相关基因数据库CADgene下载相关基因,利用STRING10.0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采用可视化工具Cytoscape3.2.1软件进行网络分析.结果 得到各网络的核心基因,2个2型糖尿病核心基因:AKT1、NS;3个冠状动脉核心基因SRC、IL6、TP53.筛选与肥胖相关疾病的重叠基因,得到131个基因,通过比对发现131个基因中包含了93个肥胖基因.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得到的运动干预后冠状动脉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与疾病相关基因没有重叠,但与3个肥胖基因(STAT3、PRKAR2B、INSR)重叠.运动干预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与3个该病基因(RAPGEF1、IRS2、PIK3CB)重叠,与6个肥胖基因(IRS2、PIK3CB、MAPK3、PFKFB3、GLUL、NOS1)重叠.但这些重叠基因都不属于核心基因.结论 运动通过改变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对该病起到一定的作用,而运动是否对缓解冠状动脉患者的病情起到辅助作用还是一个未知数.
作者:王艳兵;左建玲;王春光;王文霞;何玉秀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拟构建失独老人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方法 采用观察法、定性访谈法、文献分析法等,调查了10户失独家庭、街道(社区)计生干部、卫计局(委)等相关工作人员.结果 年龄越大,失独老人的身体健康服务需求越高;市民、高级知识分子(高知)、近期发生事件,这类失独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社会支持状况较差,日常生活困难需要帮扶;城市失独老人的经济状况较好,需要抚养第三代的有一定负担;家庭或社区养老是他们的主选养老方式.结论 提升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质量、增强中医药服务的推广应用;依据心理健康评估结果开展针对性服务,固定志愿者的陪伴应机制化;筑牢社会支持体系,重建生活信心,找到人生乐趣;夯实社区照顾与养老根基,强化个性化与人文关怀色彩.
作者:荣超;许才明;郑丽杰;汪向红;孙艳春;马莎;马言;陈如程;常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对室性期前收缩高龄患者心电图特征的影响.方法 室性期前收缩高龄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选择双极冲洗式射频消融手术,对照组选择单极冲洗式射频消融手术,在治疗前后都进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的检测,同时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 患者都完成射频消融治疗,治疗后两组左室收缩末期横径与左室舒张末期横径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左室收缩末期横径与左室舒张末期横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窦性心律发生率(87.0%)明显高于对照组(67.4%,P<0.05).治疗后观察组右室扩大、室壁运动不协调、感染、传导阻滞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室性期前收缩高龄患者有利于心电图特征的改善,促进心功能提高,能减少对心肌的损伤,是一项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姗姗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家兔胰腺癌占位模型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动物中心家兔16只,成功制备胰头占位、恶性占位模型及良性占位模型各8只,应用磁共振成像(MRI)功能成像DWI进行影像评价,DWI成像扩散敏感系数(b值)选择333、667、1000 s/mm2,记录不同b值下胰腺占位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ADC差值(DADC),在MRI弥散加权成像下,分析良、恶性占位区不同b值下ADC和DADC之间的变化差异,并观察其在分子扩散中的差异.结果 相同b值下恶性区域ADC值明显低于良性占位及正常胰腺区,不同b值时,ADC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值增大时,各组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b值时恶性占位与良性占位、正常胰腺区域DA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值为333 s/mm2时各组织DADC值差异大.结论 MRI分子功能成像DWI技术在胰腺良恶性占位评价方面具有较好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
作者:郝利国;荣玮;白连杰;崔红升;李元春;陈大同;孟鑫;陶英歌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肌钙蛋白(cTn)T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153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心脑血管疾病等一般资料,检测CRP、cTnT、血钙、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红蛋白(Hb)、血尿素(Urea)、白蛋白(ALB)、肌酐(Scr)等水平.随访3年,比较cTnT、CRP阳性组和阴性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区别;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年龄、Scr、心血管疾病、CRP、cTnT等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CRP、cTnT阳性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cTnT、CRP阴性组(P<0.05);Cox模型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心血管疾病、CRP阳性、cTnT阳性是影响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CRP和cTnT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和预后有评估作用,CRP和cTnT升高提示预后不佳.
作者:李银平;林娜;李文;付文静;贾强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芒柄花黄素(FMN)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毛细血管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1 mg/kg),FMN高、中、低剂量组(30.0、15.0、7.5 mg/kg).采用 β-淀粉样蛋白(Aβ)1~42(80 pmol/μl)脑室注射诱导AD模型,连续治疗30 d后取材.采用Morris水迷宫(MWM)检测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海马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海马Aβ转运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1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RAGE)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海马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FMN高、中剂量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P<0.05),透射电镜观察毛细血管结构明显改善,海马组织LRP1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且RAGE、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FMN通过改善Aβ转运蛋白和炎症介质水平来改善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毛细血管超微结构.
作者:费洪新;李林;赵坤;柏青杨;韩丽君;沈博;明玥;张英博;兴桂华;李春旭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Endostar对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 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脉络膜新生血管组)和Endostar组(脉络膜新生血管+Endostar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Endostar组大鼠建立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后1 d,Endostar组大鼠玻璃体注射5 mg/ml的Endostar 10μl,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玻璃体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BS).PCR测定各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CXC趋化因子配体(CXCL)1和低氧诱导因子(HIF)-1αmRNA水平,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大鼠VEGF、CXCL1和HIF-1α 蛋白水平.结果 Endostar组脉络膜新生血管面积、厚度、渗透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VEGF、CXCL1、HIF-1αmRNA和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ndostar组VEGF、CX-CL1、HIF-1αmRNA和蛋白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Endostar组VEGF、CXCL1、HIF-1αmRNA和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dostar对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Endostar降低VEGF、CXCL1和HIF-1α水平有关.
作者:李伟;苏锐锋;付笑笑;杨洁;张垒;谭小波;苏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不同基因突变类型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对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预后的影响.方法 搜集175例PM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观察记录,用巢式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方法检测JAK2、CALR和MPL515基因突变并用Sanger方法对存在基因突变的患者CALR、JAK2和MPL515基因进行基因测序.应用Cox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对175例PMF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75例PMF患者预计生存时间15.2年.没有JAK2V617F/MPL/CALR突变(基因突变三阴)的PMF患者预后差,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P<0.01)、血红蛋白(Hb)<100 g/L(P=0.042)、白细胞计数(WBC)>11×109/L(P=0.026)、外周血幼稚细胞>1%(P=0.048)和基因突变三阴(P=0.001)是影响PMF生存的不良危险因素.结论 基因突变、年龄、WBC、Hb、外周血幼椎细胞比例影响PMF患者预后.
作者:张正玲;魏巍;潘静;孙园园;艾丽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老年性冈上肌腱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自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对54例老年冈上肌腱损伤的在院患者进行前瞻性超声检查(飞利浦EPIQ7超声仪,探头强度12 MHz).所有患者在行肩关节镜手术前5~6 d进行肩关节超声检查.对比超声诊断的不同损伤表现与患者肩关节磁共振成像和关节镜下损伤的表现.结果 肩关节镜手术证实54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冈上肌腱损伤,冈上肌腱损伤的平均年龄是(67.26±3.25)岁.超声诊断老年性冈上肌腱损伤的敏感性为97.73%,特异性为90.00%,磁共振成像为95.56%和88.89%,二者诊断冈上肌腱部分撕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诊断全层损伤与慢性损伤中,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超声检查在诊断老年性冈上肌腱损伤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利用超声可对老年性冈上肌腱损伤作出早期诊断,进而制定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蔡波;王轶博;王秀荣;李冬松;高航;赵星宇;栾玲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奈唑胺、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肺炎的疗效.方法 老年胃溃疡合并肺炎患者74例,盲法随机分组,观察组37例,予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奈唑胺、埃索美拉唑;对照组37例,给予利奈唑胺+奥美拉唑,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IL-6,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8、IL-6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CD3+、CD4+、CD8+、CD4+/CD8+等指标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WBC、hs-CRP、NEUT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胃溃疡合并肺炎的治疗可应用痰热清注射液、利奈唑胺、埃索美拉唑联合用药,降低炎症反应,调节机体免疫.
作者:严菲;郭小丽 刊期: 2018年第20期